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中國曆朝歷代都會修國史,哪個朝代的國史真實性最低?

歷來現實


真實性最低的當然是首推《元史》,沒有之一。

一、朱元璋並非真心想替元朝修史,只是政治需要——1368年,明軍攻陷元大都(北京),即下令宋濂牽頭修元史,但是用時只有188天,僅僅是大半年就修完一部前朝官史,質量可想而知。

雖然說宋濂組建的班子都是在元朝既有的(沒來得及帶走,被明軍繳獲的)史料資料基礎上修的,但是就188天,你說,能好到哪去?

二、後來實在是補行,太過粗製濫造,洪武三年,太祖又命宋濂再度修纂,這回好像認真了點吧??

不好意思,也只有一百多天:143天,兩次修史共耗時331天。。。。。

三、老朱的這個《元史》史家稱為“洪武刻本”,斗轉星移到了滿清乾隆時,自戀狂玄燁也許也發現了粗製濫造,於是下令再次修纂,此為“乾隆刻本”——不負重望,獲得史上最爛《元史》的稱號,康乾兩人對文字的事你懂~

道光時又整了一回。。。。。命運多舛的《元史》哇。。。。。

終於到了民國,清末翰林柯劭忞重修《元史》,此版本才終於靠譜了一點,也因此得到時總統徐世昌嘉許,並欽定為《新元史》,併入中國曆代通史官修系列,故又有“二十五史”之稱。

好端端的,就為了這爛書多了一“史”,你說,還有比它更爛 的嗎?


無風即風


說什麼正史被官方有意篡改,那麼,至少我們還有篡改的資料。而且,任何一本官方正史多多少少都會受到官方意識形態影響,這就不好比較了。

\n


\n

但是,二十四史裡前四史都是個人編纂的,後面二十本是官修史料,我們著重看看後面二十本哪一本最不靠譜。

\n


\n

我個人覺得是《遼史》,別的還可以商榷,《遼史》成書本身就非常曲折。公元1261年,就有官員建議修遼史了,元至正三年六月才開始編修,第二年第二年三月份編成。大約是1343年到1344年樣子。而遼代滅亡在1125年(不算西遼政權),兩百年時間就這樣過去了。而1261到1343年之間,元代人一直爭論宋、遼、金的正朔問題,就這樣爭論了那麼久。最後定論是三國各為正統,要不然恐怕《遼史》要麼繼續耽誤,要麼直接胎死腹中。

\n


\n

僅僅花了一年時間,這部《遼史》怎麼樣呢?我們先看看史料來源,遼代本身修史制度不健全,這一點在於,遼代有一定漢化程度,但有些具體內容還是簡單模仿。

\n


\n

元代人主要依靠的史料是但是遼代有一部書《皇朝實錄》和後來又有金朝人陳大任《遼史》。這兩部書就成為元代《遼史》的主要史料來源。

\n


\n

那麼,《遼史》質量如何呢?清代人錢大昕、趙翼、顧炎武等人對此書多有批評。

\n


\n

這部書缺陷在哪呢?

\n


\n

1.存在疏漏和錯誤。

\n

比如說對於國號更改的錯誤,再比如耶律阿保機早年由契丹部落到稱帝的歷史,記載不夠詳細。這似乎不能怪元代人,畢竟他們本身修史也就缺乏史料支撐。

\n


\n

2.篇幅簡略,內容重複。

\n

《金史》(將近120年曆史)136卷,文字幾乎是《遼史》一倍。《宋史》(兩宋也是三百年左右的歷史)496卷,文字近乎《遼史》十倍。《遼史》僅有116卷,每卷文字少的可憐。而遼代記載的是近300年曆史(因為算上了西遼政權),遼代地域也是極為廣闊。(遼朝全盛時,疆域東北至今庫頁島,北至蒙古國中部的色楞格河、石勒喀河一帶,西到阿爾泰山,南部至今天津市的海河、河北省霸縣、山西省雁門關一線與北宋交界,與當時統治中原的宋朝相對峙,形成南北朝對峙之勢,《遼史》稱“幅員萬里”。)這麼少的文字真是可憐,更何況裡面還有很多,很多重複的文字。(百官制和食貨制內容基本上從其他部分就能找到。)

\n



\n

3.既然不好,我們換一本當史料如何?

\n


\n

記錄遼代一個朝代史料的僅有《遼史》和《契丹國志》(這是二手史料,價值次一點,而且很多都是宋人聽的傳聞,價值不高)。系統的研究和學習遼代歷史還是必須依靠《遼史》,也就是這部書有不可替代性。

\n


\n

反觀,看看也被詬病的《元史》,雖然也是速成,也有這樣那樣的問題,然而,朱元璋手下修史的人參考的是元代宮廷官方資料,史料豐富準確。修的快,也不大會有篡改。反而有一定價值。

\n


\n

所以,這樣看《遼史》跟其他史料沒法比,修史開始的太晚,修的太快(主要是沒資料,所以寫的快吧),遼代自身史料保存也不好。被遼代滅亡,而認真給他修史的卻是元代。宋代投降的元朝,官方檔案和資料都被繼承了,所以,《宋史》是24史裡面資料最豐富的,字數最多的。


半卷


我猜很多人會說《明史》。

很多明粉言之鑿鑿的說《明史》抹黑明朝皇帝。他們給出的理由主要有三個:

第一,《明史》修了九十多年,肯定在是編造明朝的黑歷史。

第二,滿清為了證明自己統治的合法性,肯定要抹黑前朝。

第三,明朝那麼多奇葩皇帝,肯定是《明史》抹黑的結果。

但是,如果問他們《明史》到底抹黑了什麼,他們就說不上來了。因為《明史》恰恰沒有醜化明朝皇帝,反而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美化。

下面就以事實說話:

明成祖朱棣,想黑他根本不用費心思編什麼黑材料,他有一個最大的黑點——篡位謀反,皇位來路不正。在封建時代這是最嚴重的問題,如果《明史》把朱棣批倒了,等於把後面十幾位皇帝的執政合法性都抹殺了,因為他們的皇位本該屬於朱允炆一系。

然而《明史》是怎麼評價朱棣的呢?

即位以後,躬行節儉,水旱朝告夕振,無有壅蔽。知人善任,表裡洞達,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威德遐被,四方賓服。……幅隕之廣,遠邁漢唐;成功駿烈,卓乎盛矣。然而革除之際,倒行逆施,慚德亦曷可掩哉。

乖乖不得了,“遠邁漢唐”,這種評價難道是抹黑嗎?而對於朱棣篡位,《明史》只用了“革除之際,倒行逆施”八個字來評價,可謂一筆帶過。

朱棣還有一個黑點,那就是暴虐濫殺,這是明朝人自己都承認的。比如明朝一些筆記中說朱棣誅方孝孺十族,然而《明史》並沒有採信這一說法,可以說很公正了。


明英宗朱祁鎮,也是一位黑點很多的皇帝。他親征蒙古,胡亂指揮,導致土木堡之變,自己做了蒙古人的俘虜,明朝差點變成北宋,這在歷史上也就宋徽宗、宋欽宗父子倆遭遇過。

對於這件事,《明史》是如何評價的呢?

獨以王振擅權開釁,遂至乘輿播遷。

都是王振公公擅權的錯,皇帝是沒有錯的。

在《明史·郭登傳》中,還記載了朱祁鎮的一件事蹟:

英宗過大同,遣人謂登曰:“朕與登有姻,何拒朕若是?”登奏曰:“臣奉命守城,不知其他。”英宗銜之。

相信不知道來龍去脈的人看了這段一定是一頭霧水,這郭登是吃了熊心豹子膽,敢阻止皇帝通過大同?

事實上,朱祁鎮此時已經是蒙古人的俘虜了,他是帶領著蒙古人來打開大同的城門,也就是現在說的帶路黨。幸好郭登以國家社稷為重,拒絕了朱祁鎮的無恥要求。朱祁鎮因此恨上了郭登,復辟後貶謫了他。

這件事太過奇葩,如果真想抹黑明朝皇帝,一定會大書特書。然而到了《明史》中變成了語焉不詳的幾句話,試問這是抹黑的態度嗎?


《明史》當然也有很多問題,比如在涉及滿清的時候多有避諱,但是說它抹黑明朝皇帝就太冤枉了。現代的歷史學家基本認可《明史》是二十四史中質量上乘的一部史書。

事實上滿清自認為自己的政權是從李自成那裡奪來的,替崇禎報了仇,所以他們根本不需要去抹黑明朝,反而要美化明朝皇帝來博得漢人的好感。

當然《明史》中也批評了一些皇帝,但這種批評代表的不是滿清皇帝的態度,而是士大夫讀書人的態度,是傳統儒家的態度。比如“明亡於萬曆”的說法,實際上是明末知識分子的共識。

我知道很多明粉對於明朝的奇葩皇帝們很不滿,所以把鍋推給滿清,非要說這是滿清抹黑的結果。其實明朝皇帝不重視對皇子的教育,比如有的皇子做了太子卻不受皇帝喜歡,整日生活在恐懼中;有的皇子自小被太監們包圍;有的皇子成長與奶媽之手,指望他們繼位後做一個好皇帝,這可能嗎?



夢露居士


我沒看答案就知道肯定是說《明史》,如果朱元璋在地下看到你們在說《明史》不靠譜他絕對會說;這群不學無術的傢伙瞎說什麼,這群靼子可講義氣了。

言歸正傳《明史》算是清政府的良心之作了,編撰時間長內容不脫離史實,沒有把不嚴謹的野史收入進去,筆墨酣暢堪稱文學典範,基本上在所有史書排可信度排前三沒問題的。最不可信的是明朝編撰的《元史》編撰時間太短,內容錯漏百出,重複過多。如果排個史書的質量前三排名這樣排

第一,《史記》:無法超越的豐碑

第二,《漢書》:內容最為客觀,質量上乘

第三,《明史》:文筆最佳,內容豐富,質量上乘,史學借公認的佳作。缺點是對明帝王美化過多。

史書質量最爛是這樣排

第一,《元史》:爛爛爛,公認的最爛的史書沒有之一

第二,《新唐書》:野史收入太多變得有些玄幻了

第三,《宋史》:坑爹到你可以把《奸臣傳》當忠臣傳來讀。

再說幾句,如果你是個明粉你就信《明史》,如果你是個明黑那麼你就天天說《明史》是一堆狗屎就行了,清政府沒那麼腦殘一邊說明朝“治隆唐宋”、“遠邁漢唐”一邊寫著史書黑他,看過《明史》的絕對不會這樣說明史黑明朝,當然你要是明黑那就另當別論!


苟或


什麼是國史,前面的回答都沒講明白。我認為是真實性最低的是官修史書《宋史》。

一、作為史書來講的“國史”有兩層意思

一是原意,指當代人修纂的本朝實錄和本朝歷史,由官方組織編修。一般是由後面的皇帝組織編修前幾任皇帝的實錄、國史,如宋仁宗天聖八年修成的太祖、太宗、真宗《三朝國史》,宋神宗元豐五年修成的仁宗、英宗《兩朝國史》,宋孝宗淳熙十三年修成的神宗、哲宗、徽宗、欽宗《四朝國史》等等,其他朝代也大體相似。

二是引申意,泛指一個朝代的歷史,一般就是指各個朝代的正史。這其中,最廣泛、影響最大的是《二十四史》(也有加上《清史稿》稱《二十五史》的),除了前四部《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由私人撰寫外,其餘都是由官方編修,而且與本朝國史類似,是由後一朝代編修前一朝代的正史。

這兩個不同含義的“國史”其實有極大的關聯,後一朝代編修前一朝代歷史,依據的主要是便是前一朝代自己編修的《國史》。因此,在不考慮修史者主觀因素的情況下,本朝國史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後一朝代官修正史的質量。

二、宋史內容蕪雜,失實之處眾多,世所公認

《宋史》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龐大的一部官修史書,體例完備,卷帙浩繁,敘事詳盡,史學和學術價值很高,但其缺點也很明顯,主要有以下三個突出問題:

一是成書倉促,粗糙凌亂。

《宋史》在元末蒙古統治瀕臨崩潰修成,成書時間極短,只用短短兩年零七個月,因此十分草率,結構混亂,對史料缺乏甄別考證,北宋詳而南宋略,如《文苑傳》裡,北宋文人達81名,而南宋僅有11名;《循吏傳》裡,南宋竟無一人;南宋寧宗以後的史實多缺而不載。列傳缺漏眾多重要人物,還出現一人兩傳現象。

有鑑於此,後人不斷糾正宋史錯誤,柯維騏的《宋史新編》,沈世泊的《宋史就正編》都是如此。《四庫全書提要》摘錄出互相矛盾、前後矛盾處十餘條;趙翼《陔餘叢考》、《廿二史札記》,摘錄敘事雜亂處、疏於檢查處、錯誤處、遺漏處、牴觸處各十餘條,列傳中的袒護處、牽強附會處、是非失當處、是非錯誤處共百餘條,觸目驚心。

二是尊奉道學,美化程朱理學。

《宋史》由元朝宰相脫脫主持編修,但真正編修的人卻是南宋遺民,確切說是道學(程朱理學)的忠實信徒,所以《宋史》的指導思想就是尊奉道學,美化程朱理學。

跟其他正史相比,《宋史》在《儒林傳》前首創《道學傳》,專門為兩宋的道學家列傳,如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邵雍、朱熹等,突出了道學的地位。再有忠義、孝義、列女三傳也都是宣揚道學思想的。其中《忠義傳》裡的人物竟有278人之多。

清朝《四庫全書提要》如此評價《宋史》:“它專門以表彰道學(程朱理學)為主旨,其他的事都不用心,因而錯誤數多的數也數不清。”

清朝官方和讀書人最推崇程朱理學和封建禮教,但卻也看不慣《宋史》如此過分尊奉道學的做法,足見是《宋史》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宗旨是多麼扭曲。

三是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宋史·奸臣傳》共4卷,所列奸臣共21名,依次為:蔡確、吳處厚、邢恕、呂惠卿、章惇、曾布、安惇、蔡京、蔡卞、蔡攸、蔡翛、趙良嗣、張覺、郭藥師、黃潛善、汪伯彥、秦檜、万俟禼、韓侂冑、丁大全、賈似道。奸臣人數比《新唐書》的13人,《遼史》的11人,《元史》的6人、《明史》的16人都要多。

上述21名奸臣中,生活在北宋有14人,全都是宋神宗、哲宗和徽宗三朝,有9人屬於贊同、擁護和參與變法的新黨,有的還是新黨骨幹(如蔡確、呂惠卿、章惇、曾布)。

難道是宋朝的奸臣人數就是遠勝其他朝代嗎?難道宋神宗、哲宗和徽宗三朝的奸臣就特別多?難道從宋太祖直到宋英宗朝就沒有奸臣嗎?難道參與新法真如宋史所說全都是奸佞小人嗎?顯然不是,而是有人惡意誣陷。甚至可以說,這裡面很多人特別是章惇完全是忠臣良相,而整個宋朝歷史上最大的奸臣史彌遠因倡導理學竟未被列入入奸臣傳!

章惇何許人也?他參與熙寧變法,哲宗時拜相,主持紹聖,完善新法,富國強兵;經略南北江,平定湖北,大規模開發湖南,設立州縣,開拓西南;軍事上招降吐蕃諸部,攻滅唃廝囉,出兵西夏、吐蕃,收復失地,開疆拓土,取得對夏戰略優勢;水利上治理黃河,溝通水系,發展生產;個人品德修養極高,自我約束嚴格,不肯以官爵授予私親,是兩宋少有的大有作為宰相,只是因為對舊黨打擊報復,便被列入奸臣傳。

史彌遠何許人也?他一生擅長陰謀權術,謀殺主戰派韓侂冑,把人頭送給金人;恢復秦檜的爵位和諡號,主持與金人和議,增加歲幣,喪權辱國;使出陰招廢掉並殺害太子,偽造詔書另立宋理宗;一人獨相,專權擅斷,治國無術,搞得經濟混亂、民怨沸騰……此人罪惡堪比秦檜,居然在死後諡號“忠獻”,真是莫大的諷刺!

這樣一個奸相,幾乎沒幹過一件好事,就因為他倡導理學,引薦了一些理學名家做官,就被宋末及元代的理學人士心懷感激,修撰《宋史》時,不僅沒有被列入《奸臣傳》,還極力為他粉飾,陰謀殺害韓侂冑被寫成俠肝義膽,違反寧宗遺志非法扶立理宗也被寫得名正言順,至於降金乞和則隻字未提,這幫道學家有多麼無恥可想而知!

三、受新舊黨爭影響,宋史史料來源可信度很低

《宋史》是利用舊有的宋朝國史編撰而成,基本上保存了宋朝國史的原貌,而宋朝國史中的神宗、哲宗、徽宗、欽宗《四朝國史》尤其是《神宗實錄》由於新舊黨爭之故,歷經三次重大修訂,早已面目全非。

第一次修訂是宋哲宗元祐年間,範祖禹、黃庭堅、陸佃等人同修《神宗實錄》,陸佃多次與範祖禹、黃庭堅等人激烈爭論,主要就是圍繞對王安石變法及變法派人物的評價。陸佃是王安石的學生,黃庭堅認為他袒護新法派,說“如果按你說的修,不就是佞史嗎?”陸佃立刻反擊道:“如果按你說的修,豈不是誹謗之書嗎?”

範祖禹、黃庭堅都是反變法派,而陸佃雖是王安石的學生,卻並不附和新法(“安石以佃不附已,專付之經術,不復諮以政”),他只是堅持公正客觀,反對新黨人物惡意誹謗。由此可見,元祐初年的《神宗實錄》便對新黨一棍子打死,甚至惡意誣陷。

第二次修訂是宋哲宗紹聖年間,由蔡卞等人重修《神宗實錄》。蔡卞屬於新黨人物,自然對舊黨的實錄不滿,將元祐版修改很多,用紅筆抹去,被稱為朱墨本。當然,由於立場相反,這一版本肯定不會說舊黨的好話,臭罵一頓倒是有可能。

第三次修訂是宋高宗紹興年間,由範衝等再次重修《神宗實錄》。範衝何許人也?第一次修《神宗實錄》的主筆、鐵桿舊黨頑固派範祖禹的兒子,他趁著王安石被宋高宗正式確定為亡國魁首的機會,繼承父親未竟事業,變本加厲,毫無顧忌地去報復,凡是貶低新黨的史料,不管真假全部採納,甚至不惜無中生有,惡意造假,中傷誣陷王安石為代表的新黨人物,把所有新黨都寫成了奸佞小人,而舊黨全都是正人君子。

不幸的是,《宋史》依據的就是第三次修訂的這個充滿誹謗、誣陷、抹黑的版本。因此,《宋史》列傳充滿對王安石變法及參與變法的新黨人士惡毒攻擊也是在所難免了。


清朝學者檀萃說:“《宋史》非常煩瑣,判斷是非不是出於公心。自從出現洛黨和蜀黨之爭,黨爭一直到南宋糾纏不止,其中的門戶之見,對人心的禁錮很深,同一路的人就互相掩飾粉飾,不同路的人就過分指責。”

從這個意義來看,《宋史》列傳中關於新黨人物的記載真的可以稱之為“謗書”了,其真實性已經到了史書中的最底線,無法再突破了。

【專注兩宋歷史,分享趣味知識,敬請關注頭條號“狄飛驚”】


狄飛驚


歷代都會修史,但都修的是前朝歷史,這就不可避免的出現意識上的貶損前朝,目的很明顯,證明自己替代前朝的合理性。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這句話含義深遠,不過我們也不必過於糾結這些,自漢代以來,史官受到統治者的影響,大部分本朝歷史都會有不同程度的美化。漢代以前統治者是不能干預史官記載的,史筆如椽只能在春秋時候還能基本實現。


歷史記載雖然被蓄意加工,但基本事實差距還是不大的,主要是觀點和評價,舉個簡單的例子,同樣是對外用兵,本朝就是開疆擴土,前朝亡國之君就是窮兵黷武。當然添油加醋也是常見手法。比如王莽的謙卑,沒有任何證據證明是裝出來的,他在被打壓,前途一片黑暗時任然堅守原則,自己的兒子打死了一個奴婢,王莽竟然讓他抵命。兒子被迫自殺。試問有這樣裝的嗎?但他是亡國之君,那對不起,你的所有謙卑禮賢下士都成了假的。而且定成鐵案。

後世寫前代歷史不可能非常可觀,這是明擺著的事,我只是個歷史愛好者,以我個人的觀點來看,相對來說《宋史》《遼史》《金史》被主觀改動的痕跡最輕,不過因為時間過長,資料不夠完備《遼史》記錄的有些混亂,可信程度較低,但這個不是修史的人故意所為,屬於條件限制,《金史》應該是最好的,其次為《宋史》

真實性最低的應該是《隋書》《明史》《清史稿》楊廣被黑成什麼樣我就不多說了,明史被滿清修改的一塌糊塗,袁可立可是明代晚期的大神級人物,他給後勁造成的麻煩比袁崇煥不小,清朝人對他恨之入骨,所以在修《明史》中沒有給他立傳,同樣命運的還有劉愛塔。庚午之變血洗榛子鎮,韓氏一門忠烈,死於抗清戰爭中十幾人,可他們竟然記載榛子鎮降。戰爭殺戮的事情都給淹沒了。《清史稿》情況比較特殊,他是民國是編纂的,但因為大清國大興文字獄,對於不利大清的東西都給毀完了,所以《清史稿》中的遺漏和錯誤幾乎是難以避免的,典型的有揚州十日和嘉定三屠等史實的缺失。

有些歷史也不完全是後世抹黑,不知不覺美化前朝的事也有發生,原因是很多時候後世修史需要前朝的記載,如果前朝持續時間較長,那些自我美化並經過長時間的固話的內容也會被後世史官採信。歷史很複雜,作用也不同,有人看歷史就是想知道歷史本來面目是什麼樣子的。可歷史並不是記錄工具,而是具有很明顯教化作用的工具,是本朝維護自己統治合法性的最好教育材料,有很強的目的性和實用性。想了解歷史背後的真相,必須要用腦分析理解才能窺探一二。


山野論史


這個還真知道。學古代史的都知道二十四史中《魏書》可信度最差,其主要原因與負責編纂《魏書》的魏收人品不高有關。

魏收是具有很高的才華和史學修養。天保二年(551年),魏收奉詔撰魏史,五年(554年)完成。雖有高隆之任總監,房延佑等六人協助斟酌,主要由魏收執筆。該書記載了公元4世紀末至6世紀中葉北魏王朝的歷史。

修史期間,當時的文宣帝高洋對他說:“好直筆,我終不作魏太武誅史官。”遇上這麼一個好主子,應該說憑自己才能是可以編出一部好史書的。但魏收卻把個人私慾和恩怨感情放在了史書之上。他宣稱:“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舉之則使上天,按之當使入地!”魏收還以此受賄,誰給錢就對誰的祖宗“飾以美言”,反之則不得好評,甚至直接在書中不記其事。編史書編到這個份上,也是沒說的了。

《魏書》成稿後即引起了軒然大波,諸家子孫控訴“不平”的一百多人,將其稱為“穢史”。後世對《魏書》體例評價較高,但對其史料評價向來很低。


夏後殷鑑


二十四史的真實性,無論是否被有過篡改,最起碼為今人提供了可讀的材料。至於史料的真實度還需要個人去理解判斷。毛主席老人家也曾說過:“一部《二十四史》大半都是假的,所謂實錄之類也大半是假的”。


那麼既然多多少少會參假,就看那朝國史真實性最低了。如何看待那朝國史真實性?那就看為前朝編寫的朝代對前朝好感度有多少了。

除了二十四史,還有《新元史》、《清史稿》。


縱觀這26本國史,我認為《遼史》真實性最低:

①《遼史》所成書時間短(僅11個月)並且所依據材料有限,依據的大多是遼、金、宋人著作中的二手材料。

②《遼史》錯誤較多。羅繼祖先生在寫《遼史校勘記》,寫了八卷之多。並指出《遼史》中出現最多的四種錯誤:

一曰姓名之異,二曰名字互稱致稱歧誤,三曰記事矛盾,四曰疏漏。

③《遼史》缺損嚴重,數百年來很多學者都批評指責過,如顧炎武、趙翼等。《遼史》才47萬字,對世宗、穆宗、景宗的史料記載很少,對后妃的記載少之又少。那麼多后妃只用4700多字,也就是《遼史》的1%記載,可見資料缺失多嚴重。

相比較有的國史內容被篡改來講,《遼史》沒多少內容可言,是不是更為悲憫。


每天學點history


中國歷史上,為了掩蓋篡奪前期,顯示本朝正統性,往往抹黑前朝現象。同時,也存在些前朝為掩飾立朝之前的兇殘,往往把一些資料文件消毀,使後朝缺乏資料難以佐證。這裡《隋書》、《元史》、《明史》、《清史》真實性都較低。1.《隋書》,《明史》存在抹黑嫌疑。史書常說隋煬帝開創科舉取士選拔賢士制度,使底層優秀人士有上升通道,開挖大運河,溝通南北水運,加強南北物流經濟交流等巨大貢獻,卻又說隋煬帝昏庸腐化。試想,一個有如此開明想法和貢獻的帝王,真的如此“墮落”嗎?簡直胡扯。《明史》定稿修編前後達百年,不用說,抹黑可能性很大。2.《元史》、《清史》是非漢族王朝,其開朝之初,曾大肆屠殺漢族民眾,文掩蓋其兇殘性,多把相應資料消毀。蒙元創立初期,多有屠城習慣,建立後,禁止漢族人當朝廷高官,因而許多資料缺失。滿清政府除開國初屠戮外,禁止漢族擔任高官外,還大興文字獄,以至有許多不滿足政府的文稿多被消毀。這些情況,都是後朝修史的真實性值得懷疑之處。


憤怒野虎


私以為,明史。

一群吃裡扒外的狗崽子,還不使勁抹黑舊主子來討好新主子?

大明王朝國祚276載,清朝修其史耗時九十餘年。

這其中不知道有多少抹黑與私自篡改。

別的不說,明史中明朝幾乎沒有明君賢君,那大明王朝276年的國祚全靠天命嗎?

清朝文字獄有多嚴重大家應該也知道,一句奪朱非正色,異性也稱王,這樣的詩句都容不下的皇帝,你能指望著他能對其前朝不抹黑,篡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