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三國志》記載張遼八百人殺幾十個人死了至少六百多,怎麼被魏吹吹成名將?

不應該32


按照《三國志·魏書·張樂於張徐傳》的記載,張遼確實當得起名將的稱號。張遼沒投降曹操之前,先後跟隨了丁原、何進、董卓和呂布等,要是用批評的視角看,說張遼跟來丁原、何進、董卓、呂布,加上曹操,是“五姓家奴”。這倒真是冤枉張遼了,為什麼這麼說呢?除了曹操對張遼委以重任之外,前面四人,也就是何進稍微重用了一下張遼。士為知己者死,既然老闆以普通工人待張遼,張遼又何須以國士報之耶?

由於曹魏政權前期都是在北方征戰,常常是征服之後又重新叛亂,張遼的很多戰績都是在平亂上。比如某事某地又打了某某山賊,某事某地又平定叛亂等等。這些平亂戰鬥,相對而言,比打袁紹劉備孫權這些諸侯要好打一些,當然其中也有刺頭,比如昌豨。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些山賊大多沒有什麼政治遠見,也無意爭奪天下,只要爭取到足夠的利益,他們是願意歸順的。

最為歷史迷稱道的戰績,就是斬殺蹋頓和逍遙津一戰,這是明確載入史冊的。這兩場戰鬥都突出了張遼作戰勇猛和膽識過人。

曹操進攻袁尚時,和遊牧民族的大單于蹋頓不期而遇。這時張遼主動請戰,發起突然襲擊,一戰斬殺蹋頓。值得一提的是,三國戰將的戰績大多是內戰,張遼卻在為數不多的外戰中取得輝煌戰果。

而逍遙津一戰,更是張遼的封神之作。畢竟當時北方少數民族還不成氣候,戰勝孫劉才更有含金量,更別提是孫權親自上陣了。戰鬥過程是這樣的:孫權來攻打張遼、樂進、李典三將駐守的合肥,曹操走之前,怕三人鬧矛盾,就對三人作出分工,張遼李典出戰,樂進留守。張遼挑選了八百精兵,親自帶領殺入孫權陣中,嚇得孫權躲到高坡上,不敢應戰。孫權看到張遼人少,指揮部隊包圍張遼。張遼帶數十人殺出重圍,發現還有士兵被包圍,又回到殺入重圍,救出眾將士。這就是傳說中“八百破十萬”的出處。雖說沒有做到用八百人打敗十萬,但帶領八百人殺入十萬大軍中,又全身而退,已經足夠名將的稱號了。

這還沒完。孫權強攻合肥不下,只好退兵。你說退兵就老老實實退兵吧,孫權偏不,他還得玩點花樣。大軍徐徐撤退,孫權親自斷後。結果,前軍是高高興興出門去,平平安安回家來了,斷後的孫權卻被果斷出擊的張遼包圍了。經過周泰淩統等人的死戰,折損兵馬不少,孫權才狼狽地從張遼手下逃生。

這一仗,把孫權嚇得不輕,以後聽到生病的張遼都害怕,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啊!

後人常常把張遼這兩場戰鬥合在一起,說是“八百破十萬”,這當然未免誇大其詞。第一次戰鬥,張遼用了八百壯士沒錯,不過只能說是全身而退,並沒有打敗孫權。第二次戰鬥,張遼打敗的是孫權的斷後部隊,當然孫權此時身邊不可能有十萬人馬,張遼也絕對不止八百人,要不然,就是八百人包圍了十萬人,這比用八百人打敗十萬更誇張。陳壽並沒有說到張遼又撒豆成兵的本事,所以不成立啊。按照當時的情況,張遼能用的人馬大約數千人,能形成局部優勢包圍孫權的斷後部隊,據此推斷,孫權身邊最多不過二千人。

逍遙津前後兩場戰鬥,除了暴露出孫權實戰經驗欠缺的問題之外,張遼膽識過人、敢於出擊才是獲勝的關鍵,稱之為名將毫不過分。

值得一提的是,陳壽寫三國志,經常會出現自相矛盾的地方,比如張遼傳中把逍遙津戰鬥說的很精彩,到孫權傳裡面就絕口不提,還說孫權敢用戟射虎、草船借箭等等英雄機智的事蹟,你很難把這個英勇機智的孫權跟張遼傳裡面那個畏敵如虎的孫權聯繫在一起。另外,斬殺蹋頓單于,諸曹夏侯傳傳裡面說是曹純部下的功勞,到張遼傳裡面就是張遼斬殺的了。可憐的蹋頓單于被袁尚兄弟拖累,竟然死了兩次!另外,張遼帶領部下突圍就回去救剩下部下的事蹟,在諸曹夏侯傳裡面也有提到,曹仁得到的榮譽是“將軍真天人也”。凡此種種,都有溢美之嫌。

綜合而言,即使史書有言過其實,張遼也當得起名將的稱號。張遼的戰績多為戰鬥級別,其本人也是一員難得的將兵之將的虎將,跟曹仁、夏侯淵、曹純等將將之將統帥級名將尚有一定差距。故而,對於張遼,不宜貶低,也不宜過度拔高。


漁樵戲春秋


說起張遼張文遠,我就想起了一段往事,那1996年的夏天,我在合肥。

工地上除了幹活就是睡覺,每天重複很是枯燥,有兩天沒有料子,我們就休息了。李健說,我們身在合肥,合肥有包河公園,逍遙津,我們卻都沒有去過,不如趁著沒活幹我們一起去逍遙津玩玩。這個建議一經提出,立馬大家都很贊成,李健和他外甥,我,還有陳勝就一起來到了逍遙津公園。

逍遙津不就是個公園嗎,公園就是樹多或者水多,我去過幾個公園大致都是這樣,所以我心裡想著估計跟別的公園差不多。

進門有座橋,叫飛騎橋,據說是當年孫權駐紮逍遙津,有個張遼張文遠帶著八百勇士前來夜襲。孫權由於不知道對方來了多少人馬,嚇得騎馬逃跑,差點就被張遼追上,要不是飛馬越過這條小溪,命就沒有了,後來有人建橋,橋名飛騎橋。

再往公園裡進,就看到橫刀立馬的大將,我去,你猜我看到了誰?這不是呂良偉嗎,張遼張文遠的石像跟演員呂良偉撞臉了!

據說逍遙津這裡埋著張遼的衣冠冢,是後來的人紀念張遼的。當年張遼率領八百勇士奇襲孫權三萬大軍,把孫權嚇得屁滾尿流,敗退百里以外!在三國演義裡有一回就是:張遼大戰逍遙津,說的就是這件事。


乙丙丁6


三國志張遼傳這樣記載:

於是遼夜募敢從之士,得八百人,椎牛饗將士,明日大戰。平旦,遼被甲持朝,先登陷陳,殺數十人,斬二將,大呼自名,衝壘入,至權麾下。權大驚,眾不知所為,走登高冢,以長戟自守。遼叱權下戰,權不敢動,望見遼所將眾少,乃聚圍遼數重。遼左右麾圍,直前急擊,圍開,遼將麾下數十人得出,餘眾號呼曰:”將軍棄我乎!“遼復還突圍,拔出餘眾。權人馬皆披靡,無敢當者。自旦戰至日中,吳人奪氣,還修守備,眾心乃安,諸將鹹服。權守合肥十餘日,城不可拔,乃引退。遼率諸軍追擊,幾復獲權。

首先,孫權率十萬大軍圍攻合肥,張遼、李典僅憑八百人,在孫權還未立足腳跟,衝殺至孫權的麾下!孫權是在甘寧、淩統拼死護衛下才得以保命。

再者,張遼被圍數圈,左衝右突才突出重圍。他的同僚還未脫險,大喊求救,張遼又衝進包圍圈救出同僚。

第三,孫權圍攻合肥十日不下,引兵退回,被張遼追擊,差點又被張遼抓住。

就這三點,足夠吹牛了。



騙人的貓


孫權哈哈大笑說:

張遼那小子就是被曹魏吹捧出來的,我那時撤軍,兵士死了幾十個,斬殺了張遼的600多敢死隊。來來來,到孫吳給你個參謀將軍坐一坐了!這麼擁護我,不提拔都不行!(老版《三國演義》中孫權劇照,該劇照更符合孫權的形象,《三國志》記載孫權的鬍子是紫紅色的)

張遼氣的吐血,說:

可憐我那八百壯士,什麼時候陣亡了600多?只殺了幾十人?哥們,那是我自己殺了幾十人,斬了兩員將領!孫權那小子隱瞞了陣亡數據,我那八百人大都回來了!

可恨,當時不認識孫權,不然怎麼會放走這小子!

諸葛亮偷偷笑了,暗道:

你們繼續,我也就是靜靜地看著,我不說話,你們打。哥們你真有才,比我都厲害,曹魏和東吳估計又有一場血拼了,能加盟我們嗎?

這筆墨官司估計是對《三國志》誤讀了吧!(張遼劇照)

逍遙津之戰中的張遼記載辨析。

《三國志.吳主傳第二.孫權傳》、《三國志.張遼傳》都記載了張遼率領800敢死隊步兵,偷襲孫權的戰場駐紮地,而且非常明確了張遼800勇士的結局和倖存人數。

遼夜募敢從之士,得八百人,椎牛饗將士,明日大戰。平旦,遼被甲持朝,先登陷陳,殺數十人,斬二將,大呼自名,衝壘入,至權麾下。權大驚,眾不知所為,走登高冢,以長戟自守。(《三國志.張遼傳》)

張遼晚上招募了800敢死隊員,都是大塊吃牛肉,為了明天的大戰。張遼就是要打破常規,別以為孫權有10萬人馬,他就要在只有7000兵馬的前提下突襲孫權大營。

張遼猛攻的孫吳大將陳武的營寨,這裡張遼親自率軍殺了幾十人,斬了兩員將領,一個是陳武,另外一個應該是陳武的副將,殺他們的人應該就是張遼本人。張遼在進攻之時孫權手下還有很多大將阻攔,其中有徐盛、宋謙,都被張遼擊傷,敗下陣來。

張遼的敢死隊衝到了孫權侍衛部隊跟前,兩個人還說了話的:

遼叱權下戰,權不敢動,望見遼所將眾少,乃聚圍遼數重。

張遼在陣前邀戰孫權,孫權不敢動,給你單打獨鬥那不是傻瓜嗎!於是指揮軍隊開始圍困張遼的敢死隊,立馬包圍了張遼好幾層隊伍。

張遼也不是傻瓜,急忙率領敢死隊突圍,自己帶了幾十個人突圍了,但是留下了大部敢死隊員在包圍圈中,於是有人大喊:

遼左右麾圍,直前急擊,圍開,遼將麾下數十人得出,餘眾號呼曰:”將軍棄我乎!“

張遼率軍又殺了回去,把那些包圍圈的敢死隊員又救出了很多人,並沒有死了600多!“餘眾”是多少啊,沒有講清楚啊。(張遼威震逍遙津郵票,這是根據《三國演義》製作的,並非真實歷史)

逍遙津大戰中張遼的成功之處。

第一,敢戰。

張遼明知東吳大軍遠遠超過自己的軍隊,但不怯戰。親自率領800勇士對東吳軍隊迎頭痛擊,斬殺大將陳武,差一點活捉孫權。當時,張遼是不認識孫權,不然張遼會傾盡全力攻擊孫權的位置。《獻帝春秋》記載:

張遼問吳降人:“向有紫髯將軍,長上短下,便馬善射,是誰?”降人答曰:“是孫會稽。”

孫權的鬍子非常有特色,是紫色的,擅長騎射。張遼在追擊孫權時並不認識他,逍遙津大戰到了最後時刻才知道孫權的真實身份,張遼近距離見過兩次,都不知道孫權的身份!

第二,能守。

東吳有10萬人馬,張遼、李典只有7000人馬,加上合肥城中百姓也不會過萬。張遼、李典早就加固了城牆和防禦體系,以逸待勞。

孫權的10萬大軍進攻沒有多少效果,只好撤軍了。

第三,敢追。

說起來,孫權最後撤退也彰顯了孫權的英雄氣概,10萬大軍,孫權殿後,眾位將領不得不服氣。

張遼和李典分工合作,在東吳大軍撤退時,在收尾階段將吳軍的橋樑燒斷,截斷孫權尾軍的退路,然後全力進攻東吳的後衛部隊,張遼也沒料到是孫權殿後啊!

這引的東吳各路人馬紛紛來援助,將軍淩統死戰不退,孫權得以順利脫險。(救援孫權的淩統劇照)

逍遙津大戰的真實情況是孫權親自率軍攻擊合肥未果,損兵折將,並沒有傷筋動骨。最鼓舞軍心的是張遼居然兩次威脅到孫權的性命,因此曹魏一直鼓吹張遼800破10萬,以鼓舞士氣,其實也有些自吹自擂了!


穿越再現彼岸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張遼的戰績到底是不是吹出來的?我們先從戰術上簡單看一下整個逍遙津之戰的過程。


逍遙津之戰,大體上分三個階段。

一、張遼奇襲,吳軍大亂。

曹操主力征漢中期間,孫權趁機聚集十萬東吳軍攻合肥。曹操來不及增援,便派人給張遼送了一封信,大致內容就是說,讓合肥三守將團結一心,最好趁孫權的十萬大軍還沒集結完畢之前,先突襲一把,打個勝仗,穩定住軍心。

這時最容易被忽視的細節出現了:張遼平時孤傲,性格頗似關羽,其平日與李典、樂進關係一般。但關鍵時刻,李典首先認同了張遼。要知道,李典叔叔是張遼殺的。李典在這一種時間點承認了張遼的指揮權,是李典風度的完美體現。如果沒有這個細節,後面的仗根本沒法打。


張遼、李典和解後,遂即與主將樂進達成了共識——李、樂二人守城,張遼半夜偷偷召集敢死隊八百人,吃好喝好,當月亮處於中天時分出城,偷襲孫權大營。

到了凌晨,也就是人睡得最熟的時候,張遼帶八百步兵,出現在吳軍大營附近,然後打了吳軍一個措手不及。(張遼原屬幷州丁原舊部,擅長帶騎兵作戰。但逍遙津之戰,張遼的敢死隊是以步兵為主)

從張遼帶著八百步兵,竟然能偷襲到吳軍大營門口而不被發現也能看出兩個細節。

第一個是吳軍的表現符合私兵制度,彼此間缺乏配合,而且配合極差的特點。

第二個是孫權主力沒有集結成陣,沒有統一口令,沒有協防,宛如烏合之眾。

這兩個細節也很重要,因為如果吳軍不是這種稀爛表現,張遼想偷摸進吳軍大營,也是很困難的。


前面說那麼多,只是實事求是的把當時的戰場背景說清楚,並不是否認張遼的神勇。因為張遼真正的神勇,在於後面的表現。

張遼殺進吳軍大營後,吳軍就像一個羊圈裡面進了一頭老虎,瞬間炸了鍋,毫無組織秩序可言。張遼見機,便一面大喊自己是張文遠!一面指揮突擊隊殺向孫權中軍營帳。在他突擊的過程中,東吳猛將陳武被斬殺,另外兩員將領宋謙、徐盛也被砍傷。

當時孫權處於蒙圈狀態,見張遼不要命的衝到自己面前後,孫權及周圍保護他的人不知該怎麼辦,於是便逃向一座較高的山冢,孫權的衛隊持著長戟防止張遼衝上來。

張遼也看到了孫權,就在山腳下吼著,要孫權有種下來決一死戰。孫權不傻,自然是不為所動,後來等局勢稍穩一看,張遼軍也不過數百人而已,孫權就下令其它在外的軍隊從後面把張遼這些敢死隊圍起來,圍了數圈不讓他們有機會逃跑。


從張遼殺進吳軍大營後,能直奔孫權營帳就能看出,吳軍不僅缺乏統一指揮,而且在沒有統一指揮的情況下,還缺乏各自為戰的能力。十萬人失去指揮,立馬開始放羊。

張遼後來見實在突不上去,陷入僵持,而威震敵膽的目的已經達到,便開始突圍。結果居然讓他硬是殺出了重圍。並且,還是兩次突圍成功。

張遼先突出去了,看到吳軍包圍中還有自己人沒出來,就又殺了回去,待救了手下後便又突了出去。等於是兩次羞辱了吳軍。

沒死的曹軍突出包圍後,至此,戰役的第一階段落下帷幕。吳軍在尚未集結完畢時,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吳軍士氣低落,而曹軍則士氣旺盛。



二,兩軍僵持,孫權退兵。

東吳的十萬人集結完畢後,開始攻城,但由於之前被張遼偷襲了一把,有心理陰影,心理處於劣勢。再加上之前的揚州刺史劉馥把合肥城修的是城高牆堅,吳軍對此是一籌莫展。於是孫權萌生了退兵的心思。

三,曹軍反擊,孫權遇險。

孫權決定撤軍後,吳軍依次撤退。孫權在退軍期間託大,自己帶著了一千多人押後,而其餘東吳軍隊則已經上船,踏上了歸程。

這個時候,張遼、李典發現殿後的孫權,便派奇兵破壞了逍遙津橋,讓孫權沒法跑,同時也讓已經撤退的吳軍沒法回援孫權,形成了局部以多打少的局面。

隨後曹軍將孫權包圍,孫權的貼身衛隊被打得潰不成軍,唯一沒有被擊潰的是淩統親兵三百人,最後這三百人也幾乎全軍覆沒,僅剩了淩統一個人潛逃回去。



四,總結。

張遼在逍遙津威震東吳,有幾個前提。一是李典的大度,樂進的配合,三人協力,解決了內部矛盾;二是東吳軍隊制度散亂,看似有十萬大軍,但實質只是由十幾支私兵拼湊而成,本身不具備一支十萬軍隊應該有的統一行動能力的混編部隊。再加上孫權的戰術素質太渣,連人數優勢也發揮不出來;第三就是張遼的勇武和兇猛做派,他是天生的上將之才。

綜合三點來看,張遼確實佔了一點孫權“戰五渣”的便宜。但戰爭是人類所有遊戲中對精密度要求最高的一門藝術,而大範圍的有效殺人是一門只有少數人才能掌握的技能。張遼以不足孫權同志十分之一的兵力,兩次製造局部人數優勢,而且兩次都是針對敵軍指揮部的局部人數優勢,導致吳軍失去指揮而放羊。他的臨陣判斷和指揮並非是靠“魏吹”吹出來的,而是他真有本事。不能因為孫權的水平次,就說張遼的戰績是吹出來的。


Mer86


趣談答案:如果張遼800人真的僅僅是殺掉幾十人,並且死了600多人的話,曹魏早就完犢子了。

孫權的小算盤

首先我們需要明白張遼為什麼會和孫權直接接壤?

他們兩個人直接接壤,是因為一場遠在千里之外的戰役,那場戰役叫做漢中之戰。

漢中戰役簡單講就是為了賺取某一塊地盤,而賺取這塊地盤的兩者,誰也不服誰,分別是曹魏和蜀漢。

那一次戰役,曹魏並沒有拼掉老本,而蜀漢卻拼掉了老本,最終以蜀漢勝利曹魏失敗告一段落。

但是在這場戰役的運行過程中,雙方都明白有一方極有可能謀取不當得利,那就是坐在一旁吃瓜子看熱鬧的孫權。

蜀漢這一方為了防止孫權背後捅刀子,讓關羽把守邊疆時刻監視孫權,只要有不法舉動直接滅掉他。當然這樣說說僅僅是口嗨罷了,以關羽所率領的部隊來看防守有餘滅掉根本不可能。

而曹魏那一邊則直接派出了張遼,張遼率領數千人鎮守,時刻監視著東吳的小舉動。

孫權在權衡利弊,尤其是拿捏了所有人的實力之後,做出一個英明的決定:自己目前的狀態根本打不贏關羽,打不贏關羽的話,那就只能打張遼了。

如果這個記載是真的話

當時具體文獻記載,孫權派大將軍率領10餘萬人去進攻張遼。

好的,我們把這樣一個前提拿過來來看一看,如果這是真的,我們指的是如果張遼真的損失600多人,在自身帶有800人的前提之下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這個時候孫權連腦子都不會顧,直接命令所有的大軍集體進攻,保不齊就會賺取一大片有利地盤。

換句話來說,張遼敗了,敗的一塌糊塗,自己的部隊已經損失3/4了,他還拿什麼來守住這一片土地?拿石頭陣嗎?

真實的歷史情況

首先關於這一段記載不知從何而來,三國志當中也沒有明確的文獻記錄。

但是我們能夠得到的已知的真實情況便是:張遼率領的數千人直接把孫權率領的10餘萬人趕得屁滾尿流,並且直接打回了老窩。

而憑藉這一戰役,張遼也足以比肩關羽。

當然關羽是將才張遼是帥才,兩個人沒有在同一領域,所以僅僅是名氣上的比肩,至於真實實力如何以及個人能力如何,暫且不作過多闡述。

歡迎大家關注@趣談唐宋元明清 ,歷史研究者,優質歷史領域創作者,每日分享新鮮歷史冷知識,解決歷史趣問題,愛你們!

趣談唐宋元明清


我是青史回聲,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張遼之所以被稱為名將,不是因為所謂的八百人殺幾十人,然後自己卻至少死了六百多人,賬不是這麼算地!難道就因為這樣的失敗,就可以否認張遼不是一員名將嗎?如果要這樣算的話,曾經的西楚霸王項羽,還不是因為垓下之戰,最後四面楚歌,落得個自盡烏江的下場。難道就憑這一點,就可以否認項羽不是一位名將嗎?很顯然,不能。


項羽之所以揚名於天下,是因為鉅鹿一戰。同理,張遼之所以被稱為名將,蓋因一場魏吳之間的一場戰爭,是一場張遼單獨對抗江東之主孫權的戰役,憑藉這場戰爭,張遼徹底奠定了他的地位,被歷史上稱為“張遼威震逍遙津”。

赤壁大戰結束後,孫權漸漸開始自大起來了,覺得是時候北上伐魏了,當然不是大面積,只是小範圍,比如奪取長江以北的皖南地區。當時孫權還親自掛帥與駐守皖南的張遼決戰,當時的曹操在哪?自從赤壁大戰大敗以後,曹操就開始鞏固北方,正與馬騰馬超父子斡旋著,至於南方,一個是交給了曹仁,另一個則是交給了張遼。



張遼也功不可沒,僅僅靠了八百人,就把孫權大軍打得丟盔卸甲,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事實,也就是從這裡開始,孫權再也沒有勇氣染指皖南了。


青史回聲


題主所說不確,《三國志》並沒有說張遼八百人只殺了幾十人,而自己卻死了六百多。實際上吳軍損失不輕。而張遼名將之名也不是吹出來的。

建安二十年,孫權趁曹操征討漢中時出動十萬大軍進攻合肥,此時鎮守合肥的是張遼、樂進、李典三人,他們只有七千多人馬。張遼認為曹操遠在漢中,短時間內無法趕來,因此要主動出擊挫敗吳軍的銳氣,才有可能守住合肥。

最終張遼招募了八百死士,在天亮時突擊吳軍大營。張遼“被甲持戟”身先士卒衝殺在前,“殺數十人,斬二將”,一直衝到了孫權的身邊。孫權驚慌之下在手下護衛下登到高處自保,張遼在下面挑戰孫權不敢回應。

後來潘璋率軍趕來,才將張良擋住。而孫權發現張遼兵不多,於是下令吳軍將張遼人馬圍住。不過張遼最後還是帶這幾十人殺出了重圍,並在看到其他人還被吳軍包圍以後,再次殺入重圍,所向披靡,吳軍無人能擋。最後張遼成功的將剩下的人帶出,安然返回。此戰從天亮殺到中午,吳軍士氣大挫。

這裡我們可以看到,“殺數十人”僅僅是張遼一個人的戰績,而且僅僅是他衝擊到孫權身邊前的戰績。此後雙方一直戰鬥到中午,光張遼所殺的,就不只是數十人了,至於魏軍總體的斬獲那肯定更多。考慮到吳軍大將陳武戰死,宋謙、徐盛兩軍被擊潰,他們二人也被殺傷,吳軍的損失肯定不輕。

而魏軍的損失《三國志》僅提到張遼第一次殺出重圍時身邊只有幾十人,並未提到之後他又救出了多少人,所以所謂魏軍損失至少有六百多人也並無依據,僅僅是猜測而已。

雖然吳軍當時是被突襲,十萬大軍也並沒有全部參加了戰鬥,不過張遼能在兵力遠少於對方的情況下主動出擊,重創敵軍,還是難能可貴的。

另外張遼除了重創兵力佔據絕對優勢的吳軍外,還嚴重挫傷了吳軍的士氣,之後吳軍只圍攻了十幾天匆匆撤軍。孫權出動十萬大軍圍攻合肥,自然是做了不少準備工作,吳軍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撤軍,肯定不是糧草問題或者其他因素,只可能是士氣低落無心作戰。因此不能光從雙方的損失來衡量這一戰的得失。

更重要的是,此戰和之後的逍遙津之戰給孫權造成了極大的心理陰影,此後他對於張遼有了很大的畏懼感,一定程度上也穩定了曹魏東部的防禦,可以說影響巨大。所以雖然吳軍的戰鬥力很值得懷疑,但是張遼還是足以稱為名將,在唐代設立武廟時得以躋身其中。


不沉的經遠


《三國志》中,張遼用八百人打幾十個人,至少死了六百多,怎麼被魏吹吹成名將了?

應該說這是誤會。據《三國志.樂於張徐傳》記載,曹操東征孫權回來時,留張遼、李典、樂進屯紮合肥,留下兵力是七千。



曹操啥時候留張遼守合肥?這裡記載不詳,查《三國志.魏書.武帝紀》可知 :【十四年春三月,軍至譙,作輕舟,治水軍。秋七月,自渦入淮,出肥水,軍合肥。】這是建安十四七月,也就是赤壁之戰後,長几個月,而到十五年時,又西征張魯,可見,當時的曹操,南征北戰,東討西伐,一時不得安寧,確實夠辛苦的。



後來曹操徵漢中張魯,給護軍薛悌一封書信,在函件邊緣註明 : “賊來乃發”。時間不長,孫權帶十萬大軍,圍合肥,這時,薛睇、張遼、李典、樂進四人共同打開曹操的指令,上面寫到 : “若孫權至,張、李兩將軍出戰,樂將軍守,護軍勿與戰”。眾人一下有點蒙,張遼說 : “現曹公遠征在外,要是等救兵,敵軍必然攻破合肥。這指令意思就是讓戰動出擊,挫敵銳氣,鼓舞士氣,然後才能堅守。成敗在此一舉,諸位還有啥疑慮”?



李典也贊成這一看法,於是,張遼連夜招募敢死隊八百人,殺牛宰羊,犒勞出征將士預備次日大戰。第二天天一明,張遼身披重甲,持兵器帶頭衝擊敵軍,殺數十人,斬二將,”,學長坂坡張飛據橋大喝,口中大呼“張遼在此,擋吾者死”,衝破吳軍護衛,直到孫權大旗之下,孫權大驚,圍繞孫權的吳軍,一時慌亂,不知怎麼應對。匆忙中護著孫權,登上附近一座高大墳墓頂端,據高處用長戟圍成一圈,張遼在下面大叫孫權下來,孫權不敢亂動。後孫權看張遼帶兵不多,調集重兵,包圍張遼好幾重。張遼部下分開,勇往直前,張遼帶數十人衝出後,其餘將士仍被困,張遼又又重新殺入,救出剩餘將士,孫權部隊盡皆披靡,無一人敢於抵敵。從早晨戰到中午,吳軍士氣低落,無法再戰,孫權圍合肥十多天,不能破城只好撤退。張遼帶兵追擊,差點抓住孫權。看《三國志.張樂於張徐傳》:



【 平旦,遼被甲持朝,先登陷陳,殺數十人,斬二將,大呼自名,衝壘入,至權麾下。權大驚,眾不知所為,走登高冢,以長戟自守。遼叱權下戰,權不敢動,望見遼所將眾少,乃聚圍遼數重。遼左右麾圍,直前急擊,圍開,遼將麾下數十人得出,餘眾號呼曰:”將軍棄我乎!“遼復還突圍,拔出餘眾。權人馬皆披靡,無敢當者。自旦戰至日中,吳人奪氣……權守合肥十餘日,城不可拔,乃引退。遼率諸軍追擊,幾復獲權。】



這篇《三國志.張樂於張徐傳》記載,與《三國演義》中,張遼的戰場作風,一脈相承,相互呼應。比如,延津之戰時,張遼、徐晃爭先搶功,應戰袁紹猛將文丑,但徐晃畏畏縮縮,張遼一馬當先,勇敢衝前,被文丑一箭暗射一箭,張遼急閃躲過,仍然勇猛衝前,殺向文丑,結果又被射中戰馬,張遼落馬。但張遼始終沒有畏敵怯戰,是一種大無畏氣概。



這次大戰之後,曹操對張遼大加讚賞,拜徵東將軍,看《三國志.張樂於張徐傳》【太祖大壯遼,拜徵東將軍。】 到建安二十一年(216)曹操再一次征討孫權,到合肥後,巡視張遼當年征戰舊地,感嘆思索很久。觀察地形地勢後,給張遼增加兵

力,並把駐軍地點遷移到居巢(今巢湖市)。曹操有五子良將,其出處就是《三國志.魏書.張樂於張徐傳》,而在這五子良將中,張遼排位第一,就像劉備五虎上將 關羽排第一,這都是有一定依據,而不是隨意、任性、胡亂就排的。




從以上看出,張遼對孫權這次作戰,堪稱虎口拔牙,只帶八百敢死隊,張遼以身作則,隊員積極配合,打得孫權躲到大墓頂部,不敢隨意挪窩,張遼衝出之後,發現仍有被圍將士,就重新衝進包圍圈,奮力救出餘部,表現了大將風度。是值得稱道的。


流譽後


關於題主的問題,有必要強調下,張遼的“名將”之名可不是當代“魏吹”吹出來的,而是為歷代所推崇,且為正史所記載,被推為“古今六十四名將”之一。


《三國志》作者陳壽將張遼(前將軍)與右將軍樂進、左將軍于禁、車騎將軍張郃、右將軍徐晃合併一傳,並在敘述諸將生平事蹟後評曰:

“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

對於在治學方面極為嚴謹的陳壽而言,能夠在良將如雲的曹營中,將張遼放在“五子良將”或者說“魏五子”之列,可見陳壽對張遼的認可,且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同時期的三國前期兩位主要領導人也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曹操的說法是:

武力既弘,計略周備,質忠性一,守執節義,每臨戰攻,常為督率,奮強突固,無堅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又遣別徵,統御師旅,撫眾則和,奉令無犯,當敵制決,靡有遺失。論功紀用,宜各顯寵。

孫權的說法是比較簡約的一句話,但是“簡約而不簡單”:

張遼雖病,不可當也,慎之!

我們先通過張遼的生平事蹟來看看其本人是否值得如此高的評價,再瞭解下題主所提的問題是否成立。

張遼生平事蹟

張遼(169年—222年),字文遠,雁門馬邑(今山西朔州市)人,曹魏時期著名將領。

初為漢朝廷官吏,擔任雁門郡吏,而後跟隨過丁原、何進、董卓、呂布,恪盡職守但經歷坎坷。直到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呂布戰敗,張遼歸順曹操,曹操將張遼拜為中郎將,並賜爵關內侯後,逐漸開始真正實現自己的價值。

  • 建安五年(200年),袁紹派顏良襲擊白馬,曹操命張遼與關羽為前鋒去救援白馬,擊破袁軍 。數有戰功,遷裨將軍。

  • 建安六年(201年),洞察敵情而勸降昌豨,東海郡在此後保持了長達5年的和平。

  • 建安七年(202年)至建安十二年(206年),攻袁氏而轉戰河北,收復東萊諸縣後,命張遼為蕩寇將軍。並於同年張遼率軍攻打荊州,平定江夏諸縣;

  • 建安十二年(207年),在白狼山之戰率領先鋒大破烏桓並斬殺烏桓單于蹋頓(其疾如風,虜眾大崩,胡、漢降者二十餘萬)。

  • 建安十三年(208年),荊州部分人員謀反,張遼審時度勢、以靜制動、殺一儆百,平定軍中謀反。這一系列操作,被《通典》評價為:“張遼審計,立擒賊首,亦同料敵之義”。

  • 建安十四年(209年),廬郡豪強叛亂,張遼勇闖天柱山擊滅陳蘭、梅成,終於斬下陳蘭、梅成首級,盡虜其眾。

  • 而後,張遼長期鎮守合淝(即今安徽省合肥市),為曹操守住了這一軍事重鎮。

  • 黃初三年(222年),孫權再次向曹魏稱臣。張遼奉命還屯雍丘,卻在此得病。孫權卻再次攻打曹魏,張遼抱病領兵,大破吳將呂範等人後病逝,一代名將就此隕落。亦可謂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從張遼的生平事蹟看,完全值得“名將”這一頭銜,甚至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張遼去世的消息傳到曹丕耳朵裡時,曹丕為之痛哭流涕,諡曰剛侯,其子張虎嗣任其爵。曹家兩代君王都是一等一的高手,一等一的英雄,他們之間是英雄間的“惺惺相惜”。

第二次“合淝之戰”

而對於題主的問題‘《三國志》記載張遼八百人殺幾十個人死了至少六百多,怎麼被魏吹吹成名將?’,講述的應該是第二次“合淝之戰”:

據《三國志·卷十七·張遼傳》記載:建安十九年(214年),曹操再次南征孫權不成,在還軍時使遼與樂進、李典等將七千餘人屯合肥。明年(215年),曹操西征張魯,讓護軍薛悌遞函與張遼,署函邊曰“賊至乃發”(賊到時才打開)。

而此時的孫劉兩家,本因荊州之爭劍拔弩張,卻正好因為曹操的西征,劉備與孫權選擇和好,平分荊州。孫權便有精力與抽調更多的兵力去思考北部邊界的事情,孫權認為,曹操此時遠在漢中,必不能快速回軍馳援合淝。此時若聚全力於合淝一役,則有極大機會。於是,孫權在同年,親率十萬大軍攻打合淝。

大軍壓制,張遼打開薛悌遞來的曹操“函件”,內容是:

“若孫權至者,張、李將軍出戰,樂將軍守,護軍勿得與戰。”

曹操的意思非常明確,即此時大軍在西征張魯,若危難發生,必不能及時馳援。因在敵軍陣勢正式形成之前,率奇兵進行主動攻擊,打亂對手陣腳、挫敗敵人銳氣、安撫己方軍心,如此,則可順利守城。

但是,諸將在當時並不理解曹操的意圖,遲疑之時,張遼完全理解了。當機立斷,與李典連夜招募勇士八百人,天亮時即發動攻擊。張遼身先士卒、披甲持戟,斬殺孫權兩員大將,並殺死數十人。孫權軍隊猝不及防,在力戰不及情況下幾乎開始潰退。後因潘璋馳馬追上,斬殺幾員逃兵後才穩住東吳軍心。

孫權大驚失色,登頂自守,不理會張遼的呼戰,見張遼兵力甚少,便下令手下士兵將張遼軍隊團團圍住。張遼力戰突圍,而又因手下士兵仍滯留包圍圈內再度進入包圍圈力戰,直至晌午而突圍成功。此役,孫權方傷亡不過百人,張遼的起兵死傷近六百人。

然而,此戰使得吳軍士氣全無,而曹軍方面確實軍心安定。最終,曹軍方面以區區八千人兵力,抵擋了孫吳十萬兵力的進攻,守住了軍事重鎮合淝。

且在孫權合圍合淝,久攻不下欲撤軍時,張遼趁機率軍追擊,反包圍住了孫權,差點還把孫權活捉了。幸得甘寧、淩統、呂蒙、蔣欽等將力戰,才使孫權成功突圍。成功逃生後,孫權也在津渚上痛哭流涕。

看完第二次“合淝之戰”的整個過程,就完整清晰地看出張遼的作用了,也能夠明白為什麼《三國志》記載的“合淝之戰”,張遼率奇兵八百人,只斬殺了幾十個人,而自己死了進六百人,卻會被後世確認為“名將”的原因了。因為意義太為重大了,用清人趙翼在《皇朝經世文統編·經武部》載《古來用兵兵多者敗》的話來總結,即是:

其以少擊眾,戰功最著者,如合肥之戰,張遼李典以步卒八百,破孫權兵十萬。

合淝是曹魏在江淮一帶的重要戰略重鎮,素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齒”之稱,“自大江而北出,得合肥則可以西向申蔡,北向徐壽,而爭勝中原。中原得合肥,則扼江南之吭,而拊其背矣”(下圖紅色圓圈處為合淝的位置)。

因而,同樣為《三國志》做注的清初文化批評家毛宗崗也發出了:“張遼之守合淝,其真大將之才乎!”這樣的感慨。他在《匯評三國志演義》中同時提出了一個“張遼是大將之才”的三點原因:

一、既勝而能懼,是其慎也;
二、聞變而不亂,是其定也;
三、乘機以誘敵,是其謀也

因而,對題主的問題,我對回答的內容再做一個總結,即張遼之勇猛出色、忠義之士、智勇雙全,是其出色戰績的結果,並非後世吹出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