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7 農村有3件“怪事兒”,專家很不理解,只有農民才懂其中的道理!

趁著國家發展農村的東風,農村的變化讓生活在農村的農民都應接不暇,尤其是這幾年,國家給農民的土地確權,變成農民的“家庭財產”了,農村戶口被取消了,農民想去哪生活去哪生活,再也不用被戶口牢牢地限制了。可以說國家是從制度上和經濟上給農民提供便利,不過話說回來,農村振興是個過程,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在農村振興的過程中,有3件“怪事兒”也開始變得越來越普遍,專家很不理解,只有農民才懂其中的道理!

農村有3件“怪事兒”,專家很不理解,只有農民才懂其中的道理!

1、土地幾萬一畝,農民卻不心動了

農村資源對比較匱乏,有沒有什麼核心產業支撐拉動,所以多數農民家庭經濟狀況其實也一般般。很多農民都曾想過要是有人到農村買地,哪怕是上萬塊錢一畝,農民把地賣了也能得不少錢,家庭經濟狀況也會有顯著地改善。不過礙於政策限制,農村的承包地和宅基地都不能賣。不過這兩年國家逐漸放寬了土地政策,准許農民自主讓出宅基地和承包地了,價格主要看地區,少的一畝幾萬,多的一畝十萬,這對農民來說,絕對是個好消息,但面對幾萬一畝的土地,農民卻不心動了,連專家都覺得奇怪,農民明明現在不怎麼種地了,也不怎麼住農村了,為什麼反而捨不得土地了呢?

農村有3件“怪事兒”,專家很不理解,只有農民才懂其中的道理!

2、過去搶著生,現在不願生

這點更是讓專家覺得奇怪,要知道農村喜歡多要孩子的農民佔比可不小。過去計劃生育那麼嚴,農民跑到外地生,生了抱到親戚家養,總之能想到的各種方法都用上了,目的就是多生個孩子。現在國家讓生了,在一些農村,村裡的婦女主任還挨家挨戶動員農民要二胎,在一些人口較少的農村,甚至還擬定了生二胎給獎勵的方案,但農民熱情度並不很高。過去搶著生,現在不願生,這事兒你說奇怪不奇怪?

農村有3件“怪事兒”,專家很不理解,只有農民才懂其中的道理!

3、不管住不住,回農村先修房子

農民回村很有規律,一般都是節假日和農忙時節,其他時間基本上都在外邊,所以如果按時間來算的話,農民一年在農村可能住不了3個月。但有個很奇怪的事兒就是農民有了錢之後,不管住不管,回農村都是先修房子。其中還有些農民其實城市已經買過房了,但農村的房子還是要修,好像農民對修房子這件事兒情有獨鍾,這一怪事兒專家也很不理解,這樣既浪費錢,又浪費宅基地資源。農民這樣做是圖啥呢?

農村有3件“怪事兒”,專家很不理解,只有農民才懂其中的道理!

這些怪事兒乍一看確實挺不可思議,但其實農民心裡都有答案。土地是農民最後一點的底線,幾萬塊錢就賣了未免顯得目光短淺,至於孩子,農民的觀念已經轉變了,頂著那麼大的壓力多養個孩子還不如培養好一個精英,房子的問題更不用說了,農村的房子是農民心裡的家,心裡有家,才不會感覺到漂泊,況且相當大農民心裡都清楚,遲早還是要回農村的,這樣來看,其實就一點也不怪了。農村有3件“怪事兒”,專家很不理解,只有農民才懂其中的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