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黃山、泰山、華山,哪個山最值得去?

令狐軍爺


這個問題不太好回答,黃山、泰山、華山各有特色,論景色黃山可能更出眾一點,論文化底蘊,精神擔當泰山當仁不讓,論險絕就要說到華山,這三座名山都是非常值得遊覽的,每一個都會給你不同的感覺,非要分出個一二三名,有點難為人。

黃山

我2018年冬季去過黃山,看到了黃山四絕中的三絕,雲海,奇松、怪石,時間比較緊溫泉沒有去,當時我們在山下的時候四周一片濃霧,能見度絕超不過100米,當時心裡涼了多一半,這天氣上去能看個屁,結果我們乘坐纜車衝破雲霧的一剎那,纜車裡面所有人都驚呼一片,黃山雲海就在我們的腳下,真的是太美,太神奇了,一上午黃山上雲霧蒸騰,山峰時隱時現,宛若仙境一般,真的好美。唯一的遺憾是冬天天都峰(現在開的是蓮花峰)關閉,西海大峽谷關閉,今後我要再登黃山,把這兩個遺憾補上。

泰山

泰山是2014年同學聚會的時候爬了一次,當時是夜爬,同學聚會難免喝酒,剛開始爬的時候酒勁還沒過,當時下著小雨,我披著塑料雨衣跟著大家走,迷迷糊糊也分不清東南西北,一直爬到快山頂的時候天有點放亮了,放眼四周全都籠罩在了迷霧般的細雨之中,周圍的景色根本看不見。哈哈,運氣實在是差了點,我們登頂之後,又原路返回,我的這次泰山之旅算是比較失敗的,今後有機會還要再去一次。

華山

華山我沒有爬過,但華山的大名如雷貫耳,小時候就看過電影《智取華山》,從那時候“自古華山一條路”這句話就記在心裡了,現在華山長空棧道之類的圖片越來越多,真的是險絕無比,看得我這小腿發軟,今後一定要到華山嘗試一下。

我會定期與大家分享新鮮的旅行資訊和我旅途中的見聞


愛玩的老朱同學


你好,作為一名旅遊領域的創作者,在這裡我簡單的發表一下我個人的觀點。

這三座山我目前已經爬了兩座,這兩座分別是華山和泰山,對於黃山肯定會去的,我就先說一下我爬的這兩座山的感受吧。

華山我是在晚上爬的,門票100這是是淡季的時候,我從火車站走到5公里走過去,然後開始爬,一路上遇到不少小夥伴,都是打算晚上爬到頂的早晨在東風看日出的,其實呢這個景區的門票包括仙峪景區以及西嶽廟的。如果你合理安排時間。這三個景區你肯定都能看完。到我排完後給我的感覺是,嗯晚上的東南西北中風,西風感覺最險一點,你晚上穿的時候遇到的千尺幢,白尺峽也比較有意思。

再說泰山,我到的時候一天放假晚上三四個小時下山,三個不到門票好像是128盤,記憶猶新,山不是很好,1500多米吧,不過山上面的文人墨客留下的字還有研究價值。感覺泰山更注重的是人文,一條線上去後,一條線回來,風景有點單調,論自然風光,泰山不如華山和黃山,但論歷史人文的話,泰山肯定是更勝一籌的。

黃山呢,我目前還沒有去,但這座山的名氣實在太大,我也看了黃山的不少圖片,我覺得用俊秀來形容黃山很是適合。

最後,總而言之,這三座山都值得爬,黃山秀麗,華山奇險,泰山雄壯。

這就是我我個人以上的全部觀點,希望大家能喜歡我的分享,也希望大家多多留言評論,謝謝!


啊祥中國行


我都去過,我來發個言吧!11年8月去的黃山,在太平車站那邊下的車,看了看黃山就走了;11年11月底去的華山,在山西滑縣住了一晚,看了看就走了;泰山去過好多次,10年去過那時候門票160,後來陸陸續續去了七八次,有一次還開車轉了一圈!因為不喜歡爬山,所以都是到山腳下看了一眼,從山腳條件上來看華山最差,黃山次之,泰山稍好




公孫扶牆


這三座山都去過,泰山印象最深(爬過四次,三次從紅門爬到頂),華山一次,印象險,累(原以為北峰就到頂,哪知北峰到西峰更累)。黃山去一次但沒印象,雨天霧濛濛,索道上去,披著雨衣上到了光明頂,啥也沒看到。現在說到過黃山,自己都有點懷疑。

我的觀點,爬山一定要從山腳一直到頂,累得半死最痛快酣暢~~。所以有朝一日真真正正爬一次黃山。

另外泰山我去的最多,我一江蘇同事說泰山是爬過最乏味的山。作為山東人我還是覺得泰山人文是其他山沒有的。你一路從紅門上去,沿路文人騷客書法,有獨有的魅力,就象孔府岱廟雖比不上皇府王室,自有一番韻味。


快樂再回來


三座山都爬過,都很美很震撼。不身臨其境很難用語言形容它們的壯美秀麗。但我印象最深的還是華山,那是我當兵第六年,去華山腳下的華陰參加軍事大比武。經過半年多的訓練備戰,那次大比武取得了第一名。活動結束後有一天的時間安排了我們去爬華山。

開始有些傳言說華山險,上去難下來也難,還溫馨提示我們要做好心理準備。可那時候年輕不服輸,偏愛挑戰困難。於是和幾個小夥伴打賭,比賽看誰第一個征服華山站在華山之巔,我們稱這次比賽叫“華山論劍”。

印象中是有索道的,但是約定好,如果誰坐索道就是違規,目的地就是金庸老先生題字的那塊華山論劍。

然後開始了一路狂奔,最後我用了55分鐘,第一個站在華山之巔。聽說正常情況下都是需要2-3個小時的。也就是那個時候年輕,體力好。所以印象中是非常深刻的!

近幾年,也先後陪家人去了泰山和黃山。雖然各有千秋,美不可言。但是再也找不到年輕時候那種美好了!




小馬詩文


黃山,泰山,華山,各有所長。我認為,三座山都非常值得去!其中,黃山我在2019年5月27一一30日已遊過,內心深深地被黃山的秀美所折服,以後還計劃再去黃山!至於華山和泰山,本人已計劃今年(2O2O年)8月花二十幾天去看看,華山險,泰山雄,自己不親歷一番內心不甘!然後,順道再去遼東凰山,遊第一大邊境城市丹東,再到內蒙阿爾山,最後經呼和浩特市返回。重點依然是華山和泰山!


用戶8256784568609


黃山可以走老山路!上山住一晚,看第二天的日出!有酒店,有48人一間的公共鋪位!

華山,建議在北峰山腳下的小旅館睡到早上5點起床,一路夜爬上山!可以到東峰看日出,玩雲梯,鷂子翻身,長空棧道。然後南峰,西峰,可以下午15點前北峰下山坐大巴回西安!北峰上山也有纜車。

泰山,可以走正山門登山路,可以走山路十八彎,過南天門,晚上8點上山,帶厚衣服,上山後我們一行在山頂階梯上眯了一覺,早上看日出,再纜車下山,有時間還能去泰安的最大地下溶洞遊玩一下。

巧了,三座山我都爬過,除了泰山因為通行有女性,下山是坐纜車,其他都是徒步上下山!

泰山有機會還要去一次,走山北面未開發的野路!


Vicent飛鳥


黃山確實值得一去,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說,薄海內外無如徽之黃山,在他看來黃山是所有山中最牛X的,他也曾兩次遊黃山,也常常聽人說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誰是老大就很清楚了。黃山不僅僅是一座山,它是徽州文化的發祥地,不僅有奇松怪石,像87版紅樓夢開頭的那塊飛來石就是在黃山拍的,還有云海溫泉,更重要的是一種文化的積澱,像是民居,祠堂,牌坊這是徽州建築的代表,還有木雕,石雕,歙硯等等,這些我覺得這是其他幾座山不可比的,詳細內容可以看我19年6月寫的黃山之旅,希望對你有幫助。





鏟史倌


我現在只去過泰山和華山,不過黃山肯定得去。

山與山之間沒有可以比較的地方,因為每個名山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景。泰山的雄偉壯觀,華山的驚險刺激,都會帶給你不一樣的震撼。

因為在泰安上學,泰山爬過無數次了,多個可行的進山方式基本都走過。一樣是爬泰山,每一次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經歷,更是不同的風景。泰山十八盤,這個緊十八慢十八不緊不慢還十八的盤山路,最能磨練一個人的耐心,毅力和堅持!天街的繁花錦簇,哪裡看得出是在海拔一千多米的泰山上,分明就是城市一角的感覺。碧霞寺裡誠男信女們虔誠的祈禱,讓泰山更增加了許多神秘的色彩。玉皇頂最高峰的瞭望,一覽眾山小的心情難以言表。還有泰山日出東方的魅力無比,雲海的煙霧繚繞,泰山,怎可不來?

徒步華山,回來後日記裡這樣寫到:

終於走過華山的幾千層臺階!一個字:累!來到眾所周知的華山驚險之處:長空棧道。可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完美,再完美的人生都有遺憾,再完美的一天,也有遺憾!是自己的膽小,不敢走在華山最危險的路上,長空棧道!今天的遺憾就從這裡開始!

南峰,華山的至高點,當一個人站在這裡,心情是不一樣的,畢竟這裡代表一個終點!不是所有的路,都能走到終點!這或許就是生活。

南峰而下走往西峰,因為天氣的原因感覺越來越冷,就沒有再看西峰的最高點,坐索道而歸,這一路,感受華山特有的艱難險阻,驚險刺激。華山共五峰,因為時間關係還有兩峰沒有走到,所以華山等著我,我還會再來的。

至於黃山,素有“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美譽,所以有機會一定會去看看它的真面目!






美跑小五


黃山以“四絕”著稱(奇松、怪石、雲海、溫泉)。不過,不同季節前往,也許您登臨黃山,真正能感受到的也許只有奇、怪。

泰山以“四奇”為傲(泰山日出、雲海玉盤、晚霞夕照、黃河金帶)。這些奇觀,若能全部看到,也算一大幸事。

泰山號稱五嶽之首,泰山雲海美若仙界。有云海的名山不在少數,崆峒山的縹緲,太白山的雄渾,蓬萊山的仙氣十足,泰山的波瀾壯闊!體驗過,方知人世間有忘憂之處。泰山雲海別於它處,虛虛實實,蔚為壯觀,登臨絕頂,飄飄欲仙,心靈淨化,神清氣閒!

有詩為證:

《觀泰山雲海有感》

(二O一八年三月四日)

陳新建

雲山霧海天邊來,

五嶽北斗九天外。

不慕鴛鴦不羨仙,

騰雲駕霧樂自在!

華山論劍名揚四海(東西南北中五峰,奇險冠絕天下)。東峰又名朝陽峰;西峰又名蓮花峰、芙蓉峰;南峰是華山最高主峰,也是五嶽最高峰,古人尊稱它是“華山元首”;北峰又名雲臺峰;中峰又名玉女峰。華山乃道教聖地,華夏文化之源。

此三山觀景各有妙處,文化各具特色,旅遊體驗又各不相同。

沒去過的自然想去,去過的很多人表示再也不想去了。

新建好的建議是:當您有條件時,可以安排都去看看。此三山我給的排序是:華山、泰山、黃山。

如果要去,一定做好準備,能爬則爬,該坐纜車,咱就體驗一下世所罕見的超長纜車。心情愉快,身體愉悅,定能增強遊歷名山大川的良好體驗,不然的話,說受罪的人有,發誓再也不去的人大有人在,這又是何苦來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