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 乾隆為寒香見建寶月樓 待遇超皇后 百年後寶月樓成中南海正門

乾隆帝的後宮有41位妃嬪,這樣的數量不算少,但真正使人記住的沒幾個,其中卻也有一個兩個讓人念念不忘,容妃便是其中的一位,無論是電視劇,還是後人的認知,對於容妃的感覺很神秘,她是否身帶異香?是否是電視劇演繹得那樣美的傾國傾城?

乾隆為寒香見建寶月樓 待遇超皇后 百年後寶月樓成中南海正門

《如懿傳》中的寒香見,是乾隆後宮非常重要的角色,她是寒部公主,不僅人長得漂亮,在寒部還有很深的威望,寒部本來與清朝不是那麼和諧,但清朝勢大,鎮壓住了寒部,寒部首領為保部落平安,無奈將自己的女兒獻給乾隆帝,以表誠意。

其實寒香見是有未婚夫,她與未婚夫還沒來得及成親了,寒部便出了大事,她身不由己,但為了臣民,為了族人她還得來和親。所幸她入了乾隆帝的眼。

乾隆為寒香見建寶月樓 待遇超皇后 百年後寶月樓成中南海正門

乾隆帝見到寒香見像失了魂似的,那輕輕一舞,像是舞走了乾隆帝的心,他盯著寒香見的臉眼都不眨,可見多滿意。寒香見御前自殺,這本來是一件大事,是對乾隆不敬的大事,但乾隆毫不在意,可見多在乎寒香見。

乾隆為討寒香見歡心,穿寒部服飾,為她建寶月樓,厚待她的部族,這在後宮絕對是獨一份。現在的乾隆帝像是情竇初開的小夥子,一心一意只想討喜歡的姑娘開心,他為寒香見痴狂,說被寒香見迷的神魂顛倒不為過。皇后,太后的意見根本聽不進去。

乾隆為寒香見建寶月樓 待遇超皇后 百年後寶月樓成中南海正門

寒香見的歷史原型應是容妃,只不過兩人的出身有點出入,容妃出自維吾爾族,其父為第二十九世回部臺吉(貴族首領)阿里和卓。當時的回族一片混亂,是清朝派兵鎮壓,容妃族人感念乾隆恩德,也是為了更好的依附清朝,容妃被送到京城,為了和親,這一場婚姻政治意義重大,容妃承載著整個部族的期望。

她一進宮就得到乾隆帝與皇太后的喜愛,她身帶祥瑞,入宮就使得荔枝樹結果,太后覺得此女子有福氣,對她格外關心,在進宮後的第三年她被封為嬪,哥哥被升為輔國公。

乾隆帝怕她吃不慣京城食物,專門派人請回部的廚子照顧她,乾隆帶著她外出巡視前後賜給她80多種口味適宜的飯菜,其中就有名貴的奶酥油野鴨子、酒燉羊肉、羊池士等。

乾隆為寒香見建寶月樓 待遇超皇后 百年後寶月樓成中南海正門

乾隆為博得容妃歡心為她建立寶月樓,這一點跟劇中是非常重合的,寶月樓據傳是為容妃所建,始建於乾隆二十三年春季,完工於當年秋季。

容妃在宮中一直思念她的家鄉——新疆。乾隆為了安慰她的思鄉之情,又在樓對面建了回回營和清真寺等回人生活的街市(今北京西城區的東安福衚衕一帶),使得容妃登樓就可見到家鄉景色。經過一百多年的變遷,已經成為現在的中南海正門——新華門。

這幾點都說明她得到乾隆帝的特別優待,即使是乾隆皇后都沒有這樣的待遇,可見恩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