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脑动脉硬化、基底动脉狭窄能用介入治疗吗?

人体的正常的供血供氧离不开血管网的正常运作,其中一个血管的异常均会对此有所影响。脑动脉硬化、基底动脉狭窄是常见的血管异常,其会阻碍对脑部的正常供血,引发头晕、头痛、疲乏等不适症状,需及时治疗。那么该如何治疗是好?能否采用介入治疗?


脑动脉硬化、基底动脉狭窄能用介入治疗吗?


脑动脉硬化、基底动脉狭窄需如何治疗?

脑动脉由成对的颈内动脉和椎动脉互相衔接成的动脉循环所构成,其是人脑供血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而基底动脉是由脑动脉的重要分支——椎动脉在脑内左右合一所构成的,其也是脑部重要的供血途径,人脑的枕叶、小脑、脑干、丘脑等部位均离不开其供血。

由此可见,脑动脉、基底动脉的正常运作是脑部正常血循环的基础。如果出现脑动脉硬化、基底动脉狭窄,均会影响到人脑供血,出现头痛、头晕、疲乏、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经功能缺失表现。还可能累及枕叶,出现视力下降、视野变小等眼部不适症状。

脑动脉硬化、基底动脉狭窄能用介入治疗吗?


脑动脉硬化、基底动脉狭窄能用介入治疗吗?


对于脑动脉硬化、基底动脉狭窄这类血管疾病,需积极治疗。治疗方法大致相同,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

对于病症程度较轻的患者,可选药物治疗。治疗动脉狭窄常用阿司匹林来抵抗血小板聚集。如果对阿司匹林过敏、合并上消化道溃疡或服用阿司匹林期间出现缺血性卒中的病患,改用其它抗血小板药物,比如氯吡格雷。

脑动脉硬化可选用脑活化剂吡拉西坦、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维生素E、阿米三嗪、钙通道拮抗药、血管扩张药进行治疗。伴有睡眠障碍者可小伎俩服用苯二氮卓类药物。

病症程度较重的患者,药物治疗可能难以收获预期效果,需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有传统的外科手术和新兴的微创手术。传统的外科手术通过去除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重建正常管腔和血流来达到治疗目的。但避免不了大切口的形成,手术风险也相对较高。


脑动脉硬化、基底动脉狭窄能用介入治疗吗?


而对于新兴的介入治疗,主要为支架置入术,通过X线、B超等影像设备的精确引导,将支架置入到病变部位,从而来修复血管壁,扩大管腔直径,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介入治疗相对来说,损伤小、风险低、疗效较佳,是脑动脉硬化、基底动脉狭窄治疗的不二之选。但其也有条件限制,一般适用于狭窄程度达70%以上的病患。

无论是脑动脉硬化或是基底动脉狭窄,都需及时治疗,以免影响其对脑部的正常供血,引发身体不适。而在治疗方法的选择上,关键还是对因治疗、对症治疗,效果更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