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馬步芳輝煌時,手下有8萬之眾,其部下兩個軍長後來哪去了?

我們現在說的民國時期的馬家軍,一般都是盤踞在西北地區的軍閥,當然由於彼此戰鬥力都很強,誰也不服誰,所以形成了兩路軍閥並列的局面,其中包括青海馬家軍和寧夏馬家軍,其中青海馬家軍是以馬步青、馬步芳為主的,在當時青馬的戰鬥力遠遠超過寧馬。

馬步芳輝煌時,手下有8萬之眾,其部下兩個軍長後來哪去了?

西路軍在執行寧夏作戰計劃的時候,交手的主要對象就是青馬,而寧馬雖然也和紅25軍交手,但是卻以慘敗收場,而青馬在西路軍的圍剿當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是直接造成西路軍潰敗的原因,當然馬家軍之所以戰鬥力比較高,也是因為這支部隊當中融入了宗教信仰的緣故,而且在發展過程中,注意吸收漢人加入,因此變得強盛,所以民國時期各路軍閥都曾經拉攏過馬家軍為他們服務。

馬步芳輝煌時,手下有8萬之眾,其部下兩個軍長後來哪去了?

青馬起家的軍隊是100師,原本只有這一支部隊,但是後期隨著不斷的發展壯大,先後擁有了兩個軍的規模,其中第82軍的前身就是這個第100師,應該算是嫡系中的嫡系,除了100師以外,還有一個補充旅,全軍一共3萬人左右,而另外一支部隊是後組建的第129軍,這支部隊是解放戰爭時期組建的,下轄兩個師一個旅,加上82軍後期也新增加了兩個師,每個師都是兩個步兵團,一個騎兵團,共8000人,而整體馬家軍的數量在巔峰時有8萬人。

馬步芳輝煌時,手下有8萬之眾,其部下兩個軍長後來哪去了?

不過在西北野戰軍的強有力攻勢下,以青馬為主的馬家軍後來全部都土崩瓦解,即便是在覆滅前夕,其強橫的戰鬥力,仍然給解放軍很大的威脅,不過馬步芳失敗以後,於1949年初跑到了臺灣,後來又跑到了沙特,並終此一生再也沒有回來過,那麼其部下中兩個軍長後來都哪去了,結局又是怎樣的呢。

馬步芳輝煌時,手下有8萬之眾,其部下兩個軍長後來哪去了?

其中嫡系82軍軍長是馬步芳的兒子馬繼援,馬步芳就只有這一個兒子,因此對這個兒子十分器重,這個兒子也頗為能幹,一直都是馬步芳掌握軍隊最有力的幫手,抗戰結束以後,馬繼援的第82軍被整編成為第82師,馬繼援仍擔任中將師長,不過後期隨著馬家軍的失敗,馬繼援後來也逃到了臺灣,並在臺灣擔任要職,後又前往沙特和父親生活,2008年汶川地震,馬繼援曾給災區捐款,2012年病逝終年91歲。


馬步芳輝煌時,手下有8萬之眾,其部下兩個軍長後來哪去了?

而第129軍雖然是後來組建的,但馬步芳從來也都不吝嗇,因此也具有相當的戰鬥力,第129軍軍長也是馬步芳的嫡系力量,因此也不可能假手外人,第129軍軍長馬步鑾是馬步芳的堂弟,雖然說也是親戚,但到底不如自己的兒子馬繼援,所以長期以來只是馬繼援的副手,直到組建了第129軍以後,才獨立擔任軍長,但其本人指揮水平並不是很高,在馬家軍失敗以後,和馬步芳一起逃到了沙特,1969年病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