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慢性胃炎,學古人用一個最簡單的方法來修復

慢性胃炎是消化系統常見病,甚至是最常見的疾病,分為慢性非萎縮性胃炎和慢性萎縮性胃炎。慢性胃炎常見的症狀有上腹部脹滿、疼痛不適感,反酸、燒心、噯氣,食慾不佳等等。但消化系統疾病的症狀不具有疾病特異性,不同疾病之間的症狀存在重疊。

慢性胃炎,學古人用一個最簡單的方法來修復

也就是說,只要出現以上消化不良症狀,都可以初步疑診為慢性胃炎。但症狀部位應以上腹部的疼痛或脹滿為主,如果伴有反酸燒心和胸骨後的燒灼感,可以考慮伴有胃食管反流病;如果同時伴有大便習慣或形狀的改變,可能合併了影響腸道功能的疾病;如果胃脘疼痛具有明顯的夜間打坐、餐前發作餐後緩解的規律,可能是患上了消化性潰瘍,應到醫院檢查鑑別。

從不同的症狀來看,可以將慢性胃炎分為兩大類。一種以疼痛為主,疼痛多在餐前發生,這一類慢性胃炎通常與胃酸分泌有關,為“酸相關慢性胃炎”。中醫認為多餘體內有火熱,應服用具有抑制胃酸分泌作用的清熱的中藥;另一種以胃脹為主,脹滿多在餐後發生或加重,這一類慢性胃炎通常與胃腸道動力不足有關,為“動力相關慢性胃炎”,從中醫角度講,屬於脾虛氣滯,應服用促動力藥或中藥中具有健脾消食作用的藥物。

慢性胃炎,學古人用一個最簡單的方法來修復


同時還應辨別是否存在脾胃虛弱或夾有寒邪、溼邪。脾胃虛弱者容易出現的症狀有胃脘脹滿不適,餐後加重,食慾不佳,容易疲乏,舌胖大邊有齒痕。寒邪引起的慢性胃炎的症狀特點為喜歡進食熱食或熱飲,胃部喜溫喜按,受涼加重。若伴有溼邪,常可以見到舌苔白厚膩或發黃等。

在服藥前,患者應仔細回想本次發病的原因,是否存在飲食不節、情緒失控或過度勞累的情況,立即停止不良生活方式。在此基礎上再服藥治療。

慢性胃炎,學古人用一個最簡單的方法來修復

如何通過症狀進行自我調理?

疾病調養首先從把好飲食關入手,選擇清淡易消化飲食,最好以粥和麵為主,三餐規律進餐,進食量以7分飽為宜。同時選用一些茶飲放進行調理。以疼痛為主要表現的慢性胃炎患者不需要服用茶飲調理;以胃脘脹滿為主要表現者、疾病發作以情緒不佳為主要誘因者,可服用玫瑰佛手茶或佛手茶;兼有寒症者或以受寒為疾病有印著可服用生薑紅糖飲或暖胃茶;伴有溼邪或過飽為誘因者,可服用陳皮山楂飲。

傳統中醫理論中有“食復”、“勞復”的概念,講的是如果在疾病恢復期不注意飲食和起居的話,很容易引起疾病的復發。所以,即便症狀得到緩解,還應站在症狀緩解後的2周內把好飲食關,注意休息,不過度勞累,不要飲酒和進食油炸和油膩食品,避免食復和勞復的發生。

慢性胃炎,學古人用一個最簡單的方法來修復

打好慢性胃炎的“持久戰”

很多人並不瞭解胃對人體的重要性,在生活中忽視對胃的保養,胡吃海塞、暴飲暴食,不良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嚴重影響了胃的健康。不僅如此,很多人不僅不重視對胃的保養,也忽視了對胃病的治療。在很多人眼中,慢性胃炎不是什麼大病,忍忍就過去了,即便是吃藥,一般也就吃個兩三天,症狀一消失,藥也不吃了,以前怎麼吃,現在還怎麼吃。這樣下去,疾病很容易出現反覆。

“胃病三分治七分養”,慢性胃炎的調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只有長期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才能有一個好的“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