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為烈士尋找回家路|英雄埋名赴國難 一聲親人八十年

為烈士尋找回家路|英雄埋名赴國難 一聲親人八十年

1939年的一個深夜,一個黑影翻牆進入長山縣九區衛固鎮解家莊(今淄博高新區四寶山街道解莊村)的一個院子,敲了敲房門,對裡面的人說:“玉山在沂蒙山犧牲了。”確認屋裡人已經獲悉後,來人迅速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敲的是我三爺爺王玉海家的房門,我們只知道爺爺在沂蒙山犧牲了。我父親王洪奎1979年去世之前,多次到各地尋找爺爺的墓地。究竟在什麼地方,今天才得以確認。”2019年12月10日一早,王玉山烈士的孫子王興昌、王德昌冒著大霧乘車來到了博山區博山鎮下莊烈士林。

為烈士尋找回家路|英雄埋名赴國難 一聲親人八十年

12月10日,為方便通行,博山鎮黨委政府安排人員在下莊烈士林內修建甬道。

為烈士尋找回家路|英雄埋名赴國難 一聲親人八十年

12月10日,87歲的李忠臣老人(右二)指著前面的一座山表示,那就是曾經發生過激烈戰鬥的北山。

接力幫助烈士尋親

“耿玉申老師,給您報告一個好消息,在您的引領下,下莊烈士林又有一位烈士找到了家人。”12月9日,淄博市鄉村振興服務隊博山3隊的隊員發出短信,及時通知關注此事的熱心市民。

實際上,為烈士尋找回家路的活動開展以來,很多市民自發地投入到活動中。這次能夠找到王玉山烈士的家人,得益於熱心市民尹峰。

博山鎮尹家峪村的尹峰,是淄博一家運輸企業的負責人。他從魯中晨報有關烈士的報道中看到了王玉山烈士的信息,留意到其中的“長山縣九區衛固鎮”一行文字。

“看到‘衛固鎮’3個字,我立即想到了我的朋友劉立財,他是衛固村人。更難得的是,他對當地的紅色文化很有研究。聯繫到他以後,他馬上跟我說,衛固鎮附近大部分烈士的墓地已經找到了,沒有下落的寥寥無幾。不過,其中有一個烈士叫王玉江,不叫王玉山。”

劉立財與尹峰分析,下莊烈士林內的王玉山烈士,有可能是解莊村的王玉江。

隨後,尹峰和劉立財兩人來到解莊村落實情況,順利找到了村民王德昌。

見面之後,王德昌告訴他們,“我爺爺本名王玉江,參加革命後,為了不連累家人,他有幾個化名,王玉山是其中一個,另外一個化名叫王冠九。”

得知這一情況,尹峰非常激動,立即聯繫了淄博市鄉村振興服務隊博山3隊。雙方約定,12月10日一早,尹峰開車帶著王興昌、王德昌兄弟倆,先到下莊烈士林確認王玉山烈士是否為解莊村的王玉江。

為烈士尋找回家路|英雄埋名赴國難 一聲親人八十年

12月10日,王德昌、王興昌(右)兄弟二人在爺爺王玉山烈士的墓地前熱淚盈眶。

為烈士尋找回家路|英雄埋名赴國難 一聲親人八十年

上世紀30年代,王玉山在大連碼頭工作期間的照片。資料照片

烈士犧牲80年後“找到”家人

12月10日,王興昌、王德昌兄弟倆來到了下莊烈士林,在王玉山烈士的墓前,他們激動不已。“這次來下莊烈士林看到了墓碑上的記載,可以斷定就是我爺爺王玉山。”

“爺爺,家裡人來看您了。回去後,我會把這個消息告訴我奶奶、我父親,告訴家裡所有的親人。爺爺,您老人家可以瞑目了。”王興昌說完,潸然淚下。

“我奶奶生前跟我們講,我爺爺王玉山曾經帶著她在大連碼頭工作。那時,我爺爺為黨做地下工作。”王興昌告訴記者,自己沒有見過爺爺,卻一直受到爺爺的“照料”——奶奶是烈屬,能享受到6塊錢的補貼。這筆錢以前在農村是很大一筆收入。那時候,村裡人很少見到錢。這些錢,為他們兄妹四人上學提供了保障。

“我父親王洪奎生前去桓臺、博興找過爺爺的墓地,那裡有烈士陵園。那個時候,交通不方便,要到這幾個地方的烈士陵園,能有輛自行車騎著就很不錯了。我父親找得非常辛苦,但他一生都沒有放棄。”王興昌說,1979年,41歲的王洪奎抱憾離世。此時,王興昌19歲,王德昌15歲。

“後來,在淄博黑鐵山烈士陵園給我爺爺設置了衣冠冢。這對我們一家而言,也算是一個安慰。”王德昌告訴記者,聽說爺爺犧牲在沂蒙山,但他們始終沒有想到的是,爺爺的墓地竟然在博山。2000年,奶奶向秀英去世後,尋找爺爺王玉山的事情就擱置下來。

王德昌告訴記者,他的奶奶告訴過他們,1931年,王玉山回到了老家,在一所鄉村小學擔任教員,繼續從事地下工作。1938年,由於叛徒出賣,王玉山在學校被日本人逮捕,被送到了衛固鎮進行審訊。

“日本人對我爺爺進行嚴刑拷打,用燒紅的烙鐵烙在了他的胸膛和臉上。我爺爺咬住牙,硬是沒有暴露自己的真實身份。由於沒有證據,日本人就把我爺爺釋放了。這個時候,我爺爺已經沒法繼續從事地下工作了,就跟隨廖司令的部隊走了。”王德昌說。

王德昌說的廖司令,就是八路軍山東縱隊第四支隊司令員廖容標,後任山東縱隊第1旅副旅長、第4旅旅長、第4旅旅長兼泰山軍分區司令員、魯中軍區第一軍分區司令員兼泰山區專員等職。

“廖司令曾經在我們家住過。我爺爺到了廖司令的四支隊後,擔任後勤科長。”

根據王德昌提供的情況,記者仔細查看了王玉山烈士墓碑上的一段文字“王玉山原籍長山縣九區衛固鎮參加八路軍山縱×××一九三九年在羊峪戰鬥殉國”。在墓碑的右上角,有3個字因為石材風化而難以辨認。根據王德昌兄弟的說法,這3個字有了答案,應該是“第四旅”。

解放後,王玉山在大連碼頭工作期間的一名同事從上海來到淄博,找到了向秀英,給她留下了王玉山當年的一張照片。

“這張照片是從一張合影上面截取的,這也是爺爺生前唯一的照片。”王德昌告訴記者,他的奶奶生前一直珍藏著這張珍貴的照片。

為烈士尋找回家路|英雄埋名赴國難 一聲親人八十年

12月10日,王玉山烈士的兩位親人與自發為烈士尋找回家路的熱心人士在烈士墓前默哀。

為烈士尋找回家路活動仍在繼續

“這裡就是當年的羊峪。”淄博市鄉村振興服務隊博山3隊支部委員邵萬華陪著王興昌、王德昌兄弟倆來到了王玉山烈士犧牲的楊峪村。

望著楊峪村周圍連綿的群山,王興昌感慨地說:“這裡靠近沂源,群山連綿。怪不得報信的人說,我爺爺犧牲在沂蒙山。當年交通不便,要找到這裡的確非常困難。”

87歲的楊峪村村民李忠臣告訴王興昌兄弟,1939年到1942年,這裡發生過多次戰鬥。博山縣委曾經在這裡待過,博山縣委有一個直屬獨立營。1942年,日偽軍進攻羊峪,穆若彬副營長帶著一個排掩護縣委轉移,在與敵人的戰鬥中壯烈犧牲。“這幾次戰鬥大多發生在楊峪村的北山附近,敵人一般從北邊過來,我們的部隊就在北山反擊。”

從張店區耿玉申老人第一次發現南方禹烈士的墓碑,到12月10日尹峰聯繫到王玉山烈士的後代,薛雲亭、南方禹、徐文華、王清江、李文軒、國承典、王玉山……截至12月10日,已經有7位烈士的親屬來到下莊烈士林祭奠親人。

革命烈士的鮮血澆灌在這片土地上。為烈士尋找回家路的活動,已成為一場聲勢浩大的全民接力,成為這個冬天最溫暖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