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岭南特色的传统民间住宅,市级文物,广东省广州西关大屋

西关大屋,俗称古老大屋,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荔湾老城区街边巷筒里,这是古老广州民居建筑的代表作。大屋现存数量已从清末民初鼎盛时期的800多间变成不到100间,其中尚有保留价值的则只剩下10间左右,1993年8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西关大屋为文物保护单位。

岭南特色的传统民间住宅,市级文物,广东省广州西关大屋


西关大屋多为砖木结构、青砖石脚、高大正门用花岗石装嵌。其平面布局按传统的正堂屋形式,基本上纵深方向展开。其典型平面为三间两廊;左右对称,中间为主厅堂。中轴线自前而后,自南而北,依次为门廊、门厅(门官厅)、轿厅(茶厅)、正厅(大厅或神厅)、头房(长辈房)、天井、二厅(饭厅)、二房(尾房)。每厅为一进,一般大屋为二三进,形成颇多的中轴线。两旁偏间前部左边为书房及小院,右边为偏厅和客房。客房顶为平台,供乘凉、赏月和西关小姐们七夕拜月(拜七姐)等。偏厅、客房后面为卧房、厨房等。庭园中栽种花木,筑有假山鱼池,颇为典雅清幽。

岭南特色的传统民间住宅,市级文物,广东省广州西关大屋


西关大屋分布;

1、十八甫富善地区。爱育新街曾为“海山仙馆”主人潘仕诚古宅,一批西关大户也建宅在其间。

2、杨巷、杨仁里地区。为广州主要布匹和药材商市集中点,居住者多为商人妇,建筑偏于小巧精致。

岭南特色的传统民间住宅,市级文物,广东省广州西关大屋


3、十二甫地区。以西关平地黄群屋而著称。黄家庭院宽广,富甲一方,故有西关平地黄之说,相连的西关大屋不少,清代状元梁耀枢古宅,就建筑在今陶陶居位置。

岭南特色的传统民间住宅,市级文物,广东省广州西关大屋


4、宝华、十六甫地段。大屋很多,内有钟家花园为著名。主人钟锡琪,字仲环(清翰林)。屋内有楼、房、亭、廊等建筑,园内有池塘,种植荷花,并有“一拳石”和名为“寿者相”的酒家,故有一拳石斋、二酋轩、三雅堂、四时春、金符斋、玉茗堂、香石斋、巢烟阁、坚寿亭、云淙水榭等,其结构布局极具岭南园林特色。

5、逢源、宝源地区。著名的庭园建筑小画舫斋就建在宝源大街内,建筑用地2800余平方米,其建筑布局精雅,厅与书房均以内院相隔,居室凉爽如秋,院内有两层画舫建筑。逢源北街一带还有陈氏大院(陈廉伯家族)和相连的西关大屋群。

6、多宝地区(多宝大街、多宝坊一带)。有邓华熙六便过第宅,主人邓氏,广东顺德人,官居二品,曾任安徽巡抚等职。清代探花李文田住宅建在多宝坊,六间相连。邓宅、李宅的正间均为四柱大厅,比一般西关大屋显得更为高昂华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