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在《水浒传》里根本没有周侗其人,为什么有人总喜欢拿周侗说事?

15991982979




历史上确有周侗其人,据《宋史·岳飞传》记载:(岳飞)学射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溯望设祭于其冢。由此看出,岳飞确实师从于周侗,并且深得周侗的真传。

据《说岳全传》所述:周侗道:“老妻去世已久,小儿跟了小徒卢俊义前去征辽,殁于军中。就是小徒林冲、卢俊义两个,也俱被奸臣所害。新版《水浒传》电视剧将《水浒传》和《说岳全传》揉捏在一起,使很多人信以为真,以为周侗的确是卢俊义和林冲的师父。



事实上,纵观《水浒》原著,根本没有周侗这个人物,更别提他是卢俊义、林冲的师父了。以前,我经常怒怼这些人,后来也懒得理会了,爱咋咋说去,因为和没有看过原著的电视党们理论真是对牛弹琴,浪费时间。

记得前几日在悟空问答社区看到一个题主的问题,卢俊义VS林冲,武艺孰强孰弱?几个所谓的历史问答达人竟然全都大言不惭的拉出周侗说事,而且分析的头头是道,说的是《说岳全传》中的关系,比的却是《水浒传》中的武艺,在两个异次元空间之间跳来跳去,这种张冠李戴的低级错误,不禁令人笑掉大牙。



目测这些人根本没有看过《水浒传》,甚至没有看过《说岳全传》,从网上东拼西凑就敢充当大神,真是丢人现眼。话说妖精要千年以上才可成形,您这昨天孵出来的今天就要吃唐僧,太要强了,还是静下心来多读几本书,再出来混。

《说岳全传》是由清代钱彩编次,金丰增订的长篇英雄传奇小说,大概成书于清朝雍正年间。我曾看了该书四次,每一次都半途而废,水平实在不敢恭维,字里行间充斥着脑残情节和腐朽萎靡之气,味同嚼蜡,令人昏昏欲睡,与《水浒传》根本不在一个档次。

作者有意将卢俊义和林冲写成周侗的徒弟,无非是想借名著的名气炒作而已。

心若顽石,带刀修行;无材补天,落魄江湖。我是西岳顽石,码字不易,请关注我。


西岳顽石


这是整理型作品的通病。小说家无法免俗。

简单的说,对一个说书人来讲,什么最难?

中国古代说书艺人可没有德云社这种规模,大家都是江湖上讨饭吃的。作为一个说书艺人,最难的是什么?

一本书说完了,开新书的时候,没人听。

离开了这个说什么都是扯淡。

所以为了讲新人的故事,艺人们一定要通过大家熟悉的人物开始讲起。

比如金庸写《射雕英雄传》的时候,就写郭啸天是梁山赛仁贵郭胜的后人……

这样一来,代入的违和感就不那么强。

说岳全传的道理也是一样的。岳飞除了可以是卢俊义他们的师兄弟以外,岳飞的前世还是李元霸呢,能和隋唐演义接上,扩大受众,没什么不好的。

说到底,这才是古代小说创作的套路,古今中外都一样。

但是:

一般来说,对于这种延续几百年的故事,在欧洲的文学形式上被称为“史诗”。比如关于克瑞翁的故事就有俄狄浦斯、安提戈涅……

在我们今天理解史诗的时候,基本原则也是:就某一部作品去讨论人物,而不要涉及别的。

比如俄狄浦斯中的克瑞翁和安提戈涅里,性格迥异,但作品的主题不一样,我们通常不把他们当成一个人看待。

这个观点用于《水浒传》,就是林冲、卢俊义、史文恭……他们武功都很高强,那他们的师傅是谁呢?《说岳全传》说,就是周侗。

当我们讨论两宋故事的时候,我说有卢俊义,你说有个周侗,以此显示出懂得多。

这是没问题的。

但是,如果非要说周侗给卢俊义教了什么、岳飞教了什么,用这去证明岳飞和卢俊义的战斗力。那就是在耍流氓了。



酒骑风


周侗到底是不是卢俊义和林冲的师傅,而林冲、卢俊义和岳飞到底是不是师兄弟的关系,其实应该存在着很大的变数。

就拿水浒来说,谁都知道,卢俊义是梁山泊的二寨主,稳坐第二把金交椅,曾是大名府的首富,杆棒天下无双,一杆混金枪打遍天下无敌手,号称武艺绝伦。

而林冲,则是被逼上梁山的禁军教头,因为恶了高俅高太尉而惨遭荼毒,最终被逼上梁山,是官逼民反的最典型代表。

林冲较之于卢俊义,上梁山要早得多。

但整个一部水浒中,两个人的交集却几乎没有,除了正常的征战杀伐之外,两个人真的没有任何交代,也丝毫看不出是同出一个师门的师兄弟。

当初林冲和鲁达在大相国寺相会之时,鲁智深曾说过林冲的父亲,被称为林提辖,而他所演示的枪法,按照智深的说法也是祖传的林家枪法,并不是源自于周侗的教授和传袭。

我们知道:《水浒传》这部书成书较之于《说岳全传》要早很多,而且名列四大名著之一,而说岳一书只是在民间或有流传,是因为刘兰芳的评书而让这部书光耀天下。说岳中只是提到了卢俊义和林冲两个人,说是岳飞的师兄,当然还有一个模棱两可的史文恭,还有一个所谓挂名儿的武松,但这应该都是讹传,并不是真的师承一门的关系。还拿水浒举例,要是林冲、卢俊义、武松同出一门,师兄弟间怎么也应该书上一笔,不仅不会失分,还会增色不少,但水浒就是没提及此事,说明他们的师承关系只是《说岳全传》的一厢情愿,并不是真的师出同门。


龙吟148119260


近年来出现了一股所谓历史求真的潮流,流传了千百年的历史人物或事实,往往被一批所谓掌握了历史真相的人质疑、甚至完全颠倒。不少历史上的民族英雄都被“求真”成了傻逼、甚至是负面人物,这不能不说是民族文化的悲哀!坚持相信传统历史的人,都被这群人冠以没文化的定义,于是真实的历史究竟如何?很多人都不敢相信了,毕竟,没有多少人是专门研究历史的学者。虽然有头脑的人们也明白,这些所谓求真历史的人,其实不过是别有用心而已,说到文化,它们也许根本还不如我等一介平民!

再回到《水浒传》和周侗这个事情上,确实,提到林冲、卢俊义,很多人都会想到周侗是他们的师傅。而当今的很多自认为有文化明历史的人,立马就知道《水浒传》根本就没有提到周侗,只有清代《说岳全传》才如此描写。于是“有文化”的人立马就知道我们这些没文化的人牵强附会。更有很多更“有文化”的人,将这归咎于某部新电视剧,以至于误导了人们的视听!

不知道这些“有文化”的人是否了解?中国古典四大名著,除了《红楼梦》是100%的原创外,其他的三部都是根据历史事实或民间传说编写的,《水浒传》和《三国演义》以前定义为历史小说,老师解释说、其内容七分真三分假。而《说岳全传》毫无疑问完全是根据民间传说编写的,他的素材来源于《水浒传》一脉相承!古代能看得到《水浒传》与《说岳全传》原本的人估计是少数中的少数,民间所有这些故事的来源恐怕是以传说和评书居多,至少我本人很小的时候就听没有文化的老人们说过周侗、林冲等人的故事。既然《水浒传》不过是一部作品,说周侗是林冲师傅的人、也不是作学术研究的人,那么,就算人家说了周侗是林冲、卢俊义的师傅又怎么了?又没文化到什么程度了?了解《水浒传》原著的你们又有文化到哪里去了?拍摄的电视剧与原著的出入也不小,电视剧的编剧是否也是没文化?!!!


hope195575576


看到大佬 回答了,我也忍不住的想答一下。

在这里要说一下,某些无良导演和编剧,就算是想要增加视点,也不要胡编乱造的扯淡好吗!

昨天晚上遇到了一个,深受各种野史荼毒的网友:

其实这个说法,是在清朝的《说岳全传》里提到过的,根据《说岳全传》的说法,卢俊义、林冲、史文恭、武松的师父名叫周侗,人称“陕西大侠铁臂膀”,也是岳飞的武术师父。不过,在岳飞之前,周侗则先后收了卢俊义、林冲、史文恭三位弟子,而武松则是不记名弟子是武松。


好了,也不扯别的了,先来看看周侗到底是谁,根据正史记载,周侗出生于1040年左右,卒于1119年,活了大概80岁这样,这在古代算是长寿的了。


《宋史·岳飞列传》有"(岳飞)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语。

说明岳飞的师父确实是周侗,这个也没错。

时间上和岳飞倒是对上了,大概在岳飞16岁的时候,周侗死去的。

而《水浒传》中,从高俅升太尉开始,到梁山好汉排英雄座次,一共经历了8年。

这八年,刚好是周侗的最后几年时光。


按理说,往前再推个十年八年的,他们几个人都在学艺,那也是周侗六十多岁了,老当益壮,还能教出这几个这么牛的徒弟,当真厉害!

这个时间,也算能对得上。毕竟这最后几年时间,也没空教几个徒弟了,因为去教岳飞了。

但是,卢俊义生擒史文恭,并且剖腹挖心祭奠晁盖,如果是师兄弟的话,难道不讲一点情分吗?


而且按照施耐庵的性格,如果是师兄弟的话,肯定会在战前叫嚣一番,但是全书只字未提他们是师兄弟。

有人说武松是不记名的弟子,原因是因为武松打虎以后当上了督头被派到东京去送虎骨,认识了周侗,周侗看武松力大就收了武松,但是武松在东京只待了一个多月,可以说也没得到周侗多少真传。


根据记载,岳飞是7岁开始跟周侗学艺,一直学了9年,在《说岳全传》中,岳飞是周侗的最后一个弟子,也就是关门弟子。而卢俊义、武松等人是在他的前面的。

那么根据时间,周侗至少要在1110年之前,完成对武松的教导,换言之,就是按照这种逻辑,武松打虎肯定是发生在1110年之前的。


但是实际上,根据《水浒传》的记载,武松打虎的时间应该是1115年10月初,在1116年初才上东京。

那时候,周侗已经还有三年就要死了。

而这个时间设定,明显不符合1110年之前,难不成这是要说,武松去东京一个多月,实际上是穿越回了六年前,然后跟周侗学艺?

别傻了,没有这样的道理!


《说岳全传》只不过是随口一提,估计是想要烘托周侗的气势,可是连时间都不好好把握,对于这样一点都不严谨的小说,我是很抵制的!

网上一直传言周侗是卢俊义、史文恭、林冲、武松的师父,应该依据就是来自这本不严谨的小说。

其实《说岳全传》毕竟主角是岳飞,这种虽然不严谨,但是也不影响阅读。

最可恨的是,某无良电视剧,竟然将《水浒传》里的智真长老(鲁智深师父)与周侗混为一谈,这个我真想骂街,麻烦你拍的时候,尊重一下原著好不好?不要再误导人了好不好?

气愤,无语。

以上。


魏青衣



大概头条文章中只要出现卢俊义,史文恭,林冲甚至武松的时候,就会人跳出来谈周侗,说周侗是他们的师父,事实上说周侗是林冲卢俊义岳飞的师父,这说法出自清代作家钱彩的文学名著《说岳》,说岳成书于清代,而水浒传成书大概是在元末明初时期,很明显这是作家附会了经典著作,因为水浒传影响力非常大,在清代的时候书中人物就已经流传很广了,作者写卢俊义,林冲是岳飞的师兄,无非是想表达岳飞的武艺高超!


南方有一种曲艺曲种叫做“评话”大概就是类似于评书的一种表演方式,史文恭和卢俊义是师兄弟的说法,就起源于评话,武松是周侗的半个徒弟,跟周侗学了一套“滚龙刀”最后武松还断臂擒了方腊,也都来源于这种表演形式!


近年来水浒系列的影视剧不断翻拍,新水浒中周侗摇身一变成了五台山的至真长老,变成了鲁智深的师父,说实话我觉得这是最扯淡的版本,这些脑残导演们总是觉得自己很有才,觉得自己能编出中国第五大名著来,实在是恶心人。你把周侗整成了和尚,你让岳飞咋办呢?嘿嘿

我们研究讨论水浒,就应该参照水浒原著来讨论,把别的著作中的情节搬到水浒传里来讨论应该是没意义的,同样古典名著,荡寇志和金瓶梅中也有水浒人物的描述,如果也搬到水浒传中来研究,那就真成了笑话了,谁要说武松和潘金莲确实偷了情,估计武松迷们会骂大街的,哈哈哈!!!


青青子衿83182168


很简单,没读过书想蹭热点秀学识临时百度找的呗!

我说完这句话可能有很多人不高兴,您们先别激动,因为我说的就是事实~

一般只要是有诸如卢俊义、史文恭比拼武艺之类的文章里,有80%以上的作者都会把他们的“师傅”周侗加进去,水浒原著党的读者就怀疑自己看的是不是删减版的小说,后来才得知这种说法是《说岳全传》小说里的戏份,但是不和读者们说清楚,是不是就不太合适了。我之前看过几篇类似的文章,“温馨”提示了一下作者让他们改正错误,可他们都是一副“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大家认可的就是对的”、“为了流量可以随便写”之类的态度。这其中不乏有原创作者和好几万粉丝自以为自己很厉害的自媒体们,呵呵。

为什么我要怼他们呢,因为他们连抄都不会抄,既然你要让多本小说里的人物乱入,是不是应该在搜索引擎上再多找些人物才显得你厉害呢?没听懂我是什么意思吧,好,我告诉你,你以为周侗徒弟只有卢俊义、史文恭、林冲、岳飞、孙立、栾廷玉吗?那你就说的太少啦,你不知道孙立是他弟弟孙新的师傅?栾廷玉有个徒弟叫傅玉,栾廷芳有个徒弟叫祝永清,祝永清娶了个媳妇叫陈丽卿,夫妻不得互相切磋切磋武艺,所以这群人都得管周侗叫师公。再继续推,陈丽卿的爹爹陈希真和刘广是连襟,刘广有刘麒、刘麟、刘慧娘三个子女,这沾亲带故的都能认周侗为师公是不是这个逻辑?

当然,不知道什么时候,网上出现了一张于荣光老师饰演周侗的剧照(就是那位在麦城就被吕蒙砍了的眯眯眼关二爷),于是周侗又火了,火的不是电视剧,而且网上的一些文章说周侗去新水浒客串了。当然,至今一说周侗大多数人都配的于老师的造型图。

其实他们只要加这么一句话,就不会丢人现眼了:“在《说岳全传》中,周侗的徒弟有卢俊义、林冲、岳飞…”(不好意思说岳里没史文恭)然后他们没有,毕竟他们不知道,也就不必为难他们了。

我觉得自媒体是没有门槛,但需要有底线,至少不要误导读者。最初我脑海中的历史问答达人都是专业的,对读者负责的,但是渐渐的,一些现学现卖蹭热点博眼球的作者们已然都露出了他们的真实水平。

不过无论如何乱写,有人会说毕竟是小说,何必较真?

也是。

何必较真呢?


你不说我还以为是周伯通呢…


逻辑文史游


对,完全附会出来的!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也将郭靖的家世附会为梁山好汉塞仁贵郭盛之后!离开原著本身,而扯衍生人物,本身毫无意义!这不过是后世作家想借助前人作品的名气罢了!


有知社



巴山夜雨涮锅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现代之所以有人喜欢在《水浒传》中说到周侗这个人物,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最近一部特别火的电视剧《新水浒传》的影响吧!因为其中出现了一个特别神秘的高人——智真长老,而这个智真长老在戏中所说的一段话道出了他的真实身份,即周侗。

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下那段有关周侗(智真长老)的短视频,我再和大家简单聊一聊这个周侗到底是何许人也。

\n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17178671181866478706, "vid": "52079e4d08ee40c390e43aff549ecd1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