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7 安徽合肥:别了,公交四公司!曾经的地标建筑

公交四公司作为合肥市地标建筑,如今已逐步完成搬迁工作。原文标题

《别了,四场》,作者凭轩听雨。

随着城市的发展,合肥也在点滴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座高楼拔地,一定会有些曾经的旧楼随记忆远去。

它,叫“公交四公司”,是第四巴士公司场部所在地,位于蒙城北路,也许阅读本篇的人,更习惯的叫它“四场”。

安徽合肥:别了,公交四公司!曾经的地标建筑

公交四公司,作为合肥市地标建筑,如今已逐步完成搬迁工作。

而对此有着深深情感的一位公交普通基层职工,拿起了手中的相机,记录下作为这一代的公交人或合肥人这座场区所承载的那段历史。

(一)公交站牌

安徽合肥:别了,公交四公司!曾经的地标建筑

选择这张相片,是因为我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因为公交四公司的搬迁,这个站牌名称,会永远消失。

而站牌后面绿化带上的松树下,每天中午,都会三三两两的站着前来接班的驾驶员。他们通常聚集在一起,有说有笑的聊着前一天工作上的趣事,或是随时解答跑过来问路的市民。

站牌后面的巷子,每天的清晨会有很多早班驾驶员,尤其是冬天头班车的驾驶员,从这里顺便买一份热乎乎的早餐,以抵御寒冷。

(二)门卫室

安徽合肥:别了,公交四公司!曾经的地标建筑

这里有亲切热心的门卫大叔,可是遇到刚顶岗的新面孔,因为还没有派发工作服,通常在这个大门口,会被大叔叫住。

(三)安全科

安徽合肥:别了,公交四公司!曾经的地标建筑

守护我们的安全,保卫我们的平安。

(四)营运科

安徽合肥:别了,公交四公司!曾经的地标建筑

我一直很想知道黑板上的那两条龙,出自谁手?

这个科室也是最繁忙的,每一天,每一条线,每一台车组,大家每天需要完成的生产任务,全由他们定夺,他们会根据路线的长远,拥堵的程度,精细的计算每一秒钟。

(五)服务科

安徽合肥:别了,公交四公司!曾经的地标建筑

承接巴士公司所属线路的市民投诉,所有投诉 “案件”,将在这里完成解答。

(六)会议室

安徽合肥:别了,公交四公司!曾经的地标建筑

在这里,每个月会例行举办各线路的专场会议,每当在这里看到那些安全教育事故短片,就更让我明白安全至上的重要性。

(七)油料室

安徽合肥:别了,公交四公司!曾经的地标建筑

“老板,给我打个二两”,我偶尔也会“语出惊人”。

(八)直电组及电瓶房

安徽合肥:别了,公交四公司!曾经的地标建筑

冬天的清晨,这里最为忙碌。

很多车辆因为冬天气温下降,会因电瓶亏电而打不着火,焦急的驾驶员,不断催促师傅能否快一点,眼看着就来不及放出头班车,你想,他们,怎么能不急?

(九)保修室

安徽合肥:别了,公交四公司!曾经的地标建筑

所有故障车辆,将在这里完成报修登记,这里记载着每一台车的历史故障信息。

门口墙上,一部没被拆下带走的插卡式公用电话,则是对这个厂区的历史年代,最清楚的写照。

(十)小修车间

安徽合肥:别了,公交四公司!曾经的地标建筑

因为我来拍摄时,小修车间已经搬迁完毕,地沟上已经没有停放任何车辆。

而在以往,待修或正在修理的车辆,会整齐的停在地沟上,从我这个角度,平日里,是很难看见所有的地沟都是空缺的。

(十一)高/低保车间

安徽合肥:别了,公交四公司!曾经的地标建筑

每次在给车辆送来保养时,我都会去看一看这个宣传栏。了解保养信息,安排工作。

(十二)109路站房

安徽合肥:别了,公交四公司!曾经的地标建筑

里面那位美女站长,喜欢在她的朋友圈里发一些好吃的,不是大虾就是羊排,我到站之余,一刷朋友圈,哎呀,那个饿呀。

修理车间里的工人常常围着这个水龙头洗手,那一双双劳动人民的双手,虽然满手油垢,但是他们,才是最可爱的人。

(十三)143站房

安徽合肥:别了,公交四公司!曾经的地标建筑

这个站房我来的不多,你看,图片左边的那个长凳,也再普通不过,但是四公司宣传科从集团宣传部带回来的每一期的《合肥公交》,每次都会放在这个凳子上,然后再由各线路的负责人,分发到每条线路上去。

(十四)点钞室

安徽合肥:别了,公交四公司!曾经的地标建筑

非常神秘的一个科室,外人坚决止步,而且这里的工作人员全部反穿大褂。

(十五)洗车台

安徽合肥:别了,公交四公司!曾经的地标建筑

每当车子开来这里,我就知道车子一定会焕然一新。

(十六)卸油口

安徽合肥:别了,公交四公司!曾经的地标建筑

这里,曾供给着很多公交车辆的汽油和柴油。

随着清洁能源的普及和城市绿色发展的需要,这,也许是这个城市进步的一道历史缩影,它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同时,纯电动公交车,CNG公交车,LNG公交车等新型能源公交车,将会以最快的节奏,更一步的取代它的历史地位以及历史使命。

(十七)玻璃破除点

安徽合肥:别了,公交四公司!曾经的地标建筑

停在这里的车辆,往往都是因为事故而造成玻璃破损的车辆,这些车辆需要在这里完成受损玻璃的破除工作。

(十八)场区掠影

安徽合肥:别了,公交四公司!曾经的地标建筑

我来拍摄时,正值下午,因为很多车辆都在营运中,所以无法拍摄到全部车辆归场的图片。

借此,留存一张整齐的停车图,以便见证你我曾经工作过的地方。

(十九)四场东门

安徽合肥:别了,公交四公司!曾经的地标建筑

原本,这里并没有门,是因为修建地铁的需要,打通这个大门也没有几年。

结束语

十几幅摄影,也许并不能代表合肥公交四公司的全貌以及历史。但这,必定是见证一个时代承上启下的节点。

2018年,是中国第二个新诗百年的元年,也是合肥公交四公司乔迁开拓的一年。最后,我借中国第一个新诗百年的开拓诗人——徐志摩先生的一首《再别康桥》,来结束本篇,谨以此篇,怀念我们的四场。

祝合肥公交四公司,越走越远。

《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 来源:合肥公交集团
  • 运营:束文杰
  • 编辑:束文杰
  • 制作:町甽融媒体工作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