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腫瘤基因檢測:有問必答,一網打盡

腫瘤基因檢測:有問必答,一網打盡

1. 基因檢測是什麼?

人體的DNA是遺傳物質的載體,而基因就是DNA中真正有獨立含義的片段。癌友之所以會得腫瘤,歸根結底是由於身體內累積了許多有害的基因突變:有的基因丟失了,有的基因多了一份,有的基因從中間斷開了,有的基因跑去和別的基因交換了一條胳膊……千奇百怪的變異,最終導致了癌症。

因此,利用PCR、FISH或測序等多種方法,將癌細胞裡的基因突變找出來,仔細分析,有利於腫瘤的診斷,有利於指導治療的選擇,有利於協助疾病的監測,有利於評估患者的生存期,有利於……

2. 基因檢測適合哪些病人?

嚴格意義上講,各國有關部門和抗癌指南只推薦一部分癌症病友接受基因檢測:推薦那些最有可能從基因檢測中獲益的病友進行檢測。比如,肺腺癌患者檢測EGFR、ALK、ROS-1等,乳腺癌和胃癌患者檢測HER2,腸癌患者檢測KRAS、NRAS和BRAF等……這些基因突變和靶向藥一一對應,只有攜帶相應的突變,才能用對應的靶向藥;如果用錯了,或者盲試,不僅無法治療腫瘤,還花錢買了副作用,甚至還人為拖延了病情。

然而,從廣義上講:所有腫瘤患者均可以接受基因檢測,不同的病種、不同的分期、出於不同的目的,不同的患者,適合做不同的基因檢測。比如,一個晚期肺腺癌患者,尚未接受任何治療,家庭經濟情況一般,那麼只要測一下最常見的幾個基因(EGFR、ALK、ROS-1、HER2、BRAF等)就可以了。反之,一個超級土豪患者,其他藥物治療都失敗了,但是依然想碰碰運氣,看看是否有新藥可以嘗試,而且不管是已經上市還是處於臨床試驗研究階段的,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都想知道。那麼,這類病友就適合儘可能全面的基因分析,幾百甚至幾萬個基因的深入分析。

3. 所有的靶向藥,使用前都需要基因檢測麼?

不是。截止目前,接近一半的靶向藥,比如抗血管生成藥物,比如細胞週期調控蛋白4/6抑制劑,比如去乙酰化酶抑制劑等靶向藥,使用前無需做基因檢測——因為目前,沒有發現任何基因改變與這些藥物的療效有必然的聯繫。

4. 有基因突變,是否一定有靶向藥可用?

不是。一部分基因突變是良性的或者意義不明的,這類突變不一定和癌症發生相關,當然也不對應任何藥物;一部分基因突變,比如P53、KRAS突變等,明確與癌症發生相關,但是至今尚未有針對性的藥物上市,因此也無靶向藥可用。

5. 沒有基因突變,是否一定沒有靶向藥可用?

不是。抗血管生成藥物(如貝伐單抗、瑞格非尼、阿帕替尼、索拉菲尼、舒尼替尼、樂伐替尼、卡博替尼、西地尼布、奧拉單抗、雷莫蘆單抗、帕唑帕尼、安羅替尼、呋奎替尼等)、細胞週期調控蛋白4/6抑制劑(如帕博西林等),去乙酰化酶抑制劑等靶向藥(如西大苯胺等)等眾多靶向藥,並不需要一定有某種突變才能用。是否適合使用這些藥物,是根據大型多中心三期臨床試驗來確定的。

6. 基因檢測,選擇什麼標本最合適?

理論上講,人體任何活的成分都含有DNA,因此都可以用於基因檢測。而腫瘤的基因檢測,目前最流行的是腫瘤組織切片的基因檢測、血液標本的基因檢測(也就是所謂的液體活檢)。

截止目前,腫瘤組織切片的基因檢測,依然是金標準。但是,常常遇到病友無法取得足夠的組織,或者組織標本年代久遠(3年、5年以上);這類情況下,也可以考慮用血液標本代替。目前主流的血液基因檢測方法,和腫瘤組織切片相比,準確度大約在70%左右。其中,對於一些特別成熟的少數靶點,利用數字PCR的方法檢測,血液標本的準確度可達90%。

7. 什麼是液體活檢?

血液、尿液等體液裡也有來自腫瘤的基因,雖然濃度很低,但是由於標本獲取比較簡單,可以反覆獲取,反覆測,從而用於一部分無法獲得組織標本的病友,以及一部分希望對腫瘤病情進展情況進行動態瞭解的病友。

對於一些攜帶常見基因突變的病人,如果碰巧腫瘤標誌物不敏感,那麼利用血液基因檢測(就檢測那一兩個最常見的基因突變即可,價格在千百塊左右),每隔1-2個月測一次,通過基因突變的濃度變化,可以提前發現疾病復發,可以提前發現藥物耐藥。

8. 治療一段時間後,是否需要重新做基因檢測?

腫瘤組織內,每時每刻都在發生基因突變,因此隨著時間推移,身體內的腫瘤所攜帶的基因突變的確是會變化的。各種治療手段的干預,可能會篩選和富集出耐藥的癌細胞;這些耐藥的癌細胞,可能會攜帶全新的突變。

因此,貝塔博士推薦接受了靶向治療的病友,在藥物耐藥、疾病進展以後,酌情考慮再次行基因檢測,但這種推薦不是必須的。

再次基因檢測,一個經典的案例是:口服第一代靶向藥(易瑞沙、凱美鈉、特羅凱等)的晚期肺腺癌病人,一開始可能是EGFR敏感突變為主;1年左右,藥物耐藥後,一半左右的病人,會富集出T790M突變,這類患者有機會嘗試第三代靶向藥(奧西替尼,商品名:泰瑞沙,小名:AZD9291),從而再次獲得疾病緩解,獲得生存期的明顯延長。

9. 想用PD-1抑制劑,為何也要做基因檢測?

(1) 腫瘤突變負荷(TMB)高的患者,PD-1抑制劑的有效率更高,生存期更長,更適合接受PD-1治療

。因此,在接受PD-1抑制劑治療前,做一些TMB的檢測,意義重大。

(2) 攜帶JAK1、JAK2、BM2、HLA、STK11等基因突變的患者,可能對PD-1抑制劑天然耐藥,所以要提前檢測一下。

(3)攜帶EGFR突變、MDM2擴增的病友,使用PD-1抑制劑,可能發生爆發進展,所以也要提前檢測一下。

(4)攜帶PBRM1、POLE基因突變的患者,使用PD-1抑制劑,療效很好。有時候,也可以測一下碰一碰運氣。

10. 基因檢測,到底應該去哪裡測

目前,國內有上千家基因檢測公司,同時幾百家大型醫院均可提供基因檢測。大型醫院病理科一般均得到國家衛生部有關機構的評審,檢測的準確度有一定的保證;但是,截止到目前,絕大多數醫院病理科所能提供的基因檢測,是非常有限的。比如,至今沒有任何一家醫院可以做TMB檢測,至今沒有一家醫院可以開展正式的二代測序。

因此,不可避免的,部分病友的部分項目需要交給第三方檢測公司檢測。然而,目前基因檢測市場是缺乏任何權威部門監管的,魚龍混雜、泥沙俱下。絕大多數公司基因檢測的能力堪憂,所出具的檢測結果沒有參考價值。因此,推薦大家一定要去找行業內大型的、已經上市的、獲得國家有關部門一定程度認可的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