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1 切莫忽視眩暈耳鳴 久病恐成頑疾

  眩暈是現代人的文明病,特別是工作要求效率高,業績壓力大的情況下,再加上睡眠不足、作息不規律等,都是造成眩暈的主要因素。但好多人都是發病緩解後才就診,因而耽誤了治療的黃金期。不僅得要花上更多時間治療,而且發作頻率會增高,讓患者處於隨時復發的恐懼之中。

切莫忽視眩暈耳鳴 久病恐成頑疾

眩暈耳鳴怎麼辦?

  身體發出的信號—眩暈、耳鳴!

  一般認為,眩暈、耳鳴的原因存在於很多方面。其原因多為內耳血管循環不良、阻塞,造成內耳供血不足而組織壞死,而或神經退化萎縮是為兩大因素,但發生在年輕人身上的耳鳴眩暈則多半源於壓力過大所致。眩暈耳鳴並非中老年人專利,青壯年上班族常因工作過度勞累、緊張、焦慮、用腦過度或情緒起伏大,長期身處有形無形壓力之下時,導致自律神經失調,造成內耳血管過度收縮而阻滯不通,加上外食族易攝取過多高油、高膽固醇、高鹽等食物,更會加重血管內血脂肪、膽固醇沉澱,當內耳神經組織缺血養分不足,且產生內耳功能神經病變,就會引發耳鳴、眩暈及重聽等病症。

  尤其遇到早晚溫差大,加上工作或生活壓力、作息不規律等因素引發身心失衡,就容易出現頭暈、眩暈等症狀。一般頭暈稍作休息會好轉,但若休息過後仍未能恢復正常,且感覺周遭景物明顯搖晃、無法平衡,甚至可能伴隨噁心嘔吐感、盜汗,就可能是眩暈找上門。

  眩暈耳鳴置之不理 久病恐成頑疾

  提起眩暈,幾乎人人都有經驗。以往,許多人一感覺頭昏眼花,就直覺認定是沒吃早餐,身體虛,或是體力差的緣故,以為只要或吃點東西墊墊胃,休息片刻就會好轉,不甚在意。但有些患者一暈起來就嚴重影響作息,還會感覺耳鳴、噁心,想吐,全身發冷。因此,無論是一時頭昏,或是嚴重眩暈,都是身體不適的前兆,不可輕忽大意。

  臨床研究顯示,眩暈發作時患者往往在頭部轉至某個角度,就會立即感覺激烈天旋地轉,只要稍微改變一下位置,頭暈便隨即消失。眩暈持續時間一般不會超過30秒,大約每隔2至5秒會出現一次。如果眩暈伴隨耳朵悶脹、耳鳴、聽力變差等症狀,屬末梢性眩暈症,主要與內耳發生病變有關。若頭暈同時有手腳麻痺、走路不穩、視線模糊、說話出現障礙、或脖子痠痛的情形,則屬於中樞性眩暈症,可能是腦部病變,必須進行神經學檢查做進一步治療。其中,耳鳴引發眩暈,多為耳蝸內聽神經發生功能障礙,主要是由於噪音傷害,藥物使用不當,或內耳微循環不良造成。使用耳機習慣開大音量,或是長時間在噪音量大的環境下工作,極易發生耳鳴,引發眩暈。至於內耳微循環不良的情形則以老年人居多,求診者不乏有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三高」毛病者,其暈眩發作十之八九都與血液循環不良有關。因此,家中如患有高血壓,心臟病或高血脂慢性病的中老年,突然感覺暈眩,很可能是腦血管阻塞,或血管輕微出血,這些都是中風前兆,應儘速就醫檢查,以免延誤治療黃金時機。

切莫忽視眩暈耳鳴 久病恐成頑疾

  如何與眩暈、耳鳴和平共處

  眩暈、耳鳴的治療,急性期多以利尿劑來排除體內之鹽份及水份,用以降低內耳壓力。當眩暈症狀嚴重時,患者會出現天旋地轉,甚至無法行動,必須緊急掛急診,來暫時解除急性症狀。待病情穩定後,治療上會以增加血液循環藥物,來增加內耳細小血管的血流供應,長期治療則要以神經滋養、血管擴張等藥物為主。若持續一段時間沒有明顯改善,也可以考慮以手術的方式來治療。

  然而,任何的手術都存在風險,再加上手術治療後仍會有復發眩暈的可能。因此,必須審慎評估,並不鼓勵以手術的方式作為第一線的治療。一般持續服藥控制,內耳的循環都能得到改善,也可達到治療的目的。

  1.病因治療及控制危險因素:依病因採取相應治療措施,如積極治療頸椎病、降血脂、抗高血壓、降低血黏度、抗血小板凝集等。

  2.眩暈嚴重時可對症治療,如眩暈靈膠囊,消除頭暈目眩,舒張大腦微循環及供血障礙。

  3.中藥治療:可採用益氣活血、化瘀通脈、豁痰開竅法,如三眩定暈湯方劑加減辯證施治,往往可以收到其它其它治療難以達到的療效。

  溫馨提示:飲食口味重、睡眠不足、壓力累積,是誘發眩暈的危險因子。建議患者除遵照醫囑用藥之外,應避免食用高鹽、高熱量和高膽固醇的食物,睡眠要充足、避免心情過度緊張焦慮,才能使眩暈少上身。

切莫忽視眩暈耳鳴 久病恐成頑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