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嘉楠:穿越區塊鏈,養成AI芯片第一股

11月21日,嘉楠科技(以下簡稱嘉楠)在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交易代碼為“CAN”,總計發行1000萬股ADS,每股定價9美元,募資金額9000萬美元。

上市之後,嘉楠旋即成為雙料第一股:中國自主知識產權AI芯片第一股和全球區塊鏈第一股。

時間回到2011年,當時還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一名碩士研究生的張楠賡接觸到了比特幣,覺得它有1%的可能改變世界,一年後,他覺得區塊鏈改變世界的可能性上升到了5%,於是毅然決定退學創業。

嘉楠:穿越區塊鏈,養成AI芯片第一股

在學校期間他就做出了第一臺基於ASIC芯片的計算設備,這臺設備後來成為了嘉楠的主打產品,引領整個行業進入ASIC時代。

在快速爆發的區塊鏈業務之下,嘉楠的主業其實是芯片,核心價值是算力。張楠賡說:“2012年9月17號左右,我決定用做芯片的方法做ASIC計算設備,當時還沒有區塊鏈這個概念。”

在2017年、2018年和截至2019年9月30日的九個月中,嘉楠累計生產了1.5億多顆ASIC芯片,2019年Q3量產數增幅15%。

上市後,嘉楠募集到的資金將主要用於芯片、算力和AI產品的研發以及擴大海外業務的發展,繼續加強在海外內市場的領導地位。

張楠賡說:“從開始創業到現在,我們其實一直聚焦於做與計算有關的事情。一個提升了社會運行的效率,一個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場景。”

1

邊緣側市場

5G時代正在翻開“計算”的新篇章。未來十年,大規模數據的傳播時間將無限縮短,算力將成為改變世界的關鍵因素,這意味著芯片產業將迎來一個爆發期,嘉楠在這個賽道上提前拿到了一張船票。

這張船票的票面上寫著兩個詞:計算和場景。

2016年,嘉楠在芯片工藝製程上走到了16nm,成為國內前十量產16nm芯片的公司。邊緣側AI芯片的研發開始了。

嘉楠:穿越區塊鏈,養成AI芯片第一股

經過兩年摸索,嘉楠在2018年9月推出了一代AI芯片。為了充分考量邊緣側應用場景和IP的自主可控需求,嘉楠的AI芯片從一開始就選用了輕量級的更適用於AIoT領域的RISC-V架構,

邊緣側AI芯片的研發要求需求前置,需要在芯片研發前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具體的功能。同時,邊緣側AI芯片面臨設備嚴格的功耗和算力條件限制,需要在計算效率和通用性之間保持平衡。

RISC-V計算架構可根據實際應用場景進行指令的拓展,靈活適配端側設備的功耗和算力限制。嘉楠試圖通過技術創新,縮短芯片的研發週期,加速迭代。這最終成就了中國自主知識產權AI芯片第一股。

“我們希望通過‘計算+場景’雙輪驅動的方式實現智能計算的真正落地,進而推動人們生活的改變。”

為了推動智能計算的真正落地,嘉楠探索了很多應用場景,如智能門鎖、無感門禁、智慧能耗、病蟲害識別與防治等領域。

5G時代,AIoT時代,技術很重要,但技術落地更重要。真正考驗技術研發的是場景化的落地,所以嘉楠給自己的定位是一家“專注於邊緣側AI市場的公司”。張楠賡認為,邊緣側市場還處於藍海狀態。

首先是5G技術的發展,將推動智能硬件在應用場景中的爆發,但很多產品還不夠成熟,比如智能門鈴,現在主流產品還不能實現對人臉的識別或精準識別。這對嘉楠來說,意味著巨大的施展空間。

其次是AI芯片專用化已經成為一種趨勢。現在流行的GPU、FPGA都不是完全針對AI設計的計算架構,這意味著AI將對傳統的計算架構產生變革性衝擊。在這一波衝擊中,創業公司將有機會與巨頭一爭。

2

技術無捷徑

要想與巨頭“一爭”,技術研發是唯一的路徑。張楠賡認為,芯片行業去積累團隊、技術,沒有什麼捷徑可以走,就是一代一代迭代下去,靠一張一張晶圓堆出來。所以嘉楠從創業之初就堅持自主研發。

嘉楠一代AI芯片勘智K210的核心IP,神經網絡加速器KPU就是守全自主研發的成果,下一代芯片K510也將延續前代的IP成果。

嘉楠:穿越區塊鏈,養成AI芯片第一股

嘉楠還是國內首家實現IC上雲的企業。

通過將IC研發平臺、HPC集群等統一部署到AWS,嘉楠極大的縮短了研發週期,實現了芯片的快速迭代。

同時,嘉楠正在嘗試引入互聯網工具和方法論來做芯片的研發,比如IC後端自動化等;以及,

堅持市場需求牽引的IC設計與研發。

傳統芯片的使用門檻低,且與上層操作系統隔離。而邊緣側AI芯片的研發週期嚴格適配端側的功耗和算力條件限制,且需要為客戶提供完整的產品模組或解決方案,所以嘉楠堅持以市場需求牽引研發。

為了滿足實際落地的需求。“技術很重要,但技術落地更重要”。在芯片研發之前,嘉楠就會根據實際場景確定需要實現的功能。

“計算+場景”雙輪驅動,缺一不可。為了適配更多的場景,嘉楠還為勘智K210芯片配置了機器視覺與機器聽覺這兩種能力,這讓勘智K210成為國內不多能保持一定通用性的ASIC計算芯片。

嘉楠:穿越區塊鏈,養成AI芯片第一股

在芯片的工藝製程上,嘉楠始始位於行業前列。

2016年就實現了16nm芯片的量產,並在2018年實現了全球首款自研7nm芯片的量產。量產能力是嘉楠與其它芯片公司重要的區別之一。技術再好,不能在具體場景落地不行,不能量產也不行。

從長遠的角度看,商業文明的發展離不開技術的推動,而推動技術研發的最好方式就是實現商業化。中國芯的未來需要商業模式的創新。

3

中國芯未來

嘉楠給自己的定位不是一家傳統的芯片公司,而是一家全球領先的通過高性能計算專有芯片提供超級計算解決方案的提供商。使命和願景是讓所有人都能使用超級計算,推動區塊鏈和AI技術的廣泛採用。

最終實現提升社會運行效率和改變人類生活方式的目標。

嘉楠不僅提供芯片,也提供開發板、模組以及整體的解決方案,未來還將涉及數據中臺服務,以及和雲端企業合作,為客戶打造全生命週期的智能計算服務。

與客戶一起,全程擁抱AIoT+5G的浪潮。

在市場上,嘉楠不僅打造了POC概念性產品,幫助客戶快速理解芯片的實際性能和應用,還成立了產品組,比如智能門鎖模組、無感門禁系統模組、智能電錶模組等,來鋪助終端廠商的產品生產。

嘉楠:穿越區塊鏈,養成AI芯片第一股

傳統芯片研發後,可能只需要給用戶一本開發手冊就行了,但是AIoT+5G時代,技術的研發門檻在提高,這意味著很多客戶自身的條件無法滿足生產。針對這一現實情況,嘉楠決心同客戶一起打磨產品。

張楠賡認為,中國未來一定會成為芯片設計、製造、使用的中心。但是要達成這一目標,離不開整個產業鏈上下的共同努力。5G時代,商業生態將發生一次“宇宙大爆炸”,這意味著廣泛協作時代要來了。

站在信息化角度看過去,真正被改造的傳統領域其實非常有限,主要集中在電商、物流、社交以及媒體等領域;站在智能化角度看未來,需要被改造的領域更是如漫天繁星,AIoT將是有史以來最的浪潮。

5G是這波浪潮的前奏。張楠賡認為,5G讓數據傳送更加高效,由此有可能改變AI芯片架構。傳統芯片架構受摩爾定律的限制,很難適應人工智能發展的需求,市場需要專門的人工智能芯片。

從商業化推動技術研發的角度看,機會就藏在邊緣側市場裡。邊緣側市場的爆發將倒逼計算架構的突破,而早早拿到船票的嘉楠將有機會成為這一波浪潮的引領者之一。在區塊鏈市場的爆發,只是第一戰。

未來,算力將是核心的戰略資源。算力之所AIoT,就像石油之所工業時代,所以嘉楠給自己的定位是一家超級算力解決方案提供商。

嘉楠將以不斷提升的超級算力作為企業生產力,為客戶提供AI競爭力,助力客戶在智能化世界實現自我價值,迎接智能經濟新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