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5 過了耳順之年的馮小剛,終於柔軟了


這一年註定是有歡喜,亦有悲涼,有收穫,也終有失落。人生如此,電影也如此,愛情如此,幸福也如此,願每個人都能將困苦踩在腳下,走在雲端。


那些歲月裡走散的人終會回來的。


01


21年前,兩鬢斑白的葛優坐在皮製沙發裡,他戴著一副老花鏡對著全國觀眾說:


很多年過去了,我沒有再見過她,也沒有她的任何音訊,我把我的愛人給丟了。


過了耳順之年的馮小剛,終於柔軟了


當時的我坐在電視機前哭得稀里嘩啦,你看那個人真好啊,老了還能坐在圖書館,有咖啡喝,還有輪椅坐。後來葛優被一漂亮女人喊醒了,那女人叫徐帆。


電視機前淚眼婆娑的我,暢想也能有個女人抱抱我。


那一年是1998年,距離舉世聞名的“葛優躺”剛剛過去7年。


人世說來奇怪,我們都以為自己老的時候能夠兩鬢斑白,結果卻發現,真到老的時候,連發型也由不得自己,怎麼就寸草不生了呢。


更多時候,我們坐在影院去看電影,最後卻發現是電影在看我們。我們說老就老了,而電影裡的人卻青春永在。


從1997年開始,稱霸賀歲檔的馮小剛,今年又攜新電影《只有芸知道》捲土重來,這個製造太多諷刺幽默的男人也終於不再年輕了,首映禮上,他頭髮斑白,62歲了,站在身邊的那個人也52了。


當年鬧騰著說“地主家也沒有餘糧”的哥們姐們轉眼也都人到中年了,被大針扎醒的張佃戶都去世整整14年了。


看片會上,過了耳順之年的馮小剛說了一句:


我老了,人上了年紀就特愛懷舊,跟欠著情似的。


想來人生真是如此,年輕時遇到一個人,遇上一些事,在短暫時間內,碰出火花,最後不知道怎麼,莫名其妙就冷若冰霜了。我們本以為自己很深情,可時間卻把每個人弄薄情了。


可一旦到了歲數,卻又會開始懷念一些人、一些事,欠了的情就會想著一件件慢慢還。


過了耳順之年的馮小剛,終於柔軟了

《只有芸知道》上海首映


02


十幾年前,看馮小剛的電影,可以笑得沒心沒肺。多年後再看,看著、看著卻笑不起來了。


只是電影裡的一句“很多年過去了”,就足以讓很多中年人淚崩。

還有那句“1997年過去了,我很懷念它。”當時大家都以為是一句笑話,可現在怎麼看都是傷感,22年眼睛一閉一睜,就過去了。


《甲方乙方》裡,技術員北漂十幾年,最後還是買不起房,四十多歲的大男人,還擠在集體宿舍裡。妻子得了癌症,沒幾天日子了,還得靠好心青年姚遠 “借房圓夢”。看的時候,沒啥感覺,現在再看,心就跟被電了一下。


《私人定製》裡,司機以為自己剛正不阿,絕不學貪官汙吏收取賄賂。可等到自己當上領導了,卻發現躲得過金錢,卻沒能躲過女人。女人和金錢其實都沒錯,原來是我們自己錯了。


過了耳順之年的馮小剛,終於柔軟了

《私人定製》


二十多年前,馮小剛用小人物構建了一個諷刺幽默的世界,可當年的影評人卻批評他俗,一棒子被敲在俗柱上的還有王朔、鄭曉龍等一干好青年。


年輕時的馮小剛真剛啊,他很興奮、而且敏感、隨時開炮,回懟任何人 :“恕我直言,在座都是垃圾”。


只是到今天,電影都俗了以後,再沒有人聊電影俗了。


重新看馮的電影,卻總讓人有說不出來的空曠和憂傷,以前我們常說電影模仿生活,可如今千帆過盡,卻發現電影從來不曾模仿生活,反倒是生活模仿了電影。


《甲方乙方》裡,葛優捏著嗓子對張佃戶說: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這多像當下的2019,張佃戶肯定過得不好,而地主家的日子也是如履薄冰。


《私人訂製》裡,範偉扮演的專克領導的司機,前後給五個領導開車,進去了仨。更弔詭的是,當年的兩個女主演,離婚了倆。到了這個時候,大家也就明白了,生活真的模仿了電影。


《非誠勿擾》裡,秦奮用一臺爭議分歧機騙了範偉的風險投資,這總讓人想起當下的中國商業故事。


這樣的諷刺,在馮氏電影裡隨處可見。還有一句話咋說來著,一切都是假的,只有夢是真的。



過了耳順之年的馮小剛,終於柔軟了


03


1984年,是馮小剛開始做夢的一年,當時的馮小剛在北京電視藝術中心擔任美工師,從此正式進入影視圈。


當年的中國不說人話,報紙、雜誌都是清一水的官話,和王朔認識之後,慢慢開始攢人攢電影。當年的他們靠著說人話,靠著那套諷刺幽默,火了十幾年。


1993年拍了大火的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1997年,是馮小剛電影夢的開始。在拍了幾部被禁電影之後,王朔遠走美國,馮小剛獨撐大局,為了賺錢,夾縫中求生存,慢慢開始走上賀歲片之路。


二十年內,以一年一部的速度,不停洗刷票房。直到2012年,才首次在票房敗北,而中國電影票房標尺也在短短几年內,從10億俱樂部變成了50億俱樂部。


80年代走過來的電影人真剛啊,在規則裡找生存,在夾縫中找生存,在磨難中守夢想。


20年的時間內,就喜劇而言,大陸看馮小剛,香港看周星馳。周星馳用無厘頭構建涇渭分明的世界,馮小剛用小人物構建了當下的中國真實。


從2007年拍《集結號》開始,馮小剛每拍一部商業片,就會給自己拍一部文藝片,用他自己話說,這些電影是還情的,還給青春的。妻子徐帆常說:“馮小剛就是個文藝青年”。在他文藝片電影名單裡,也有《1942》、《我不是潘金蓮》、《芳華》。


拍喜劇為了賺錢,拍文藝片為了圓夢,圓錯過的那個電影夢。


馮小剛的電影基調是溫暖,他塑造最成功的小人物,均由葛優打造。套用一句流行話,葛優或成馮氏電影最大贏家。


過了耳順之年的馮小剛,終於柔軟了


在馮氏電影中,流水的女主角,鐵打的葛優。


《不見不散》裡,在美國混了十幾年的劉元,他沒有實現美國夢,賣過保險、賣過墓地、當過導遊、還差點因非法移民進過監獄。最後的舞臺也不過是一輛二手房車,吃喝拉撒全在車裡。直到電影結束,他也沒在美國立足,而是坐上返回中國的飛機。


《大腕》裡,電影廠下崗的職工尤優為國外大導辦了一場喜劇葬禮,圈了一大堆廣告贊助,可自始至終他都是一個身份卑微的人,為了躲債,最後鑽到精神病院去了。可他唯一的幸福就是對著屏幕,和關之琳調整了好幾次姿勢的舒服一吻。


《甲方乙方》裡,姚遠和幾個朋友做好夢一日遊公司,不是被“巴頓將軍”給槍斃嘍,就是被“打死也不說”扔的花盆給腦袋瓜子開了瓢。幹了一年,沒掙到錢,還差點把房子倒貼給北漂技術員。


可最後飄雪的那個大年夜,他卻真的很幸福。在愛情裡,他一點都不卑微,什麼成功,什麼金錢,什麼別人的生活,啥都是假的,只有和北雁結婚這事是真的,擠在衚衕的房子裡,涮火鍋、胡侃、喝燕京啤酒才是真的。


還是那句話咋說來著,當你啥也沒有的時候,只有夢才是真的。


過了耳順之年的馮小剛,終於柔軟了

《甲方乙方》


04


馮小剛年齡大了,可是還有“夢”。


60歲之後,馮小剛開始明顯念舊,老念著過去那點事,念著文工團那點事,就拍了《芳華》,念著年輕時候一個朋友的愛情,就拍了《只有芸知道》。


60歲之後,你能看到馮小剛鬆弛了很多。這個世界有個規律,但凡年輕時過剛的拼命三郎,到老了,都會表現得格外鬆弛,然後整個人也就軟下來了。


在馮小剛新電影《只有芸知道》裡,那些美好的愛情畫面,新西蘭的曠野風景,男女主角的細膩愛情,那些扎心的臺詞,沒有了以往馮氏的諷刺幽默,卻多了幾分細膩感人。早些年,馮氏電影只要看到對話,就知道是馮氏風格,而現在馮小剛卻試圖去掉個人化的元素。


這是馮小剛的柔軟,也是馮小剛的勇敢。


更讓人感動的是這部電影取材於馮小剛朋友張述先生的真人真事,張述先生80年代,在北京的公交車上一見鍾情認識了後來的妻子,有你的生活,才是生活,兩個人過了半輩子的神仙日子,後來妻子去世,自己就成了被留下來的人。


人世總是這麼捉弄人,好端端的兩個人,就生生被留下來一個,最後留下的那個人苦啊!什麼是孤獨啊,沒有你的孤獨才叫孤獨,沒有你的日子,也不叫日子。


到了一定年齡,就會越來越相信常識和規律,也就明白這個世界但凡美好的事物,都或多或少需要那麼一點運氣。


人生的悲壯全部來源於此,人生的幸福也來源於此。



過了耳順之年的馮小剛,終於柔軟了


21年前,裝瞎的劉元對李清說:“我又能看見了,這是愛情的力量!”21年後,羅芸告訴隋東風“房子、車子都不能給我安全感,只有你能”。


每一對恩愛夫妻,其實都是肝膽相照的愛情。


好了,歲末了。


這一年註定是有歡喜,亦有悲涼,有收穫,也終有失落。人生如此,電影也如此,愛情如此,幸福也如此,願每個人都能將困苦踩在腳下,走在雲端。


那些歲月裡走散的人終會回來的。

世間最好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我的還有一些文章這裡沒有,關注公眾號“牛皮明明(ID:niupimingming)”,回覆“好文”,即可收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