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何解決內蒙古17.1萬應往屆畢業生的就業問題?人社部門介紹多方舉措

3月2日,內蒙古自治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舉行第三十二場新聞發佈會。內蒙古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巡視員劉浩生就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和相應的政策措施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劉浩生介紹,今年內蒙古需要就業的應往屆高校畢業生總量達17.1萬人,比去年增加近9000人,創歷史新高。受疫情影響,就業面臨的挑戰疊加,使今年就業形勢成為近年來最為複雜、最為嚴峻的一年。


就目前而言,高校畢業生就業的難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高校畢業生現場求職招聘暫停。上半年是高校畢業生離校就業季,往年這段時間正是現場招聘會活躍期。今年受疫情影響,所有現場招聘活動停止,高校畢業生與用人單位面對面的洽談、面試和簽約無法進行。二是就業崗位相對減少。受疫情影響,勞動力市場發生變化,企業開復工延遲,用工崗位減少。內蒙古71.1%的就業存量集中在第三產業的住宿餐飲、休閒娛樂、交通物流、批發零售、文化旅遊等勞動密集型行業,而疫情對這些產業發展衝擊很大。目前,這些行業有的正在恢復,有的尚未運營,吸納就業能力減弱,高校畢業生及時就業受到影響。


劉浩生建議,用人單位和各類企業應積極承擔起促進就業的社會責任,充分利用好自治區政府及各部門出臺的幫助企業度過難關的有利政策,克服暫時困難,開發更多的就業崗位;及時發佈企業用工信息,精簡招聘流程,組織網上招聘、視頻面試,在線培訓。近日,內蒙古人才網正在舉辦“2020年自治區重點企業用工需求網絡視頻專場招聘會”,開啟了用人單位與求職者“一對一”雙選端口,請企業密切關注,做好招用人工作。


為應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內蒙古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主要採取了三個方面的措施。


一是強化促進就業政策支持。在高校畢業生促進就業現有政策的基礎上,針對疫情防控期間穩就業工作,提出了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的針對性措施,主要有:鼓勵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對春節期間開工生產、配送疫情防控急需物資的企業,每吸納一名高校畢業生就業,且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並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按每人1000元給予企業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支持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開展高校畢業生就業對接服務,對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組織高校畢業生到企業就業,並協助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參加社會保險的,給予每人100元的就業創業服務補貼;加大創業扶持力度,對已發放創業擔保貸款的高校畢業生,因新冠肺炎疫情可向貸款銀行申請展期還款,展期期限原則上不超過1年,財政部門繼續給予貼息支持。


同時,印發了《關於切實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明確了疫情防控期間全區事業單位公開招聘高校畢業生均改為網上組織或延期舉行。對因工作急需組織公開招聘的,要求招聘單位嚴格落實衛生防疫要求,儘量採用電話、視頻、互聯網等非現場方式辦理有關事項,相關體檢、考察活動也延後開展;對相關醫療衛生機構等事業單位需要緊急補充醫護人員等疫情防控工作人員的,可簡化高校畢業生招聘程序,開通招聘綠色通道,通過網上面試、考察等方式直接招聘聘用,保障疫情防控工作急需,相關招聘手續可疫情過後補辦。


二是密集開展線上招聘活動。全區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將所有現場招聘活動全部改為線上招聘,線上為廣大用人單位和高校畢業生搭建供需服務平臺。從2月21日起,在線上舉辦了“2020年內蒙古自治區高校畢業生網絡招聘月活動暨春季網絡招聘大會”,整個活動持續到3月7日,為期16天。通過設置網上專欄、組織專場招聘、視頻面試、雲對接、線上招聘進校園等形式開展網絡招聘,最大限度滿足用人單位及高校畢業生求職需求。截至28日,全區共舉辦82場線上招聘會,參與線上招聘用人單位6742個,提供就業崗位141543個。


鼓勵高校和用人單位利用互聯網進行供需對接,實行網上面試、網上籤約、網上報到,引導用人單位適當延長招聘時間、推遲體檢時間、推遲簽約錄取。指導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延長報到接收時間,可通過信函、傳真、網絡等方式為高校畢業生辦理就業協議簽訂、就業報到手續。


三是全面組織線上職業培訓。疫情期間,針對高校畢業生等就業群體參加線上職業培訓,公佈了首批職業技能線上培訓平臺目錄,包括國家層面的技能強國—全國產業工人技能學習平臺、中國職業培訓在線、中國國家人事人才培訓網等5個平臺,以及內蒙古精準脫貧就業創業學習平臺、呼和浩特市新東方烹飪職業培訓學校、呼和浩特市四眾職業培訓學習等13個培訓平臺。依託各類線上培訓資源,通過網絡平臺、培訓APP和公共郵箱、郵寄等方式,靈活開展視頻培訓、遠程培訓等,使有培訓願望和線上培訓條件的大學生都能得到培訓。培訓平臺近期還會陸續公佈,也請大家關注人社廳官網。


在高校畢業生創業培訓方面,依託“就業創業服務導航”微信公眾平臺“東雲啟創模擬實訓系統”,積極組織大學生開展創業培訓。這個系統具備了政策宣傳、線上報名、人員篩選、開班申請、線上教學、檔案整理等六大功能,方便了高校畢業生線上培訓。疫情防控期間已組織高校畢業生參加網上創業培訓2090人。


下一步,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將進一步把工作責任壓實。印發做好2020年度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通知,結合疫情防控實際,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年度任務進行分解,壓實盟市責任。加強和教育、財政等部門的協調配合,加大在政策、資金、培訓、招聘、指導隊伍、信息服務等方面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支持力度,持續落實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基層成長和就業見習3項計劃,組織開展“疫情防控就業服務”和“離校未就業百日攻堅”兩大行動,確保完成高校畢業生就業年度任務。進一步把政策措施定準。按照國家要求啟動大學生就業問卷調查,通過畢業生登陸政府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等方式,會同教育廳組織開展畢業生狀態和心態的調查,瞭解疫情影響下畢業生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有針對性提出精準的落實措施。也希望廣大高校畢業生積極參與,把大家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反映上來。進一步把就業服務做細。在繼續組織系列網絡招聘活動的基礎上,人社部門將開展線上送政策、送崗位、送信息活動,指導各地集中梳理發佈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清單,擴大基層就業、企業吸納就業、創業擔保貸款貼息、見習補貼、稅收優惠、靈活就業等政策的知曉面;及時公佈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相關各類信息,使畢業生在家就能夠了解檔案存放、面試簽約、考錄招聘延遲等服務信息。同時,充分調動和鼓勵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積極參與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活動,對符合條件的落實就業創業服務補貼。進一步把就業的渠道拓寬。隨著自治區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加快企業復工復產,支持中小企業健康發展,擴大勞動力市場需求,經濟發展帶動就業的效應將逐步釋放。我們將搶抓機遇,充分挖掘重大工程項目、工業產業園區、服務業等帶動就業潛力,開發更多適合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崗位,努力拓寬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