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鋼鐵俠”董才平:一步一個“鋼”印


“鋼鐵俠”董才平:一步一個“鋼”印

文 / 極客君(微信公眾號ID:geekcaijing)


新年伊始,中天鋼鐵就傳出好消息。


中天鋼鐵集團與上海大學共同研製的“基於雙機架MINI軋機的高品質特殊鋼線材”研發成功,實現了國產高線實現高品質特殊鋼線材軋製。①


兩個星期前,中天鋼鐵一“智造”案例還入選了江蘇“融合創新發展案例”,依託“智造”平臺優勢,中天鋼鐵不僅拿獎拿到手軟,產品市場佔有率更是節節攀升。②


2019年6月,全球前50大鋼鐵企業名單出爐,中天鋼鐵集團位列第47位,連續7年入圍榜單。


從一家年產不足10萬噸、瀕臨破產的小鋼廠,成長為全球最大的優特鋼棒線材基地,中天為什麼能?董事長董才平又做對了什麼?


01


與眾多一路撫育企業成長的民營企業掌門人不同,董才平是一名完完全全的“空降兵”。


1970年,常州武進縣決定建設軋鋼車間,以此來填補當地冶金工業的空白。籌劃三年後,終於從縣水泥製品廠劃出個軋鋼車間,成立了武進軋鋼廠(1979年1月更名武進鋼廠)。③


1993年,江蘇武進鋼鐵集團組建成立,中外合資企業武進大眾鋼鐵有限公司誕生。轉眼過去四年,企業卻在發展過程中出現嚴重虧損。


此時,瀕臨倒閉的武進鋼廠已經無路可走,等待它的命運只有一個——“破產”。但在破產之前,有一件令當時廠裡領導非常頭疼的事,廠子經營不善倒閉是大事,員工拿不到工資更是大事。


1997年9月,董才平被調到了武進鋼鐵集團公司擔任董事長、總經理,當時給他的任務是:千方百計復工、千方百計把工資發出去、千萬不能讓員工上訪鬧事 ,堅持兩年,平穩破產。


雖然上級領導給他的任務是“延時破產”,但他深知肩上扛著的可是數千職工吃飯、養家餬口的問題。


這位短短几年間就讓一個產銷不足500萬元的鎖廠成長為年銷售額上億元的“空降兵”,開始琢磨鋼鐵廠能不能不破產。


於是,為了鼓舞士氣,他進廠第一件事:“我不是為了關門來的,而是為了把企業做大做強。三年內,我要重建武鋼。”


產品積壓、開工不足、資金奇缺、虧損嚴重、貸款貸不到、工資發不出等一系列問題,員工比誰都清楚,“說的好聽是沒用的”。


“但當務之急是要解決大家吃飯的問題,必須儘快讓生產正常起來,而要生產燃眉之急是要破解資金難題。”他暗下決心,一定要把企業徹底帶出困境。


董才平先從親朋好友處借錢給職工發工資,穩定住職工情緒,然後廣泛傾聽員工呼聲,從改革供銷入手,“卡兩頭,擠中間”,增強企業凝聚力;


接著對銷售、採購人員分別簽訂承包合同,以銷促產,並清理聯營、合資企業及下屬經濟實體,加大清收應收款力度。


經過一番改革,一年後,在全國冶金行業大面積虧損的情況下,武鋼實現了產品無積壓、資金快回轉、生產滿負荷,比上年減虧2295萬元。


為擺脫裝備陳舊、工藝落後的狀況,董才平相繼推出了“三大工程”。


1998年,企業在運河北岸,舉步維艱建起了“希望工程”高線廠,增強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1999年,建設“後勁工程”熱電廠一期,6萬千瓦熱電工程,為連續穩定生產提供了保障;

2000年,建設“騰飛工程”90噸超高功率電爐——連鑄工程。④


三個舉措充分發揮電廠優勢,滿足高線滿負荷生產,大大提高經濟效益,使企業走上了快速發展的軌道。


“三大工程”平均每年上一個,也創造了冶金史上的奇蹟,讓武鋼起死回生、浴火重生。


2001年9月,武鋼由國企改製為民企,公司也更名為中天鋼鐵。董才平又發動了“三輪規劃”,通過技術改造、兼併重組、淘汰落後,完善產業配套,跨進了“中國500強”之列。至此,他終於圓了“做常州最大的企業”的夢。


造化總是弄人,誰也沒有料到,當初董才平的到來,不僅讓瀕臨倒閉的廠子起死回生,還改變了其未來發展的整個軌跡。


02


如果說,扮演救火隊長的董才華做對了什麼?那就是從未放棄。


也正是這股不言棄的精神讓中天鋼鐵做什麼都比別人快、做什麼都比同行好。


隨後的幾年中,公司對外兼併收購擴大規模,對內做好節能減排,在金融風暴中危中尋機、發展壯大。


佔地面積逾80萬平方米的中天鋼鐵工業園區,常規建設需要3-4年,中天鋼鐵實際僅用一年多時間就基本完成;


與粉塵漫天、煤灰鐵屑隨風飛舞、噪音極大、到處瀰漫著刺鼻氣味的同行不同,中天的廠區內,道路寬敞平坦、四季花開、綠草如茵......


鋼鐵產業一直都是高能耗、高汙染的代名詞。而“環保是企業發展的底線”,卻是董才平和中天鋼鐵的共識。


近年來,全國各地接連掀起“環保風暴”。在汙染物排放方面,各地政府對汙染型較大的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數企業未達到了特別排放標準甚至是超低排放要求,即便達到指標,地區汙染排放總量仍有可能超標,並且還要繼續面對不定期限產、停產、搬遷的巨大壓力。


而從去年起,中天圍繞“超低排放”的高標準,成為江蘇省首家實現超低排放的鋼鐵企業,真正實現了“用礦不見礦、用焦不見焦、運料不見料、出鐵不見鐵”。


其實早在此之前,董才平就努力創建綠色工廠。


2005年,中天投入了150萬元開展廠區的綠化工作,

2006年,實現了廠區可綠化面積綠化率達100%。

2008年12月,投資25億元的老廠區技改工程全面完成,邁入500萬噸鋼產能的大型鋼鐵聯合企業行列。

2009年,南區優特鋼工程正式啟動,明確了邁向千萬噸級特大型鋼鐵企業目標。

2013年實現產銷超千億元,新老班子完成交替,邁出了更快的發展步伐。


此後,中天每年的綠化投入都達數百萬元,不斷新增綠化面積。


巨大的投入也換來了豐碩的回報。中天先後摘掉了“黃色鋼廠”的帽子,成為“藍色鋼廠”、成為工信部公示的首批符合《鋼鐵行業規範條件》的45家鋼鐵企業之一、成功入選國家級“綠色工廠”。


近年來,中天鋼鐵在節能減排、循環經濟上累計投入超過100億元,完成了從“傻、大、黑、粗”向綠色工廠的蛻變。


一向低調的民營鋼鐵大佬董才平,也迎來了高光時刻。2019年9月29日,在全聯冶金商會2019年企業交流會上,董才平高票當選會長。


03


任何企業的領先地位都是短暫的,而且很可能是曇花一現。因為市場的不斷變化,永遠穩坐領先寶座的企業是不存在的。


2019年,鋼鐵行業在經歷三年“化解過剩產能”後,鋼鐵行業盈利水平顯著下降。2020年鋼鐵行業運行環境仍然複雜多變,預計鋼鐵市場價格中線將繼續下移,鋼鐵企業利潤將進一步下滑。⑤


“只有加快研發核心技術,挑戰高端產品,才能走得更遠。”


“掌舵人”董才平似乎早就預料到這一點,在他看來,鋼鐵產業早已不是傳統的“大亂髒”產業,而是技術密集型、資金密集型、人才密集型產業。


他早早就按下了從初級製造向高端“智造”轉型的“開始鍵”,堅定不移的走高端化、精品化、智能化路線。


從2005年起,中天鋼鐵就實施優特鋼發展的三個“五年規劃”——五年“普轉優”、五年“優轉特”、五年“特轉精”。目前,中天優特鋼的比例已超過60%,在優特鋼棒線材領域已經成為全球最大。


“0.175毫米,比頭髮絲還細”、“兩噸重的線材拉100公里不會斷”......中天鋼鐵生產的軸承鋼,專供奔馳、寶馬等高端品牌汽車配件用。


不僅是汽車,中天優特鋼已經涉足工程機械用鋼、鐵路及橋樑用鋼、石油及深海用鋼等多個領域。下一步還將進軍超高強度的軍工用鋼,包括製造火箭、飛機關鍵承力構件、高壓容器和一些常規武器。


近年來,面對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的發展趨勢,中天先後實施了能源管控中心、遠程計量系統、一鍵式自動化鍊鋼、設備信息管理系統、連鑄坯智能噴碼機器人等一系列項目,配備NC、ERP、MES等信息化管理軟件。


依託集辦公、生產、物流、倉儲一體化“智能融合”平臺,全面實現無紙化辦公、精細化生產管控能力、一體化生產管控,不僅成功入選“江蘇省示範智能車間”,也成為江蘇“融合創新發展案例”代表案例。


2019年上半年,中天自主研發的“一鍊鐵鐵水罐罐號識別系統”完成測試後正式上線,成為全國首例機器取代人工應用於鐵水罐罐號的智能識別系統。


“今年我們提出了‘埋頭苦幹、三年再看、創新智造再出發’,正式啟動信息化、智能化‘五年發展規劃’,全力打造中天鋼鐵‘大數據中心’。”這是2019年11月28,董才平為打造“智慧中天”“數字中天”的新計劃,


在董才平的帶領下,中天鋼鐵正在朝著高質量發展;民營鋼鐵企業有了中天這樣的企業,也正在向高水平鋼鐵強國邁進。


①:富寶鋼鐵,《中天鋼鐵集團國產高線實現高品質特殊鋼線材軋製》,2020年1月13日。

②:中國鋼鐵新聞網,《中天鋼鐵一“智造”案例入選江蘇“融合創新發展案例”》,2019年11月28日。

③:常州日報,《常州“百億企業”中天鋼鐵:從快速增長,到轉型升級》,2019年8月19日。

④:江蘇經濟報,《“鋼鐵俠”董才平:書寫傳統企業如日中天的傳奇》,2019年7月17日。

⑤:新京報網,《中天鋼鐵的喜與憂》,2019年9月24日。


本篇作者 |李福來| 責任編輯 |李斌斌

主編 | 週週 | 終審 | 泥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