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誰能取代比特幣和以太坊,成為區塊鏈3.0?答案竟然不是EOS!

區塊鏈技術日新月異,高速發展,每天都有新的東西出現,隨著現在各種百花齊放的2.0結束,我們將迎來區塊鏈3.0時代。在介紹區塊鏈3.0項目之前,我們先回顧一下區塊鏈的發展歷程。

區塊鏈1.0時代——虛擬貨幣

以比特幣為代表,其地位無可替代。這一代區塊鏈技術沒有任何的應用功能,就是發幣。它的IT系統架構非常簡潔、安全。比特幣被認為是互聯網上的黃金,它的儲量是有限的,將作為未來數字貨幣的價值鉚釘。總的來說他是去中心化、世界流通、專屬權、無隱藏成本、數量固定、發行不受控、交易方便、交易費用低廉等。

誰能取代比特幣和以太坊,成為區塊鏈3.0?答案竟然不是EOS!

區塊鏈2.0時代——智能合約的時代

以以太坊為代表,在互聯網上搭建操作系統,它只是提出了一個概念,並沒有實現真正的應用,或者說不滿足應用要求。因為,其架構就是在比特幣架構基礎上更改的,但是區塊鏈2.0最大的貢獻就是通過智能合約來徹底顛覆了傳統貨幣和支付的概念。他的特點是去中心化、世界流通、專屬權、無隱藏成本、數量固定、發行不受控、交易方便、交易費用低廉等。

誰能取代比特幣和以太坊,成為區塊鏈3.0?答案竟然不是EOS!

區塊鏈3.0時代——支持複雜的商業應用

以TKC為首,滿足複雜的商業應用,區塊鏈3.0則進一步超越了經濟領域,可用於實現全球範圍內日趨自動化的物理資源和人力資產的分配,促進科學、健康、教育等領域的大規模協作。總的來說他擴展到的金融行業之外,涵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最明顯特點是不再依靠某個第三人或機構獲得信任或建立信用,還有節約人力和時間成本,提升效率。

誰能取代比特幣和以太坊,成為區塊鏈3.0?答案竟然不是EOS!

很多人認,EOS將成為區塊連3.0,其實並不是這樣,EOS最多是炒幣3.0。如果從技術構架上看,EOS可以和以太坊並駕齊驅,以太坊專注於智能合約,相對來講足夠的去中心化,但是在每秒處理速度上遠遠不能滿足商用;而EOS相反的是在每秒吞吐量上很高,缺點是隻有21個記賬節點,在大家的眼中去中心化還不完全。

項目一:TKC

TKC中文名是赤鏈,是全球首個基於超級賬本的域狀網絡結構分級別記賬的聯盟鏈,是融合IPFS Figtoo和AI的新一代智能合約區塊鏈3.0平臺。其算法顯著提高了交易吞吐量,Proof of AI共識算法賦予了區塊鏈機器學習的能力,智能合約虛擬機融合IPFSFigtoo(無花果)解決了大數據存儲的痛點。

誰能取代比特幣和以太坊,成為區塊鏈3.0?答案竟然不是EOS!

TKC系統中的分佈式雲存儲致力於讓閒置存儲為社會產生真正的價值,不斷突破區塊鏈的能力邊界讓去中心化應用的落地成為可能。

TKC擁有一支國際頂尖團隊,其技術總監王玉華是清華大學經濟學博士,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博士,聯合創始人ANDREW EARLS畢業於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精通C++,GO語言,主攻計算機科學,具有十幾種數字貨幣設計經驗和互聯網金融開發經驗。核成員包含原量子的核心開發工程師,以太坊社區智能合約深度開發者,原lisk核心開發工程師,原惠普GO語言研究員,早期操作系統核心開發者,Azure早期設計者,原MOI Global商務總監,顧問包括:斯坦福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的教授等。

TKC的願景是整合區塊鏈、大數據、機器學習,形成個分佈式的數據存儲和計算平臺,即大數據智能鏈平臺。得益於TKC強大的智能合約和工業級TPS,TKC將在IPFS Figtoo上部署代幣合約,並通過跨鏈協議與TKC主鏈上的廣告支付系統進交互。

誰能取代比特幣和以太坊,成為區塊鏈3.0?答案竟然不是EOS!

項目二:AE

Aeternity號稱新一代區塊鏈網絡,由德裔計算機科學家"以太坊教父"Yanislav Malahov與前Augur核心開發者Zack Hess、前Synereo核心開發者Jack Pettersson於2016年發起,聚集諸多顛覆性創新於一身,旨在重樹當今智能合約的底層協議。Aeternity的技術亮點是圖靈完備狀態通道(State Channels)和去中心化預言機(Oracles)。

誰能取代比特幣和以太坊,成為區塊鏈3.0?答案竟然不是EOS!

項目三:ELA

亦來雲(Elastos)通過構建區塊鏈驅動的智能萬維網,實現大型去中心化應用運行和數字內容的安全、可信交易,打造開放、共享的亦來雲智能經濟生態。亦來雲的操作系統開發了十來年,有幾十萬行代碼,團隊學術背景很強,是中國陣營響噹噹的研發團隊。

誰能取代比特幣和以太坊,成為區塊鏈3.0?答案竟然不是EO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