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胃食管反流病应该怎样自我保养?


相信许多人都有过反酸、烧心、咽喉不适、反复咳嗽的经历,尤其是饱餐、平躺休息的时候最明显,患者往往反复就医而症状缓解不明显,严重者甚至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有可能是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我们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生活习惯,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正确的处理很关键(具体措施我们后文会讲到)。



胃食管反流病是胃内的胃酸、食物等内容物反流到食管引起的不适,其原因是因为胃与食管连接的食管下括约肌不能正常关闭,尤其在进食后平躺后,胃内内容物就会反流到食管。同时,我们日常饮食吃得过油、过甜,爱吃巧克力、饮浓茶、咖啡、碳酸饮料、酸性食物都会加重症状。其具体保养方法如下:

一、改善饮食习惯

日常饮食应注意:①食用低胆固醇、高蛋白的饮食;②不要吃油腻、辛辣刺激的饮食;③避免进食咖啡、浓茶、巧克力、碳酸饮料和酸性食物等;④戒烟、戒酒。



二、改善生活习惯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①不要吃得过饱,吃七八分饱即可;②饭后不宜立即入睡;③夜间休息时注意适当抬高枕头;④睡前不要再吃任何东西;⑤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情;⑥适当运动;⑦避免增加腹压的运动,如用力大便等。

对于确诊的胃食管反流病,症状明显时应辅以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抑酸药(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奥美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等)、黏膜保护剂(铝镁加混悬液等)、促胃动力药(吗丁啉、莫沙必利等)。



如果上述措施效果差的人群,必要时可予以内镜下治疗(粘膜下注药、贲门缝扎术等)和手术治疗(外科抗反流术、胃底折叠术等)。

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从饮食、生活习惯做起,对于反复出现反酸、烧心,不明原因打嗝、上腹痛、咳嗽找不到原因的人群,要积极筛查,早期识别,正规治疗。


全科扫地僧


你好,我是一名胃肠外科医生,许多患者有上腹部饱胀、烧心、吐酸水等不适症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那么你有可能得了胃食管反流病。



什么是胃食管反流病呢?是指胃内容物或仅是胃酸在无恶心和不用力的情况下涌入咽部或口腔;反酸和烧心是胃食管反流病的典型症状,常在餐后 1~2 小时左右发生。烧心是指咽喉至剑突下出现烧灼样疼痛。尤其是在卧位、弯腰或腹压增高时可加重,部分患者甚至会在夜间入睡时发生,往往因此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胃食管反流病的原因是什么?

正常生理情况下:食物被吞咽后被送至食管下端,此时食管下端的下括约肌会松弛,食物因此顺利进入胃内;等食物进入胃内后,食管下括约肌会再次恢复其张力,严把入口,防止胃内食物从入口反流回食管。



当负责“守门”的食管下括约肌因某种原因松弛,伴有或不伴有胃内压增高(胃排空延迟、暴饮暴食等)、腹内压增高(负重劳动、腹水、怀孕等),引发反流症状;如果食管黏膜受到反流进入的强酸性胃液侵蚀,受到损伤,从而产生“烧心”或胸骨后疼痛症状。消化道黏膜损伤,也可能导致胃食管反流病。

患上胃食管反流病后,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系统性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症状轻重来选择H2受体拮抗剂或者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适用于胃食管反流症状较轻的患者。“质子泵抑制剂”适用于症状比较重的胃食管反流患者。而促进胃肠动力药物或是胃黏膜保护剂,目的是让食管蠕动功能得到改善,加速胃排空,防止食管黏膜受到损伤,适用于胃食管反流病轻症患者。



除外药物治疗,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是有助于病情的缓解。主要注重以下方便进行调节:

一、 避免餐后立即平躺或立即运动、劳作;

二、 睡前 2-3小时不宜进食,卧床时抬高床头 15~30°,减少睡眠时胃酸反流;

三、 避免腹压过高,比如便秘、肥胖、系过紧的裤带;

四、 禁忌烟酒茶、咖啡、酸辣刺激性食物;

五、 心理因素很重要,需要调节心理平衡和情绪管理,避免大喜大怒,平常心看待生活。



胃食管反流需要通过日常防范和规范治疗,才能早日康复。

关注个人头条号《胃肠健康科普ZZPO》,获取更多健康资讯。


胃肠健康科普ZZPO



何为胃食管反流病?指的是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引起的以烧心、返酸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症。看定义,重要的措施1.控制胃酸2.减少食物反流的机会。3.定期做好体检。所以我们可以采取一下措施来应对此类疾病:1.减少一些刺激性食物如浓茶,咖啡,酸甜,高脂肪,辛辣等食物的摄入,戒烟酒2.控制体重,避免进食过饱,饭后百步,促进胃肠道蠕动。3.睡前可以将整个床头抬高15到30度左右,减少睡眠时的反流。4.避免一些引起食管下段括约肌(控制胃反流的阀门)松弛的药物,如钙通道阻滞剂。5.可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和(或)胃肠道动力药物如莫沙必利,伊托必利等控制反流症状。6长期发病可引起食管溃疡,巴瑞特食管,食管狭窄甚至癌变可能,需要定期每年复查胃镜,做好随访准备。7.有的顽固性咳嗽,不明原因的哮喘,咽喉炎,要考虑到本病的可能性。



穆赫兰道123


胃食管反流病治疗的目标是缓解症状,治愈食管炎,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复发和并发症。

生活方式干预

我们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首要任务是生活方式干预。具体方法包括:超重或近期增重显著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建议减肥;进行合理的饮食、戒烟、戒酒、避免食用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的食物(如高脂饮食、咖啡、巧克力、酸辣食品、大蒜等);还要注意睡前3小时内不宜进食,以降低夜间胃内压,必要时将床头抬高,可以减少夜间反流;避免长久增加腹压的各种动作和姿势,包括穿紧身衣及束紧腰带,也有助于防止反流的发生;有其他慢性病的患者还要注意避免使用降低胃排空的药物,如地西泮、抗胆碱药、茶碱、钙离子拮抗剂等。

及时就医

当然,如果发现自己有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第一选择还是要及时就医,建议进行胃镜检查明确食管炎严重程度。明确诊断和病情后需要进行正规的内科药物治疗,目的在于抑制胃酸,加强抗反流屏障功能。目前内科治疗首选药物是质子泵抑制剂(PPI),疗程最少8周。但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PPI可能需要长期维持治疗或按需治疗。对于PPI治疗有效但需要长期服药的患者,或部分单纯食管外表现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可以考虑抗反流手术。目前最常见的抗反流手术术式是腹腔镜胃底折叠术,术前需要专业医生进行全面评估和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小贴士·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l 控制体重。

l 戒烟、戒酒;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物、高脂饮食、咖啡、巧克力等。

l 睡前3小时内不宜进食。

l 避免穿紧身衣及束紧腰带。

l 如果症状没有缓解,请及时就医。

——追随您的心声 提供专业回答——


中老年保健杂志


作为专科医生,我经常会被患者问这么一个问题:“大夫,我这个胃食管反流病,平时的生活、饮食需要注意什么啊?”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因为胃食管反流病的起居饮食有许多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今天就给大家科普一下胃食管反流病的饮食起居注意事项。

首先,日常起居方面:1、适当运动,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紧张焦虑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消化科的很多疾病都与情绪有密切的关系,情绪紧张时常常会导致消化道动力的紊乱,从而加重胃食管反流的病情。适当放松心情,做一些适当轻量的运动,这些都有助于精神的放松,有利于病情缓解。2、就寝时建议床头整体抬高10~375px。这种抬高床头的方法特别适用于夜间反流频繁的患者,体位的改变使反流因重力缘故减少,从而缓解症状。3、尽量减少增加腹内压的活动,如过度弯腰、穿紧身衣裤、扎紧腰带等。 腹压增大可导致胃内容物向食管的反流增加,避免相应活动可适当减少反流,改善症状。4、忌酒戒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肥胖者应该减轻体重。以上生活起居小贴士,可一定程度的缓解病情进展,改善症状。

其次,饮食方面:1、三餐不宜吃得过饱,避免餐后立刻平卧。进食过多会导致胃内压力增大,增加反流风险;餐后平卧可因胃内压增加及体位的双重因素明显增加反流几率。2、少食多餐,选择低脂、易消化的饮食,适当增加豆制品、瘦猪肉、鸡蛋等食物,少吃或不吃油炸食物,忌辛辣刺激饮食,避免食用浓茶、咖啡、巧克力等食物。3、餐后和反流后饮用适量温水,以减少残留食物对食管的刺激。4、存在吞咽困难的患者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必要时禁食。睡前3小时内避免进食。5、对于需要长期口服钙离子拮抗剂类药物的患者,建议专科随诊,必要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其他注意:遵医嘱坚持服药,定期复查。如有胸骨后烧灼感、胸骨后疼痛不缓解等情况,应及时就诊。


菊一刀李医生


胃食管反流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贲门功能障碍导致胃内容物如胃酸、胃蛋白酶、胆汁及胰液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粘膜的糜烂、溃疡甚至癌变,也可引起咽喉、气道等的损伤。主要症状以烧心为主。


小克建议:对于胃食管反流病在促胃动力药、抑酸药(奥美拉唑类、雷尼替丁类)、抗酸药综合治疗的同时应注意以下4点:

1.白天进食后不宜立即平卧,睡前两小时内不宜进食。睡床床头比平面高出20 cm 。

2.注意减少引起腹压增加的因素,如肥胖、便秘、塑形内衣和紧身腰带等。

3.避免进食使贲门括约肌功能失调的食物,如高脂肪、巧克力、咖啡、浓茶等。避免应用降低贲门括约肌功能的药物及引起胃排空延迟的药物,如硝酸甘油、硝苯地平类及抗胆碱能(解痉)药物等。

4.戒烟酒及刺激性食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