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古墓中出土了“怪器”,专家们深入调查后,大呼破解了考古谜题

刘贺这个人是在公元前92年出生的,他曾经担任过皇帝,可是到了后来就被废掉了,史上将他称为汉废帝,除此之外他还干过昌邑王一职,直到公元前59年的时候,他就变成了海昏侯的爵位,随后不久便去世了。

古墓中出土了“怪器”,专家们深入调查后,大呼破解了考古谜题

在开始探查古墓的时候,发掘海昏侯墓的专家们,也只是将自己眼光盯在了那些有着超高规格与高等级的那些青铜鼎进行研究,就像青铜编钟、玉印等那些大规格的文物,以至于主椁室中出土的那一大块矩形铜镜却没能引起那些专家们的注意。

后来随着对古墓发掘工作的进一步深入,这块海昏侯的“穿衣镜”地位也就被发现了,所以他们对这个墓就变得重视起来。有个考古专家在海昏侯的那个“穿衣镜”的下面发现了几样不知名的东西,描绘孔子图案的屏风一个,镜掩一个、其中还有一个镜背木架及其衣镜铭。

古墓中出土了“怪器”,专家们深入调查后,大呼破解了考古谜题

把这几样东西放在一起完全是一套组合的敛葬器物,所以他们不能只是看着一块“穿衣镜”进行堪比。把它们组合在了一起之后又有什么样的作用呢?它们合在一起放到了刘贺的主椁室里面,很显然它们的作用绝对非同一般。

后来有一个姓佟的专家在资料《汉书·霍光传》中找到了些许记载,(此物名叫温明)是东园处此器,它的形状就像方漆桶一样,把镜子放置在其中,以悬屍上,大殓并盖在上面。(据说在亡人的停灵期间,用一个露天的桶状物压在死人的身上,然后把一个大铜镜压在桶状物的露天位置上,死者就能够在另外一个世界感受到铜镜所带来的光明与温暖。)

古墓中出土了“怪器”,专家们深入调查后,大呼破解了考古谜题

在汉代时期,王公贵族等去世之后,他们的葬制非常的复杂,就像海昏侯这种重量级的人物,梓宫、便房、黄肠题凑与温明也就是要用到的四样丧葬用具了。而前三样丧葬用具都是有着实物出土的证据的,难道这几样东西这么组合在一起就成了宝贝?这就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温明吗?

其实温明的使用原理很简单,古人们都很是畏惧死亡,他们都惧怕在地下的黑暗世界,之所以研发一种丧葬用具,就像使用孔子屏风的一样,那其实是在祈求圣人们的保护而已,温明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也就是铜镜的作用又有什么意义呢?

古墓中出土了“怪器”,专家们深入调查后,大呼破解了考古谜题

其实古人们一致的认为铜镜有着照亮的含义,它可以反射到阳光以及衍生出的铜镜所代表的意义其实就是温暖与光明,温明这件丧葬用具也就是这样诞生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