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如果劉邦不殺異姓王,漢朝會不會淪為第二個春秋戰國?

沈靜軒


我想答案是很有可能,當然還有一部分可能會再來一次楚漢爭霸的局面,因為經過秦朝的洗禮之後,大家對於集權的渴望會更加明顯,一旦形成諸侯林立的局面,吞併也會更加激烈,非常有可能很快就只剩下兩三個有實力問鼎天下的諸侯。總之,這些異姓王在劉邦活著的時候,或許還會收斂一點,等劉邦死了,他們的後代也繼承王位了,肯定會演變成新一輪的春秋爭霸、戰國七雄,差異只在於這種局面或許不會持續太久就分出了勝負罷了。

這是因為權力具有獨佔性、擴張性、排他性,而權力越大,這種特性就越明顯,封建皇權就是我國古代最至高無上的權力。在秦朝以前,由於沒有人當過天下唯一的獨裁者,這三種性質還並不怎麼明顯,因此周王朝苟延殘喘了五百多年,經歷春秋戰國的大浪淘沙,才最終走向滅亡。而秦始皇天才般的廢除分封,改立郡縣,使得所有人面前都打開了一扇新的窗,原來權力還可以集中到這種程度,這也就是項羽說“彼可取而代之”及劉邦說“大丈夫當如是”的根本原因,實際上,看過秦始皇的威風,瞭解他的權力之後,所有人心裡都會有一個皇帝夢。

即使是同姓王族,為了那個唯一的位子,從古至今又有多少藩王或政變或起兵,離劉邦不遠,漢景帝時期就有七國之亂;西晉的八王之亂,直接葬送了西晉王朝;南北朝更是沒事就有個王爺想要奪權;隋朝那麼短,楊廣處心積慮的讓隋文帝廢了太子楊勇,隨後五弟楊諒起兵造反;一直到明成祖靖難之役,奪位成功,終於開創了藩王造反成功的先河,也是僅有的絕唱,後來的寧王朱宸濠畫虎成貓,造反失敗等等。可以說歷朝歷代的宗室王爺就沒有消停過的。

那麼異姓王就更加沒有保障了,這也是歷史上只有個別的朝代才會分封異姓王的原因,因為一個姓的王爺都靠不住,不是一個姓的就更難說了。跟異姓王類似的就是開國功臣,實際上他們本質上就是一類人,只不過地位權力有所差異而已。如果放開口子,那有一部分開國功臣就會受封異姓王,如果收緊口子,那麼這幫人就是普通的功臣。而歷史上很多君王大肆屠殺、打壓開國(或復國)功臣,其實並不是這些君王天性涼薄,只能共患難不能共富貴,而是出於政治上的考慮,害怕形成尾大不掉之勢,使國家陷入動亂。而最早開這個頭的,大概就是劉邦了(之前也有過勾踐殺文種之類的事,但大批量的殺還是從劉邦這開始的)。

劉邦做為一名成熟的政治家,一個從社會底層逐步走上皇位的人,他對於人心看得十分透徹,知道那些異性王爺們心裡在想什麼,更知道他們的子孫後代會做什麼。因此劉邦才先下手為強,掃除了這些異姓王(僅留下了一個能力有限的吳芮),就是怕重蹈周王朝的覆轍。


大黃扯點歷史


讀史明鑑,歷史中總有驚人的相似,如果劉邦不殺異姓王,異姓王勢必坐大,使漢朝分裂淪為第二個春秋戰國。原因如下:

項羽之鑑

“百二秦關終屬楚”,秦朝末年,項羽除秦進關,後假借楚懷王之名,自立為西楚霸王,並分封十八路諸侯。而劉邦作為十八路諸侯中的一員,擁兵自重,假回漢中,暗度陳倉,聯合英布等諸王討伐項羽,最終於垓下之戰,斬首楚軍八萬,結束了秦末混戰的局面,統一了中國。

彼時的項羽正是此時的劉邦,燕王臧荼、楚王韓信、趙王張敖、韓王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和長沙王吳芮等異姓王,由於戰爭的獲封以及劉邦妥協的賜封(如韓信),都已名為漢臣,實為割據,假若韓信、英布等異姓王不甘為人臣,勢必會重蹈自己聯眾抗楚的局面,進而出現戰國諸侯混戰的結局。

前朝之鑑

無論春秋五霸還是戰國七雄,權力終歸是下放到諸侯郡國中,地方武裝雖起到拱衛中央之力,但地方政權的存在對皇權威脅極大。反觀秦朝郡縣制 ,兵權及任免權牢牢掌握在中央機構手中,即使二世而亡國,卻不是因為諸王混戰所致。

太子羸弱

漢惠帝劉盈,一位容易被忽略的帝王,前有高祖開國之戰,後有“文景之治”、“漢武雄略”,為人仁弱,連高祖都覺得此子不像自己,且欲立劉如意為太子。假若劉邦未剪除異姓王,則劉盈面對的將不僅僅是諸呂擅政,而是父輩強將的兇猛篡權。

我們不妨對比一下朱元璋,二人同樣出身草根,登基大寶。朱元璋殺盡功臣,為皇長孫朱允炆掃平了前進道路中可能存在的障礙,然而同姓叔王朱棣卻硬生生的將其趕下皇位,不見所蹤。劉盈與朱允炆同樣寬心仁厚,假設後期削藩或者異姓王造反,面對毫無血緣關係的異姓王,劉盈的下場不會比朱允炆好到哪裡。而異姓王更不會在乎所謂帝位傳承的法統,必回群起而奪之。

綜上所述,歷史中凡是王而掌兵的王朝幾乎都會出現諸王混戰的場面,如西漢“七王之亂”、西晉“八王之亂”以及東漢末年的三國割據。然而如宋朝、清朝等施行的王而不藩的政策卻幾乎未出現過藩王造反的情況。因此如果劉邦不殺異姓王,漢朝勢必會諸王混戰,淪為第二個春秋戰國。


最知之


首先我們要知道春秋戰國是什麼樣子的

春秋戰國是實行的【分封諸侯制度】,也就是說,這天下固然只有一個周天子,但是在各個分封的地盤上卻有著許多的諸侯王,而這些諸侯王在自己的封地權利和地位最高0,沒有人可以制約他們。而他們不造反的原因,也就是因為周朝宗法制度和禮制的存在。

那為什麼又說,春秋戰國時期是諸侯征伐,是一個戰火連天的時期呢?

那就是因為周室衰微,【禮崩樂壞】,雖然還給他保留了一個天下共主的名號,但是這個天下實際上的控制人早已變了。變成誰了?就變成了各諸侯國中軍事實力最強的那個國家,春秋五霸就是在不同時期成為霸主的五個諸侯國的諸侯王,戰國七雄,就是在戰國的時候最有競爭力的七個諸侯國。

所以,總結下,春秋戰國時期,那就是諸侯紛爭,政權割裂,沒有一個實質上的中央集權。

再來看一下劉邦不殺異姓王會如何

先要知道一個知識點,那就是漢朝本就不是純粹的【郡縣制】國家,而是所謂的【郡國並行制】國家。也就是說既存在郡縣,也存在諸侯國。所以從這個角度講,實際上,漢朝本來就和春秋戰國時期很像。

正是因為看到了這一點相似,並且熟知這種相似背後的隱患,劉邦才打算剪除異姓王。那麼,如果劉邦不剪除異姓王,結果會如何呢?
  • 首先,漢初的時候,為了牽制各個異姓諸侯王,各個郡縣和各個諸侯國是呈現出犬牙交錯的態勢,而且,諸侯國的主要官員實際上也是漢朝朝廷委派過去的,起監督監察的作用。如果一旦有動亂,朝廷馬上就會知道,所以,異姓王只要不是聯合謀劃,聯合運作,那麼漢朝的軍事力量完全可以鎮壓。


  • 其次,從後來周亞夫平定七國之亂來看,各個諸侯王即使聯合起來,也難以動搖漢朝的統治,那麼即使不剪除異姓王也不會鬧出多大的亂子,沒有亂子,還是中央集權,那自然就不會退回到春秋戰國時期政權割裂的時代了。




文史走馬燈


劉邦,為什麼要在統一世界後用不同的姓殺王呢?"對於"高祖"、"太祖"等開國皇帝來說,在開國初期都是靠別人來建立國家的。劉邦,立國初期靠的是別人對他的忠心。在權利面前,沒有任何人可以抵擋誘惑。韓信、英布、彭越、臧荼、吳芮、張耳、盧綰,這些人都是秦末農民起義和楚漢相爭的諸侯,劉邦就是靠的這些人打敗了西方楚國霸主項羽統一了天下。

在很大程度上,依靠這些諸侯,甚至在某個關鍵時刻,這些人的命運直接決定著劉邦的成敗。漢代建國後,毫無疑問,用的是秦制度對這些諸侯加封。因此,成為王就是肯定這些諸侯的功績和各種權力的存在。然而,王的劃分,顯然不符合劉邦的意願,獨裁是統治者的願望,這些人不但擁有土地,而且手裡還握有重兵。

困難時可以一起打天下,但當劉邦是皇帝的時候,就不一樣了。"每天,除了擔心失去自己的王位,還要擔心別人來搶自己的王位。還有就是在自己死後不知道自己的孩子能不能保住皇位。這樣想來把他們逐個殺死就情有可原了。只能共患難,不能共富貴,這是劉邦當時的立國政策吧。

八位諸侯,張耳算是善終,是個好結局;韓信逃到匈奴,後來兩個兒子回國待遇還不錯,而且還立了不少功;另一位燕王盧綰也跑到匈奴去了,死在那裡。吳芮立足南方,是個將才,傳承了幾代,結果也很好。其他幾位諸侯下場就很慘了,有的真的造反了,但是還是被鎮壓了。

燕王臧荼想到,自己遲早會被斬殺,如果坐以待斃,還不如和劉邦一拼,果不其然被鎮壓然後滅族。"彭越當時很猶豫,後來去求呂稚,但是被剁成了肉醬。其實韓信的功勞最大。然而,由於當初想要當齊王,於是被劉邦記恨在心。而且韓信在軍中威望也很大,他先是當齊王,後來又被貶為楚王,再後來被蕭何騙進長樂宮誘殺,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英布沒有辦法真的叛逆了,而且被誅滅九族。"事情是因為一個女人而起,然而,他的死,像彭嶽和韓信一樣,是無法避免的,想要你死,任何一個罪名都可以讓你死。韓信、蕭何、張良都是漢初三傑,但都沒有韓信死的慘。張良在功成名就之時,他選擇退出江湖,跟隨道教赤松子修仙道而去,落得善終。

蕭何,作為劉邦的發小,一直以來都是劉邦後勤的保障,劉邦對他深信不移,並在建國後擔任了很長一段時間的丞相。即便如此,他也使用某些手段保護自己。異性王,被斬盡殺絕,但事情還沒有結束。劉邦逝世四十年後,劉邦的同宗後嗣們策劃兵變,以"清君側"的名義策劃兵變,對漢代政權造成了沉重打擊。劉宗以"明君一方"的名義策劃兵變,對漢代政權造成了沉重的打擊。戰爭結束後,諸侯們的政權才被完全消除。

總結:從以上分析諸侯們雖然都是四分五裂,但是如果他們形成了統一戰線對剛建立漢朝的劉邦來說覺對是一個致命的打擊。


公元前


不得不說劉邦是一位出色的帝王。不殺異性王,將來肯定是禍害,都爭霸一方,社會就會亂套。劉邦打江山背上殺功臣罪名,換來是太平也是值得肯定的。

異性王野心大,劉邦老了之後,新君主鎮壓不住。劉邦有先見之明。


dadagou


有這個可能

異性王比較有實力

先不論各諸侯王的封地大小,就看異姓王比劉姓王的實力如何。劉姓王都是劉邦的子孫或者親戚。他們本來啥也不是,啥也不會,忽然就成諸侯王了。而漢初年的那些異性王哪個不是靠自己的實力與心機打出了自己的地盤,雖然有一些受到漢朝控制,但是還是有幾股強大勢力,比如彭越,英布等人。再比如韓信,若不殺韓信,韓信繼續為王,試問天下間誰是韓信的對手?劉邦一死,都不用呂家專政了,異姓王直接就割據一方了。所以說,異姓王該收拾還是要收拾。

呂后專政,給了諸侯王不聽政令的口實

劉邦死後,漢惠帝即位,這還算是正經的皇帝,而漢惠帝一死,呂后先後擁立的小皇帝,到底是不是漢惠帝的兒子,誰也不知道。而且漢朝也不承認這兩個小皇帝是正式的皇帝。一切都是呂后專政,給了呂家人很大的權力。若是異姓諸侯王還在,肯定不會聽呂后的命令,一定會以此為藉口,出兵討伐,或者割據,不聽中央王朝的命令。其他劉姓諸王可能也會跟著割據。因為劉邦剷除了異姓諸侯王,呂后時期都是劉姓王,當然不算他封的呂家的王。大家不好違背,畢竟都是漢室宗親,呂后還在名義上有小皇帝。可是異姓王才不會管那麼多。一旦異姓王起兵,劉姓王也會跟著亂。春秋戰國時期,很多國家都是周朝王室的宗親,不還是割據一方,不聽命令.

七國之亂時,異姓王會反

就算平安度過了呂后時期,到了七國之亂時期,異姓王肯定會跟著反。那時候就不是七國之亂了,天下都會反。就連劉姓王自己都會反中央王朝,異姓王當然也要分一杯羹。那時候中央王朝面對的就不是七國,能否成功平亂就不一定了。很可能變成混戰,曠日持久。畢竟諸侯王有太大的權力。漢朝也是在逐漸削弱諸侯王的權力。


未濟


如果劉邦不殺異姓王,漢朝必然也不會淪為第二個春秋戰國,因為歷史發展的潮流不可逆轉,當時華夏大地經歷了春秋500年的戰亂紛爭,天下一統的願景早已在當時社會成為了一個主流意識形態,只是由於秦王朝的統治者沒有處理好一統融合之初的矛盾,所以才又一次釀成了天下大亂,但此亂非彼亂,因為這些只能算是軍閥割據,而沒有春秋戰國時,各諸侯國世代經營形成根深蒂固的烙印,所以漢高祖才能順應天下民心而在極短的時間再次一統天下!

首先說漢高祖所封的異姓王有哪幾位,有長沙王吳芮、韓王韓信、趙王張耳、燕王藏荼、楚王韓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燕王盧綰等,這8位異姓王哪一個不是跟著劉邦打天下立過汗馬功勞的,但這類異姓王跟春秋戰國時期列國諸侯王還是有本職區別的。春秋戰國,列國諸侯經過幾百年的發展,早已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民族、文化等意識形態,華夏大地秦、齊、楚、趙、魏、韓、燕等都有齊特定的民族屬性,而這些是秦末漢初所謂的諸侯爭霸不具備的,更何況漢高祖所敕封的這8位異姓諸侯王,更不具備這樣的根基。

再者,漢高祖及他的繼任者充分吸取了秦王朝滅亡的教訓,在天下實行休養生息、輕徭薄賦、鼓勵農桑的國策,這充分符合了底層社會對於天下一統的美好願景。歷來社會動盪的導火索都是從底層庶民引爆了,現在社會安定,如果這幾位異姓王有冒天下之大不韙而產生自立門戶的舉動,那終將會被歷史的洪流所泯滅!

最後做一個假設:劉邦不殺這8位異姓王,而這8個人又同時造反,那麼一時間肯定會是天下大亂,但終將會在極短的時間內被其中一個強者所統一,亦不會造成春秋戰國諸侯爭霸的局面;如果這8位異姓王不集體造反,那漢高祖的後世--文帝、景帝、武帝,自然也不會允許他們做大做強,必然會實行推恩削藩的政策,一步步的蠶食削弱他們。

所以歷史段不然會形成第二個春秋戰國,因為歷史的車輪是向前走的!


施大胖胖的歷史觀


有可能!周朝的教訓值得警惕。劉邦誅除異姓王,至少暫時緩解了地方武裝對中央政府的威脅。但事實證明,即使同姓王對皇權也是一個極大的威脅,漢景帝時的“七王之亂”和西晉的“八王之亂”都是同實操戈就足以說明這一點。事實上,秦始皇的郡縣制才是封建社會的長治久安之道,所以宋朝以後,王而不藩,兵權牢牢地掌控在中央機構手中,再也沒有發生地方興兵作亂的事件。自然的,明朝朱棣的“靖難之變”是特例,不在此討論範圍之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