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2 十年之後,突然再想去次澳洲

十年前,我第一次走出國門,目的地是澳洲。我在那裡度過了為期半年的校際交流。

許多記憶已經模糊,今天還覺得有點自豪的,是兩件事。

一是在一節類似於媒介批判的課上,我花了一週泡圖書館,有一篇階段性的小論文拿了全班最高分,超過了班上的native speaker;二是在學期結束後的一個月,我一個人選擇用雙腿丈量澳洲的紅土,從悉尼出發,先後前往墨爾本、布里斯班、黃金海岸、凱恩斯和愛麗絲泉,還用了近三天時間徒步砂岩地區,去親眼看看Ayers Rock(烏魯魯大石頭)和Kata tjuta(卡塔丘塔巨石陣)。

當時的砂岩地區徒步於旅人而言並不算友好,因為不僅炎熱,而且需要自己背水出發。我每天隨身扛6斤水(你不拿就沒水喝,整個白天可能沒有一個接水的地方),在白天平均氣溫高達35度的環境下,走了25公里,磨爛了一條牛仔褲,露宿野外的時候大風吹走了左眼的隱形眼鏡(好在左眼那會才200度),旅行結束我在一個男女混住的青年旅社睡了一天才回過神來。

為了證明我也曾年輕得時候那麼肆意,來一張十年前的旅途照片~

十年之后,突然再想去次澳洲

我至今覺得,那是我在澳洲的精華,晚上卷著20澳租來的破睡袋,一抬頭,頭上就是繁星點點,蒼穹離我好近。

凌晨看日出下的Ayers Rock,每過二十分鐘,這塊巨石就因為陽光換上不同的顏色。

十年之后,突然再想去次澳洲

嚴重缺水的地區,有好看的小鳥,也有根部長得驚人的植物(下右圖),生命力之頑強讓人動容。

十年之后,突然再想去次澳洲十年之后,突然再想去次澳洲

另外,這不是一片只有風光的砂岩,路邊的石頭上,不經意間會看到幾萬年來在這裡生存的原住民留下的圖案。

十年之后,突然再想去次澳洲

這份回憶被封存了幾乎十年,沒想到昨天帶著孩子去看小不點的新劇魔毯,記憶盒子突然被打開,感觸洶湧而來。

一張帶著千變萬化散發著夢幻般色彩的魔毯,落在孩子們的腳邊,此起彼伏的音樂,藝術家律動的舞蹈,帶著小朋友和大朋友環遊澳洲。親密的自然中,有叢林、有河流,潺潺水聲與清澈的湛藍色在魔毯上蔓延;快節奏的城市中,你需要跟上節拍,才能自在地穿梭;炙熱的沙漠裡,龜裂的大地呈現出深淺不一的紋理,生命和文化卻依然完全地生根發芽……人與自然的親密,人留給自然的文明印記,都通過光與音樂,鋪展在我們面前。

十年之后,突然再想去次澳洲十年之后,突然再想去次澳洲
十年之后,突然再想去次澳洲十年之后,突然再想去次澳洲

尤其是最後一場,從白晝走向了星空,星空做毯,大地為床,幾乎所有的孩子被邀請走上魔毯,躺下,仰望星空,閃耀的星星點亮了黑夜,我好像回到了那個手可摘星辰的睡袋夜,那麼安靜,又那麼震撼。

十年之后,突然再想去次澳洲

這是一場互動性極強的劇作,藝術家會邀請孩子們登上魔毯(胖寶去了3次)他們可以跑、可以跳、可以打滾、可以摸,可以跟著藝術家舞蹈,以至於燈光褪去結束的時候,有個小男孩說魔毯飛走了,然後嗚嗚地哭起來。

You see everyday is a journey for you …and every single one of us.

We all have many steps to take.

每天都是一段新的旅程,對每個人都是這樣,未來的旅途還很長,我們要一步一步去丈量。

我不知道現場有多少人留意到結尾的這句話,不過送給小朋友確實合適。除了雞血的幼升小,還有自然、星空、詩,以及遠方。

人要不斷為自己開啟新的旅程,體驗不一樣的人生,才能有回味,以及思考。

小不點2019年開年新作的《魔毯》口碑和票房雙雙爆棚,確實有道理。

文末應該能鏈接到這部劇的導讀,本週和下週的週末場票,似乎早已一搶而空。

略劇透,請海涵。這是我為小不點寫下的第五篇原創劇評,以此證明,我是真心熱愛小不點。前四篇分別包括:

  • 寧缺毋濫,看真正值得的兒童劇

  • 擅長做夢的年紀,就得留出時間讓孩子做白日夢

  • 有時候只有忘記了結果這件事,你才能發現孩子身上的靈氣

  • 花4個多小時去看一場45分鐘的兒童劇,值不值?

十年之后,突然再想去次澳洲

作者簡介:胖寶媽,可以理解為胖寶的媽,也可以理解為胖的寶媽。在十年長居五角場文秘職業技術學院後,誕下復二代兩枚,夢想成為“富一代”的麻麻。

十年之后,突然再想去次澳洲

都是乾貨,怎能錯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