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0 藏在甄士隱身上的祕密:誰說階層已然固化,底層無法逆襲?

藏在甄士隱身上的秘密:誰說階層已然固化,底層無法逆襲?

明清小說在結構上有個鮮明的特徵,就是在正文開始前常有一小段“入話”。這“入話”,有時是一首詩,更多的則是一個小故事。這個小故事與正文在情節上無關,但卻有著相似或者相反的內容與寓意。

《紅樓夢》主要描寫以賈府為中心的四大家族的興衰成敗,而開篇甄士隱一家的故事卻與之基本無關(只有賈雨村和香菱參與了一小部分),毫無疑問,這也是一段用於引入正文的“入話”。

甄士隱一家的故事其實很長,可作者敘述起來卻是極其簡練。

甄家本是姑蘇城中的富貴望族,甄士隱更是性格隨和散淡,無意功名,依靠祖業過了多年優哉遊哉的生活。他結識了寄居在隔壁葫蘆廟的窮書生賈雨村,彼此相談甚歡,常有來往。中秋佳節這一天,甄士隱特來邀賈雨村到家中飲酒賞月,賈雨村即席賦詩:

時逢三五便團圓,

滿把晴光護玉欄。

天上一輪才捧出,

人間萬姓仰頭看。

如此氣魄的詩句讓甄士隱情不自禁擊節讚歎,當他得知賈雨村因為囊中羞澀,無法赴京科考時,立刻贈送給他白銀五十兩和兩套冬衣。如此古道熱腸,甄士隱並不求回報,能夠識英才於草莽,讓他自覺很有成就感。賈雨村走後,他繼續過自己幸福安逸的鄉紳生活。

不想轉過年到了元宵節,意外迭生,甄家的幸福生活戛然而止。

藏在甄士隱身上的秘密:誰說階層已然固化,底層無法逆襲?

首先是愛如珍寶的女兒在元宵之夜丟失,隨後隔壁葫蘆廟起火,甄家房舍被燒成灰燼;搬到鄉下田莊想當個地主,卻因為天災人禍無法容身,不得已賣了田地投奔岳父,又被誆騙譏諷。這一路下來,萬貫家財很快散盡,甄家跌落到窮苦窘境之中。

而這一切的發生,既有無法預測躲避的意外,也有自己的無能無力(書中寫“甄士隱乃讀書之人,不慣生理稼穡等事”),還有識人不明(投奔岳父),如此貧病愧悔,讓甄士隱的人生充滿了挫敗感,不覺萬念俱灰。就在這時,他遇到了破足道人後,聽到他的“好了歌”,甄士隱忽有所悟,連家都沒回,妻子都沒有告知,便隨之而去。甄士隱的離去,不僅是看破紅塵,也是對人生的絕望,這個人間再無他立足之地。

甄士隱走了,甄家的故事結束了,而甄家兩個女孩的命運卻輾轉蜿蜒到了小說的正文之中。

女兒英蓮被偷走後頑強活了下來,十年後被賣入薛家,改名香菱,成為“薛大傻子”薛蟠的妾,地位卑微,薛蟠娶妻後又受盡凌辱荼毒。

而嬌杏,這個當日的甄家丫鬟,只因為兩次回頭看賈雨村,讓這個風塵落魄的窮書生頓生知己之感,從此在心中記下了這個女孩。做官後特意向甄家娘子討來嬌杏。嬌杏嫁給賈雨村後,備受寵愛,人生一路開掛,只用了一兩年的時間,就被“扶正”成為正妻。未來賈雨村飛黃騰達,嬌杏必將有誥命夫人之封。

藏在甄士隱身上的秘密:誰說階層已然固化,底層無法逆襲?

同是甄家的女孩,千尊玉貴的小姐成為任人欺負蹂躪的侍妾,而卑賤的丫鬟卻成為登堂入室的貴婦,這是命運的造化弄人,也是世事盛衰成敗的轉換。偶然與必然交織在一起,大時代的波濤洶湧中也藏著個體的努力與傳奇。

甄家的小故事,彷彿是賈府長正劇的預演;而甄家女孩的命運,也映照著未來賈府中少女們的人生。

甄家落魄與賈府衰敗從時間到情節都極其相似:

甄士隱和賈雨村在中秋賞月賦詩,那是甄家最後的快樂時光;賈府眾人亦是在75回過了最後一箇中秋節,一家人也是飲酒賦詩,雖然悲音顯露,但表面看起來卻還團圓和睦的模樣。

甄家在轉過年來的元宵節墮入一連串的災難之中,是否,在未完的章節中,賈府的悲劇也從元宵節開始?就如甄府一樣,一個偶然的意外帶來連鎖反應,隨後災難接踵而來,各種潛藏的矛盾與問題相繼爆發,善惡人性各有表演。於是忍不住猜想,難道也有一場大火?難道也有重要的女孩脫離既定軌道,以非尋常的方式離開賈府,從而引發災難?

藏在甄士隱身上的秘密:誰說階層已然固化,底層無法逆襲?

細節一定不同,但結局卻是一樣的。種種變故之後,賈府風流雲散,各自天涯。而倖免於難的賈寶玉心灰意冷,就如甄士隱一樣,不辭而別拋下妻子出家而去,“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誰說階層已經固化,底層向上流動不易?富甲一方的甄士隱妻離子散,貧寒的賈雨村和卑微的嬌杏卻逆襲成功;以賈府為代表的豪門貴族覆沒了,而在昔日的廢墟上一定又會有新的家族趁勢而起。金陵十二釵無一例外進入薄命司,賈芸小紅等底層小人物卻有可能能逃過一劫,也許還能獲得新的生機,演繹新的故事與傳奇,誰知道呢?

世間萬事,從來就沒有定數,誰也無法未卜先知,生命因此而充滿迷人的魅力。而命運無常,我們仍有努力的空間與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