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8 “逗你孩子玩也甩臉?”“對,我就是較真,請別捉弄我的孩子!”

認識了十幾年的老鄰居總是捉弄我孩子,今天我沒給他面子

樓下的大叔和我是多年的老鄰居,平時相處一直挺好的。在樓道里遇見了,我都會禮貌地喊他叔叔,相互客氣地寒暄幾句。

但今天我卻給了這位老鄰居臉色看,原因是他三番五次說我兒子壞,導致我兒子看見他就害怕。

他說第一次時,我心裡就有點不舒服,一歲的孩子吃奶都不知道奶香,幹嘛要給孩子貼上“壞”的標籤?

我問他為啥,他說了這麼兩個原因:一是沛沛被他老伴脖子上的珍珠項鍊吸引,撲上去扯,害他老伴險些摔一跤。

二是沛沛愛把手裡的玩具扔掉,玩具沒有了又哭,等奶奶撿起來他又扔掉,奶奶只好不停地彎腰給沛沛撿玩具。就不讓奶奶休息,所以“壞”。

“逗你孩子玩也甩臉?”“對,我就是較真,請別捉弄我的孩子!”

我想誰說話沒有用詞不當的時候呢,便客氣地一笑了之。誰知從那以後,每次我抱孩子出門遇見他,他都要指著我孩子,裝出兇兇的語氣重複好幾遍:你好壞。

多年的鄰居,又是長輩,真是不太好說他。我只好勉強衝他笑笑,便匆匆帶孩子離開。

而這次撞見他,沛沛直接抱緊我的脖子哭,同時把臉藏到我身後不看他。孩子的反應讓我特別後悔,我意識到沛沛被嚇到了。顯然,孩子已經能從別人的神情和語氣中辨別好話和壞話,而我卻沒有及時保護他。

於是,我安撫沛沛說:不怕不怕,爺爺是喜歡你跟你開個玩笑(給對方臺階),是假的。媽媽知道你不喜歡爺爺開這個玩笑,那咱叫爺爺以後不說了(提醒對方別再說了)。

我這麼講已經很委婉了吧,誰知鄰居竟搖著我兒子的手說:你不高興我也要說,你好壞!

我沒辦法再給他臺階下了,就嚴肅地說:叔叔,您總說這麼小的孩子壞,他會有心理陰影的,我不想再聽到您對我孩子開這樣的玩笑。

說完我直接抱孩子離開。走時聽見他不高興地說:哎喲,跟孩子開個玩笑還認真了?而我,沒有回頭。

“逗你孩子玩也甩臉?”“對,我就是較真,請別捉弄我的孩子!”

育兒專家李躍兒就說過:“兒童不能逗,所有的‘逗’都是惡逗。”家長隨意一句玩笑話,卻會嚴重地傷害孩子。

為什麼家長要阻止別人捉弄孩子?

《中毒的父母》中,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博士說過這樣一段話:小孩不能區分事實和笑話,他們會相信大人所說的有關自己的話,並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

這一點我深有體會。

我的太奶奶在和外婆的一次吵嘴中,一時想不開喝農藥離世了。她過世前一天,正好母親帶我和弟弟去了外婆家。

那天我舉著蒲扇給太奶奶扇風,弟弟在場院裡玩泥巴,被我強行拖過來給太奶奶搖扇子,結果扇柄不小心杵在老人臉上,我記得太奶奶當時就捂住臉呻吟起來。

回家後我告訴了奶奶。結果第二天放學回家,我問奶奶我媽去哪裡了,奶奶似笑非笑地盯著我說了一句:你媽回孃家了。健健(我弟弟)昨天把你太奶奶撞死了,他要坐牢囉!

我嚇壞了!趕緊說:是我叫他扇風的。奶奶一本正經地說:那就抓你。還摸摸我的腦門說,闖大禍咯!

我相信了!當時的恐懼程度可以用“魂飛魄散”來形容,我記得自己一直在哆嗦(儘管如此,我奶奶卻沒有趕緊告訴我實話)。隨口一句捉弄的話,奶奶講完了就講完了,可留給孩子的是什麼呢?

從那以後我無法正常吃飯和睡覺,“我害死了太奶奶”這個認知就像一塊石頭壓在我胸口,我無時不感到慌張。那時的我就像是驚弓之鳥,誰在身後喊我一聲,都能嚇我一大跳。

我不敢將這個“天大的秘密”告訴別人,包括父母,我甚至感謝奶奶沒把我害死太奶奶的事給我說出去。等待警察抓我和害死太奶奶的雙重恐懼讓我開始頻繁尿床。尿床讓我羞恥,在恐懼、羞恥和無盡的自責裡,我變得鬼祟、自卑和敏感。

“逗你孩子玩也甩臉?”“對,我就是較真,請別捉弄我的孩子!”

直到好幾個月之後,姨娘來我家做客,我才從大人的聊天中知道太奶奶是喝農藥自盡的。得知真相的我感到強烈的憤怒和屈辱,一個人關在屋子裡哭了好久好久。

尿床不治自愈,我漸漸放下了沉重的心理負擔。但兒時那段獨自艱難地消化魔鬼般戲言的日子,讓我現在想起還是深深地難過。

大人捉弄孩子覺得好玩,認為孩子緊張一下、哭一下沒啥關係。但實際上捉弄孩子毫無趣味,只會損傷孩子的自尊心,讓孩子感到不安、羞辱,還會引起孩子的社交恐懼,讓孩子無法再信任別人。

當孩子被捉弄,家長該做些什麼?

當我們知道捉弄孩子,對他們的傷害竟有這麼大時,我們會毫不猶豫的幫助孩子去阻擋,那具體能做些什麼呢?

我認為首先要克服一個面子問題

只有當我們認識到呵護孩子的身心健康勝過一切時,才能及時保護孩子免受他人捉弄的傷害。而我就是礙於情面沒有及時制止,才導致孩子對鄰居產生恐懼心理。

一、孩子被捉弄,家長應及時安撫情緒,不讓孩子感到孤立無援。

很多大人喜歡捉弄孩子:你是你父母撿來的。知乎上有位媽媽講述小時候被親戚捉弄,說她不是父母親生的。於是她哭著問媽媽是不是真的,沒想到媽媽看到她當真了,跟著親戚一起哈哈大笑。

儘管後來大人說了是跟她開玩笑,但媽媽的態度一直讓她難以釋懷,直到現在,回憶起來她還是忍不住淚如雨下。媽媽說:人家只是跟你開個玩笑。她憤怒的說:捉弄孩子一點都不好玩,今後如果誰敢這麼逗我女兒,我就用鞋子抽爛她的嘴!

“逗你孩子玩也甩臉?”“對,我就是較真,請別捉弄我的孩子!”
“逗你孩子玩也甩臉?”“對,我就是較真,請別捉弄我的孩子!”

所以,當孩子被捉弄時,家長要第一時間站出來保護自己的孩子。不要像我一樣礙於情面選擇隱忍,更不要替捉弄孩子的人解釋。

如果連父母都不能理解和安撫孩子,就會讓他感到孤單無助,失去安全感和對他人的信任。

二、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及時制止別人捉弄孩子。

1、委婉暗示。從小,傳統美德就教育我們有話要好好說。所以為了避免把關係弄僵,如果別人捉弄孩子,那我們可以委婉地暗示對方停止

我們不妨安撫孩子時這樣說:媽媽看出你不開心了,媽媽理解你的感受(跟孩子共情)。其實阿姨很喜歡你的(消除孩子的恐懼,也給了對方臺階),只是這樣和你玩讓你不開心了對不對(提醒對方捉弄小孩子是不對的)?你放心,阿姨以後不會這樣說了,你看阿姨點頭了(讓對方下意識配合我們)。

這時,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會識趣地配合我們,點頭給孩子承諾,知道我們不樂意,以後也不會再捉弄孩子了。

2、嚴肅制止。如果委婉暗示沒有作用,就像我那位鄰居,儘管給足了他臺階和麵子,他還是不識趣地繼續逗孩子,我們就要果斷地直接制止。然後帶孩子離開。讓對方知道,我們生氣了!

三、教給孩子應對捉弄的方法。

孩子最終要學會獨立面對外面的世界。所以對已經能夠無障礙進行語言溝通的孩子,家長有必要教會孩子怎麼面對別人的捉弄,這是最重要的。

我們可以教孩子最簡單粗暴的方法:否定+回敬法。也就是你怎麼說我,我就怎麼學你,用這種辦法讓對方識趣地閉嘴。如:

大人:你是你媽媽從垃圾堆裡撿來的。

教孩子:我才不是。你才是從垃圾堆裡撿來的。

大人:你媽媽不喜歡你,只喜歡你弟弟。

教孩子:才不是。我和弟弟媽媽都喜歡,你媽媽才不喜歡你。

……

“逗你孩子玩也甩臉?”“對,我就是較真,請別捉弄我的孩子!”

二是和孩子玩角色扮演遊戲。通過遊戲鼓勵孩子大膽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並表達自己對這件事的看法。家長不妨儘可能多的把平時大人通常會捉弄孩子的那些話,拿出來和孩子排練,讓孩子對這種場景提前熟悉,到真的面對這種類似的情況,就知道該怎麼勇敢地表達了。

教育專家尹健莉老師說過:捉弄孩子,是成人居高臨下地利用孩子的幼稚,故意讓孩子犯錯誤、哭泣和害怕,目的是逗大人高興,帶給孩子的卻是羞辱、擔憂和失落。

各位家長:孩子的健康包括身體和心理兩方面,事關孩子的事沒有小事。如果有人想捉弄你的孩子,請嚴肅地告訴Ta:我的孩子不是你的玩具,捉弄我的孩子請閉嘴!

知乎上有個帖子讓我很感動,在文章最後分享給大家。有位網友講述兒時眼淚汪汪地問媽媽:我是不是你撿來的?媽媽頓了頓,緩緩地對孩子說:要真是這樣,我該有多幸運啊,能撿到你!

我是二胎媽媽。白天上班,晚上帶娃,深夜看書寫文。願做追夢人,一直在路上。如果您喜歡我的文字,請關注我,育兒路上共同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