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朱元璋问刘伯温,朱家是否可以长久?刘伯温说,吾主万子万孙是什么意思?

红雨说历史


1368年初,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建立大明王朝。他放过牛、当过和尚、要过饭,他从最底层做起,在刘伯温等人的辅佐下打下了江山。他知道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对朱家的江山顾虑重重。

有一天早上,朱元璋在大殿内吃早餐,他虽然当上了皇帝,但他的生活依然很简朴,他的早餐是烧饼、稀粥、一些青菜。他拿起一个烧饼,刚咬了一口,就听外面一个太监来禀报:“刘伯温觐见”,朱元璋便心生一计,想测试下刘伯温,于是他便把这个刚刚咬了一口的烧饼,放在一个大碗里,并用碗盖盖上。一切准备就绪,朱元璋给身旁的太监一招手,那太监宣刘伯温晋见。


刘伯温,这个名字大家一定都听说过。这个人在民间被传为神人,他幼时是神童,12岁考中秀才(见县太爷不用跪)相当于本科,23岁进士(天子门生,相当于博士),26岁县长,就现在来说他的学历也是很牛。他是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温州市文成县)人,也叫刘青田,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掐会算,知天机,未卜先知,可谓精通。他在军事、政治、文学上都造诣匪浅。他就像一个完美的穿越者,料事如神。民间更是广为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他50岁出山,辅助朱元璋消灭群雄、推翻元朝、建立明朝,无论大战、小战,文战、武战,他的妙计都层出不穷。所以朱元璋只要有疑难问题,都会找他去密室商量,尊他为“老先生”。


这次朱元璋故意先卖个关子,等刘伯温走进大殿内,行过礼。

a: 朱元璋就问他:“老先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您猜这碗里是什么?”

b: 刘伯温掐着手指来回一算,说:这东西是圆的,既像太阳又像月亮,它刚被大金龙咬一口,它就是个烧饼”。

朱元璋开怀大笑,令人打开碗,果然是个烧饼。

a:朱元璋接着问:俺家的江山寿命大概有多长?以后发展趋势咋样?


万子万孙含天机

b:刘伯温又掐掐手指说:“一切老天说了算,陛下您万子万孙,不必问了。”在这里刘伯温说出了天机,“万”指的是万历皇帝。明朝最后果然毁在了万历皇帝的儿孙手中。更确切地说大明从万历皇帝这就已经有了灭亡的趋势,他30年不上朝,纵情酒色。

他的儿子朱常洛沉湎酒色,纵欲淫乐,“一月天子”最后服“仙丹”死了,终年38岁。

万历的孙子朱由校,鲁班的忠实粉丝,“木匠皇帝”,整日沉迷于木匠活,1627年8月11日落水,生病的朱由校服用“仙药”身亡,终年23岁。


万历的孙子朱由检,哥死弟继位,内忧外患,天灾不断。吊死煤山,明亡。这正是刘伯温唱词:“万子万孙”的应验。

a:朱元璋没有听懂,又看刘伯温说话有顾虑,他就说到:“国家兴败皆有定数,这天下也不是我一个人的天下,有德有能力的人都能得天下。老先生说吧,没关系。”

b:刘伯温慎重地说:“天机不可泄露,否则是大罪。请陛下饶我不死,我才敢说。”


朱元璋立刻赐了刘伯温一个免死金牌,刘伯温开始放心大胆地说起来,这里用“唱”更恰当些。老朱还令旁边那太监给刘伯温敲碗助兴,因为刘伯温说的话琅琅上口,就像诗歌一样:“我朝大明一统世,南方终灭北方终,嫡裔太子是嫡裔,文星高拱日防西。”

意思大概是,如今太子朱标虽是嫡出,会有文星要取而代之继承皇位。这里所说的“文星”,就是后来继承皇位的建文帝,朱允炆。

朱元璋以为他在罗嗦直接打断他的唱词,直奔主题说:“我南京城防守如此坚固严密,针扎不进,水泼不进,难道还有啥危险?”

刘伯温唱:“都城虽然防守严密,但恐怕燕子会飞进来。此城御驾尽亲征,一院山河永乐平,秃顶人来文墨苑,英雄一半尽还乡。老朱心想:“这天机也太深奥了,俺不懂也不敢问”,只见朱元璋的眉头拧成了疙瘩,也没有听懂啥意思,感觉不是啥好事,摆摆手叫那个敲碗的太监下去了。

这段歌谣中,刘伯温更像穿越者,他准确地描述了朱元璋驾崩以后的大明王朝是个什么样。“燕子”,就是指燕王朱棣,这段歌词的意思即燕王朱棣(年号永乐)在谋士姚广孝(秃顶人,僧人)的帮助下,发动靖难之役,谋逆篡位。

刘伯温看朱元璋对此非常关心又接着唱:“北方胡虏害生民,御驾亲征定太平。失算功臣不敢谏,生灵遮掩主惊魂。”

意思是,为了驱除外敌瓦剌,俗称的鞑子,明英宗朱祁镇不听大臣劝阻,御驾亲征,结果他兵败被俘,明朝也差点亡国。这是历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变,也是历史上御驾亲征最惨的一次。

刘伯温一直唱,下面省略一千多字。

刘伯温不仅预测了靖难之役、土木堡之变等整个明朝历史,更神奇神奇的是,它甚至预测到了鸦片战争和慈禧当政攻打太平军的事。

刘伯温死后几十年,他唱的那些预言的确发生了,人们都非常惊奇,惊叹刘伯温是神人。

他的这首预言1912字,在中国传统的历书《通胜》中可把它翻出来。


这个故事也有一些人质疑,说它是明朝以后的人编的。是编者把《烧饼歌》署名为刘伯温,这是后人假托刘伯温之名写成的,刘伯温是个神乎其神的人物,用他当此书的作者,更令人惊叹。另外并无任何史料能够证明此书为刘基所作。

关于开头,刘伯温之所以能一下子猜到碗里的烧饼,这与他的细心有很大的关系,朱元璋的早餐还在那摆着呢,桌子上应该有朱元璋吃掉的很少的几粒芝麻粒,胡子上也有,这难免被细心的刘伯温看到。另外刘伯温的人缘非常好,朱元璋身旁的太监给他手语也不一定。


当然也有很多人对此深信不疑,叹服它的精准,《烧饼歌》是从一定的“象数”规律排来,涉及到“象、数、理、占”的入化应用。至今民间仍有很多人认为它概括了明朝、清朝、中华民国以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今后的各种大事,并在拭目以待等着预言的应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