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武漢大學和中山大學之間,該如何選擇?

死亡櫻花


兩所大學都是教育部直屬211,985工程建設高校,都是國家頂尖大學,至於怎麼選,那就要看你去哪裡上大學,我們所說的地域,還有去那個大學,學什麼專業,這些你都沒有說清楚,如何給你建議,總的來說,要從選大學來說,武漢大學要稍微比中山大學好一點,那麼要從專業來說,每所大學都有她的特色專業,就看你學什麼專業了,這個你沒有說清楚,無法回答,從地域來說,廣州就好與武漢了,這個大家都清楚,所以兩所大學怎麼選你應該知道了吧,所以還是要你自己做決定,別人的意見僅供參考!


西安文軍說


我家孩子今年剛考上中大,但她的第一順序志願是武大,差了4分。我是北方人,大學時代是在武漢度過的(不是武大),深知武大是個非常美麗的地方,不論是環境還是實力,而且相較於南方,北方的家長和孩子都是傾向於選擇武大的。孩子考上中大後,我加入了新生家長群,群裡有1800人,有一半家長是廣東的,多次談到過武大和中大孰優孰劣的問題,在廣東家長眼裡,中大是不二選擇,並且這些家長裡面還有不少是中大畢業的,對於中大學生在廣東的受歡迎程度,他們感同身受,基本上除了清華北大,就是中大了,而在其他非廣東家長眼裡就有了分化,確有一部分是和我的孩子一樣,武大沒錄上,來了中大。

所以我想說的是,作為廣東學生,如果將來想在本地就業,考中大不用猶豫,如果想去外地,特別是北方發展,武大優於中大。作為外地學生,如果將來想去華南地區發展,中大是你第一選擇,想去其他地區發展,武大是你第一選擇,當然,有個前提,那就是你的分數夠才行。


紅楓文史娛


首先你分數要過線,再來選專業,我侄兒當年差七分進不了武大,後選中山。一般武大比中大分數線離5/10分,中大醫學比武大好,武大理科文科比中大好點。另外武大招生數量比中大多2000多人。中大城市優,武漢這幾年也在猛趕,也不錯。城市未來發展不去想,最關鍵的是你想學專業很重要。至於就業問題更不用擔心,都是全國前十高校還擔心這個問題。每年去高校招聘的企業和地方單位多得很,前幾天浙江省幾個市的政府部分來武大招聘,武大文科畢業一般都是進政府部門,理科在中南和中西部都歡迎。


星148442827


文科,毫無疑問,選擇武大。我在順德,中大和武大我都去過,學習氛圍差太遠了,這是實話。雖然我一直覺得廣東的經濟毫無疑問排在中國前列,並且會一直領先湖北好久好久。但說到學習,還是武大!不會錯的!


yz000000000007


我朋友的孩子,成績很好,當年報了中山大學,檔都投過來了,被拒了,結果滑檔,正在絕望之際,武漢大學補錄,就在武漢大學讀書了,所以我說,本來想當中山郎(🐺),卻不成想做了武大郎。

所以好與不好就看你的選擇和感覺。


老齊在此


中山大學和武漢大學都是教育部直屬高校,也都是985、211、雙一流大學。中山大學位於廣東省廣州市。武漢大學位於湖北省武漢市。兩所大學都可以說是當前我國最好的大學。其實力伯仲之間,特色各異。

武漢大學始建於1893年。是近代中國建立最早的國立大學。同時,武漢大學是中國著名的風景遊覽地,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東湖風景區的組成部分。武漢大學的櫻花節更是遠近聞名。

截至2017年,武漢大學16個學科領域進入ESI排行世界前1%,其中遙感科學與技術學科名列世界第一。

武漢大學現有碩士點347個。博士點250個。共有四個校區,設有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理學、工學、信息科學和醫學六大學部35個學院(系),共124個本科專業。武漢大學的師資力量是非常雄厚的,僅院士就有17人。

武漢大學排名第七。A類學科就有19個。A+學科有馬克思主義理論、地球物理學、測繪科學與技術、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共有4個學科被評估為A,分別為:法學、生物學、軟件工程、公共管理;共有11個學科被評估為A-,分別為:哲學、理論經濟學、中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數學、物理學、化學、地理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水利工程、工商管理。


中山大學僅次於武漢大學,排名第九。中山大學始建於1924年。是由孫中山先生著手創建的。中山大學已經成為一所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現代綜合性大學,學校有18個學科領域進入ESI世界前1%,學科領域數量位居國內高校第2位。

中山大學現由廣州校區、珠海校區、深圳校區三個校區、五個校園及十家附屬醫院組成。 中大現有博士點50個,碩士點65個。博士後流動站41個。現有126個本科專業。附屬醫院\t10家,國際合作學院\t1所,國家級研究機構25個,省部級科研機構\t157個,實體化地方研究院9家。

中山大學的A類學科有11個,分別是哲學、數學、化學、生物學、生態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藥學、工商管理。


其實,武大和中大的的實力是差不多的,都是非常好的大學。同時它們也都有自己的特色和優勢。比如武大的馬克思主義倫理,科學測繪與技術。中大的數學、化學等。都是各自學校的王牌專業。同學們在報考時可以特別注意一下專業。

最後,如果您還有那些疑惑和問題,歡迎和我交流,聯繫方式見下。


優學優考策略


中大和武大比哪個好,看看16年兩校的經費開支就知道:中大是91.02億元人民幣,而武大是79.83億元,兩者相差多大?中大排在第六位,前面是清華218.82億元,浙江大學是171.02億元,北京大學是161.22億元,上海交通大學是141.21億元,上海復旦大學是100.05億元,然後就是中山大學是91.02億元。後5位的是吉林大學84.91億元,,四川大學79.89億元,武漢大學79.83億元,,華中科技大學75.50億元。這是中國大學前十位的經濟實力。也顯示他們在中國的排名。


fendcaudalban


高考選擇中山大學還是武漢大學?這個提問比今年6,7月份有些提問給出的兩所目標大學的比較靠譜的多,因為這兩所大學根本就處在同一水平之中,各有千秋,所以難以取捨。

先說結論:選中山大學,選中山大學,選中山大學。

理由:

1、性價比高,因為中山大學不如武漢大學收分高就不選中大?錯誤認識!這個收分武大是近些年才在大部分省份高過中大,高了多少?能代表學生質量高出中大幾個檔次?未必吧。在相同年份的分數比較下,你比較過具體各專業的招收人數?比較過進去熱門專業的難易程度?好啊,既然分低,招的人多,相對是不是有更大範圍的選擇?況且中大的大部分專業出了全國排名前10%的能有幾個?

2、學校排名:大學排名國內好多版本,國際上的也多。排名看10年可以不?別說那麼長時間不靠譜,C9是那年的事?遠多了吧。呵呵,中山大學無論現在還是10年內排名上也沒輸吧?尤其國際那些個啥子排名來著?

3、投入與國際化:正所謂高投入才能有高產出,廣東處於沿海開放省份,給予中大的支持是空前的,據說是全國第四?其實中大的國際化交流更開闊,視野也更前沿,僅管理學院每一屆學生的出國交流項目幾十項,名額近百人,去往幾十個國家地區,近50%的名額是國家留學基金委的公派項目,哦,這只是一個學院啊。

4、實習與就業:中山大學的學生面臨的是改革開放的前沿,學校對畢業前的實習課程非常看重,無論學生自己網申還是學校簽約單位派遣,那個實習單位拿到內地不是響噹噹的?依廣東對中山大學的認可度,實習在哪裡畢業後就很大幾率在那裡入職,是不是佔了先機?除非生源地,不得已回去的有幾個?機會多是特點,中大比較武漢大學,繼續深造的少,本科畢業大部分就業,相反說明為躲就業危機去讀研這個是真的嗎?

5、發展空間:廣州或深圳與武漢比較,氣候上武漢不被認可,畢竟深圳鄰海而廣州近似海洋性氣候。廣深也開放包容的多,大灣區建設也不是喊喊口號就完事的模樣,那一塊先進領域的排頭不在廣東?相同學歷能力相同的中山大學與武漢大學的去應聘,招那個?

6、關於A+:比較起來,中山大學似乎A+少了兩三個,但那些個A+專業除理論經濟學還有個什麼醫學專業,其它的你去學嗎?有人拿出那m多項的啥A+、A、A-的數目來比較,具體到一點,具體到一門學科,悄悄告訴你:那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兩沒啥大的區別,都是你長我短相互彼此的事。

說了滿多,似乎在宣傳中山大學,其實廣東那雙鴨山大學跟俺這中部最北邊省份的人沒啥關係。只是回到題頭,中山大學與武漢大學,都是好大學、好大學、好大學,考得上就是賺到。只是此處問的問題要比問"鄭州大學和浙江大學那個好?"~~~這個有點暈。


Tong123955


作為一箇中大的畢業生,回答這個問題,要努力保持完全理性立場,好難。儘量嘗試一下。

離開學校後,曾經嘗試學習一門經濟學課程,於是就找到了耶魯大學公開課,參考對方本科標準,選擇了其中22門課,想嘗試接受一下高水平的教育,可萬萬沒有想到,挑戰過程變成了一場沒有結果的烏龍戲。

對方的要求太高了,要求閱讀的內容太多,中間要完成的論文也多,難度和要求程度都比國內的要高很多,特別是論文部分,看了幾篇耶魯學生的論文後(估計對方是挑了比較好的公佈),看到自己一身冷汗。整個學習過程,還沒有堅持到三成,就無疾而終。

直到讀格拉德威爾的書之前,自己一直都很不痛快,這裡沒有給那位大神推銷書的意思,也就不說那一本了。當讀完格拉德威爾的大作,再結合自己的經歷,才算明白一些,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更好的學校,呵呵,和自己無關。

走好自己的路,做好自己就足夠了。離開學校多年後,過去已經是記憶,知識都化入了頭腦,這時有人來較勁那個學校更好,已經很難再有什麼興趣。

為什麼大家不比一下,那個學校更能激發學生,激發他們對學習的持續熱情呢?生於鉅變的時期,可能這才是最需要的教育。

個人看法,供參考


圓窗觀點


這兩個學校應該差不多,都是歷史名校,中山大學地處廣州,經濟發達,就業應該好一些。但在專業學術上,武大強項多一些。我在廣州周邊工作,周圍很多廣東本地人,他們的觀點認為武大要強於中山大學,這些都是60後70後的中年人,年輕點80後90後的接觸的少,他們可能認為中山大學要好於武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