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9 偏頭疼吃藥要把握尺度

  引起頭疼的原因非常的多,最為常見的是偏頭疼,其它還有緊張性頭疼、臉部病患引起的擴散性頭疼、中毒性或者代謝性病患引起的頭疼、一些嚴重器質性病患引起的頭疼。偏頭疼是以週期性發作的神經-血管功能障礙的頭疼,為慢性再發性頭疼裡最為常見的一種。它表現為一側或者兩邊頭部的搏動性或者鑽痛性疼痛,經常伴有嘔吐、噁心、厭食、畏光、精神委靡等症狀。一般在青春期開始起病,以女士最為常見,經常和月經週期有關,並且還常有家族史。

偏頭疼吃藥要把握尺度

  偏頭痛的病發時間:

  偏頭痛常發在疲勞、月經期前後、情緒激動、氣候變化等時候。發作多在早上,起床後感到眩暈,數分鐘後發生視覺變化,表現為眼前出現暗點、閃光、視物模糊等,歷時約5~30分鐘,繼而面色蒼白、心率改變,也有些人覺得偏身麻木、無力、疲倦等,頭痛劇烈時還會有嘔吐、噁心或者大便感等腸胃症狀。頭痛最初是開始於一側額顳部的鈍痛,繼而擴散至半個頭,偶見整個頭部痛痛的。

  疼痛感常較劇烈,多呈搏動性跳痛或者炸裂樣痛痛,可以持續數小時到一日,進入睡眠後終止,第二天可以完全恢復。偏頭痛會反覆發作,可數天或者數星期一回。

  什麼樣的偏頭疼需要服藥預防?

  偏頭疼的發作頻率因人不同,差異很大,有人一年僅發作兩三次,有的一月發作數次;每次疼痛持續時間也有差別,有數十分鐘至2~3小時,也有數小時至1~2天者。對頭疼發作少、每次發作持續時間不長者無需服用預防藥,只在頭疼發作時作對症性治療即可。一般認為需要服用藥物預防偏頭疼發作的條件如下:

  1.偏頭疼發作頻繁,每個月在2~3次以上,每次發作持續24小時以上。

  2.頭疼嚴重(包括伴隨症狀多且嚴重如頻繁嘔吐等)及抗偏頭疼急性發作藥物效果不好。

  3.抗急性發作藥物有較嚴重的不良反應。

  4.偏頭痛發作前的先兆症狀持續時間過長。

偏頭疼吃藥要把握尺度

  偏頭痛常用的預防藥物:

  ①普萘洛爾(心得安)輔以阿司匹林、氟桂利嗪(西比靈)。②苯噻啶,本品服用先小劑量,逐步加到治療量,堅持3個月以上,至有效後減量停藥;主要副作用為頭暈、嗜睡,故駕駛員不宜服用,長期服用體重增加。③丙戊酸鈉及碳酸鋰,服用過程宜定期查血常規。④低分子量肝素鈉(或低分子量肝素鈣)。

  中醫治療偏頭疼強調針對病人的發病因素與臨床表現辨證論治,換句話說,要依據每位病人的實際情況進行治療,口服湯藥辨證論治。

  口服湯藥是臨床經常使用亦是最有效的方法。儘管口服湯藥較麻煩,但是醫生可以依據病人的實際情況辨別寒熱虛實,開具針對性很強的中藥處方,診療個體化,這亦是中醫的長處。所以,對於經常發作的偏頭疼病人可以選擇中藥湯劑治療。許多病人頭疼發作時來醫院看病,而頭疼緩解後就停止治療,難以堅持服藥,這樣常常難以取到理想的治療效果,頭疼可能再次襲來。

  中醫治療偏頭疼通常從肝風、痰濁、血瘀等方面辨證論治。如肝陽上亢,風火為患的“頭風”,多表現為忽然頭疼,呈跳痛或者脹痛,疼痛劇烈,伴有嘔吐噁心,口苦口乾等,可以選用三眩定暈湯Ⅱ型為基此方進行治療,藥物選用羚羊角粉、鉤藤等。對於頭疼時手足發涼,遇冷加重,嘔吐噁心,舌質淡者,通常為虛寒證,可以用三眩定暈湯Ⅳ型治療。不同證候要選用不一樣的方藥治療,通常是寒證用熱藥,熱證用寒藥。

  解決偏頭疼的小妙招:

  1.梳摩痛點:將雙手的十個指尖,放在頭部最痛的地方,像梳頭那樣進行輕度的快速按摩,每次梳摩100個來回,每日早、中、晚飯前各做1次,便可達到止痛目的。

  2.飲濃薄荷茶取幹薄荷葉15克放入茶杯內,用剛燒開的開水沖泡5分鐘後服用,早晚各服1次,對治療偏頭痛也有一定作用。

  3.揉太陽穴:每日清晨醒來後和晚上臨睡以前,用雙手中指按太陽穴轉圈揉動,先順揉7~8圈,再倒揉7~8圈,這樣反覆幾次,連續數日,偏頭痛可以大為減輕。

  4.熱水浸手:偏頭痛發作時,可將雙手浸沒於一壺熱水中(水溫以手入水後能忍受的極限為宜),堅持浸泡半個小時左右,便可使手部血管擴張,腦部血液相應減少,從而使偏頭痛逐漸減輕。

  5.吃含鎂飲食:偏頭痛病人應時常吃些含鎂比較豐富的飲食,如杏仁、花生、核桃、大豆、橘子、海帶、雜糧和各種綠葉蔬菜等,這對緩解偏頭痛症狀有一定作用。

偏頭疼吃藥要把握尺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