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6 這裡被稱為“東方多瑙河”,漁民捕魚全靠烏鬼鳥!

新安江素來有著“東方多瑙河之稱”,也是黃山的母親河,新安江水畫廊是徽州最有代表性的一段自然風景,全場100多里,因為周圍都是起伏地形,山丘綿延起伏,所以新安江似玉帶,似銀龍蜿蜒穿梭于山林之中。

這裡被稱為“東方多瑙河”,漁民捕魚全靠烏鬼鳥!

這裡被稱為“東方多瑙河”,漁民捕魚全靠烏鬼鳥!

這裡被稱為“東方多瑙河”,漁民捕魚全靠烏鬼鳥!

這裡的一年四季,景色都大不相同,坐船遊覽在新安江山水畫廊風景區內,三個多小時的路程,村村是畫,步步是景,就像是置身在一幅韻味無窮的水墨畫之間。

這裡被稱為“東方多瑙河”,漁民捕魚全靠烏鬼鳥!

這裡被稱為“東方多瑙河”,漁民捕魚全靠烏鬼鳥!

這裡被稱為“東方多瑙河”,漁民捕魚全靠烏鬼鳥!

這裡被稱為“東方多瑙河”,漁民捕魚全靠烏鬼鳥!

自古在安徽就有著“無山無水不成居”的說法,所以這裡的民居結合了自然情趣和山水靈氣的精華,沿路都能看到兩側大隱於市的古村落,漫山遍野的油菜花、梨花,如火如荼帶盛開,襯著古民居的粉牆黛瓦尤為美麗。古村落裡又有著爛漫田園,青磚古巷,這裡的村民們種著油菜花,養著河魚,煥發了生機和活力,一派祥和寧靜。

這裡被稱為“東方多瑙河”,漁民捕魚全靠烏鬼鳥!

這裡被稱為“東方多瑙河”,漁民捕魚全靠烏鬼鳥!

這裡被稱為“東方多瑙河”,漁民捕魚全靠烏鬼鳥!

這裡被稱為“東方多瑙河”,漁民捕魚全靠烏鬼鳥!

在沉船遊覽的過程中,能欣賞到“心安漁風千古情”的大型實景演出,演出以古代“九姓捕魚”為故事背景,展現了當年九姓族人用傳統方式和漁具捕魚的精彩畫面,九姓漁民們每天都會表演踏盆捕魚、撒網捕魚、拋槍叉魚、魚鷹捕魚、巨網捕魚等小場景。

這裡被稱為“東方多瑙河”,漁民捕魚全靠烏鬼鳥!

這裡被稱為“東方多瑙河”,漁民捕魚全靠烏鬼鳥!

這裡被稱為“東方多瑙河”,漁民捕魚全靠烏鬼鳥!

這裡被稱為“東方多瑙河”,漁民捕魚全靠烏鬼鳥!

這裡被稱為“東方多瑙河”,漁民捕魚全靠烏鬼鳥!

這裡被稱為“東方多瑙河”,漁民捕魚全靠烏鬼鳥!

主祀由綿潭九姓中仍舊從事漁業的長者擔任,配以實時解說,輔以喧天鑼鼓和背景音樂,加之極強的儀式感和既視感,現場氛圍氣勢磅礴,震撼人心。這個九姓表演是在新安江水畫廊最值得一賞的演出,從前漁人們以這種智慧和勤勞養家餬口,如今又以這種趣味為新安江帶來美麗的歡笑與掌聲。

這裡被稱為“東方多瑙河”,漁民捕魚全靠烏鬼鳥!

這裡被稱為“東方多瑙河”,漁民捕魚全靠烏鬼鳥!

這裡被稱為“東方多瑙河”,漁民捕魚全靠烏鬼鳥!

而在千年樟樹譚這個景區內,才剛剛走進村口,就能遇當地拿著荷鋤的,挑著擔的農夫,都對我們笑臉相迎,熱情招呼著, 似乎走進了夢中的那片桃花源內,在村子內的徽派建築前,家家戶戶高門大院,門口的楹聯都有其出處,有著很強的徽派文化氣息。

這裡被稱為“東方多瑙河”,漁民捕魚全靠烏鬼鳥!

這裡被稱為“東方多瑙河”,漁民捕魚全靠烏鬼鳥!

這裡被稱為“東方多瑙河”,漁民捕魚全靠烏鬼鳥!

這顆株千年樹齡的古樟樹,樹高26.7米,四大主枝聳插藍天,樹圍近16米,需八人合抱,樹蔭660餘平方米。相傳,漢高祖劉邦的軍師張良不留戀功名利祿,離開朝廷在此隱居,繁衍後代,因而這裡的村民大多姓張。在傳說中,古樟也與張良有關,張良去世後就安葬在村中,他的英魂就孕育了這棵古樟樹,以澤被子孫後世。

這裡被稱為“東方多瑙河”,漁民捕魚全靠烏鬼鳥!

這裡被稱為“東方多瑙河”,漁民捕魚全靠烏鬼鳥!

這裡被稱為“東方多瑙河”,漁民捕魚全靠烏鬼鳥!

這裡被稱為“東方多瑙河”,漁民捕魚全靠烏鬼鳥!

從古樟樹出來,前往遊船的最後一站冰雪九龍谷,因為相機會起霧的原因,並沒有過多的拍照,九龍谷內以“冰雪”為主題,裡面可以打雪仗,坐冰雪滑車,還有極具徽派文化特徵的冰雕藝術品,九龍谷旁邊還有孔雀園、駝鳥園可觀賞,在園林內,可以近距離的欣賞到孔雀的安詳美麗的倩影。

這裡被稱為“東方多瑙河”,漁民捕魚全靠烏鬼鳥!

這裡被稱為“東方多瑙河”,漁民捕魚全靠烏鬼鳥!

這裡被稱為“東方多瑙河”,漁民捕魚全靠烏鬼鳥!

這裡被稱為“東方多瑙河”,漁民捕魚全靠烏鬼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