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青島膠州市民政局以“五指合拳”之力守住社區疫情防控最後一公里

在疫情最吃勁的關鍵階段,青島膠州市民政局作為社區治理職能部門,始終堅持“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原則,堅定信心、精準施策,科學實施“一張平面圖、兩條工作線、三支突擊隊、四本新臺賬、五步工作法”的五大舉措,以五指合拳之力,成橫掃疫毒之勢,揮向社區疫情防控最前沿,奮力守住社區疫情防控最後一公里,為全市復工復產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為社區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提供堅實保障。

精準繪製一張平面圖,詳實醒目

疫情防控工作啟動第一時間,各社區精準繪製一張社區平面圖,詳細標記轄區所有小區樓座和網點,保證轄區內只要是房,圖上就有位置。為社區依據平面圖全面進行居住人員情況摸排和封閉管理,確保不漏一房、不漏一人、不留一個“死角”、不留一個“盲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全市共繪製社區平面圖870餘張。如膠州市阜安街道陽光麗景社區平面佈局圖清晰標註了包括流動人口在內的15000多名社區居民的居住信息和相應的防疫責任人,讓社區防疫工作做得更精準、更精確。

認真把握兩條工作線,內外結合

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膠州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連續下發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社區防控工作方案》《膠州市關於疫情防控期間外來務工人員進出村居、企業的管理辦法(試行)》和《關於加強村(居)、社區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等系列文件,膠州市民政局快速響應,積極起草下發了致全市各村(居)委會的倡議書和《關於進一步做好社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指導各社區切實發揮群眾自治組織作用,牢牢把握兩條工作線,即對居家人員開展信息摸排和隔離觀察服務工作線、對外出返回人員設置卡口執勤監測工作線,全力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牢牢把握對居家人員開展信息摸排和隔離觀察服務工作線。將居家人員摸排工作力量編組包片,分級負責各居民小組(小區)、樓棟、單元和住戶,把防控責任精準細化落實到人,人員摸排細化到每個小區每棟樓、每個單元每戶。通過電話、短(微)信、上門登記、張貼告知書等方式開展“篩樓式”排查和“地毯式”搜索,對商業網點“白天一樓上鎖、晚上二樓亮燈”的情況進行重點排查,確保逐棟逐戶精準排查,實現社區摸排工作“高效化”和“精準化”。全市用最短時間完成了80萬餘常住人口的信息排查登記工作。有的運用和總結出高效的排查方法。如,膠州市阜安街道白水泉社區經過多次排查走訪、入戶調查,總結出一套“一對、二訪,按燈找、互監督”的排查方法,將居家人員信息摸排工作做到細緻入微。

牢牢把握對外出返回人員設置卡口執勤監測工作線。採取自行安排人員或聯合物業公司、業主委員會等方式對轄區內小區實施封閉管理。在社區(小區)通行門口設立檢查站,嚴防外來車輛和人員進入小區,對本小區進出人員實施信息登記和體溫監測,24小時不間斷值守社區卡口。疫情防控啟動以來,全市共設置社區(小區)執勤檢測卡口1300餘處。有的克服困難,因地制宜設卡口。如,膠州市九龍街道通過強化人防、物防、技防“三防聯動”有效解決社區尤其老舊小區疫情防控難題;李哥莊鎮各社區積極發揮物業公司“守門員”作用打通防疫工作“最後一米”。

及時組建三支突擊隊,合力戰“疫”

疫情防控工作啟動後,膠州市委市政府、各鎮(街道)、各社區及時組建三支突擊隊,切實加大社區疫情防控一線工作力量。

機關幹部和社區工作者突擊隊奔赴一線。為防控疫情,各鎮(街道)取消春節假期,迅速將機關幹部和社區工作者召回工作崗位,成立機關幹部和社區工作者突擊隊,分赴卡口和社區開展疫情防控執勤登記和居家人員情況摸排工作。1月26日(正月初二),全市5000餘名鎮(街道)機關幹部和社區工作者全部奔赴社區一線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有的不知疲倦,長時間堅守在防控一線。如,膠州市膠東街道副書記於洲鐵肩擔使命、初心永不改,從大年除夕到正月初八連續九天堅守在社區“疫線”。

黨員先鋒突擊隊衝鋒在前。按照疫情防控工作新形勢,全市交通卡口撤銷後,膠州市委組織部、市直機關工委立即部署成立一支由476名市直機關幹部、65名街道機關幹部及515名社區工作人員共1056人組成“黨員先鋒突擊隊”。按照“一個街道一支突擊隊(黨總支)、一個社區一支突擊分隊(黨支部)、一個卡口一支突擊小隊(黨小組)”的建制編排,分別奔赴阜安、中雲、膠北、三里河、九龍5個街道的253個重點小區(樓宇)卡口開展執勤監測,與社區原有防控力量實現無縫對接,鮮紅的黨旗在社區疫情防控一線高高飄揚。

新時代文明志願者突擊隊靠前支援。膠州市民政局積極發動社會志願者參與社區疫情防控,成立由近100支社區和社會各界志願者隊伍1500餘人組成的新時代文明志願者突擊隊,參與社區疫情防控信息摸排和卡口執勤活動,湧現出“一縷陽光”義工隊、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新語社)等多支優秀社會組織,他們自發為社區卡口執勤人員送去薑湯等,慰問社區卡口工作人員並協助工作人員對進出社區人員測量體溫和信息登記,有力支援了疫情防控工作,展現了膠州市新時代文明的實踐使命擔當。如,膠州市民政局駐社區卡口突擊隊隊員自發發動社區退休老黨員、熱心大姨大媽成立志願隊伍,協助突擊隊隊員、物業公司人員在卡口辨認識別外來人員,作用效果相當明顯。

詳細登記四本新臺賬,不差一筆

在精準繪製一張平面圖的同時,在城鄉各社區建立社區居住人員臺賬、卡口人員值班臺賬、社區卡口登記臺賬和定期消毒殺菌臺賬四本新臺賬,形成橫到邊、縱到底的社區疫情防控網。

建立社區居住人員臺賬。

全面掌握本社區(小區)居住人員構成信息,便於情況摸排人員和卡口執勤人員查找、核對信息。

建立卡口人員值班臺賬。有效監督社區卡口執勤情況,確保24小時不間斷有人值守。

建立社區卡口登記臺賬。登記進出本社區卡口的人員信息,尤其是疫區來人信息,包括姓名、出發地、到達地、途經地和時間以及測量體溫等,及時掌握人員流動信息;對疫區來人耐心勸返,為社區居民築牢屏障。全市各社區一區一冊,登記辦法既符合實際又提高了效率。如,膠州市大數據發展中心創新開發 “膠州數智行”社區卡口微信掃碼登記系統,在全市城區400個小區(村莊)推行,通過快速掃碼代替手工登記,實現卡口快速通行,實時掌握疫情信息,有效減少人員滯留和紙質登記的筆紙接觸。再如,針對外來外出務工人員,膠州市膠北街道后王社區採取辦理“紅黃綠”三種顏色臨時通行證的辦法,有效解決本社區居民、外來人員和駐社區企業復工人員進出社區卡口甄別難的問題。

建立定期消毒殺菌臺賬。

組織物業公司或社區志願者4000餘人對小區廣場、單元樓道和垃圾存放地等場所開展衛生清理和消毒殺菌,及時處理亂堆亂放垃圾汙物700餘處,開展室內室外防疫消毒,消殺面積達6萬餘平方米,及時進行臺賬登記。

嚴格落實五步工作法,科學有序

積極面對“外方輸入”的壓力,各社區防控卡口工作人員鼓足幹勁、共克時艱,嚴格落實“五步工作法”。

第一步是“攔”,攔住進入社區的所有車輛和人員。

第二步是“驗”,查驗進入社區車輛和人員詳細信息。

第三步是“測”,對進入社區所有人員逐個測量體溫,發現有不同症狀的及時報告並採取相關措施。

第四步是“查”,查看進入社區所有車輛和人員的行動軌跡。

第五步是“登”,登記進入社區車輛和人員有關信息。通過實施社區卡口執勤“五步工作法”和24小時值班制度,及時掌握社區出入人員信息,確保社區卡口防控全時段無縫隙、無漏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