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歐美央行加印鈔票支撐經濟,為何通貨膨脹卻越來越低?

貨幣寬鬆政策是包括降息,降準,量化寬鬆等一系列的手段,是應對經濟下行的最直接手段之一,並且能夠通過釋放持續的流動性來推升通脹,但是寬鬆政策對通脹的提高並不一定能夠抵消經濟下行對通脹的壓力,同時隨著貨幣寬鬆的逐漸加碼,寬鬆政策本身的效果也會出現下滑。

一、為什麼應對危機要用貨幣寬鬆?

大家想象一下這種場景,當經濟的危機出現,所有人都捂緊自己的口袋,怕自己的錢投資出去之後遭遇風險,所以任何資產市場都會處於低迷,實體經濟也沒有人投資。

為了讓經濟重新流動起來,其中一個好辦法就是讓現金貶值,你出去投資可能遭遇損失;但是你如果不出去投資,那就一定會遭受損失。這樣相應的大家投資的意願就起來了,經濟也能夠重新流動起來,這就是貨幣寬鬆。

當然啦,這只是貨幣寬鬆其中一個用處,本身釋放流動性就會帶來各種方面的支撐,一般來說,在經濟下行週期這些支撐都是有利於經濟的。

第一,貨幣寬鬆會帶來通貨膨脹的上升。

最簡單的一個情況就是,B供應量增加就會帶來物價的上漲和通貨膨脹,這聽起來似乎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但是在經濟下行的時候,通貨膨脹的提升能夠讓更多的人願意生產,這樣可能就會幫助走出經濟下行。圖為降息期間通貨膨脹的抬升。

歐美央行加印鈔票支撐經濟,為何通貨膨脹卻越來越低?

第二,貨幣寬鬆帶來資產價格的提升。

當貨幣貶值,以這種貨幣進行計價的資產證券就會上升,比如說股市就會有一定的增長,這樣就在剛才所說,口袋裡錢本身就在貶值的情況下,帶來了更多的投資意願。圖為降息開始造成資產價格上漲情況。

歐美央行加印鈔票支撐經濟,為何通貨膨脹卻越來越低?

第三,貨幣寬鬆降低了償還債務的壓力和融資成本。

金融危機一般伴隨著債務危機,而貨幣寬鬆能夠緩解債務的壓力,利率降低本身能夠減少,債務的利息支付壓力,同時實體經濟也能夠從利率降低中獲得優勢,融資變得更容易了,這也帶來對經濟的支撐。

聽起來貨幣寬鬆是一件非常容易支撐經濟的事情,但是其實現實沒有那麼簡單。

二、為什麼貨幣寬鬆不一定管用?

雖然貨幣寬鬆是央行的大招,但是在很多情況下貨幣寬鬆不一定能夠迅速的推升通脹,我們從下面的圖片可以看出來,在美聯儲首次降息之後,經濟的下行趨勢還有可能繼續持續。

這是因為在經濟下行階段,通脹的惡化可能是非常迅速的。而降息等寬鬆政策釋放是需要時間,以降息為例,美聯儲今年首次降息是25個基點持續了三次,總共才75個基點釋放的貨幣量不一定能夠完全的抵消通脹下行壓力。而過快的降息卻有可能帶來額外的風險,導致貨幣政策的空間本來就很狹窄,不可能一次性抵消掉通貨膨脹的下行。圖為美國投資回升一般出現在降息週期尾聲。

歐美央行加印鈔票支撐經濟,為何通貨膨脹卻越來越低?

量化寬鬆也是如此,美聯儲四輪量化寬鬆釋放了大量的貨幣進入市場,但是這是通過每個月漸進式的釋放達到的效果,不是一次性的釋放。最終量化寬鬆對於通脹的提升還是很明顯的,但是這樣的過程也是緩慢顯現出來的,所以說貨幣政策的寬鬆化和通脹的抬升並不是正相關的,關係需要在貨幣政策寬鬆到一定程度之後,通貨膨脹的下行才會迎來拐點。如圖,美國通脹抬升是在量化寬鬆後期開始的。

歐美央行加印鈔票支撐經濟,為何通貨膨脹卻越來越低?

另外,寬鬆政策有時候也不一定那麼管用。

三、貨幣寬鬆的侷限性。

貨幣寬鬆雖然被視為央行的重要手段,但其實也不一定那麼有用。

第1種情況,貨幣寬鬆的越多,效果就越小。

正如題目中所說的一樣,在很多情況下我們看到越寬鬆效果就越少的情況,這是因為在貨幣超發的情況下容易陷入一種流動性陷阱的情況,更多的流動性釋放邊際效應就越來越少,而在歐美央行持續了長時間的量化寬鬆之後,大量的流動性停留在市場當中,現在的任何寬鬆手段效果都要大打折扣。就比如說市場上總共有100塊錢,你再多加一塊,那麼對於通貨膨脹的推升就是1%,但是如果市場上有1000塊錢,你再投放一塊錢,對於通脹的抬升就只有1‰了。

而金融危機後,美聯儲已經把利率降低到0了,因此效果自然更小。下圖為美聯儲利率走勢,可見為了應對危機,需要每一次更加寬鬆才能解決問題。

歐美央行加印鈔票支撐經濟,為何通貨膨脹卻越來越低?

第2種情況,單獨的貨幣寬鬆手段效果越來越差。

如果貨幣寬鬆有效的話,那麼歐日市場長期的負利率帶來的效果就會更明顯,但事實是負利率並沒有盤活歐洲市場的經濟。原因就在於貨幣政策需要有效的財政刺激,才能夠把流動性導入到需要的領域當中,盲目的貨幣寬鬆有時只會更加推升泡沫,對實體經濟的幫助一般。所以實行了多年負利率,歐洲的通脹也一直保持低迷狀態。圖為歐洲負利率後的通脹情況。

歐美央行加印鈔票支撐經濟,為何通貨膨脹卻越來越低?

綜上,雖然貨幣寬鬆是支撐經濟的有效手段,也能夠理論上抬升通脹,但降息等寬鬆手段對於通脹的抬升往往落後與經濟下行對通脹的壓力速度,導致寬鬆手段的效果相對滯後。另外,在沒有財政刺激和過量釋放流動性的情況下,寬鬆手段的效果也大打折扣,不能有效抬升通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