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黃埔炮科生是怎樣進行訓練的

寫在前面的話

抗日戰爭是我們每一箇中國人都必須銘記的歷史,本文將以一名黃埔炮科生為視角,帶你走近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正文

1942年夏天,我從陝西老家來到貴陽,成為了黃埔軍校第19期的一名學生。


抗戰時期,黃埔炮科生是怎樣進行訓練的


在經過了漫長的學習和考試後,我如願成為了一名炮科生。

1943年4月,我來到貴陽防空學校的南廠兵營,接受為期一年的入伍教育。

這一年時間被分成兩個部分,第1部分是為期9個月的步兵教育,第2部分才是真正的炮兵訓練,只有短短3個月的時間。

抗戰時期,黃埔炮科生是怎樣進行訓練的


步兵訓練的9個月裡乏善可陳,訓練內容基本上就是跑操、隊列和射擊。一直到了1943年的冬天,我苦苦期盼的日子才終於來到,因為終於要開始炮兵的基本訓練了。

黃埔的炮兵訓練分為:炮操、馬術、觀測、通訊、馭法五個部分。我和同學們最感興趣的當屬馬術。

不過訓練馬術可不是一上來就給你真馬騎,而是先從木馬練起。隊裡有幾匹木馬,大小和真馬無異,我們每天就在這些木馬旁邊練習上下馬,裝水勒,配鞍墊。

那時候條件十分艱苦,繫馬的籠頭和鞍墊還要我們自己來製作。當時我們隊裡有一個西北來的大漢,坐在床上拿著繡花針一陣長吁短嘆:我一個粗人,哎……

不過抱怨歸抱怨,我們還是很快搞定了這項工作,因為只有做好這些基本的行頭,教官才會帶我們進馬廄學習擦馬。

擦馬同樣是一件辛苦的工作。在數九寒冬裡,我們要用乾草給馬匹來一個全身按摩,從馬蹄、馬腿擦到馬背,再從馬背擦到馬頭和馬尾。

一套全身按摩下來,我們和馬也就都不冷了,只不過馬是被擦熱的,我們是使力氣累熱的。

抗戰時期,黃埔炮科生是怎樣進行訓練的


終於等到了騎馬的那天,馬場教練讓我們騎的卻是無鞍馬。馬匹因為缺少草料,早已餓得瘦骨嶙峋,騎在馬上磨得大腿生疼。兩個小時的快步慢步練下來,渾身像散了架一樣,到處又酸又疼。

不過在騎馬的時候可不能怕疼,雙腿必須緊緊夾住,否則一不小心就會從馬背摔下來跌一個狗吃屎,摔疼事小,面子事大,不光馬會跑掉,人也會沾一身的爛泥,實在是丟人。

等到熟悉了馬匹之後,我們才真正接觸到炮。

抗戰時期,黃埔炮科生是怎樣進行訓練的

當時我們訓練用的炮是日本製造的三八式野炮,這種炮骨架結實、結構簡單,炮車護板前設有兩個炮手座位。

操炮從“放列下架”開始:彈藥車和炮分開,拉倒炮側,火炮架尾著地,兩塊護板放下,裝定距離,轉動炮口,扳開炮閂。

從炮閂口往裡看,能夠看到一圈一圈的炮管膛線旋轉延伸到炮口。

下一步就是裝彈。炮彈很沉,彈體呈暗黑色,藥筒呈黃色。把炮彈裝好,關上炮閂,聽到方向手和高低手各報一聲“好!”擊發手一拉擊發繩,伴隨著驚天動地的一聲轟鳴,炮管猛地往後一坐,彈頭就被髮射出去了。


抗戰時期,黃埔炮科生是怎樣進行訓練的


三個月的炮兵訓練很快結束,1944年,我們開始了為期一年半的軍官養成教育。

由於國家貧弱,我們的火炮只能依賴從外國進口,因此每一門火炮都十分珍貴,我們每一名學生都將火炮視為比自己的生命還重要的東西。

當時炮校的炮種,基本就是抗戰時期中國軍隊炮火種類的縮影,小平射、高射、榴炮、野炮,清一色的外國貨,沒有一門是中國自己製造的。

抗戰時期,黃埔炮科生是怎樣進行訓練的


當時我們最好的炮當屬德國製造的一〇五榴彈炮。德國炮火力強,射速快,結實耐用,就連刷上去的油漆都沒有一塊冒泡崩落的。

我們還有一種法國人造的士乃德山炮,這種炮採用獨特的氣壓制退方式,炮身重量大大減輕,只有兩頭騾子就能完成曳引工作。理論上來說,這種炮的性能應該不錯。可惜由於法國速敗,希特勒一聲令下,法國的維希政府就斷絕了這種炮的彈藥供應,士乃德山炮也就成了中看不中用的空殼子。

實在是想不通,法國明明擁有那麼先進的武器,怎麼沒打幾天就投降了呢?要是把他們的武器給我們中國人來用,肯定早就把日本人趕出中國了。


抗戰時期,黃埔炮科生是怎樣進行訓練的


說到中看不中用,就必須提一嘴蘇聯造的11.5公分榴炮。這種炮有著高頭大馬的炮架、結實粗壯的炮管,結果這種炮最遠只能打8000公尺遠,比德國一〇五榴彈炮的射程少了足足4000公尺。

我們部隊裡當時有一個罵人不中用的詞是“鴉鴉鳥”,就是從這種蘇聯“么么五”榴炮諧音過來的。

除了德國造的火炮外,最精良的當屬瑞典炮,這就讓人十分摸不著頭腦了,一個宣佈了永久中立的國家,造出來的武器咋就這麼厲害?

在進入到防空炮的操演階段後,我們又接觸到了來自波蘭的防空機關炮。這種炮很少出現故障,總是能咚咚咚咚地一連打出幾十炮,不僅發射順暢,精度也很高。


抗戰時期,黃埔炮科生是怎樣進行訓練的


那時我在空閒時間常常思考,為什麼波蘭和法國能生產出來先進的武器,卻被德國打得滿地找牙?我想,主要還是差在了人的方面。就像我們騎馬講究“人騎一體”一樣,作為一名炮兵,我們更應該做到“人炮一體”。

抗戰時期,黃埔炮科生是怎樣進行訓練的


要想把炮打準,最關鍵的還是看人。在射擊前,必須先進行測算,拿著一本“密位對數表”算來算去,十分考驗人的算術功底。一旦計算出了差錯,任你的炮再好那也是打不中目標的。

在那段時間,我們需要熟悉的火炮種類實在太多了。我常常幻想,什麼時候能用上中國自己製造的火炮呢?如果我們能夠淘汰掉這些雜七雜八的火炮,專門使用一種統一制式的先進火炮,那該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

1945年8月11日夜裡,我們已經熄燈就寢。突然間人聲鼎沸,歡呼聲響了起來。那時我才知道,日本人投降了。我的心裡既高興,又有些失落:我還沒有上陣殺敵呢!

結語

抗戰時,中國工業基礎十分薄弱,作戰所用火炮皆從外國進口,雖然不乏性能一流的先進火炮,卻受限於零配件和彈藥的供應而無法發揮出全部作用。

正常國家的炮手只需要掌握本國所產的火炮型號即可,而中國炮手則需要熟練掌握五花八門的萬國牌火炮操作方法,其訓練難度可想而知。

也許他們在和日軍交手時總是處於下風,但他們絕對當得起我們最崇高的敬意。是他們的付出和犧牲,為我們換來了今天的和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