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老子“道论”因其哲学思考而生,他为人类长久生存指出明确道路


老子“道论”因其哲学思考而生,他为人类长久生存指出明确道路

中国先秦时期道家学派创始人的老子提出了以“道”为本体的思想。老子思想纵深世界终极问题,他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追问探寻世界背后运行方式的哲人。

老子的“道”论具体是什么?他传达着什么样的思绪?他在特殊的地缘条件影响下又是怎样将逻辑形式应用于人际社会中的?

这些问题都将在本文中进行分析说明。

一、老子“道论”因其哲学思考而生,他为人类长久生存指出明确道路。

在今天,大多数人都知道老子的核心思想是“道”,先姑且不论老子的“道”具体是什么,我们有没有认真思考过老子缘何说“道”呢?

想要理解老子的核心思想,就要从他背后的动机出发进行探究:老子为什么会提出“道”?他真正想传达的思绪是什么?

首先,我很明确,老子进行的是哲学思考,有别于先秦诸子提出的种种人际关系的倡导与主张,老子关心的是世界本原的问题,他思考这个世界运行的规律,这是中国哲学史绝无仅有的一个,如何理解和看待老子这个“唯一性”的存在与意义呢?

我们有时候会听见“中国没有真正的哲学,只有伦理学”这样的声音。所谓的“真正的哲学”,是指古希腊哲学家在纯逻辑上对世界本源问题的思考,即“狭义哲学”,它强调非直观的思考。而中国哲学却与其相反,它恰恰是直观的思想之展现——中国哲学特别看重实用性问题,像儒家的“经世致用”,墨家的“兼爱非乐”,法家的“依法治国”等都具有实用性。

实际上站在东西方哲学家两大群体对比的角度来看,我们不难发现,西方哲学界关心世界本原问题,即狭义哲学,而中国哲学界关心的则是社会人际关系问题,即伦理学。

为何会产生这种区别呢?

我认为这要追溯到地缘条件因素上,对比古中国和古希腊的地理环境,我们可以发现:两地催生出来的文明确实是不同的形态。

中国处在一个四面环绕的封闭地貌中,东南部是海域,西南部是横断山脉,西部是喜马拉雅山脉,北部是西伯利亚冻土,人们最早聚居于狭义之“中原”地区,也就是今天的黄河中下游区域,那是一片肥沃的冲积平原,是农业文明的极佳孕育之地。

而古希腊岛屿众多,没有平原,不利于农业文明发展,不过它南部就是地中海,作为一个“内湖”,相对而言这片水域是比较平静的,因此地中海沿岸各地人们有条件进行商品贸易,互相交流,古希腊半农业半工商业的文明形态也由此形成。

文明形态对人类的生存构成直接影响。先看农业文明,由于人口固定,人们耕种可以获得更多的粮食,因此人口成倍增长,导致原本足够的生产资料变得稀少,人与人之间关系变得紧张,是以,地缘条件决定了中国哲人根本不可能有时间思考世界本原问题,他们迫在眉睫要解决的是人际关系问题,因此中国的伦理学得以长足发展。

古希腊则不同,因其碎片化的地缘结构,农业文明不能顺利发展,人口也不会暴涨,又有贸易交流的条件,因此大家伙不用焦头烂额地争夺生活资料,于是一部分人在解决了基本生存问题之后开始有闲情逸致发散思维,研究哲学——没错,研究哲学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因为哲学不解决实用问题,它的思想领域更高深更广阔。

由此我们反观中国哲学界,道家老子的思想犹如众星中的一轮明月,确实有其特殊意义,老子的思想是中国哲学界在“追究世界终极”领域的第一次高度发挥,似乎也是唯一的一次高度发挥。

但是,尽管我们说老子追究世界终极问题,却不能说他是完全的狭义哲学家——老子对世界本原有追问,有概括,但并没有像古希腊哲学家那样做到精密证明,此为其一;其二,我们不可否认《老子》中相当多内容是与人、与社会、与政治有关的,因此不算完整的、严格意义的狭义哲学。

但也正因如此,我认为老子的创作动机不仅仅是将哲学思考表达出来,同时也是为了给人类指明发展的正途。

那么,老子的“道”具体讲了什么呢?

老子“道论”因其哲学思考而生,他为人类长久生存指出明确道路


二、老子“道”论的核心与具体内容

(1)《老子》的核心思想不是辩证法

今人在研究老子思想的时候,喜欢把老子思想的核心总结为——朴素的辩证法,认为老子是要追究“物极必反”的道理。

事实上这种看法很可能是受当下思潮的影响,新中国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大宗,而马克思思想又受黑格尔辩证法的影响,是以大家都喜欢用唯物主义辩证法看问题。

然而,我认为老子的核心思想并非辩证法。并且,即使是研究辩证法,我们也应该站在老子的时代去进行解读,而不能以今日之辩证思维去理解《老子》的辩证思想。

首先,我们可以肯定,《老子》一书中确有很多辩证思想,如第2章“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11章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又如58章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等都符合最原始的辩证思想之“对立统一”的特点。

站在老子生活的时代去理解其辩证思想,我们可借西方赫拉克利特的观点做个比对,毕竟他们处于同一时代,可以获取的信息量相近,看待问题就有可比性。

赫拉克利特认为“同一物是由两个对立面组成的”,他总结出“两个对立面是统一的”,即可以相互依存、相互转换这样的规律。

人类文明发展的早期,由于人类可获取的信息量相对较少,因此在解决世界本原问题的时候,人类自然而然就会使用辩证思维,因为人类还不需要对繁多的信息逐一进行精准定义,因此首先诞生的、最基础的就是“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

其实,处于老子的时代,辩证法已经可以圆融地回答世界本原的问题了,包括“这个流变的世界是怎样运行的”这类问题也得到解决。但是,我们只能说《老子》中有辩证思维,但是老子的核心思想绝不等于辩证思维。


老子“道论”因其哲学思考而生,他为人类长久生存指出明确道路


(2)《老子》的核心思想是自然而然的道

老子的核心思想是道,“道”囊括老子对世界本原问题诸多方面的解答,下面我采用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论进行分析,分别找见老子道论中的“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及“目的因”。

1、质料因

质料因解决“世界由什么样的物质构成”的问题。西方哲学经由泰勒斯最早提出“水为万物之源”,再到德谟克利特和留基伯提出了“原子论”,西方哲学家已经认识到构成世界的质料不在人类的视觉范围。老子也有这样的认识,但他没有推导出具体的质料,只是以“虚空”来替代。

《老子》第5章对这“虚空”有一个形象的表述:“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橐籥”是古代用于鼓风吹火的袋囊和送风管,相当于今天的风箱,老子说“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这风箱内里中空的,因此可以鼓动气流;老子认为天地之所以能够运转,正是因为虚空,“虚空”可以鼓动万物生发,使之生生不息,正是“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第11章“三十辐共一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这里提到了因为“虚空”才可以使用的三样事物:一是车轮插轴的孔洞,30条辐条构成的车轮,如果没有插轴的孔洞,轮子便无法滚动;二是用陶土做成的器具,如果器具不是中空的就起不到作用;三是开凿门户建造房屋,有了中空的地方才可以起到作用。

在老子的思想中,万物因虚空而得以生发,人也不例外。41章有“上德若谷”的表述,而根据《老子》第38章“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这句话,我们可以反推回去,最高尚的德都像山谷一样广阔而虚空,何况是道呢?

2、形式因

仅仅解释了世界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问题,这还不够,人类还想知道世界是以什么样的理想模型存在的呢?

每一个哲学家都会有不同的模型建构,而说白了,理想模型不外乎就是对世界真存之本体的推测,西方哲学家在推测后都会努力证明以达到自洽;尽管老子没有后续的证明,但是他确实提出了自己的理想模型。

首先,老子认识到世界的本体绝不是我们人类肉眼可见的。《老子》第25章说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老子意识到有一个本体在背后支撑着世界运转,并且认为本体在天地长成之前就已经存在。第4章也说:“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这里的“帝”是古人类早期解释世界本源所创立的主宰,而老子认识到无名的本体比所谓“主宰”出现得更早,这是超越神学继续深究的哲学思维之展现。

为了更好地阐述这个本体,老子使用“道”这个文字来命名,《老子》第25章有直接的文字表述——“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那么,这个“道”有哪些本质特征呢?书中有很多相关的描述,我总结为以下四点:

第一是本体。我们明确:在老子的思想中,“道”指向人类肉眼看不见的本体。《老子》第42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25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这些都指明了“道”具有绝对的本体性,道不受外力控制,它是支撑这个世界运行的力量,也是万物生成的基础。

第二是素朴。我们很熟悉的“见素抱朴”一词出自《老子》第19章,还有第32章也有“朴”的表述:“道常无名,朴。”朴,就是指事物浑然一体,还未作区分和价值判断的状态,也就是前文“有物混成”的“混”的状态。老子还喜欢用“恍”和“惚”来描述道。第14章,老子说道是“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惚恍。”意思是,“道”的外在并不明亮,内在却一点都不昏暗,可它延绵不绝的样子叫人难于命名,又回归到空无一物的状态。这叫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物象的物象,这叫若有若无的惚恍。第21章也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这样混沌未分的本体确实难于用语言表述清楚,所以老子使用惚恍来描述,也是指向道乃非人类肉眼可见的真存、本体。

第三是无名。《老子》第41章有“道隐无名”,第32章有 “道常无名”的表述。无名,其实是和第二个特征相对应的——本体一定是朴素混沌一体的,而对事物命名并加以区分这是人类的认知活动,往往是分成好几类并有内含价值判断的。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世界的本体,也就是“道”,它不能用人类的语言表达出来,所以,无名的道就是万物最原初的本体。

第四是无为。《老子》第37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并非是毫无作为,而是指人类不受主体意识干扰而做出行为、不干扰事物本来发展的样态,正因如此万事万物才得以自然生发。可是人类往往会因追求某些价值而太过“有为”,就像美貌、财富、好名声等都是人类渴求的,人类为此付出了很大代价。老子就点明:“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我不主张从“盛极必衰”的辩证角度去理解这句话,我认为老子的“道”侧重于持守本真质朴,顺着事物自然而然的样态发展,所以“物壮则老”是在讲一样事物一旦发展得越好,其背后人为调动的因素就越多,短期内虽获得收益,长远看却很危险。


老子“道论”因其哲学思考而生,他为人类长久生存指出明确道路


3、动力因

“道”作为本体又是靠什么动力推动着不断运转的呢?

老子有反文明的意绪,他期望回归真朴原始的状态,他的思想更接近于原始人类的阶段,比如在《老子》一书中就常见以“雌”和“母”,这完全符合原始人类时期对女性的崇拜,而与后来把女性当做男性附庸的人类文明思想有所区别。

我认为,生殖力是老子“道”的动力。

人性是生物性的继承和再发扬,所有生物都受本能的性意识驱动从而不断生殖繁衍,延续种族。《老子》第1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没经过人类区分定名的是天地原始的东西,而人类能命名的事物就是万物之母,也就是生发者。老子说这“有名”和“无名”发源自相同的地方,它们都叫做“玄”,“玄”是一众生灵的大门。

玄,有幽远、绵绵不绝的意思,在甲骨文中像阿拉伯数字“8”上加一点,对于这个字形,有人解释为产道,我认为这就是“众妙之门”。所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是指这“众妙之门”能将无数新生命带到世界上。

生命的诞生是神奇的事情,在第6章老子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广阔虚空的真存之本体没有死灭,展现为生殖力。中国古人在造字时习惯用“牛”来指示大的东西,“匕”指的是雌性生殖器,两相结合造出“牝”字,“牝”就是极有代表性的雌性,古时候人们观察到只有雌性可以诞生新生命,“天地根”正是表现在雌性身上的生殖力。这种生殖力作为推动世界运行的动力悠远绵长,似有似无,但却永不枯竭。

4、目的因

《老子》第40章中有一句著名的话:“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一般人以辩证思维去理解这句话,但“反”这个字不仅有“正反面”的意思,它还有“返回”的意思,结合后半句的“弱”来理解,将“反者道之动”的“反”解释为“返回”会更加合理,要返回的是人类原始的状态。

老子看到人类文明是人类智能调度的结果,人类追求的是一切价值——如“高、快、大、强”,而“弱”恰恰与人类用智以图更强的目的背离,“弱”才是对真朴原始的持守,也是人类族群长久发展的正确方法。是以“返回原始”是老子对“人类要往哪里去”这个问题的解答。

但是,我们很清楚,人类文明一旦发生绝不可能倒退,那么今天的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老子的思想呢?


老子“道论”因其哲学思考而生,他为人类长久生存指出明确道路

三、老子“道”论的应用

站在我的角度来看,今天的人类已不可能使文明倒退回原始社会阶段,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放缓文明猛烈发展的速度,尽力消除文明过度发展带来的危机。

(1)“人法道”:人道要效法天道

老子的道,是老子用来总结世界真存之本体的概念,道派生万物,人类也是万物之一,因此老子认为,人道的实现之落脚点在于天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一段话,是老子对天道和人道关系的内在思维的阐释。“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点明道的先行性,以及混沌未分的原始特征;“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点明道的特征是独立存在、永不停歇、周全照应万物的,因此老子认为道是万物的生发者。“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交代了他用“道”来指代本体的原因,并且点明了“道”的特征是广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在这个世界或者能量场之中,有四样大的东西,分别是人、地、天和道。老子认为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就是人应该效法自然而然的道。

(2)人类生存的正确方式

“人法道”具体该怎么做呢?其实可以归结为最精简的四个字——无欲无为。

1、无欲

在今天看来,“减少欲望”这个命题似乎是老生常谈,但我们要问清楚:为什么要减少欲望?

欲望是超过基本生存所需的额外需求。本来一个原始人只需要吃饱穿暖就行了,他需要的生活资料种类不多,因此依存度低;而一个文明人除了吃饱穿暖,还想要求得财富、地位、声誉以期立足社会,他需要的生活资料种类很多,对外界的依存度大大提高,而获取这些生活资料的成本又太高,因此便衍生出诸多“文明病”,文明病伤害的不仅是人类自身,而人类疯狂地向生态攫取生活资料所造成的不可逆伤害才更加可怕,我们正一步步摧毁自己生存的能量场。

老子一早就看出这个问题,所以老子一早就提出了很多关于“减少欲望”的方法:

一是消除价值观念。“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人类不追求这种片面的价值观念,就不会引发诸多争端,就不会引发人类群体之间的矛盾。

二是“为腹不为目”,也就是降低依存度。“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追求感官刺激是对人类身体的伤害,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解决基本生存问题以后,不再过多地向外追求。

三是“绝圣弃智”。“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其实这也是消除价值观念的一部分,但我认为这里要强调说明,老子对“智”的态度与常人不同——老子是站在道本位上思考问题的,而常人则站在人本位上思考问题。有些学者认为老子有愚民思想,但我认为那只是老子基于对道的认识所提出的主张,因为人类一旦有更多认知就会自觉追求更多欲望,所以老子说“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持守原始素朴的状态,减少思虑和智能,不要有过多欲望,人类才能无忧无虑、自然纯朴。

2、无为

如果说上文的“无欲”是针对人类个体而言,那么“无为”就是针对人类群体(社会)而提出的方案。老子还是站在道本位上处理政治问题,第3章里面他说“为无为,则无不治”,其实就是效法天道,顺其自然发展,不进行过多人为干涉,在第22章他又针对世人争权夺利的情况提出了他的解决方法:“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不从政治学角度分析,只从哲学角度看老子的表述,我们可知他对道是有着深刻认识的。

而老子对人性是有着清晰的认识的——“大道甚夷,而人好径。”他叹息人们不走真正的大道,却在“捷径”上前仆后继,绝大部分的人只看见短期利益却忽视了长期危害。所以说,老子的“道”以及他反对文明智能的一切思想对人类发展有极重要的警示作用。


老子“道论”因其哲学思考而生,他为人类长久生存指出明确道路

结论:

老子的“道”作为世界本体存在着,它素朴、广大、不受人类智能的影响而一直默默运行,从不停歇。可惜理解大道的人很少,老子的“无欲无为”就是在了解了世界本体以后,为人类指出的正确发展方向。

高度调动智能,使得人类文明社会急速发展,人类因为得到了短期利益而沾沾自喜,却无法看见长远的深重危害!在今天物欲横流的时代,老子思想为人类敲响警钟,极速前进的我们必须放缓脚步,回头找见原始真朴的大道。


老子“道论”因其哲学思考而生,他为人类长久生存指出明确道路


(本文作者一纯,今年19岁,在家自学国学四年,有所感悟,愿能与您分享交流,您的点赞、转发、评论是我前进的最大动力,谢谢!*^_^*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