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7 抗戰時期,為開發西北,十萬人移民到蘭州,有你家嗎?

戰火中的漂泊

抗戰時期的蘭州移民潮​

戰火中漂泊的移民,給西北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新鮮血液,直接推動了蘭州經濟的發展。抗戰時,大批淪陷區的民眾轉移到後方,他們拖家帶口,攜兒帶女,千里漂泊而來。西北儘管荒蕪貧瘠,但卻毫不猶豫地伸開臂膀接納了那些失去家園的人們。在不知不覺中,一個新的移民熱潮逐漸興起。

地處西北中心的蘭州,抗戰時既是中國空軍的重要訓練基地,也是第八戰區長官司令部的所在地。尤其是,遠離抗戰前線,使蘭州成為當時人們移民的首選之地。隨著淪陷區的人口、資金、貨物轉移到蘭州,不僅原有行業得到迅速擴展,而且新增加了機械製造,玻璃、化學、造紙,製藥、麵粉、水泥、電氣等行業。特別是沿海大批技術人員的湧入,為蘭州現代工業的奠基發揮了重要作用。


抗戰時期,為開發西北,十萬人移民到蘭州,有你家嗎?


移民的到來,不僅促進了蘭州經濟文化的空前繁榮,也使得人口急劇增加。1935年,蘭州人口9.6萬,到9年後的1944年人口就增長到了17萬人,多了近一倍。當時,蘭州街頭店鋪林立,操著各地方言的移民在大街上來來往往,蘭州突然間變得熱鬧起來。

這熱鬧的背後,究竟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呢?今天,長期致力於移民調查研究的姬廣武講述他所知道的抗戰移民故事。

火柴大王,逃出虎口,集資在蘭辦企業

歷史上蘭州曾興起多次移民高潮。不過,抗戰時期的蘭州移民潮,給蘭州帶來的影響是最大的,也是最深遠的。為啥這麼說呢?因為這次移民潮不僅是人口的遷移,更重要的是技術的遷移。

抗戰時,蘭州興辦的眾多企業中,不能不說西北毛紡廠和它的創建者——劉鴻生。對今天的人而言,劉鴻生很陌生。可是在上世紀的二三十年代,幾乎所有的中國人都知道劉鴻生。這麼說,聽起來似乎有點誇張,其實一點也不。當時,劉鴻生有“煤炭大王”、“火柴大王”、“毛紡大王”、“水泥大王”、“企業大王”等稱號。這樣一位大企業家,他是如何到蘭州創業的呢?


抗戰時期,為開發西北,十萬人移民到蘭州,有你家嗎?


劉鴻生是浙江定海人,曾在加拿大留學。1906年,他任開平礦務局的推銷員,到了上海。在上海,他一邊工作,一邊積累人脈經驗。1920年後,他創辦了大中華火柴公司等企業,很快就成為全國聞名的“火柴大王”。上海淪陷後,他輾轉到了香港,然後轉道重慶,任國民政府專賣管理局局長,但是他的主要精力,依舊放在創辦企業上。戰爭打的就是後勤。在當時的條件下,他一方面努力恢復搬遷企業的生產,同時在重慶、西安等興辦企業,發展生產,支援抗戰,也就是在這個背景下,他的目光轉到了西北的蘭州。


抗戰時期,為開發西北,十萬人移民到蘭州,有你家嗎?

劉鴻生



蘭州雖然落後,但處在羊毛等原料產區,長久以來,依託甘肅豐富的羊毛等資源等創辦企業,是許多有識之士的願望,左宗棠就在蘭州創辦過織呢局。

劉鴻生也不例外,他不僅多次派人到蘭州考察,自己也先後3次來蘭實地調查情況。1940年,他與國民政府財政部在蘭州創辦了“西北洗毛廠”。西北風沙大,羊毛中的含沙量相當高,洗毛是第一關。據說,左宗棠創辦的織呢局,就因羊毛中含沙量太大而多次停產。三年後,他受中國通商銀行委託,提出建立毛紡廠計劃。他四處奔走,多方聯繫,合夥集資,募集資金一億元,他佔了50%的股份。新建的西北毛紡廠設施完善,既有生產車間、倉庫,也有禮堂、學校、宿舍、飯廳等附屬設施,設有製造、總務、會計、營業四課10股,有職員39人,工人270人,臨時揀毛工170人,計劃年產粗毛呢5萬米,另外還生產製服呢、雪花呢、軍毯等產品。西北毛紡廠,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更名為蘭州第二毛紡廠。

西北毛紡廠是當時蘭州規模比較大的企業了。據我所掌握的資料,此前蘭州雖然經歷左宗棠、清末新政兩次近現代工業化的衝擊,那些企業,要麼是軍工企業,要麼是官辦的,不僅數量稀少,生產也很不穩定。抗戰前,蘭州有企業26家,到抗戰結束時蘭州的企業數量達246家,可謂是飛速增長。這不能不歸功於那些從淪陷區來的移民。

顛沛流離,他們成了蘭州人

在大量的抗戰移民中,既有普通民眾,也有技術人才,更有國內知名的專家教授。我在調查中,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從淪陷區逃出來的人,到了蘭州後,不僅很快適應了蘭州的生活,而且也把自己當做蘭州人。

如果把抗戰時期的移民,做一個分析,我們就會發現,其中既有盲目地逃難而來的民眾,也有一些有計劃撤往大後方的機關學校。尤其是撤到蘭州的學校,為蘭州的發展帶來了急需的人才。這用現在的話來說,可以說是一次技術移民。在遷移來的學校中,有西北師範學院、有在山丹創辦的培黎工藝學校、有在蘭州的西北技藝專科學校(後改為西北農業專科學校)等學校。抗戰勝利後,部分學校和教師雖然遷回原地,但新建校舍留了下來,一部分喜歡上蘭州這塊土地的教師留了下來。無疑,他們成為蘭州經濟文化發展的重要力量。


抗戰時期,為開發西北,十萬人移民到蘭州,有你家嗎?


西北師範學院就是這種情形,它前身是1902年成立的京師大學堂師範館,後來改名為國立北平師範大學。抗戰時期,先後在西安、城固等地辦學。1941年開始遷往蘭州。為保證教學質量,院長李蒸聘請了李建勳、胡國鈺、袁敦禮、董守義、焦菊隱、孔憲武等著名學者來校任教。而在學校裡還有曾任北京第一師範學院院長、北平師範大學文學院院長的黎錦熙先生,教育家李化方先生、李嘉言教授等。師範學院的到來,不僅為甘肅培養了大批人才,而且也直接推動了甘肅文化的發展。當時,西北師範學院有10個系和6個專修科,為國內專業設置最全的高等師範院校之一。


抗戰時期,為開發西北,十萬人移民到蘭州,有你家嗎?


這裡,我們不能不說,著名考古學家何樂夫的故事。何樂夫是浙江諸暨人,1943年秋來蘭州的,到蘭州任教後,他在蘭州十里店、水掛莊、安寧堡、徐家灣、西固城、西果園等地做過多次考古調查。還通過各種方式,普及考古學知識。最為難得的是,抗日戰爭勝利後,他沒有走。當時,他說西北歷史悠久,考古工作方興未艾,遂堅留蘭州,繼續在西北師院任教,並從事考古工作。後來,他又兼任蘭大中文系的文字學與歷史系的考古學教授。

1947年夏,何樂夫在西北師院東北角一殘堡處,發現了一件明萬曆十年的《深溝兒墩墩軍碑》,這塊碑記錄明代長城的管理制度,為人們研究隴上歷史、研究長城提供了重要證據。他對甘肅的考古工作做出了卓越貢獻。

商人移民,抗戰時期蘭州街頭的一道風景

商人對政治、戰爭是最為敏感的。1937年7月,抗日戰爭在盧溝橋打響了第一槍,但是中日衝突從1895年後,就沒有停止過,尤其是在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後,更為嚴重。許多有愛國心的商人就逐漸把資金和經營重心向西北、西南轉移了。

大約從1935年開始,京、津、晉一帶的商幫,就陸續西遷。到上世紀四十年代前後,蘭州街頭的外地字號比較多,有上海幫、有天津幫、有雜貨店,也有京貨店。我曾看到過一段記載就很能說明問題,“金融之權,操縱于山、陝、津幫之手;各大行店,晉商稱勝;錢莊藥號,秦人居多;購辦皮貨綢緞雜貨事業,津、晉兩幫,又稱並駕;製造青條黃煙,陝甘兩商亦足齊驅”。1945年前後,蘭州的商店總數已達到2095家,營業總額增加到10億多元,店員人數也達1.3萬人之多。儘管在總體存在規模小、分散經營、缺乏名商大賈的不足,但移民們對蘭州經濟的推動功不可沒。


抗戰時期,為開發西北,十萬人移民到蘭州,有你家嗎?


晉商學徒王富貴的經歷就很有代表性。王富貴是山西省萬榮縣人,1940年,年僅14歲的他,看到家鄉淪陷,而日本人大肆進行奴化教育,就和幾個同學結伴,偷渡過了黃河,徒步跋涉千里,投奔在蘭州經商的叔叔。結果,他先在平涼的同順祥號謀生,後到榆中淵發明子號,後又去了臨夏,最後到蘭州的魁泰興錢莊。

不過,因抗戰而興盛的蘭州移民潮,終究是無本之木。抗戰勝利後,大批移民東返,許多商號也遷回原址,雖然也給蘭州留下了資本人手,但終究進入了衰落狀態。這種狀況,一直延續到了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實施一五計劃,蘭州才真正興起一波更大的移民潮,經濟也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

但無論如何,抗戰時期那些移民和他們帶來的新技術、新觀念,以及給偏僻落後的蘭州帶來的嶄新變化,我們不應該忘記。

抗戰時期,為開發西北,十萬人移民到蘭州,有你家嗎?

講述人:姬廣武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蘭州歷史文化叢書·民族移民》作者

 


王文元(蘭州老王)原創作品。轉發惠己利人!讚賞堅持動力!留言精神鼓勵!

歡迎朋友們轉發朋友圈

您的讚賞是我繼續創作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