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7 父母離婚,爸爸去看望女兒,女兒只說了三個字

文|糖小糖

前陣子女兒肺炎住院,隔壁床鋪是一個約摸五歲的小女孩,脾氣非常大,大哭著“我要回家,我要回家”。第一天陪床的是姑姑和外婆,第三天爸爸才出現,但住了一週,媽媽始終沒有出現。

和她聊天中瞭解到,這女孩的媽媽在廈門打工,很少回來。恰好她媽媽和她視頻,我以為這孩子會向媽媽撒撒嬌,哭上一哭,可沒想到孩子一動不動,敷衍地看著手機裡的媽媽,面無表情。爸爸和姑姑開玩笑地說:“她在看電視,沒空理你呢。”媽媽不甘心,焦急地喊著:“讓我和女兒說話。媽媽買了很多漂亮的髮夾寄過去了,今天應該就會到啦。”

可女孩依舊沒有興高采烈,更多的是麻木不仁,全程下來給人的感覺就是“媽媽用熱臉來貼孩子的冷屁股。”最後,女孩吐出一句話:“我只要錢。”大人們鬨堂大笑,但我知道此時千里之外的媽媽心裡肯定冰到極點。

父母離婚,爸爸去看望女兒,女兒只說了三個字

我猜這位媽媽一定是因為忙於工作,所以才沒能回來陪伴女兒,但我也不理解,一個禮拜的時間,再忙的工作也有休息日吧,現在交通如此便利,從廈門過來,早上來晚上走完全沒問題。我想大概媽媽覺得有爸爸和姑姑在身邊,孩子不缺人照顧,自己又買了“慰問品”過去,也算心意到了吧。

可這個媽媽不明白,媽媽的陪伴不是物質可以彌補的。這個孩子一定知道媽媽在廈門打工是為了賺錢,但孩子不知道賺錢的重要性,從她和家人的穿著來看,他們家應該還沒窮到非要媽媽在外地賺錢才能過活的程度,所以孩子並不認為媽媽賺錢全部是為了自己,她更希望的是媽媽在身邊。

父母離婚,爸爸去看望女兒,女兒只說了三個字

我的另一個朋友初中時爸爸媽媽離婚了,爸爸跟了一個富婆。後來爸爸來看望她,她只是向爸爸要錢,爸爸氣不打一處來,朋友說:“您既然那麼看重錢,跟我媽離婚了,那我當然也要遺傳您這個基因,也得看中錢啊!”

這個女孩和我的這位朋友一樣,表面上都很坦然、甚至是故意地告訴父母:“我不要你,但我要你的錢。”但其實,他們只是在用這樣的謊話來遮掩自己渴望而又得不到的父愛母愛,因為只有這樣,他們才能說服自己,“我不是被他們因為錢拋棄的,是我不要他們陪伴,我也和他們一樣看重錢。”

父母離婚,爸爸去看望女兒,女兒只說了三個字

“我拿得了磚塊就報不了孩子”曾是很多人內心中的無奈,但我想,如今我國交通發達,就業機會變多,隔三差五地常回家看看比你一年大包小包地回一次家,更能讓孩子感到安心。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