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 油漆工不會刷這種漆!導致業主多花一萬塊!

小米家裝修到了油漆階段,前兩天看她在業主群裡看到別人安利大家買一款進口乳膠漆,說是業內評價很高。誰知道這才三兩天功夫,她就在業主群大吐苦水迭,後悔當初不該買進口漆,現在要多花1萬塊去重刷!

好好的漆為什麼要重刷?我去私聊了她。一問才知道,原來國內的油漆匠根本不會刷進口漆,為了自己好刷就使勁加水!進口漆顏色飽和度很高,本來一罐就可以刷面牆,結果硬是用了3罐漆還弄的跟狗啃一樣!到頭來還怪小米買的漆太難刷,要求加工錢才肯重刷,心疼小米3分鐘,其實遇到這種爛的掉渣的裝修團隊,再好的材料都白搭!


油漆工不會刷這種漆!導致業主多花一萬塊!

那麼買乳膠漆進口好還是國產好?

小編特地為此跑了趟建材市場,今天就來和大家談談那些年我們一起刷過的乳膠漆,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油漆工不會刷這種漆!導致業主多花一萬塊!

一、乳膠漆是什麼?

①、乳膠漆的介紹

我們常用的塗料分為油(性)漆水性漆粉末塗料

乳膠漆是水性漆的一種,以合成樹脂乳液為基料加入顏料、填料及各種助劑配製而成的一類水性塗料。

乳膠漆中又分為底漆和麵漆。

底漆所包含的主要成分是樹脂、助劑、溶劑以及填料,主要作用是形成漆膜隔絕基面(膩子等)鹼性對面漆顏料的侵蝕。

面漆的主要成分是由樹脂、溶劑、助劑,與底漆的區別就在於填料幾乎沒有。主要作用體現在整個

漆面的光澤、手感、抗劃傷情況等等特點上,最終家居牆面的顏色便是由面漆決定的!

室內乳膠漆的施工步驟:牆面修補——刮膩子——打磨——修補——底漆——面漆——面漆!


油漆工不會刷這種漆!導致業主多花一萬塊!

國內牆面通用處理流程

②、乳膠漆的成分

✔合成樹脂乳液。乳膠漆最基礎的原料,易溶於水,風乾後乳膠內高分子凝結成膜,很好的包裹和保護牆面

✔水。乳膠漆的主成分之一,兌水比例不超過20%,極限不超過30%

助劑。乳膠漆最神秘的成分,讓乳膠漆具有耐擦耐洗、補裂抗鹼、防黴亮麗等優秀性能。並不完全是噱頭,但助劑的運用有利有弊,詳見下文。

✔填料。主要是碳酸鈣、高嶺土、二氧化硅、雲母等便宜實用的粉末填充物,讓乳膠漆更有質感,易於塗刷,增強遮瑕能力。填料不完全溶於水,所以乳膠漆使用前需攪拌將填料混勻。

✔顏料。讓乳膠漆有你喜歡的色彩。二氧化鈦(白)是最基礎的顏料,它白度高,遮瑕能力強,是上好的白色顏料和填料。其他顏料如酞化青(藍)、炭黑、氫氧化鐵(黃)、氧化鐵(紅)…則按需添加使用。

✔其他成分(屬於助劑)。如增稠劑、防腐劑、消泡劑、消光劑等等,根據需求加入。

我為什麼把成分特意拎出來說?就是想告訴大家,乳膠漆本身應該是非常便宜的塗料,原材料+水+各種助劑攪拌攪拌,就可以批量生產出來,但為什麼專賣店內的乳膠漆那麼貴呢?


油漆工不會刷這種漆!導致業主多花一萬塊!

③、專賣店內的乳膠漆為什麼這麼貴

想要用好漆,就得花高價。大公司的研發成本,製作成本,認證成本,廣告費,專賣店,包括銷售團隊都是要花大把錢的,所以當你決定要用這品牌的乳膠漆時,以上各環節都需要買單。

從小編走訪的幾家乳膠漆商店來看,其價格差異主要在功能實現上,也就是助劑的添加上。什麼“金裝、淨味、抗甲醛、新代、二代,三代,第N代,;二合一、三合一,N合一……”總之越新款,名字越長,功能越多 = 越高端 = 越貴!


油漆工不會刷這種漆!導致業主多花一萬塊!

像稠化劑、消泡劑、防腐劑、分散劑、淨味劑、芳香劑這些都屬於助劑,商家為了滿足大眾需求,會在乳膠漆裡添加各種各樣的助劑,好的助劑對人體無害,差的助劑雖然提升了漆的某些性能,但也使漆的環保程度下降。

國外好的塗料企業都在減少助劑的使用,因為添加劑越多,汙染源越多。

過來人建議大家,乳膠漆切忌買功能浮誇的!!比說市面上那些標榜抗甲醛的乳膠漆,你們真的敢信麼?它本身散發的甲醛夠不夠自身消化都是個問題,典型的“打一個巴掌,再給個甜棗”。

除了使用助劑增強功能使得乳膠漆價格昂貴以外,當然還有產品的代代升級。

所謂升級其實並不是廠家在舊款的基礎上發現了革命性的突破,有些僅僅是因新款的某樣成分減少繼而就升級了,這算不算讓消費者交智商稅?

明明差別很小,出廠成本一樣,新款乳膠漆在性能上可能比舊款好一點點,實際使用基本感受不到差別


油漆工不會刷這種漆!導致業主多花一萬塊!

市場上新款乳膠底漆售價600元/15L ; 舊款僅售價520元/15L,如果你知道這點內幕的話,還會毫不猶豫的選擇新款嗎?

所以說,大家在購買乳膠漆的之前,要先選定一個價位符合要求的品牌去了解,不要光聽銷售忽悠新款的好處,也需要多留心一下新舊款的差別,能省則省!

我們為什麼不買真正的外國人在使用的牆漆,要去買專門為國內定製的進口貨?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國內外施工工藝的差別。國內水泥層過於粗糙,必須用膩子粉精找平打磨,在膩子層上面再塗刷牆面底漆和麵漆,也就是說從磚到牆漆之間,還額外有2~3層塗料!

石膏板相對於國內普通家庭來說,還是比較昂貴的,所以一般只用作吊頂,而國外的牆面卻是直接用石膏板做成的。

石膏板本身表面光滑,用它來做牆的話,外國人就只用膩子和防裂牛皮紙膠帶處理石膏板之間的拼縫。然後直接往石膏板上刷牆漆,所以歐美國家是壓根不上膩子的!

進口漆與國產漆除了產地之爭外,最棘手的就是環保認證了。

任何一乳膠漆想要上市都必須經過國標認證、拿十環標誌,但其實這兩個標準在全球並不是最嚴苛的要求。

除開國內認證外,以上幾個品牌都會提供額外的國外認證,分別是德國藍天使Der Blaue Engel(都芳)芬蘭M1認證(芬琳)歐盟之花EU Ecolabel(福樂閣)美國綠色衛士Greenguard(立邦、多樂士)法國室內空氣排放物A+認證(多樂士)


油漆工不會刷這種漆!導致業主多花一萬塊!

不但進口漆有國外認證,立邦、多樂士的國產高端系列一樣拿到了國外的認證。從這一層來說,進口漆也未表現出壓倒性的優勢。大家在漆桶上就可以看到其環保標誌,及VOC含量。如果這兩樣你都看不到,那我勸你千萬不要買!


油漆工不會刷這種漆!導致業主多花一萬塊!

從環保角度而言,國產乳膠漆已經足夠,除了有藍天使認證的都芳進口系列,大部分國外乳膠漆並沒有“遠超國內品質”。

說到這裡,相信大家也清楚了,為環保性去購買進口乳膠漆根本就是偽命題,你買到的不過是一個生產地的名頭而已,最環保的乳膠漆在家門口就能找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