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日本的華僑華人現狀是怎樣的?

鬱文夫


目前旅日華人總數(包括臺灣及加入日本籍的華人等)約為近100萬人。與百年前旅日華僑靠“三把刀”(裁縫刀、剃頭刀、菜刀)維生相比,“新華僑”(指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隨著出國留學潮湧入日本並在日本打下一片天地的旅日華人群體)們雖然在東瀛靠“耍菜刀”維生的人依然不少,但已遠遠不是當年三把刀的格局了。


今時的新華僑們早已涉足了包擴教育、IT、電子、科技開發、房地產、旅遊、旅館經營、網絡運營等等許多高大上的行業,而且許多人還都在本行業闖出了自己的天地。據說僅在日本各大學就有超過400位華人教授在執教,旅日華人工程師也超過千人。至於一般日本公司的華人工薪階層、服務業以及其他行業的的勞動階層華人等等,更是遍地開花。


可以說在目前的日本,只要有人的地方就幾乎都有華人在活躍著。而且,新華僑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在自己的領域裡也大都多有建樹,這是當年的老華僑們所難以相比的地方。


不過,正如萬事有利必有弊一樣,隨著旅日華人的不斷增多,國人的一些不好的陋習,如不講禮儀、不講衛生、大聲喧譁,甚至吵架等等,也都在日本時有發生,這些都被日本人看在眼裡,尤其是華人的對規則、規矩的不遵守,讓視規矩為生命的日本人漸漸開始對華人敬而遠之,並進而防範有加起來。


此外,還有一大部分是屬於中間階層的人,他們雖不太優秀,但卻已經能大致做到入鄉隨俗,遵守日本的規矩、規則,因此,日本人對這個階層的旅日華人也是抱著相融相通的原則,和平相處,維持著正常的工作和人際關係。


因此,華人在日本可以說是處於三極分化的狀態吧,一方面是精英階層被日本人尊重重用,一方面是由於素質問題,一些華人被日本人所厭惡。但更多的還是處於即不是太優秀也不是特別招日本人厭的中間階層的華人吧。 總之,實事求是的說,整體來講,旅日新華僑們在日本的生存狀態還是蠻滋潤的。


萬景路聊日常日本


近百年的中日關係表明,日本華僑華人社會是中日關係冷暖的風向標,中日關係的親疏直接關乎在日華僑華人的生活和生存質量。根據暨南大學《海外僑情觀察2015-2016》的資料顯示,綜合各類數據,目前包括日本的華僑、華人、留學生、研修生、日本人配偶、持有工作簽證的中國人及非法滯留的中國人(截至2014年1月1日為8257人)等,在日華人可統計人口達到85萬人左右(含臺灣)。

在日華僑華人性別、年齡和籍貫分佈等各具有一定的特點。首先,在日華僑性別比例呈現不均衡狀態,根據日本入國管理局的統計數據,截至2015年6月末,在日中國人女性有520822人,而男性僅為372397人,男女比例失調較為嚴重;其次,在年齡分佈上以中青年人為主,20歲至40歲的年輕人口達到485297人,為日本社會增加了年輕勞動力,並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日本社會老齡化的問題;第三,在日華僑多數來自於中國東北三省,其中來自遼寧省的人最多,同時福建籍、上海籍人也是在日華僑中人數較多的群體。第四,在分佈區域上,在日中國人與日本人一樣主要集中於東京、名古屋和大阪三座都市的市中心延伸50千米內的範圍,其中分佈人數最多的是東京,同時在日中國人超過1萬人的日本都道府縣有13個之多;第五,在職業分佈狀況上,除一部分人從事貿易、加工、運輸和餐飲等傳統行業外,絕大多數在日華僑華人在公司就職或從事教學、科研工作,也有相當一部分人在IT、金融和信息等新興行業和高科技行業工作。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日本華僑華人是促進中日友好的民間使者,更是聯繫中日兩國關係的橋樑和紐帶。目前,中日關係面臨諸多挑戰,需要在日華僑華人積極作為,通過華僑社團、媒體等渠道傳播中國聲音和中國文化,發揮牽線搭橋作用,從而為中日兩國關係改善創造條件和環境。


陳定定教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