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他因16萬猝死 娛樂圈真的那麼好賺嗎?

27日一早,微博突然傳出一個熱搜“高以翔怎麼了”?雖然對高以翔不是很熟,但還是點開看了一下,原來是他昨晚在浙江衛視錄《追我吧》節目時出現意外。

很快有娛樂大號稱,高以翔已經去世。

27日上午,隨著媒體證實、經紀公司聲明,粉絲們不願意聽到的消息還是官宣了:高以翔在錄節目中突然昏厥,搶救近3個小時後不幸去世,年僅35歲。

他因16萬猝死 娛樂圈真的那麼好賺嗎?

1 《追我吧》有多拼?

很快,網友們開始扒高以翔出意外的這檔綜藝節目——浙江衛視《追我吧》。據節目官方介紹,這是一檔“都市夜景追跑競技秀”,錄製時間特意選在晚上,以機關刺激、關卡硬核為賣點,目的是展現節目嘉賓的體能極限。

目前已經播出的三期節目中,可謂是一次比一次驚險。嘉賓們需要經過“蜂巢蟲洞”、“平衡滾筒”,而最為恐怖的是嘉賓們需要吊威亞爬上70米高的樓頂,登頂後再通過索道滑向對面大廈。

他因16萬猝死 娛樂圈真的那麼好賺嗎?

我曾經嘗試過攀巖,對一個沒有經過訓練的人來說,僅僅20多米的攀巖簡直用盡了此生力氣,而純靠手部力量登上70米高樓,所需體力可想而知。據爆出的消息稱,連奧運冠軍李小鵬、鄒市明都直呼吃不消。

在這個節目裡,畢雯珺範丞丞多次錄到嘔吐,振寧錄到去急救車吸氧。因為是競速節目,嘉賓們需要全程奔跑完成,這次高以翔就是倒在了跑步項目上。

他因16萬猝死 娛樂圈真的那麼好賺嗎?

因為是都市夜景追跑競技秀,節目都安排在晚上錄製。一般戶外大型節目,為了不影響城市正常運行,都選擇在凌晨時分錄制,而實際上一個播出只有一兩個小時的節目,真正錄製時間可能長達七八個小時,不僅是明星,每個人都需要熬夜,冒著身體透支的風險。

他因16萬猝死 娛樂圈真的那麼好賺嗎?

高以翔出事時,是凌晨1點45分左右。熬夜和猝死的關係想必沒人不清楚,近十多年的多項研究都表明,睡眠時間 5 小時或更短的人的死亡風險是 6~7 小時睡眠時間的近 2 倍,而粉絲爆料稱,在錄製這個節目前,高以翔曾連續工作17個小時。

2 上綜藝就是躺賺?

真人秀節目剛出現時,很多人覺得明星找到了一個賺錢捷徑。相比影視劇動輒幾個月的工作時間,真人秀幾周到一兩個月的錄製,就能賺到比拍影視劇更多的酬勞,這麼好的生意誰不願意做啊?

根據業內公認的標準,一般綜藝節目根據量級大小可分為"S級""A級""二線"和一般節目等類型。媒體援引相關業內人士介紹,針對部分頭部“S級”綜藝,明星的單集片酬可達500萬元,而通常一季節目在12集左右,即其收益平衡在5000萬元的水平上。

據此前曝光的酬金,范冰冰在《極速前進2》中的報價為6000萬元一季,徐崢參加《食在囧途》的單期片酬為600萬元,算下來一季節目的總片酬達到7500萬元。黃渤拍攝《極限挑戰》的片酬是4800萬元/季,黃磊則為3000萬元/季,還有藝人參加綜藝是按天或者按期計算的,如劉燁參加《爸爸去哪兒》是450萬元/天,林青霞參加《偶像來了》則是240萬元/期。

他因16萬猝死 娛樂圈真的那麼好賺嗎?

印鈔廠也沒有這個速度啊!

但隨著真人秀是戶外真人秀全面鋪開,各大衛視為爭奪資源搶佔市場,製作了各種類型的真人秀,就算是老牌的《奔跑吧》等節目也在不斷革新,開發更刺激更能吸引眼球的項目。

盤子大了之後,分到個人頭上的自然小了,或許頭部藝人並不受影響,但是對大多數綜藝而言,頭部藝人僅僅佔到很小一部分,大部分是新人或者二三線藝人。

綜藝越來越多,但對藝人來說,掙錢的難度卻越來越高了。這次出事的《追我吧》算是戶外競技類的綜藝,此類的還包括跑男這樣的遊戲類真人秀。這類真人秀難在關卡和遊戲的設置,前人做過的當然不能再做,所以必須加碼加量,才能讓日漸審美疲勞的觀眾眼前一亮。

對藝人來說,要上這樣的綜藝就得做好思想準備,強體力儲備必不可少,隨之而來的風險也加倍上升。除高以翔外,釋小龍18歲助理命喪跳水真人秀《中國星跳躍》,張傑在錄製《王牌對王牌》的一個危險環節時缺氧暈倒,半邊臉拍在凳子上,陳偉霆跨年演唱會時舞臺上出現一個大洞……

另一類棚內的慢綜藝近年來也很多,湖南衛視的“我家系列”、家務男、妻子游都是這種,有人說這類節目對藝人要求低啊,在家待著或者外出旅遊就把普通人幾十年的錢掙了。

他因16萬猝死 娛樂圈真的那麼好賺嗎?

真是這樣嗎?棚內真人秀會全天不間斷的架設攝影機拍攝明星夫妻、父子、父女、朋友、親子的一天,任何一些小矛盾、小脾氣都會被鏡頭放大,被觀眾品評,嚴重的甚至人設崩塌。

之前鍾麗緹老公張倫碩直男癌不體諒妻子、黃曉明的“明言明語”,有時候哪怕你儘量剋制,也躲不過神剪輯的辣手摧花,在熒幕中呈現出完全不同的人設。對這類綜藝而言,沒有衝突、吵架,觀眾看什麼?所以藝人們不僅要小心隱私被曝光,還得面臨著形象減分的風險。

3 演戲的靠做飯生活,戲還能看嗎?

綜藝大熱的另一個背景是影視行業陷入寒冬,別說二三線明星,一些一線明星也面臨著無戲可拍的境地。

今年FIRST青年電影展閉幕式上,海清發表了一段“中年女演員宣言”,稱很多和她一樣的中年女演員面臨著無戲可拍、沒有合適劇本的境地。雖然這段發言很莽撞也不成熟,但也大體說明了中年女演員的困境。

更可怕的是,新生代的迪麗熱巴也在綜藝裡感慨自己如今已經“七八個月沒接到一部戲”了。

影視行業不景氣,直接導致很多藝人轉戰綜藝平臺。影視行業如此,更別說更不景氣的音樂行業了。令人扼腕的是,網爆高以翔拍攝《追我吧》的酬勞僅16萬人民幣。

今天,大張偉的一段話引發很多人共鳴:“我們進入這個行業是希望進自己的本分,他唱二人轉,我唱歌,你演戲,每個人在自己的領域裡發光發熱就夠了。但是真人秀毀了中國藝人,在節目一個個跑得披頭散髮的,哈喇子都出來了,真的很想問觀眾你們為什麼愛看這個?你們為什麼喜歡看一個歌手做飯,一個演員的兒子長得好看不好看和他有什麼關係?”

他因16萬猝死 娛樂圈真的那麼好賺嗎?

這句話話糙理不糙,當一個行業里人人不務正業,這個行業會好嗎?

當然,這不能只怪觀眾,市場、投資集體造成了這樣一個惡性循環:演員靠摳圖演戲,省下時間在綜藝裡拼命,真人秀的惡行競爭又導致演員更沒有時間和精力再回到主業上。

心疼高以翔,也心疼中國的演藝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