03.27 “飞行棺材”C-46——驼峰航线的“突击队员”

“飞行棺材”C-46——驼峰航线的“突击队员”

1940年3月26日,“飞行棺材”寇蒂斯C-46运输机首架原型机首飞成功。

在1937年,出现了希望有40人的交通工具,可以提供更高的豪华和舒适度,这是柯蒂斯C-46想法开始的地方。

二十世纪30年代初,美国的波音247、道格拉斯DC-2、DC-3等全金属结构旅客运输机相继投入使用,航空运输事业进入了新的时代。寇蒂斯公司于1936年开始研制与DC-3竞争的高性能双发运输机CW-20,首架原型机于1940年3月26日首飞。

“飞行棺材”C-46——驼峰航线的“突击队员”

但由于欧洲战事日益激烈,加上CW-20的续航性能未达到设计值,所以民航公司订货数量很少。但美国陆军航空队为加强军事空运能力,却看中了CW-20宽大的机体。在二战期间,美军为了将受伤的士兵安全地送回医院进行治疗;同时也为了向前线部队提供充足的轻型火炮、燃料、弹药和食用物品等必备的军需物资,开始寻求一种大容量的运输机。此时,柯蒂斯一莱特飞机公司的CW-20客运飞机有着响当当的名声,关键是其各方面都较符合美国军方对运输机的要求。鉴于此,柯蒂斯-莱特飞机公司将CW-20容运飞机做了些许改进,打造成了用于军事行动的C-46“突击队员”运输机,于1940年以C-46A的型号投入批生产。

在二战时期,C-46以“R5C”的型号被美国陆军航空队、美国海军和美国海军陆战队广泛用于军事运输。它也被飞过它的人称为“鲸鱼”或“柯蒂斯灾难”、“水管工的噩梦”,特别在航空运输司令部机组成员中,它被称为“飞行棺材”。

“飞行棺材”C-46——驼峰航线的“突击队员”

C-46有一个巨大的货运门,用于运输大件货物,但也可以配置成可载运40名乘客。这使它成为军队的理想飞机。事实上,由于它具有更高的载重能力,并且可以比C-47(DC-3)飞得更高,速度更快,C-46与类似的道格拉斯C-47空中火车扮演着相似的角色,但未像后者那样得到普遍的生产,不过这不影响它成为一种完美的飞机。

C-46最出风头的时期就是在二战中飞驼峰航线,1941年底,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为了迫使重庆国民政府投降,对香港和仰光实行轰炸,接着又切断了滇缅公路,使大量的援华物资无法运进中国。面对如此严峻的局势,为保证二战亚洲战场上对日作战的军备物资,中美两国决定联合开辟新的国际运输线。于是诞生了举世闻名的“驼峰”航线。

“飞行棺材”C-46——驼峰航线的“突击队员”

“驼峰”航线从喜马拉雅山的最东部从北往南飞。最高峰海拔6705.6米。超过了当时大多数飞机的最高巡航高度,在这样的海拔高度上执行向中国输送补给,C-46表现得比C-47出色很多,C-46很快被分配到“中国-缅甸-印度”战区。

“寇蒂斯”C-46于1943年4月起开始执行驼峰航线飞行,是一种比以往任何一种双发运输机飞得都快都高的涡轮增压双引擎飞机,且载荷也比C-47及C-87高, 装备C-46之后,航线的空运吨数明显提高,于1943年12月达到12,594吨。运量在1944-45年间继续攀升,于1945年七月达到历史最高值。

“飞行棺材”C-46——驼峰航线的“突击队员”

笨重难看还毛病百出的C-46,却担负着从印度向中国运输大量战略物资的重任。1937年原本由Curtiss-Wright公司设计为36座豪华客机,C-46是陆军航空队在大战中拥有的最大最重的双发运输机。2300立方尺的空间可以塞进四吨物资,是它的前任C-47的差不多两倍。更重要的是,C-46可以到达24,000英尺高空——坏天气时常需要飞这么高以避开高山。飞行员们称它为 Ol' Dumbo ——迪斯尼的小飞象!

虽然C-46算是一架不错的运输机,但也有很多严重缺陷:在暴风雨时油箱接头密封太差而"leaked like a sieve";高空中去雾器不正常工作导致进气管塞满了冰;油管也常被气化燃料空泡堵塞,造成发动机功率下降以至失效。最危险的是油管断裂——大量燃油喷洒到灼热的发动机壳上造成起火以至空中爆炸!从印度到中国的崇山峻岭中坠毁了如此多的C-46。

“飞行棺材”C-46——驼峰航线的“突击队员”

二战结束后,剩余C-46中的很少一部分被用于其原始设计用途——客运,大部分剩余的C-47与C-46很快占据了主要的货运市场。该机型做为二线角色为美国空军服务到1968年,然而在北极及边远地区C-46一直服役到21世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