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驚蟄到,防癌養生恰當時,春日養肝更養肺,這一果一菜,正鮮靈

驚蟄,古稱“啟蟄”,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標誌著仲春時節的開始。此時,天氣轉暖,春雷初響,驚醒了蟄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種昆蟲,過冬的蟲卵也將開始孵化,由此可見,“驚蟄”是反映自然物候現象的一個節氣。然而真正使冬眠動物甦醒出土的,並不是隆隆的雷聲,而是氣溫回升到一定程度時地中的溫度。

驚蟄到,防癌養生恰當時,春日養肝更養肺,這一果一菜,正鮮靈

有詩云:

百蟲隱逸冬眠後,眾卉迎新競自由。

霹靂一聲蒼莽綠,陽春三月碧空悠。

凌晨面對新芽笑,子夜拋開舊夢愁。

雪化冰融阡陌美,水田蛙跳戲耕牛。

驚蟄時節,萬象更新,生機盎然,是春暖花開的季節,同時也是各種病毒和細菌活躍的季節。驚蟄時節人體的肝陽之氣漸升,陰血相對不足,養生應順乎陽氣的生髮、萬物始生的特點,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氣血也如春日一樣舒展暢達,生機盎然。中醫強調“治未病”,驚蟄養生對於改善體質狀態,預防疾病非常重要,特別對於癌症患者而言,驚蟄養肝理氣,助益脾氣,使五臟調和,有利於癌症的預防和康復。 

驚蟄到,防癌養生恰當時,春日養肝更養肺,這一果一菜,正鮮靈

潤肺去燥,消風抗癌

驚蟄時節天氣明顯變暖,飲食應清溫平淡,應多食用新鮮蔬菜及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如春筍、菠菜、黃瓜、禽、蛋、牛奶等,以增加身體對疾病的抵抗力。驚蟄時節,乍暖還寒,一方面注意防寒保暖,另一方面氣候比較乾燥,很容易使人口乾舌燥、外感咳嗽。所以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習俗,驚蟄節氣吃梨,寓意跟害蟲分離,也在氣候多變的春日,讓疾病離身體遠一點。梨,性寒味甘,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

梨可以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特別是冰糖蒸梨對於咳嗽具有很好的療效,適合癌症伴有咳嗽者。

驚蟄到,防癌養生恰當時,春日養肝更養肺,這一果一菜,正鮮靈

驚蟄吃梨養生好處多多:

①止咳化痰,清熱降火:在營養學界,梨有個很響亮的名頭——天然礦泉水。它多汁、少渣,卻含有豐富的葡萄糖、果酸、鐵等多種微量元素、膳食纖維以及維生素A、B、C等,具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熱降火、養血生肌、潤肺去燥等功能。

②清熱鎮靜:高血壓患者,如果有頭暈目眩、心悸耳鳴者,經常吃梨,可減輕症狀並能有效地治療“春季季節病”。

③促消化,補水分:梨能促進食慾,幫助消化,並有利尿通便和解熱作用,可用於高熱時補充水分和營養。

④解酒保肝:梨雖然甜,但熱量卻很低,極適合愛吃甜又怕胖的人食用。吃個梨能清涼潤胃,特別對於喝酒人士而言,因為梨含有較多糖類物質和多維生素,對肝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⑤潤燥消風:在春季氣候乾燥時,人們常感到皮膚瘙癢、口鼻乾燥,有時乾咳少痰,每天吃一兩個梨可緩解乾燥。

驚蟄到,防癌養生恰當時,春日養肝更養肺,這一果一菜,正鮮靈

潤肺防癌好食方——冰糖蒸梨

【材料】雪花梨1個約600克、銀耳(幹)10克、冰糖50克、枸杞5克。

【做法】將幹銀耳提前用水泡發,去蒂撕成小塊待用;雪花梨洗淨,去核切成大塊,不用去皮,皮很有營養;將雪花梨塊、冰糖、枸杞、泡發好的銀耳放入鍋內;加入2L左右的水,燒開;轉小火燉40分鐘左右即可,主要喝水。

【功效】梨其性味甘酸而平、無毒,具有生津止渴、益脾止瀉、和胃降逆、潤肺止咳的作用,銀耳、枸杞具有很好的增強免疫和抗癌功效,對臟腑器官和肺部有很好的功效,特別適合癌症放射性肺炎患者。

驚蟄到,防癌養生恰當時,春日養肝更養肺,這一果一菜,正鮮靈

養肝護肝,健脾抗癌

驚蟄時節,萬象更新,生機盎然。由於人體中的肝陽之氣順應時節而繼續上升,陰血相對不足。飲食應順應陽氣的生髮,更加助益於脾氣,令五臟平和。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質、維生素的清淡食物,少食動物脂肪類食物。可多食鴨血、菠菜、蘆薈、水蘿蔔、苦瓜、木耳菜、芹菜、油菜、山藥、蓮子、銀耳等食物。

由於春季與肝相應,如養生不當則可傷肝,現代流行病學調查亦證實,驚蟄屬肝病的高發季節。其實癌症的發生,也與肝臟有著密切的聯繫。中醫認為肝為將軍之官,主宰了人體氣血的運行,維護機體陰陽的平衡。所以,癌症臨床防治中“養肝調肝”非常重要,驚蟄正是養肝護肝防癌的好節氣。

驚蟄到,防癌養生恰當時,春日養肝更養肺,這一果一菜,正鮮靈

養肝防癌飲——白菜綠豆芽飲

【材料】白菜根莖頭1個,綠豆芽30克。

【製作】白菜根莖頭洗淨、切片;綠豆芽洗淨;一同放入鍋中,加水適量。將鍋置武火上燒沸,用文火燒煎煮15分鐘,濾去渣,稍晾涼,裝入罐中。

【功效】清熱解毒、護肝抗癌。

小常識|癌症患者能吃“香椿”嗎?

民間有“三月八,吃椿芽”的說法,每年農曆三月,正是香椿芽上市的大好時節。香椿中蛋白質含量居群蔬之冠,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胡蘿蔔素、核黃素等營養。其實,香椿也是藥食同源的典範,古人很早就將香椿入藥治病了。

驚蟄到,防癌養生恰當時,春日養肝更養肺,這一果一菜,正鮮靈

我國民間自古就有“食用香椿,不染雜病”之說。中醫認為,香椿味苦,性寒,有清熱解毒、健胃理氣功效;它的味道芳香,能起到醒脾、開胃的作用。香椿還是治療糖尿病的良藥。

現代醫學認為,香椿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潤澤肌膚的作用,香椿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肺炎球菌、綠膿桿菌等致病菌,都有較強的抑制和殺滅作用,經常食用對腸炎、痢疾、泌尿系統感染、便血、痔瘡等疾病有輔助治療作用。另外研究還發現,香椿含有輔助抗腫瘤、降血脂和降血糖的成分,並且含有相當豐富的多酚類抗氧化成分,因此能預防多種慢性疾病。

美中不足的是,香椿中亞硝酸鹽含量較多,且存放越久含量越高,有資料表明,平均每公斤香椿中含有30毫克以上的亞硝酸鹽,老葉中更是高達每公斤53.9毫克,容易引發亞硝酸鹽中毒,甚至誘發癌症。

驚蟄到,防癌養生恰當時,春日養肝更養肺,這一果一菜,正鮮靈

試驗結果發現,用涼水洗過的香椿中,亞硝酸鹽含量為每公斤34.1毫克,而用開水燙後僅為每公斤4.4毫克。所以,香椿還是用開水燙後再吃最安全。食用前應該用100℃的沸水焯燙30秒鐘,並且儘量縮短香椿存放的時間。對於癌症患者而言,掌握正確食用香椿的方法,完全可以享受香椿的美味。

香椿的烹調方法很多,除了經典的吃法——香椿芽炒雞蛋外,常見的還有椿芽炒肉絲、香椿拌豆腐、香椿拌麵筋、煎香椿餅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