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埃及是個怎樣的國家?

吳建義


一直以來,埃及是世人最熟悉的中東、阿拉伯乃至非洲國家,它的歷史從金字塔時代至今已有5000年,其國情可以用“一條大河、兩個主義、三位強人和四大支柱”來概括。

 

阿拉伯埃及共和國橫跨非洲、亞洲,面積100萬平方公里,人口9568萬(2016)。

尼羅河自南向北把埃及分為東西兩半,西部是廣袤乾旱的利比亞沙漠,東部是狹長的半乾旱沙漠。

古往今來,閃米特—阿拉伯人構成這塊土地的居民主體。如今,包括貝都因人在內的阿拉伯人占人口總數的近90%,居民多信伊斯蘭教,大多數屬遜尼派,阿拉伯語為官方語言,大城市和商業階層通用英語和法語。最大的少數民族是科普特人,信基督正教,人數不少於800萬。科普特人、柏柏爾人和努比亞人一起,被認為是埃及的土著居民。

埃及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有6000多年,在奴隸制國家的法老時代,它留下灌溉農業、曆法文字和金字塔。在希臘化時代,亞拉山大圖書館照耀人類進步。當兩位羅馬統帥接踵而來,留給後人石榴裙下的綿綿談資。阿拉伯時代起,又把一座集伊斯蘭智慧和時代知識的愛資哈爾大學傳承千年。

史上埃及人幾無出徵,倒是強鄰一波接一波地光顧。從公元前7世紀到20世紀20年代,這片土地先後經受亞述、波斯、馬其頓、古羅馬、阿拉伯、馬木魯克、奧斯曼、法國、英國人征服統治,“住在(尼羅河)三角洲的人易於馴服”、“他們是最容易統治的民族”,英國人這樣評價埃及人的國民性。而阿拉伯學者給出這樣的解讀:“我們不是強暴的民族,而是很平穩民族。像尼羅河,我們自覺自己是一條平穩的、有力量的、滔滔不絕的河流的一部分,尼羅河給予我們以力量和忍耐……”即使經歷漫長的被征服,埃及依然保持著顯著的統一性,悠久而輝煌的古代歷史,成為埃及人自豪感的核心。

解讀一個偉大的國家,把脈“阿拉伯之春”後埃及走向,需要在“自豪和驕傲”的主線之外,以“一條大河——兩個主義——三位強人(第四位已坐穩位子)——四大經濟支柱”四維切入。

尼羅河:埃及的生命之河

埃及是尼羅河的饋贈(歷史之父希羅多德語),埃及全域只有尼羅河流經的狹長地帶土地肥沃,適宜耕種,而它僅佔國土面積的5%。阿拉伯第一、非洲第三人口大國九千多萬人聚居在1610公里(流經埃及長度)長的尼羅河兩岸和濱海三角洲。

在官僚主義和神權主義之間

“在官僚主義和神權主義之間”的埃及社會環境百年來似無改變。

“在埃及,一方面伊斯蘭教團體在提供醫療保障和教育方面發揮著主導作用,另一方面,儘管人口不斷增加,腐敗無能的政府卻對這些社會需求視而不見。在今天的埃及,伊斯蘭革命的所有條件都已經成熟:貧富懸殊、精英衝突、宗教壓迫和政治冷漠。”

以上摘自美國學者在專著《第二世界》埃及一章中的憂思表述。而學者和輿論一般認為,在埃及這個培養了現代伊斯蘭教好鬥性的國家,穆斯林變得更溫和、更善良,同時呼籲放棄暴力。

強人政治步入歷史?

歷史總有相似之處,現代埃及的三位強人均是行伍出身,納賽爾和薩達特來自陸軍,穆巴拉克曾任空軍司令。

1952年7月23日,陸軍中校納賽爾率領“自由軍官組織”兵變推翻法魯克國王,建立共和國,他定位埃及“阿拉伯支柱、伊斯蘭中心和非洲一員”的三大屬性。

1970年,與納賽爾同齡的薩達特繼任總統,他走出阿以“不戰不和”,外交路線由親蘇驟變為親美,在阿拉伯國家中第一個決定與以色列單獨實現和平。

1981年10月6日,薩達特被伊斯蘭原教旨主義者刺殺,穆巴拉克開始近30年的執政歷程。2011年2月11日,穆巴拉克“移交部分權力但不辭職”的講話換來開羅解放廣場的一片鞋底抗議......

2012年6月大選,穆斯林兄弟會推選的穆爾西在51.8%的投票率中以得票51.7%而當選。一年之後,在席捲全國的抗議示威“召喚”下,塞西代表軍方罷黜民選總統。2014年6月8日,他在47%的投票率中以97%的支持上臺,埃及重回軍人——強人威權的老路。

    經濟四大支柱遠遠不夠

2016年埃及實現GDP3362億美元,貧困率25.2%,預期壽命71.3歲,石油天然氣、旅遊、僑匯和蘇伊士運河是埃及經濟的四大支柱。

埃及的問題又在第三世界普遍存在,經濟發展難以惠及普通百姓,財富增長難追人口激增 ,特別是新財富並未流到多數民眾手中,40%的民眾日均生活費用仍在2美元以下。

加入億人俱樂部為時不遠

埃及乃至阿拉伯人的觀念經久不易:大家庭能帶來幸福和安全,多生孩子成為社會和家庭的必需。20世紀初,埃及人口剛過千萬,1952年2200萬,1981年穆巴拉克上臺時4000多萬,三十年後翻了一番多。按照當下每10個月100萬的增速,官方預計的2025年過億目標可提前3年實現。

人口膨脹而土地依然,吃飯問題困擾埃及。20世紀50、60年代,“尼羅河糧倉”還是糧食淨出口國。2006年,該國小麥、玉米和食用油的自給率分別為60%、56%、61%,如今,穀物一半以上依賴進口,並以人均年消費小麥180公斤、年進口500—600萬噸雙雙位列世界第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