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7 安徽合肥:別了,公交四公司!曾經的地標建築

公交四公司作為合肥市地標建築,如今已逐步完成搬遷工作。原文標題

《別了,四場》,作者憑軒聽雨。

隨著城市的發展,合肥也在點滴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座座高樓拔地,一定會有些曾經的舊樓隨記憶遠去。

它,叫“公交四公司”,是第四巴士公司場部所在地,位於蒙城北路,也許閱讀本篇的人,更習慣的叫它“四場”。

安徽合肥:別了,公交四公司!曾經的地標建築

公交四公司,作為合肥市地標建築,如今已逐步完成搬遷工作。

而對此有著深深情感的一位公交普通基層職工,拿起了手中的相機,記錄下作為這一代的公交人或合肥人這座場區所承載的那段歷史。

(一)公交站牌

安徽合肥:別了,公交四公司!曾經的地標建築

選擇這張相片,是因為我不知道以後,會不會因為公交四公司的搬遷,這個站牌名稱,會永遠消失。

而站牌後面綠化帶上的松樹下,每天中午,都會三三兩兩的站著前來接班的駕駛員。他們通常聚集在一起,有說有笑的聊著前一天工作上的趣事,或是隨時解答跑過來問路的市民。

站牌後面的巷子,每天的清晨會有很多早班駕駛員,尤其是冬天頭班車的駕駛員,從這裡順便買一份熱乎乎的早餐,以抵禦寒冷。

(二)門衛室

安徽合肥:別了,公交四公司!曾經的地標建築

這裡有親切熱心的門衛大叔,可是遇到剛頂崗的新面孔,因為還沒有派發工作服,通常在這個大門口,會被大叔叫住。

(三)安全科

安徽合肥:別了,公交四公司!曾經的地標建築

守護我們的安全,保衛我們的平安。

(四)營運科

安徽合肥:別了,公交四公司!曾經的地標建築

我一直很想知道黑板上的那兩條龍,出自誰手?

這個科室也是最繁忙的,每一天,每一條線,每一臺車組,大家每天需要完成的生產任務,全由他們定奪,他們會根據路線的長遠,擁堵的程度,精細的計算每一秒鐘。

(五)服務科

安徽合肥:別了,公交四公司!曾經的地標建築

承接巴士公司所屬線路的市民投訴,所有投訴 “案件”,將在這裡完成解答。

(六)會議室

安徽合肥:別了,公交四公司!曾經的地標建築

在這裡,每個月會例行舉辦各線路的專場會議,每當在這裡看到那些安全教育事故短片,就更讓我明白安全至上的重要性。

(七)油料室

安徽合肥:別了,公交四公司!曾經的地標建築

“老闆,給我打個二兩”,我偶爾也會“語出驚人”。

(八)直電組及電瓶房

安徽合肥:別了,公交四公司!曾經的地標建築

冬天的清晨,這裡最為忙碌。

很多車輛因為冬天氣溫下降,會因電瓶虧電而打不著火,焦急的駕駛員,不斷催促師傅能否快一點,眼看著就來不及放出頭班車,你想,他們,怎麼能不急?

(九)保修室

安徽合肥:別了,公交四公司!曾經的地標建築

所有故障車輛,將在這裡完成報修登記,這裡記載著每一臺車的歷史故障信息。

門口牆上,一部沒被拆下帶走的插卡式公用電話,則是對這個廠區的歷史年代,最清楚的寫照。

(十)小修車間

安徽合肥:別了,公交四公司!曾經的地標建築

因為我來拍攝時,小修車間已經搬遷完畢,地溝上已經沒有停放任何車輛。

而在以往,待修或正在修理的車輛,會整齊的停在地溝上,從我這個角度,平日裡,是很難看見所有的地溝都是空缺的。

(十一)高/低保車間

安徽合肥:別了,公交四公司!曾經的地標建築

每次在給車輛送來保養時,我都會去看一看這個宣傳欄。瞭解保養信息,安排工作。

(十二)109路站房

安徽合肥:別了,公交四公司!曾經的地標建築

裡面那位美女站長,喜歡在她的朋友圈裡發一些好吃的,不是大蝦就是羊排,我到站之餘,一刷朋友圈,哎呀,那個餓呀。

修理車間裡的工人常常圍著這個水龍頭洗手,那一雙雙勞動人民的雙手,雖然滿手油垢,但是他們,才是最可愛的人。

(十三)143站房

安徽合肥:別了,公交四公司!曾經的地標建築

這個站房我來的不多,你看,圖片左邊的那個長凳,也再普通不過,但是四公司宣傳科從集團宣傳部帶回來的每一期的《合肥公交》,每次都會放在這個凳子上,然後再由各線路的負責人,分發到每條線路上去。

(十四)點鈔室

安徽合肥:別了,公交四公司!曾經的地標建築

非常神秘的一個科室,外人堅決止步,而且這裡的工作人員全部反穿大褂。

(十五)洗車臺

安徽合肥:別了,公交四公司!曾經的地標建築

每當車子開來這裡,我就知道車子一定會煥然一新。

(十六)卸油口

安徽合肥:別了,公交四公司!曾經的地標建築

這裡,曾供給著很多公交車輛的汽油和柴油。

隨著清潔能源的普及和城市綠色發展的需要,這,也許是這個城市進步的一道歷史縮影,它逐漸退出歷史舞臺的同時,純電動公交車,CNG公交車,LNG公交車等新型能源公交車,將會以最快的節奏,更一步的取代它的歷史地位以及歷史使命。

(十七)玻璃破除點

安徽合肥:別了,公交四公司!曾經的地標建築

停在這裡的車輛,往往都是因為事故而造成玻璃破損的車輛,這些車輛需要在這裡完成受損玻璃的破除工作。

(十八)場區掠影

安徽合肥:別了,公交四公司!曾經的地標建築

我來拍攝時,正值下午,因為很多車輛都在營運中,所以無法拍攝到全部車輛歸場的圖片。

藉此,留存一張整齊的停車圖,以便見證你我曾經工作過的地方。

(十九)四場東門

安徽合肥:別了,公交四公司!曾經的地標建築

原本,這裡並沒有門,是因為修建地鐵的需要,打通這個大門也沒有幾年。

結束語

十幾幅攝影,也許並不能代表合肥公交四公司的全貌以及歷史。但這,必定是見證一個時代承上啟下的節點。

2018年,是中國第二個新詩百年的元年,也是合肥公交四公司喬遷開拓的一年。最後,我借中國第一個新詩百年的開拓詩人——徐志摩先生的一首《再別康橋》,來結束本篇,謹以此篇,懷念我們的四場。

祝合肥公交四公司,越走越遠。

《再別康橋》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裡的豔影,在我的心頭盪漾。

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間,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裡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 來源:合肥公交集團
  • 運營:束文傑
  • 編輯:束文傑
  • 製作:町甽融媒體工作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