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孔子问礼,从老子的一句话看出:孔子在战国时期,为什么不受欢迎

▌欢迎来到小城庸人趣聊历史,浏览一分钟,轻松60秒。

今天我们要聊的这件事非常有趣,它跟孔子有关。千年来孔子一直被后人尊称为圣人 ,儒家思想也是各朝各代的统治思想。

但是在孔子生活的那个年代,孔子本人以及他的思想根本不受诸侯王的待见,甚至是诸侯国王的抨击对象。

孔子问礼,从老子的一句话看出:孔子在战国时期,为什么不受欢迎

孔子孔圣人

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流传下来的圣人分别是孔子,王阳明,诸葛亮,曾国藩。

如果回到这几位圣人各自生活的年代,孔子和跟其他三个人相比绝对是混的最差劲的,可是混的最差劲的孔子,现在却反而成了最受大家尊敬的圣人,这是为什么?

孔子问礼,从老子的一句话看出:孔子在战国时期,为什么不受欢迎

儒家思想

孔子本名孔丘,据说孔子出生的时候,脑门上四边隆起,中间凹陷像一座小山丘,所以起名叫做孔丘。

孔子是一个命运多舛的孩子,他三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自古凡是能做出点成绩的人,小时候都有特殊的爱好,比如项羽好武,孙武好兵,小时候的孔子也有自己的爱好,但是孔子既不好武也不好兵,他喜欢玩“过家家”。

史料记载孔子非常好学,经常把他学到的知识融合到过家家的游戏中,并且研究出一套独特的礼仪和流程,以至于谁家有了丧葬礼仪上的事情,都会请孔子过去主持。或许这些经历对孔子日后创立儒家学派有很大的影响。

孔子问礼,从老子的一句话看出:孔子在战国时期,为什么不受欢迎

孔子极其重视丧葬

随着年龄的成长,阅历的加深,以及诸侯王对孔子学说的态度,孔子对自己的学说也产生了怀疑,并且增加了更多的疑惑。

​于是找到了当时的著名的学术大家——老子。向他求教,历史上称为“孔子问礼”,当孔子向老子讲述自己的困惑以后,老子不但没有帮孔子解决他的困惑,反而对他进行了一番嘲讽。

老子说:“你天天研究周礼,并且希望复兴周礼,但是你知不知道从周礼到现在,已经过去几百年了?当初制定出周礼的人,现在骨头都变成灰了。春秋时期周礼就已经名存实亡了,你现在看到的周礼早就失去了原来的模样,早就真假难辨了,你还到处宣传,这不是坑人吗?”

这次问礼对孔子的打击非常大,孔子回去以后把老子比作是龙。按照孔子的话来说,如果是鸡可以杀掉,是牛可以宰掉,但是老子是条龙,谁能拿龙怎么样?

孔子问礼,从老子的一句话看出:孔子在战国时期,为什么不受欢迎

孔子问礼

历史记载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曾经到达过七十多个国家,但是真正采用儒家思想治国的少之又少,所以历史告诉我们孔子以及他的儒家思想在当时根本不受欢迎!

尤其是齐、楚、燕、韩、赵、魏、秦号称战国七雄的大国,更不愿意接受用儒家思想治国。在大多数诸侯王眼中,儒家思想虽然有可能成为管理老百姓的正统思想,但是在一个到处充满尔虞我诈,兼并和杀戮的世道里,想要靠儒家思想成为军事大国并且征服其他诸侯王,显示是不可能的事情,只有兵强马壮才是硬道理。

孔子问礼,从老子的一句话看出:孔子在战国时期,为什么不受欢迎

战国七雄

孔子的儒家思想直到他死后的几百年,到了汉朝时期董仲舒才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思想正式成为各朝各代的治国思想。但是此时的儒家思想跟孔子的儒家思想还有一些区别,因为董仲舒在这种新儒家思想中加入了“君权神授”,这样可以更好的控制百姓。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其实很好理解。因为任何思想的成长,都需要合适的土壤环境,不然都会水土不服!

周武王灭商以后形成新的周王朝。周天子分封了一大批的诸侯王,所以他非常需要一个新的国家制度来管理这些诸侯王,于是就研究出了一套等级非常森严的,并且以周礼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就像洗脑一样控着诸侯王的行为。

孔子问礼,从老子的一句话看出:孔子在战国时期,为什么不受欢迎

周礼是西周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

可是随着周王室军事实力的下降,诸侯王的军事实力的增强,没有了军事实力做依靠的周礼,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实际上从东周开始,儒家思想就已经不能成为周天子控制诸侯王的洗脑工具了。

儒家思想讲究的是“仁、义、礼、智、信”,而在春秋战国时期最流行的一句话就是“春秋无义战”。所以相对于儒家思想,春秋战国的诸侯王更加喜欢法家思想或者兵家思想,只能兵强马壮才能让他们成为中原的霸主。

比如吴起变法,让魏国,楚国先后成为强国;商鞅变法,让秦国在战国七雄中迅速崛起,如果在当时想靠儒家思想成为军事强国显然是不可能的。

孔子问礼,从老子的一句话看出:孔子在战国时期,为什么不受欢迎

战国时期法家思想更适合国家的强大

但是后来经过秦始皇统一六国,采用法家治国的思想以后,国家重新进入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秩序之中。秦灭亡以后,再经过汉朝的休养生息,人民生活基本上已经富足,不需要再通过战争和杀戮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所以这个时候国君基本上已经不存在外在的威胁了,所有的威胁都来自国内的百姓或者王室贵族。兵强马壮的思想已经不能在全国开展了,这个时候如何控制百姓和王室贵族,才是君王最大的问题!

而控制他们最好的思想就是儒家思想,因此孔子的儒家思想再一次登上历史的舞台,成为治国思想。

孔子问礼,从老子的一句话看出:孔子在战国时期,为什么不受欢迎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

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在这五千年中产生的思想不计其数,仅是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百家争鸣“之说。

可见无论哪种思想,本质上都没有好坏之分,只能说适不适合当下的发展,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比如:儒家思想如果放在战乱年代的话,只会延长杀戮的时间。因为只有采用法家或兵家的思想提高军事实力,才能将分裂的国家快速统一,才能减少人民的杀戮。

而到了和平年代儒家思想的仁、义、礼、智、信,才是国家走向富强的真正需要,如果这个时候还实行法家或兵家思想,只会让和平统一的国家再向再度走向分裂。

这样一聊,您是不是就明白了,孔子为什么在战国时期不受欢迎,而在和平年代反而成了圣人?

本文参考资料:《春秋》《战国策》《左传》《史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