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为什么一个国家不能无限印钞票来让自己有钱,购买更多国外资源进行本国建设?

zhangbaozhi


为什么一个国家不能无限印钞票来让自己有钱,购买更多国外资源以及进行本国建设?

因为别人不傻!货币看起来是纸,但却不是纸,如果你这样做不仅最终货币成了一张废纸!而且国家都会崩盘!

这样的蠢事有许多国家干过,此举无疑是饮鸩止渴!这几年最最出名的就是津巴布韦,该国竟然印出了上述这张面值100万亿的钞票,一举打破印钞史上的吉尼斯世界记录。

原本津巴布韦是个比较富饶的国家,就是因为当地政府这么整弄得经济瘫痪,这样做纯粹就是打劫,但是老百姓可不是傻子,弄到最后一张纸币的购买力还不如这张纸本身的价值高!

在金本位时代纸币是黄金储备背书的,一定面值的纸币意味着可以随时到金库里提出等额的黄金,与其说是信任纸币不如说是信任黄金,如今各国早已脱离金本位,实际上是国家在用信用进行背书,这个国家的信用基础就是货币不能乱发,必须保持购买力稳定。

你刚开始偷偷摸摸印钞的确会对他人造成实实在在的洗劫,但是大家都不是傻子,市场上的钱突然多起来物价就会疯涨,很快别人就会明白真相,当年国民党的金圆券最终什么下场大家应该都知道!

所以说这样突然无限印钞肯定不行,每年稍微多印一点还是有可能的,之所以会存在通胀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世界各国都在这么干!


心安理得君


题主的问题“为何一个国家不能无限印刷钞票来购买外国资源”,让我无言以对……除非外国都是傻子……


简单说吧,你印再多的钞票,人家外国不会接受这个钞票的。你想用你印刷出来的钞票买外国的资源,人家不卖给你。卖给你实打实的粮食、矿产,换回你废纸一样的钞票,人家疯了么?


一个国家政府印刷的钞票,本质上是你这个国家政府掌握的财富的符号。之所以别人愿意接受你这钞票,是因为你拿着你这钞票,可以向你的政府买回同样的财富。如果政府掌握的财富不够,而钞票印多了,那么同样额度钞票能买回的财富就减少,换言之物价上涨,货币贬值。当然,在国内,政府依靠强制力规定物价,可以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强买强卖,这样来增大钞票发行量并保证使用。但这样同样会导致国内实际上的钞票贬值(黑市),或者说你政府规定一个大饼五元钱,但五元钱的大饼市场上买不到,只能到黑市以二十元买。对外国来说,你是不能强行要求别人用资源换你的货币。如果别人愿意接受你的钞票,前提是这钞票能在你国内买到东西。

所以,如果一个国家大量印钞票,虽然可以短时间内增加政府的财富,但这些财富其实都是从社会民众那里掠夺来的。此举直接导致的就是货币贬值,物价飞涨,社会经济遭到破坏。而货币贬值的结果,本国货币兑换外国货币的价值也在下降,于是外国卖给你东西折合你的货币也在涨价。更严重的是这种货币贬值还会导致你的政府信誉破产,最后得不偿失。

目前唯一有能力玩这种印钞游戏的是美国,因为美元是世界货币,所以美国可以通过多印美元掠夺各国财富,这里相当于美国政府当了世界各国财务上的老大。然而这种游戏也必须有限度。美元能称霸全球,靠的是美国本身的财富和美元相对稳定的信誉。如果无限印美元,结果是各国对美元失去信心,另选交易货币(如黄金)。最终美国虽然短期内捞到了不少财富,长久却失去了细水长流的优势,等于杀鸡取卵。


巴山夜雨涮锅


这个建议,完全就是作死之道啊。

因为现在绝大部分主权国家发行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也就是以自己国家的信用为背书的。在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的时候,东南亚一大堆小国家的货币都贬值了,但是只有人民币屹立不动,为什么?因为人民币想要国际化,至少成为区域结算的货币,就要维持自己对美元汇率的信用,不能通过贬值来赖账。

给定一个时刻,该国的社会总资产是一定的,那么在市场流通的广义货币总额也是一定的。这中间是存在对应关系的;那么如果印多了钱,相当于同样的资产会对应更多的货币,这就是通货膨胀了。这样的结果就是对所有货币的持有者征收了『通涨税』。

在国际上,如果广义货币增加了一倍,理论上会贬值一倍。但是事实上贬值带来一个非常不好的信号,就是该国家的信用的崩塌,所以最终的结果就是往往比一倍贬值还更多。

那么这就很容易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国家发行的货币贬值了,购买力下降超过了贬值的倍数,然后不得不继续贬值来恢复购买力……就这样会一直贬值下去,导致国家的信用荡然无存。

印钱简单,要让其他的国家认账,才是真正困难的啊。


经史通义


如果一个国家开始无限印钞票,一般会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最终本国货币变得一文不值,又怎么去国外买资源呢?这是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决定的,此前也有过几个不信邪的国家,他们的下场都不太好。

1. 德国魏玛政府:烧钞票比烧木材还便宜

一战后的德国满目疮痍,经济出现衰退,财政收入锐减;战胜国又对德国进行了严厉的惩罚,光战争赔款就高达2000多亿马克。无奈之下,当时的魏玛政府选择开动印钞机,大量发行纸币,希望能够减轻国家债务负担,并刺激经济发展。

疯狂印钞导致德国在1919年到1923年的发生严重通货膨胀,德国马克也大幅贬值:寄一次信件在1918年初只需要0.15马克,到了1923年就得花一亿马克;在1914年1美元等于4.2马克,但1923年马克已经贬值到了1美元等于420,000,000,000马克......

其实,这些数字后面有多少个零其实已经不重要了,马克已经贬值到如同废纸,德国人甚至直接烧钞票取暖,因为烧钞票比烧木材还便宜。最终,德国的经济崩溃导致小胡子上台执政,德国进入了一个更加黑暗的时期。

2. 民国末期:一口袋钱买不到一口袋大米!

类似的情景也曾在中国发生,当时的国民党政府解决自身财政危机(1946年财政总支出为75747. 9亿元,其中军费开支占59. 9%),实施了极其宽松的货币政策——大量发行新钞来弥补赤字。1937年法币发行总额不过14亿余元;到了1948年,法币发行额竟达到660万亿元以上......

乱发新钞的政策直接引发了当时国统区恶性通货膨胀,物价飞涨,最终导致经济崩溃。1949年5上海解放前的物价指数达6441361.5,可谓中国两千年历史上最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当时早上的物价到了晚上就已大幅改变,一口袋钱都买不到一口袋大米!

3. 如今的委内瑞拉:穷到印钞票的钱都没了!

2015年的油价暴跌导致委内瑞拉的石油收入大减,为了本国的建设和从国外进口商品,委内瑞拉也走上了疯狂印钞票的道路。委内瑞拉曾经在一个月内就在国外订购了100亿张钞票,超出了美联储或欧洲央行一年的印钞总量(80亿张);该国本币M2在2016年激增了384%,创自1940年有纪录以来最快增速,同期美国M2的增幅仅为5.5%。

最终,现任总统马杜罗执政的4年里,委内瑞拉货币玻利瓦尔贬值了99.5%,通货膨胀率已飙升至4115%。这种情况下,委内瑞拉经济彻底陷入奔溃,欠的外债只能违约,政府甚至穷到连印钞票的钱都没有;而老百姓的生活就更苦了,人们甚至买不起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在该国首都加拉加斯,超市门口永远排着长队,士兵和警察只是偶尔允许一定数量的人进入。

由此可见,无限印钞很多时候并不能让国家更有钱,本国货币贬值后也更别想从国外买东西了,除非你印的是一种世界货币,比如美元——美国一直印钞票来从全世界购买商品,美元的汇率却一直坚挺。


金十数据


通过多印钞票来让国家变得更有钱,然后用这些钱去国外买东西、换取资源——其实美国人现在就在这样干,只不过“多印”并不等于“乱印”,要时刻评估着全球经济发展趋势,进而把握好增发货币的“度”。


对于以国家、地区为单位的经济体来说,货币的发行量大体要跟内部经济总量相结合,如果经济发展的增长幅度赶不上货币发行的速度,就会导致通货膨胀。虽然目前在全世界占主导地位的凯恩斯主义经济思想,也主张通过货币宽松政策和适度可控的通货膨胀,来刺激居民消费、产业投资、促进经济发展,但是恶性的通货膨胀会导致物价的疯狂上涨,对国家的经济将会产生毁灭性的打击。因为经济总量并没有增加,能造出的产品还是那么点,货币的增发只是在推高产品的价格,反过来降低货币的购买力。

目前各国纸币的购买力,主要是靠政府的“国家信用”来做保证,但信用这种东西往往是靠不住的。民国时期,国名党政府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依靠疯狂印刷“法币”和“金圆券”来掠夺式购买老百姓手里的物资,严重的通货膨胀使得民众手里的纸币迅速贬值,购买力根本无法得到保证,政府信用丧失殆尽,这也是国名党政府最后垮台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我们老百姓不会相信什么国家信用,老话说“盛世古董、乱世黄金”,现在又是省吃俭用买房子保值,都是在防着货币贬值、购买力下降呢!

一般一国的货币只能在本国流通,但美元、英镑、欧元这类世界性货币却能够在全世界流通、买到东西。尤其是美元,布雷顿森林确立了美元相当于“地球元”的地位,这就给了美国增发美元来“赖账”的机会。上世纪70年代尼克松政府宣布解除美元金本位,因为美元印得太多了,美国的黄金储备和美元总量早已对不上号,于是不顾美国政府信用干脆宣布公开“赖账”,美元立马迎来了一波贬值潮。


剧透历史


首先,国家无限印钞票并不能让自己变得“有钱”。确实由国家决定印制钞票的数量,但这个数量是根据整个经济社会的需要来确定的,国家并不能无限印制,不然“钱就不值钱了”。

其次: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像古时的金银本身就是有价值的。但现在的钞票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只是价值符号,通俗一点讲就是用来表示商品价值,用来进行商品交换的一种工具。如果过多的印制钞票,商品数量不变,那么每一单位的钞票所能代表的商品价值就会下降,钞票贬值,这个时候钞票多了,但并不意味着整个国家更“有钱了”。只会导致整个经济社会物价普遍上涨,货币贬值,进而发生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会有螺旋上升的趋势,当钞票发行过多,人们预计钞票价值会进一步下降,这时人们会纷纷把手中的钞票换成真正有价值的商品,这又会加剧钞票不值钱的程度。而且在这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一国过多印制钞票,会严重影响汇率,进而影响与他国的商品以及货币往来,影响国际稳定。



举个两个例子:

1、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由经济社会的商品数量和货币流通速度共同决定的,在不考虑货币流通速度的情况下。假如整个经济社会中所有商品一共就是十个苹果,现在国家决定发行十块钱,那么一个苹果值一块钱,如果国家决定发行二十块钱,那就变成一个苹果值两块钱,商品还是十个苹果,价值不变,但钞票所能表示的价值下降了。以前用十块钱就能买到的东西,现在需要二十块钱。所以只是钞票这种价值符号的数量增加了,财富数量并没有增加。

2、津巴布韦共和国是非洲南部的一个国家。津中央银行曾先后发行过面额为5亿元、10亿元、50亿元、100亿元的钞票,但当时整个津巴布韦经济落后、人民穷苦潦倒,并不富裕。而且大面额钞票的发行导致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整个货币体系混乱不堪,严重影响经济发展。从2009年用美元和南非兰特代替本国货币后,通货膨胀才开始逐渐趋于稳定。

因此,当国家需要钱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或从他国购买物资的时候,往往是通过发行国债、向外国政府借钱等方式来筹集资金,非特殊情况不能通过过多印制钞票来促进经济发展。


哈嘿哈嘿哈嘿呼


当然是不可能的了,当一个国家无限印钞票的时候,难道还想当然这个钞票的购买力会和原来一样?我们都说,物以稀为贵,这个道理放在钞票上也是适用的。当市场上充斥着大量印刷的钞票,而商品是有限的,那么钞票的购买力就下降了,会发生通货膨胀。



一个国家发行的纸币,是建立在这个国家的信用体系之上的。如果无限的发行钞票,那么这个国家就会发生信用危机。这并非没有前车之鉴。比如当今的津巴布韦、委内瑞拉等国家。在津巴布韦,面值最大的纸币达到500万亿,如下图:

另外,对于无限发行钞票来购买更多国外资源进行本国建设,这也是行不通的。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会有一个兑换率,无限发行钞票,汇率也不会保持在原先水平,而是会大幅贬值,甚至崩盘。而且如果你的货币不是像美元、欧元等国际流通货币,那么你的货币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当然,也有些国家会适当的超发货币,来刺激经济增长,避免通货紧缩等,美国、欧元区国家、日本都曾经实行过“量化宽松”政策,当然,它们也是有限度的。


锦绣中源


为什么一个国家不能无限印钞票来让自己有钱,购买更多国外资源以及进行本国建设?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首先不讲本国货币的流通性,当购买其他国家资源的同时,其他国家也可以使用获得货币购买这个国家的资源。下面我们来仔细讲一下,这里面的原因。

1、如果本国货币不是世界货币,在国外使用时,会受到不同程度上的限制。并不是所有的货币都像美元一样,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流通。美元也不可能做到大规模的印刷购买其他国家的资源,那样所带来的后果是,美元不断贬值,购买力不断下降,其他国在交易的过程中,不愿意使用美元支付。最后的结果,就是美元失去世界货币的地位,更会引起国内的通货膨胀。你感觉哪一个国家的货币,能够比美元,更具有说服力呢?

2、短时间内超发当一个国家大量的货币出现在市场上,经济发展水平跟不上货币的发行增长速度,就会钱变多,但是购买的东西却没有增多。这样得到的结果就是买同样的东西,所花费的钱更多了,造成货币的贬值。货币贬值所带来的影响就是物价动荡 ,人们生活水平降低,更严重的还会引起国内的经济危机。在国际上本国货币失去信誉,没有国家愿意使用本国货币交易,国际贸易萎缩、经济衰退。

3、当然,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像国民政府、委内瑞拉、津巴布韦、秘鲁等,都曾大规模印发货币,所带的严重影响是国家的直接破产。超额印发货币,最后引发的后果,都是本国人民买单。

4、货币印发的数量,要与本国经济发展的速度相结合。一些国家多印发货币的目的是刺激经济发展、稳定汇率,而不是为了购买外国资源发展本国经济。一个国家是在不断的印钱是有限度的,不然引起的通货膨胀对于本国居民的影响,将是灾难性的。

关注高度财经,免费得区块链糖果~~~


高度财经



为什么一个国家不能无限印钞票来让自己有钱,购买更多国外资源以及进行本国建设?


事实上,每个国家或者说每个政权是每天都不断地在印发钞票,但这种印发并不是毫无限制的,每一次钞票的印发都伴随着一定的政策目标。如果单纯地无限制印发钞票,只会带来恶性的通货膨胀,最终引发国家经济的崩溃。

印发很多钞票,就可以购买更多的国外资进行本国建设吗?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本国的货币除了要有本国的背书之外,还要有其他国家的认可。首先,如果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都不认可你的货币,那么,你印发再多的钞票又有何用,你会用你的资源跟你不认可的东西进行交换吗?。其次,贸易是相互的,即便你无限度印发钞票去认可你货币的国家购买他的资源,反过来,他也可以拿你的钞票买你的资源,天上不可能掉馅饼。

接着开头说的,无限印发钞票只会引发恶性通货膨胀。学经济学的人都知道,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失衡,不但对生产力没多大的增长,反而,持续性的货币失衡会给生产的增长带来损失。物以稀为贵,钞票多了,但能与货币进行交换的商品还是跟以前一样,此时,货币就会贬值。人的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滋生惰性,有这么多钱了,为什么还要工作?大家都有钱,大家都可以买到商品,但商品的供给却不及货币的增长,必然引发物价飞涨,进而货币失去信用,甚至导致社会动荡。如津巴布韦、委内瑞拉等国一般。

然而,随着国家经济的增长以及生产力的发展,国家增加货币供给,或者出于刺激经济,稳定汇率的政策目标而印发更多的货币,这都是允许的。事实上国家超限度印发货币,其实买单的还是本国人民。但要说明的是,如果美国多印一些钞票,买单的是世界人民,因为美元承担世界货币的职能。因此,一直以来美国都在极力维护美元在世界各领域的流通地位。

最后用一个通俗易懂的例子来说明为什么不能无限度印发钞票:

假如A村有一个鞋厂,其一年一共能生产100双鞋子,而市场上有且仅有1000块钱,每双鞋子10块钱,如果有一天当地政府又发行了1000元一共2000元进行流通,但是市场上的鞋子一共还是只有100双。显而易见地,如果此时鞋子还是10 块钱一双,那么另外多出的1000块钱就没法买到鞋子了。到这里,把鞋子当做是我国的全部国民生产出来的东西,而1000块钱就是国家印发的所有钞票,就明白为什么国家为什么不能无限制地印发钞票了。

然而,接下来,这家鞋厂的隔壁村新开了一家新鞋厂,不同的是隔壁村新开的鞋厂规定,他们只认可美元,他们的鞋子也只能用美元进行购买,10美元每双。他们和旧鞋厂一样也只能生产100双鞋子,他们村的市场上也刚好只发行了1000美元进行流通。所以,如果有人想去买隔壁村的鞋厂购买鞋子时,就得想办法换取他们村的美元。就当前而言,隔壁村的鞋厂愿意用他们的10美元兑换成A村的10元钱,然后A村的人拿着兑换而来的10美元去购买隔壁村的鞋子。然而有一天,情况发生了变化,在A村的市场上又多印发了1000块钱一共2000块钱进行流通,此时A村的人就会发现就算他们拥有2000块钱也只能换走隔壁村的100双鞋子。


叶永卫


60亿元一张的钞票见过吗?

这是民国末期发行的60亿一张的法币,能买多少东西呢?仅仅数十粒大米!

1937年抗战前夕,法币发行总额不过14亿余元。为了筹集抗战军费,到日本投降前夕,法币发行额已达5千亿元。这还不是最严重的。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更是疯狂发行货币来搜刮民间财富,1948年,法币发行额竟达到660万亿元以上,等于抗日战争前的47万倍,物价上涨3492万倍,法币彻底崩溃。

那时国统区的老百姓,个个“有钱得”堪比《人民的名义》里的贪官赵德汉

(工人发工资)

但是再有钱有什么用呢?上街买袋米要背一麻袋钱去,在路边摊吃碗米粉得先付钱,因为点餐时一碗可能1千万,吃完时已经涨价到2千万一碗了……

再回到这个问题:为什么一个国家不能无限印钞票来让自己有钱,购买更多国外资源以及进行本国建设呢?

这个问题有两个要点,第一个:无限。货币有一定发行量限度,超出之后会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使得钱不值钱,再多的话就成了废纸了。

第二个:国外的资源。世界上绝大部分货币只能在本国流通,现在能够全球流通的只有美元,正因如此,美国能够通过印钞票向全球征收“铸币税”来维持本国的霸权地位。

但也要有个限度,一下印太多无异于杀鸡取卵,毁灭了美元的信用体系,导致没人再用美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