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0 “抱團養老”:餘生很短,要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終老

▲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香禾

“抱團養老”:餘生很短,要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終老
“抱團養老”:餘生很短,要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終老

01

退休後,不想住進養老院,不想依靠子女,還能怎麼養老呢?

最近,杭州餘杭13位老人“抱團養老”為大家提供了全新的參考——

一年前,杭州餘杭79歲的朱榮林和74歲的老伴王桂芬招募志同道合者抱團養老。抱團養老的地方就在餘杭港東村他自家的別墅。村子住著20多戶人家,山水環繞,竹林蓊鬱,家家別墅,戶戶庭院,平整的水泥小路直通每戶人家。

朱榮林家的別墅,是2010年建的一幢三層淺黃色小樓,造價200多萬,面積500多平方米。綠植滿院,石板鋪路,前面有一方魚塘,後面是半畝小菜園。

同住的俞阿姨老兩口從100多位報名者中選了4對夫妻。一年時間,有人離開有人進來,抱團的人數從最初的4對,變成如今的七戶13人,從一樓分佈到三樓,每戶人家都有自己的衛生間,。

大家共同起草了一份《結伴養老協議》:每個家庭輪流值日一天,包括給大家準備早餐、買菜、洗菜、以及洗碗等,協議中詳細制定了大家的值勤和伙食標準。當然規定並不嚴苛,不值日的人也會主動幫忙。

日常消費加上其他開支,比如一週僱人打掃衛生兩次、每月1200元,請廚師燒兩餐每月2000元,還有請人修剪草木每月2000元。每戶滿打滿算,一個月3000元的費用就夠了。

大家的養老生活閒散:早上6點起床,整理房間,下午搓搓麻將,晚飯後在院子裡散散步、看看電視,然後準備睡覺。

大家認為抱團養老有好處,萬一有什麼不方便的,彼此有個照應。只是,群居也有一些微妙的煩惱,一群素不相識的人突然在同一屋簷下生活,很多細節需要磨合。

生活中瑣碎的問題很多:水電煤、生活費都是AA制,怎麼AA法,要不斷改進;村子附近的小菜場,距離近但品種少,遠處的菜場品種多但要坐公交,路費怎麼報銷;夏天,有的男同志穿條短褲,赤膊躺在客廳沙發上看電視,如何協調……

養老院太壓抑,自己在家又無聊,“抱團養老”的人有著共同的興趣、愛好,聚在一起其樂融融。我要為抱團養老點贊——因為餘生很短,要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終老!

“抱團養老”:餘生很短,要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終老

02

人老了,心理上大多返老還童,如孩子般缺乏安全感、渴望陪伴。

上海黃浦區一位六旬老人每天都要打三遍120急救電話。急救人員給他做檢查,各項指標都正常。他成了急救人員最不想見的“老熟人”。沒人管他,他寂寞,他只是想通過惡作劇來駁得關注、排解孤獨。

有些老人甚至因為孤獨心理扭曲,走上犯罪道路。

日本一位80歲女士,因偷竊入獄,接受採訪時跟記者不停地傾訴:“我每天都是一個人過,感覺非常孤獨。我丈夫給了我一大筆錢,別人都說我‘你看你多有福’。但錢並不是我想要的,錢並不能使我開心……在監獄裡做工我不知道有多享受……我更享受在監獄裡的生活。身邊總是有很多人,我從來不會感受到孤獨……”

我也曾目睹了身邊空巢老人的孤獨。

有一次,我接受朋友的委託前去探望她媽媽。朋友在外地工作,只能等休大假時才能回家看望媽媽,一年最多也就兩三次。

晚上,我正要起身告別,小區突然停電了。

阿姨一陣慌亂,緊緊拽住我的手:“好閨女,你慢點走,再陪陪我,等來電,你再走,可以嗎?”那語氣滿是懇求,握住我的手傳遞過來的滿是內心的不安與孤獨,就像一個無助的孩子……我趕忙拍拍她的肩膀哄小孩般地安慰她:“阿姨,沒事,我陪您再嘮嗑一會兒,電馬上會送來的……”直到房間重又燈火通明,我才放心離開。

有多少老人都敗給了孤獨心理,孤獨成了老年人最大的心病。而抱團養老則是除掉心病的一劑解藥

——

其一,“抱團養老”,人多,熱鬧,不再是孤家寡人,最能打消老年人的孤獨感。

其二,“抱團養老”滿足老年人社交需求,老年人也需要廣交朋友。通過交際溝通,排解空虛。

其三,抱團養老的人有著共同的愛好,大家聚在一起,或吹拉彈唱,或打打撲克,或搓搓麻將,在集體活動中充實精神。

其四,抱團養老,除了一起娛樂玩耍,生病也可以互相照顧,體驗類似親情的關愛,內心溫暖而不悲涼,而且可以避免空巢老人孤獨死去無人知曉的悲劇。

當然,抱團養老也要具備一定條件才能更好地實現,比如老人有穩定的收入、有一定的興趣愛好、身體健康狀況良好、生活能自理、大度懂包容等。

“抱團養老”:餘生很短,要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終老

03

國務院公佈《“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規劃提出,預計到2020年,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增加到2.55億人左右,佔總人口比重17.8%左右;高齡老年人將增加到2900萬人左右;獨居和空巢老年人將增加到1.18億人左右,老年撫養比將提高到28%左右。

中國人口老齡化急速發展,養老問題應該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

電視劇《親愛的她們》就涉及養老話題。它以年輕人的視角講述了幾個60後閨蜜一起到養老院抱團養老、攜手共度老年生活的故事。它取材於太原13位獨居老人抱團養老“經濟上AA制,生病輪流照顧”的現實事件。

我們這些上了四十歲的70後,面對獨生子女,也許將是最受養老問題困擾的一代人。

我想起十八年前剛結婚不久,陪老公參加他和幾個好兄弟的一次家庭聚會。他們從懵懂少年就開始玩在一起。

那天,大家酒喝得盡興,酒後吐真言。其中有一個人突發感慨:“時間過得飛快,老了咱哥們還要一起玩。大家一起住進同一所養老院,聊聊天,喝喝茶,搓搓麻將……”另一個人接了話題:“這主意好是好,只是看到哥們一個一個走了,會傷感……”

現在回憶往事,我很佩服老公的那幫兄弟有遠見,十八年前就想到抱團養老。

目前,抱團養老,還處在摸索階段,希望它通過人們的不斷嘗試成為成熟可行的一種養老模式。

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伍海霞表示,“抱團養老”可以和社區養老服務結合起來。社區養老服務可以把“抱團養老”的老人作為一個居家群體,為他們提供服務。

因為老人身體健康情況和照顧自己能力會隨著年齡增長逐漸退化,所以我覺得最佳的抱團養老模式應該是抱團進養老院養老或者抱團養老融入社區養老。其中抱團的夥伴最佳人選是熟人親友,大家有感情基礎,更容易磨合。

當然,抱團養老,除了社會提供幫助,子女也不能完全卸下負擔。子女還是應該經常聯繫父母、關心父母的抱團養老生活。

“抱團養老”:餘生很短,要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終老

04

都說“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我卻道“即使近黃昏,夕陽無限好”。每個人的晚年生活彌足珍貴,正如康德所言:“老年時像青年一樣高高興興吧!青年,好比百靈鳥,有它的晨歌;老年,好比夜鶯,應該有他的夜曲。

餘杭抱團養老的蔣阿姨曾動情地說:“實質上,養老對於我們這個年紀的人來說,就是如何走完人生的最後一段路。”

“半生存了好多話 ,藏進了滿頭白髮……生兒養女一輩子……柴米油鹽半輩子,轉眼就只剩下滿臉的皺紋了……”經歷了風風雨雨,嚐遍了酸甜苦辣,當人們走在告別人世的最後一段路時,該是多麼渴望有人暖暖陪伴左右,一同體味最後一抹人間煙火,待歸去時“也無風雨也無晴”。

餘生很短,願你在人生的最後一段路,能夠和懂你的親愛的她們(他們)在一起,湊湊熱鬧,為漫漫人生畫上圓滿的句號甚至精彩的感嘆號!

“抱團養老”:餘生很短,要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終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