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老子“道論”因其哲學思考而生,他為人類長久生存指出明確道路


老子“道論”因其哲學思考而生,他為人類長久生存指出明確道路

中國先秦時期道家學派創始人的老子提出了以“道”為本體的思想。老子思想縱深世界終極問題,他是中國哲學史上第一個追問探尋世界背後運行方式的哲人。

老子的“道”論具體是什麼?他傳達著什麼樣的思緒?他在特殊的地緣條件影響下又是怎樣將邏輯形式應用於人際社會中的?

這些問題都將在本文中進行分析說明。

一、老子“道論”因其哲學思考而生,他為人類長久生存指出明確道路。

在今天,大多數人都知道老子的核心思想是“道”,先姑且不論老子的“道”具體是什麼,我們有沒有認真思考過老子緣何說“道”呢?

想要理解老子的核心思想,就要從他背後的動機出發進行探究:老子為什麼會提出“道”?他真正想傳達的思緒是什麼?

首先,我很明確,老子進行的是哲學思考,有別於先秦諸子提出的種種人際關係的倡導與主張,老子關心的是世界本原的問題,他思考這個世界運行的規律,這是中國哲學史絕無僅有的一個,如何理解和看待老子這個“唯一性”的存在與意義呢?

我們有時候會聽見“中國沒有真正的哲學,只有倫理學”這樣的聲音。所謂的“真正的哲學”,是指古希臘哲學家在純邏輯上對世界本源問題的思考,即“狹義哲學”,它強調非直觀的思考。而中國哲學卻與其相反,它恰恰是直觀的思想之展現——中國哲學特別看重實用性問題,像儒家的“經世致用”,墨家的“兼愛非樂”,法家的“依法治國”等都具有實用性。

實際上站在東西方哲學家兩大群體對比的角度來看,我們不難發現,西方哲學界關心世界本原問題,即狹義哲學,而中國哲學界關心的則是社會人際關係問題,即倫理學。

為何會產生這種區別呢?

我認為這要追溯到地緣條件因素上,對比古中國和古希臘的地理環境,我們可以發現:兩地催生出來的文明確實是不同的形態。

中國處在一個四面環繞的封閉地貌中,東南部是海域,西南部是橫斷山脈,西部是喜馬拉雅山脈,北部是西伯利亞凍土,人們最早聚居於狹義之“中原”地區,也就是今天的黃河中下游區域,那是一片肥沃的沖積平原,是農業文明的極佳孕育之地。

而古希臘島嶼眾多,沒有平原,不利於農業文明發展,不過它南部就是地中海,作為一個“內湖”,相對而言這片水域是比較平靜的,因此地中海沿岸各地人們有條件進行商品貿易,互相交流,古希臘半農業半工商業的文明形態也由此形成。

文明形態對人類的生存構成直接影響。先看農業文明,由於人口固定,人們耕種可以獲得更多的糧食,因此人口成倍增長,導致原本足夠的生產資料變得稀少,人與人之間關係變得緊張,是以,地緣條件決定了中國哲人根本不可能有時間思考世界本原問題,他們迫在眉睫要解決的是人際關係問題,因此中國的倫理學得以長足發展。

古希臘則不同,因其碎片化的地緣結構,農業文明不能順利發展,人口也不會暴漲,又有貿易交流的條件,因此大傢伙不用焦頭爛額地爭奪生活資料,於是一部分人在解決了基本生存問題之後開始有閒情逸致發散思維,研究哲學——沒錯,研究哲學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因為哲學不解決實用問題,它的思想領域更高深更廣闊。

由此我們反觀中國哲學界,道家老子的思想猶如眾星中的一輪明月,確實有其特殊意義,老子的思想是中國哲學界在“追究世界終極”領域的第一次高度發揮,似乎也是唯一的一次高度發揮。

但是,儘管我們說老子追究世界終極問題,卻不能說他是完全的狹義哲學家——老子對世界本原有追問,有概括,但並沒有像古希臘哲學家那樣做到精密證明,此為其一;其二,我們不可否認《老子》中相當多內容是與人、與社會、與政治有關的,因此不算完整的、嚴格意義的狹義哲學。

但也正因如此,我認為老子的創作動機不僅僅是將哲學思考表達出來,同時也是為了給人類指明發展的正途。

那麼,老子的“道”具體講了什麼呢?

老子“道論”因其哲學思考而生,他為人類長久生存指出明確道路


二、老子“道”論的核心與具體內容

(1)《老子》的核心思想不是辯證法

今人在研究老子思想的時候,喜歡把老子思想的核心總結為——樸素的辯證法,認為老子是要追究“物極必反”的道理。

事實上這種看法很可能是受當下思潮的影響,新中國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大宗,而馬克思思想又受黑格爾辯證法的影響,是以大家都喜歡用唯物主義辯證法看問題。

然而,我認為老子的核心思想並非辯證法。並且,即使是研究辯證法,我們也應該站在老子的時代去進行解讀,而不能以今日之辯證思維去理解《老子》的辯證思想。

首先,我們可以肯定,《老子》一書中確有很多辯證思想,如第2章“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11章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又如58章的“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等都符合最原始的辯證思想之“對立統一”的特點。

站在老子生活的時代去理解其辯證思想,我們可借西方赫拉克利特的觀點做個比對,畢竟他們處於同一時代,可以獲取的信息量相近,看待問題就有可比性。

赫拉克利特認為“同一物是由兩個對立面組成的”,他總結出“兩個對立面是統一的”,即可以相互依存、相互轉換這樣的規律。

人類文明發展的早期,由於人類可獲取的信息量相對較少,因此在解決世界本原問題的時候,人類自然而然就會使用辯證思維,因為人類還不需要對繁多的信息逐一進行精準定義,因此首先誕生的、最基礎的就是“對立統一”的辯證思想。

其實,處於老子的時代,辯證法已經可以圓融地回答世界本原的問題了,包括“這個流變的世界是怎樣運行的”這類問題也得到解決。但是,我們只能說《老子》中有辯證思維,但是老子的核心思想絕不等於辯證思維。


老子“道論”因其哲學思考而生,他為人類長久生存指出明確道路


(2)《老子》的核心思想是自然而然的道

老子的核心思想是道,“道”囊括老子對世界本原問題諸多方面的解答,下面我採用亞里士多德的四因論進行分析,分別找見老子道論中的“質料因”、“形式因”、“動力因”及“目的因”。

1、質料因

質料因解決“世界由什麼樣的物質構成”的問題。西方哲學經由泰勒斯最早提出“水為萬物之源”,再到德謨克利特和留基伯提出了“原子論”,西方哲學家已經認識到構成世界的質料不在人類的視覺範圍。老子也有這樣的認識,但他沒有推導出具體的質料,只是以“虛空”來替代。

《老子》第5章對這“虛空”有一個形象的表述:“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橐籥”是古代用於鼓風吹火的袋囊和送風管,相當於今天的風箱,老子說“天地之間豈不像個風箱一樣嗎?”這風箱內裡中空的,因此可以鼓動氣流;老子認為天地之所以能夠運轉,正是因為虛空,“虛空”可以鼓動萬物生髮,使之生生不息,正是“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第11章“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這裡提到了因為“虛空”才可以使用的三樣事物:一是車輪插軸的孔洞,30條輻條構成的車輪,如果沒有插軸的孔洞,輪子便無法滾動;二是用陶土做成的器具,如果器具不是中空的就起不到作用;三是開鑿門戶建造房屋,有了中空的地方才可以起到作用。

在老子的思想中,萬物因虛空而得以生髮,人也不例外。41章有“上德若谷”的表述,而根據《老子》第38章“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這句話,我們可以反推回去,最高尚的德都像山谷一樣廣闊而虛空,何況是道呢?

2、形式因

僅僅解釋了世界是由什麼物質構成的問題,這還不夠,人類還想知道世界是以什麼樣的理想模型存在的呢?

每一個哲學家都會有不同的模型建構,而說白了,理想模型不外乎就是對世界真存之本體的推測,西方哲學家在推測後都會努力證明以達到自洽;儘管老子沒有後續的證明,但是他確實提出了自己的理想模型。

首先,老子認識到世界的本體絕不是我們人類肉眼可見的。《老子》第25章說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老子意識到有一個本體在背後支撐著世界運轉,並且認為本體在天地長成之前就已經存在。第4章也說:“吾不知其誰之子,象帝之先”,這裡的“帝”是古人類早期解釋世界本源所創立的主宰,而老子認識到無名的本體比所謂“主宰”出現得更早,這是超越神學繼續深究的哲學思維之展現。

為了更好地闡述這個本體,老子使用“道”這個文字來命名,《老子》第25章有直接的文字表述——“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

那麼,這個“道”有哪些本質特徵呢?書中有很多相關的描述,我總結為以下四點:

第一是本體。我們明確:在老子的思想中,“道”指向人類肉眼看不見的本體。《老子》第42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第25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這些都指明瞭“道”具有絕對的本體性,道不受外力控制,它是支撐這個世界運行的力量,也是萬物生成的基礎。

第二是素樸。我們很熟悉的“見素抱樸”一詞出自《老子》第19章,還有第32章也有“樸”的表述:“道常無名,樸。”樸,就是指事物渾然一體,還未作區分和價值判斷的狀態,也就是前文“有物混成”的“混”的狀態。老子還喜歡用“恍”和“惚”來描述道。第14章,老子說道是“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象之象,是謂惚恍。”意思是,“道”的外在並不明亮,內在卻一點都不昏暗,可它延綿不絕的樣子叫人難於命名,又迴歸到空無一物的狀態。這叫沒有形狀的形狀,沒有物象的物象,這叫若有若無的惚恍。第21章也說“道之為物,惟恍惟惚”,這樣混沌未分的本體確實難於用語言表述清楚,所以老子使用惚恍來描述,也是指向道乃非人類肉眼可見的真存、本體。

第三是無名。《老子》第41章有“道隱無名”,第32章有 “道常無名”的表述。無名,其實是和第二個特徵相對應的——本體一定是樸素混沌一體的,而對事物命名並加以區分這是人類的認知活動,往往是分成好幾類並有內含價值判斷的。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世界的本體,也就是“道”,它不能用人類的語言表達出來,所以,無名的道就是萬物最原初的本體。

第四是無為。《老子》第37章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無為,並非是毫無作為,而是指人類不受主體意識干擾而做出行為、不干擾事物本來發展的樣態,正因如此萬事萬物才得以自然生髮。可是人類往往會因追求某些價值而太過“有為”,就像美貌、財富、好名聲等都是人類渴求的,人類為此付出了很大代價。老子就點明:“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我不主張從“盛極必衰”的辯證角度去理解這句話,我認為老子的“道”側重於持守本真質樸,順著事物自然而然的樣態發展,所以“物壯則老”是在講一樣事物一旦發展得越好,其背後人為調動的因素就越多,短期內雖獲得收益,長遠看卻很危險。


老子“道論”因其哲學思考而生,他為人類長久生存指出明確道路


3、動力因

“道”作為本體又是靠什麼動力推動著不斷運轉的呢?

老子有反文明的意緒,他期望迴歸真樸原始的狀態,他的思想更接近於原始人類的階段,比如在《老子》一書中就常見以“雌”和“母”,這完全符合原始人類時期對女性的崇拜,而與後來把女性當做男性附庸的人類文明思想有所區別。

我認為,生殖力是老子“道”的動力。

人性是生物性的繼承和再發揚,所有生物都受本能的性意識驅動從而不斷生殖繁衍,延續種族。《老子》第1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沒經過人類區分定名的是天地原始的東西,而人類能命名的事物就是萬物之母,也就是生髮者。老子說這“有名”和“無名”發源自相同的地方,它們都叫做“玄”,“玄”是一眾生靈的大門。

玄,有幽遠、綿綿不絕的意思,在甲骨文中像阿拉伯數字“8”上加一點,對於這個字形,有人解釋為產道,我認為這就是“眾妙之門”。所謂“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是指這“眾妙之門”能將無數新生命帶到世界上。

生命的誕生是神奇的事情,在第6章老子說:“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廣闊虛空的真存之本體沒有死滅,展現為生殖力。中國古人在造字時習慣用“牛”來指示大的東西,“匕”指的是雌性生殖器,兩相結合造出“牝”字,“牝”就是極有代表性的雌性,古時候人們觀察到只有雌性可以誕生新生命,“天地根”正是表現在雌性身上的生殖力。這種生殖力作為推動世界運行的動力悠遠綿長,似有似無,但卻永不枯竭。

4、目的因

《老子》第40章中有一句著名的話:“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一般人以辯證思維去理解這句話,但“反”這個字不僅有“正反面”的意思,它還有“返回”的意思,結合後半句的“弱”來理解,將“反者道之動”的“反”解釋為“返回”會更加合理,要返回的是人類原始的狀態。

老子看到人類文明是人類智能調度的結果,人類追求的是一切價值——如“高、快、大、強”,而“弱”恰恰與人類用智以圖更強的目的背離,“弱”才是對真樸原始的持守,也是人類族群長久發展的正確方法。是以“返回原始”是老子對“人類要往哪裡去”這個問題的解答。

但是,我們很清楚,人類文明一旦發生絕不可能倒退,那麼今天的我們又該如何看待老子的思想呢?


老子“道論”因其哲學思考而生,他為人類長久生存指出明確道路

三、老子“道”論的應用

站在我的角度來看,今天的人類已不可能使文明倒退回原始社會階段,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放緩文明猛烈發展的速度,盡力消除文明過度發展帶來的危機。

(1)“人法道”:人道要效法天道

老子的道,是老子用來總結世界真存之本體的概念,道派生萬物,人類也是萬物之一,因此老子認為,人道的實現之落腳點在於天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這一段話,是老子對天道和人道關係的內在思維的闡釋。“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點明道的先行性,以及混沌未分的原始特徵;“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點明道的特徵是獨立存在、永不停歇、周全照應萬物的,因此老子認為道是萬物的生髮者。“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老子交代了他用“道”來指代本體的原因,並且點明瞭“道”的特徵是廣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在這個世界或者能量場之中,有四樣大的東西,分別是人、地、天和道。老子認為它們之間的關係應該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就是人應該效法自然而然的道。

(2)人類生存的正確方式

“人法道”具體該怎麼做呢?其實可以歸結為最精簡的四個字——無慾無為。

1、無慾

在今天看來,“減少慾望”這個命題似乎是老生常談,但我們要問清楚:為什麼要減少慾望?

慾望是超過基本生存所需的額外需求。本來一個原始人只需要吃飽穿暖就行了,他需要的生活資料種類不多,因此依存度低;而一個文明人除了吃飽穿暖,還想要求得財富、地位、聲譽以期立足社會,他需要的生活資料種類很多,對外界的依存度大大提高,而獲取這些生活資料的成本又太高,因此便衍生出諸多“文明病”,文明病傷害的不僅是人類自身,而人類瘋狂地向生態攫取生活資料所造成的不可逆傷害才更加可怕,我們正一步步摧毀自己生存的能量場。

老子一早就看出這個問題,所以老子一早就提出了很多關於“減少慾望”的方法:

一是消除價值觀念。“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人類不追求這種片面的價值觀念,就不會引發諸多爭端,就不會引發人類群體之間的矛盾。

二是“為腹不為目”,也就是降低依存度。“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追求感官刺激是對人類身體的傷害,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解決基本生存問題以後,不再過多地向外追求。

三是“絕聖棄智”。“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其實這也是消除價值觀念的一部分,但我認為這裡要強調說明,老子對“智”的態度與常人不同——老子是站在道本位上思考問題的,而常人則站在人本位上思考問題。有些學者認為老子有愚民思想,但我認為那只是老子基於對道的認識所提出的主張,因為人類一旦有更多認知就會自覺追求更多欲望,所以老子說“見素抱樸,少思寡慾,絕學無憂”,持守原始素樸的狀態,減少思慮和智能,不要有過多欲望,人類才能無憂無慮、自然純樸。

2、無為

如果說上文的“無慾”是針對人類個體而言,那麼“無為”就是針對人類群體(社會)而提出的方案。老子還是站在道本位上處理政治問題,第3章裡面他說“為無為,則無不治”,其實就是效法天道,順其自然發展,不進行過多人為干涉,在第22章他又針對世人爭權奪利的情況提出了他的解決方法:“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不從政治學角度分析,只從哲學角度看老子的表述,我們可知他對道是有著深刻認識的。

而老子對人性是有著清晰的認識的——“大道甚夷,而人好徑。”他嘆息人們不走真正的大道,卻在“捷徑”上前仆後繼,絕大部分的人只看見短期利益卻忽視了長期危害。所以說,老子的“道”以及他反對文明智能的一切思想對人類發展有極重要的警示作用。


老子“道論”因其哲學思考而生,他為人類長久生存指出明確道路

結論:

老子的“道”作為世界本體存在著,它素樸、廣大、不受人類智能的影響而一直默默運行,從不停歇。可惜理解大道的人很少,老子的“無慾無為”就是在瞭解了世界本體以後,為人類指出的正確發展方向。

高度調動智能,使得人類文明社會急速發展,人類因為得到了短期利益而沾沾自喜,卻無法看見長遠的深重危害!在今天物慾橫流的時代,老子思想為人類敲響警鐘,極速前進的我們必須放緩腳步,回頭找見原始真樸的大道。


老子“道論”因其哲學思考而生,他為人類長久生存指出明確道路


(本文作者一純,今年19歲,在家自學國學四年,有所感悟,願能與您分享交流,您的點贊、轉發、評論是我前進的最大動力,謝謝!*^_^*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