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 傅佩荣:伤害孩子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他从小心想事成

《论语》中有两句话,最适合用来教育孩子。

原文是: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我们翻译为:

孔子说:“爱护一个人能不让他劳苦吗?真诚对待他能不给他规劝吗?”


很多父母照顾孩子无微不至,要求孩子把书念好就好了,别的事都不要管。

这句话不知害了多少孩子!

因为这样让孩子变得自私自利,他们遇到任何为大家服务的事都不做。

很多学生上了大学,连扫把都没拿过。

请问他将来如何去组织自己的家庭呢?怎么和别人合作呢?太难了!

所以很多大学里都加了一门劳动服务课,让学生负责清洁他所在系的大楼,或者学校某些公共活动的地方。

也算学分的,不打真正的分数,由老师来督促。这是好事。

但是,我看到很多学生拿拖把像拿毛笔一样,乱挥乱画,因为在家里没拖过地,还要老师示范。

对小孩过度保护绝对不是好事。

西方一位大哲学家柏拉图说过一句话:

要伤害一个孩子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小孩从小心想事成。

这的确值得做父母的反思。

孩子从小要什么给什么,这样小孩就完了,就变成废人了。

做父母的对于小孩怎么教育呢?

“爱之能勿劳乎”,让他做一点事。

孩子一路长大都没有做过家务事,这是让人担心的事情。

柏拉图不愧是一位哲学家,看得出一个孩子难免有生物的特质——好逸恶劳。

让他尝到辛苦劳作的滋味,他更懂得珍惜环境。

譬如,定期让孩子在家里扫扫地,他就会知道要保持干净。

我有一个朋友,家里面有一个宝贝儿子,他请了一个菲佣来照顾孩子。

家住三楼,早上起床之后,小孩子下楼都要佣人背,背到上初中了还要背。

我心里想,这样能背到几岁呢?孩子最终还是要自己走路,从小好逸恶劳,将来怎么独立呢?

一个人最可贵的,是能够替别人着想,知道自己所得来的一切都要感恩。

没有感恩的心,一辈子和别人相处都会有困难。

因为他得到了不知道感恩,稍微失去、需要牺牲奉献一些,就会抱怨不已。

父母爱护小孩,就要让他练习劳动,当然,有时候可以稍微谈谈条件。

我们小时候就是这样,那时候家里很穷,我们好好帮忙父母做家务,下个月父亲发工资时,就会给我们一人五毛钱。

我总把五毛钱存起来,非常珍惜的,知道这个钱是努力挣来的,不能乱花。


第二句,“忠焉能勿诲乎?”

傅佩荣:伤害孩子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他从小心想事成

这个忠当然不是忠于长官、忠于领导、忠于国家,而要理解为“真诚”。

别人若真诚地规劝你,能不让你有所触动吗?

一个成人有错误、有缺点,别人看在眼里,多半会选择沉默以对。

那么大年纪,能改早就改了,如今大概已改不了,何必苦劝又惹人嫌呢?

我们要知道,有人劝告是幸福的事情。

我有时会想,如果父母还在世的话多好。

印象比较深的,是我都已经四五十岁了,母亲那时候还在,有时候看到我会说:

你衣服穿得够不够?会不会着凉?要不要帮你打一件毛衣?

我母亲卧病在床三十年,半身不遂,我心里想,您老人家照顾好自己就好了,不要担心我。

但是现在体会到,有父母亲这样关怀,是多么幸福的事啊!

父母亲规劝是为我们好,老师规劝也是为我们好。

否则,他们为什么要冒着惹人反感的风险,还要说呢?

因为完全可以不说的。

尤其是大学的老师,学生已经成人了,念到大学、研究生。

这些孩子从小生活在太平盛世,不知道什么是战乱、什么是贫穷,以为一切本来就是这样子的。

其实,谁能保证一生都那么顺利呢?

也许大环境还是太平的,但是个人的遭遇就很难说了。

往往前半生越顺利,后半生受的苦越大。

美国学者曾做过一个调查,结果显示,家里面有钱的孩子,到了中年之后,特别容易觉得人生乏味。

譬如一个人工作了好几个月,才挣钱买到一双鞋子,一定会很珍惜;

如果是父母买的,一过生日一口气买三双鞋,孩子会珍惜吗?

父母在时还可以照顾孩子,将来总有一天孩子要独立的,怎么办呢?

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出,孔子很了解人性。

傅佩荣:伤害孩子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他从小心想事成

要一个年轻人成长,就要给他训练,甚至是磨练。

我们常常听到一句话,觉得真有道理:慈母多败儿。

一个慈爱的母亲,经常会教出败家子。

这时候我们要警醒了,慈爱的母亲很好,但是要有智慧。

该批评管教,就批评管教,否则孩子一旦长到一定阶段,就来不及了。

就好像一棵树,小时候没有帮它剪枝叶,它不能长得很挺直,长成了以后再去砍削,那就伤筋动骨了。

孔子是就普遍意义说,对待年轻人,不管是自己的孩子,还是别人的孩子,

要爱护他,就要让他劳动、让他辛苦,让他以自己的力量去得到他所要的东西,不要完全靠别人。

对他真诚就要劝导他,而不是一味地宽容,替他找借口。

这两句话在《论语》的后半部分,我们读《论语》,越到后面,越会看到很多有分量的话。

所以,读《论语》不能永远只看前几篇,要勇敢地继续读下去,会有更多人生的启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