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8 舌頭又胖又大,而且還有齒痕,是怎麼回事?中醫上是這樣調理的

“望聞問切”是中醫診斷疾病的四種方法,稱為“四診”。其中“望診”,就是指用眼睛看病人整體和局部的情況,而舌頭是主要被觀察的部位。

觀察舌頭的方法分為望舌苔和望舌質,主要看的是舌苔的顏色、形狀、質感,以及舌體的形狀等等。正常人的舌體柔潤,舌質淡紅,舌面上鋪有薄而均勻、乾溼適中的舌苔。如果身體出現異常,舌質和舌苔會發生變化,形成不同的異形舌象。因此,觀察舌象是瞭解健康狀況的一種方法。

異形舌象有很多種,其中胖大舌是比較常見的一種,表現為舌體比正常人大而厚,伸舌滿口,或舌邊有齒痕,多因舌體胖大而受牙齒壓迫所致。那麼,舌頭胖大有齒痕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舌頭又胖又大,而且還有齒痕,是怎麼回事?中醫上是這樣調理的

中醫認為,胖大舌可能是這些原因導致的。

一、脾腎陽虛、津液不化

如果舌淡白、舌體胖嫩而水滑,多是由脾腎陽虛、津液不化所致。脾腎陽虛證以脾腎陽虛、陰寒內盛為特徵,一般都是因寒邪侵入或久病纏身導致的,主要症狀是畏寒怕冷,肢體浮腫,面色發白,神疲乏力,進食差,女性宮冷不孕,男性陽痿等。

我們都知道,虛就要補,但是虛不受補,所以不能大補,以溫補為宜,所以脾腎陽虛者一般都要溫補。時間長,見效慢,需要耐心。具體措施是:

舌頭又胖又大,而且還有齒痕,是怎麼回事?中醫上是這樣調理的

1. 注重食療

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吃羊肉、牛肉、韭菜、山藥、蝦仁、秋葵、牛奶、羊奶、鯽魚、花生、紅棗、等溫補食物,建議清蒸或燉湯的烹飪方式;少吃柿子、香蕉、西瓜、梨、苦瓜、紫菜、海帶、河蟹、泥螺等寒涼食物;不可過多食用辛辣、生冷、油膩等食物。

2. 保暖防寒

寒氣侵入是導致脾腎陽虛的原因之一,所以不管是春夏秋冬,都要注意保暖。秋冬季節多穿衣服,必要時戴上帽子、圍巾和手套,減少外出次數;夏季不在空調房久留,少吹風扇;雨天儘量不要外出,關好門窗,以防涼氣入侵。

舌頭又胖又大,而且還有齒痕,是怎麼回事?中醫上是這樣調理的

3. 藥物調理

調理脾腎陽虛比較常用的方案就是健脾祛溼,溫陽補腎。脾陽虛常用的是參苓白朮丸、香砂六君丸、附子理中丸等藥物,腎陽虛常用的是腎氣丸、右歸丸等藥物,調理脾腎陽虛,通常是聯合用藥。如果服用中藥湯劑的話,用藥更具個性化,便於加減藥物。

二、脾胃溼熱與痰濁相搏

如果舌淡紅而胖大,伴舌苔黃膩,多是由脾胃溼熱與痰濁相搏、溼熱痰飲上溢所致。對於溼熱人群,除舌體胖大外,並且可見身體沉重、口臭、大便黏膩、頭髮油、尿少色黃等,部分患者可有溼疹、皰疹等與溼熱相關的疾病。

舌頭又胖又大,而且還有齒痕,是怎麼回事?中醫上是這樣調理的

調理脾胃溼熱與痰濁相搏的具體措施是:

1. 精神調理

不良情緒會傷肝,從而使肝克脾胃,間接產生脾胃病,“見肝之病,之肝傳脾”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精神調節,保持樂觀開朗,心情舒暢。

2. 飲食調理

飲食要有節制,避免暴飲暴食,以免加重胃部負擔。同時要注意清淡飲食,少吃油膩、甜膩、燒烤、煎炸、辛辣、生冷、溫補等食物,以防損傷脾胃,助長溼熱。可輔以薏苡仁、冬瓜、絲瓜、苦瓜、黃瓜、西瓜、綠豆等食物。

舌頭又胖又大,而且還有齒痕,是怎麼回事?中醫上是這樣調理的

3. 藥物調理

調理脾胃溼熱與痰濁相搏的原則是清熱祛溼、強化脾胃,常用的中成藥有健脾丸、人參健脾丸、甘露消毒飲、參苓白朮散等等。需要注意的是,脾胃溼熱會滋生痰濁,痰濁會影響脾胃,治療比較複雜,要去醫院診治。

總之,多數疾病都和生活方式有關,合理飲食,堅持鍛鍊,規律作息,是方式疾病最好的“良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