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1 1896年,李鴻章訪問德國,為何會受到超規格接待?

1896年6月13日,李鴻章開始了德國之行。從他進入德國國境的那一刻起,就受到了比俄國更為隆重的禮遇,規格之高,儼然國家元首:

1896年,李鴻章訪問德國,為何會受到超規格接待?

他下榻於著名的愷撒宮(舊譯“該撒好司”),“凡口之於味,目之於色,耳之於聲, 莫不投其所好”,甚至連他喜歡抽的雪茄和喜歡聽的畫眉鳥都事先安排妥當,寢室內高懸他本人及“鐵血宰相”俾斯麥的照片,以示敬重;

他在向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及其皇后遞交國書後,德皇夫婦還專門擺設國宴,隆重宴請中國代表團,並親自陪同李鴻章觀看軍事操演;

1896年,李鴻章訪問德國,為何會受到超規格接待?

德國首相、外交大臣等輪流著宴請代表團……

凡此種種,都遠遠超越了接待一國特使的應有規格。同期到訪的日本名將、著名政治家山縣有朋,就沒能享受到這些高規格的接待,山縣在接受記者詢問時,只有自嘲說“中國畢竟是大國嘛”。

1896年,李鴻章訪問德國,為何會受到超規格接待?

德國各報不惜篇幅地描繪了中國“副王”的各項行程。英、法等國報紙,則帶著複雜的情緒,在對德國人的逾格接待予以了嘲諷。著名的《泰晤士報》發表社論,認為接待李鴻章的規格本應恰如其分,俄、德兩國將李鴻章或奉為帝王,或奉為三軍統帥,“貢諛獻媚”,如此逾格,反而容易令中國人對兩國產生蔑視心理。該報指出,英國接待李鴻章固然應該熱情,但李鴻章作為“英國人民的朋友”,絕不是為了英國利益,而是為了中國自身的利益,英國對此不需要感謝。

1896年,李鴻章訪問德國,為何會受到超規格接待?

英國報紙的基本論調是,德國人為了拿到中國的大筆軍火定單,對李鴻章過於奴顏媚骨,而當李鴻章離開時,並未採購任何軍火,這令德國人失望至極,進而轉為滿腔怨憤。

其實,覬覦著李鴻章大筆軍火定單的,自然不只是德國人而已,包括英國在內,都莫不竭盡全力向這位中國政治家推銷自己的軍火。

德國人的問題,在於其“吃相”的確有點難看,不像老牌帝國那樣善加偽裝。在英國人看來,剛剛崛起的德國人實在有點暴發戶的輕浮,而在世故的李鴻章面前大失臉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