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3 金庸為什麼喜歡賣弄?

看金庸的小說,往往使人覺得,他的知識太淵博了。為什麼這樣說呢?你看《俠客行》中石清與閔柔的登場,兩匹馬,一匹叫“烏雲蓋雪”、另一匹叫“墨蹄玉兔”,名字取得好有詩意,而且與馬的形象也非常符合。金庸說這是“馬譜”中的名字。我不知道有沒有真的“馬譜”,就算有,金庸也不可能為了寫玄素莊夫妻的登場就在案頭擺一本《馬譜》吧?

再看《天龍八部》中段譽在“曼陀山莊”中講的一套“茶花經”,好像也是中規中矩,言出有據:

只聽得王夫人:“小茶,這四盆‘滿月’山茶得來不易,需得好好照料。”那叫做小茶的婢女應道:“是!”段譽聽她這句話太也外行,嘿的一聲冷笑。王夫人又道:“湖中風大,這四盆花在船艙裡放了幾天,不見日光,快拿到日頭裡曬曬,多上些肥料。”小茶又應道:“是!”段譽再也忍耐不住,放聲大笑。

王夫人聽他笑得古怪,問道:“你笑什麼?”段譽道:“我笑你不懂山茶,偏偏要種山茶。如此佳品竟落在你的手中,當真是焚琴煮鶴,大煞風景之至。可惜,可惜,好生令人心痛。”王夫人怒道......“本莊名叫曼陀山莊,莊裡莊外都是曼陀羅花,你瞧長得何等茂盛爛漫?怎說我不懂山茶?”段譽微笑道:“庸脂俗粉,自然粗生粗長。這四盆白茶卻是傾城之色,你這外行人要是能種得好,我就不姓段。”

............

段譽道:“王夫人,你說這四本白茶都叫作‘滿月’,壓根兒就錯了。你連花也不識,怎說得上懂花?其中一本叫作‘紅妝素裹’,一本叫作‘抓破美人臉’。”

這種茶花理論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書本記載,還是金庸杜撰的。但是他講的頭頭是道,不由人不信。

金庸為什麼喜歡賣弄?

(段譽)指著樓前一株五色斑斕的茶花,說道:“這一株,想來你是當作至寶了,嗯,這花旁的玉欄杆,乃是真正的和闐美玉(現在大陸一般寫成和田美玉,不知‘和闐美玉’是不是港臺的習慣用法還是此處是錯別字),很美,很美。”他嘖嘖稱賞花旁的欄杆(書上印的是“欄干”,不知是否可以當做通假字用),於花朵本身卻不置一詞,就如品評旁人書法,一味稱讚墨色烏黑、紙張名貴一般。

段譽說這種茶花叫“落第秀才”,一共是17種顏色。大理有一種極品茶花叫“十八學士”,一株上共開十八朵花,朵朵顏色不同,紅的就是全紅,紫的就是全紫,絕無半分混雜。而且十八朵花形狀朵朵不同,各有各的妙處,開時齊開謝時齊謝。這點我就有點不相信了。為什麼?因為茶花自然生長,它要開多少朵應該是隨機的,除非人工加以干預,剔除多餘的花朵,剛好留18朵。18朵花還好控制,朵朵顏色不同就不容易了。

我沒有到過大理,不知道大理的植物園裡有沒有這種茶花。也可能是我少見多怪,看見駱駝說馬背腫吧?我總覺得這是金庸杜撰的。如果是金庸杜撰的,那麼,他的想象奇麗,也非常人所能。

後面,段譽還介紹了不少茶花名種,有什麼“十三太保”、“八仙過海”、“風塵三俠”......

段譽又道:“‘八仙過海’中必須有深紫和淡紅色的花各一朵,那是鐵柺李和何仙姑,要是少了這兩種顏色,雖然八花異色,也不能算‘八仙過海’,那叫作‘八寶妝’,也算是名種,但比‘八仙過海’差了一級。”

段譽解釋“風塵三俠”也有正品和副品之分:凡是正品,三朵花中必須紫色者最大,那是虯髯客,白色者次之,那是李靖,紅色者最嬌豔而最小,那是紅拂女。

金庸為什麼喜歡賣弄?

無怪乎有人說金庸喜歡賣弄啦,光是花的一個品種茶花就可以講出這麼多道道:以花喻人,以花喻神仙傳說,以花喻歷史人物 ,偏偏又若合符節,形似、神似。

金庸給我們上茶花課,可沒有到此打止,他還借段譽之口給我們講更有趣的。

段譽指著那株五色茶花道:“這一種茶花,論顏色,比十八學士少了一色,偏又是駁而不純,開起來或遲或早,花朵又有大有小。它處處東施效顰,學那十八學士,那不是個半瓶醋的酸丁麼?因此我們叫它作‘落第秀才’。”......

王夫人要段譽解釋那四盆白茶的名稱,段譽道:“那本大白花而微有隱隱黑斑的,才叫做‘滿月’,那些黑斑,便是月中的桂枝。那本白瓣上有兩個橄欖核兒黑斑的,卻叫作‘眼兒媚’。”王夫人喜道:“這名字取得好。”

段譽又道:“白瓣而灑紅斑的,叫作‘紅妝素裹’。白瓣而有一抹綠暈、一絲紅條的,叫作‘抓破美人臉’,但如紅絲多了,卻又不是‘抓破美人臉’了,那叫作‘倚欄嬌’。夫人請想,凡是美人,自當嫻靜溫雅,臉上偶爾抓破一條血絲,總不會自己梳妝時粗魯弄損,也不會給人抓破,只有調弄鸚鵡之時,給鳥兒抓破一條血絲,卻也是情理之常。因此花瓣這抹綠暈,是非有不可的,那就是綠毛鸚哥。倘若滿臉都抓破了,這美人老是和人打架,還有什麼美之可言?”

上面只是金庸賣弄茶花知識。賣弄詩詞、對聯知識,金庸也是信手拈來,毫不費勁。

黃蓉在鐵掌峰被“鐵掌水上漂”裘千仞鐵砂掌所傷,危在旦夕。郭靖一路細心照料,要護送她到桃源求救。“南帝”段皇爺因避禍隱居在桃源一處極其險要的地方(筆者居住桃源,桃源可沒有與金庸先生描寫相似的地方)。段皇爺手下有漁樵耕讀四大護衛,個個武功不凡,忠心耿耿。黃蓉設計騙過漁樵耕三位護衛後,第四位是飽讀詩書的辛未狀元朱子柳。黃蓉妙對朱子柳,讀來妙趣橫生。

金庸為什麼喜歡賣弄?

黃蓉先從朱子柳出的詩迷中猜出朱子柳的身份是辛未狀元。然後與朱子柳唇槍舌劍,在對聯上佔盡上風。

朱子柳出了一個上聯:“風擺棕櫚,千手佛搖摺疊扇。”這上聯既是即景,又隱然自抬身份。

黃蓉想如果單以事物相對,未擅勝場。因此她對了下聯:“霜凋荷葉,獨腳鬼戴逍遙巾”語帶雙關,既即景,又嘲諷“戴逍遙巾”的書生朱子柳是“獨腳鬼”,思維不可謂不敏捷。

朱子柳想出一個絕對,讓黃蓉知難而退,他出的上聯是:“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頭面”。這個對聯的難度有點大,“琴瑟琵琶”上面是八個王字,所以說是八大王一般頭面。

黃蓉故作為難,好像在冥思苦想,在吊朱子柳的胃口。

黃蓉笑道:“若說要對此對,卻有何難?只是適才一聯已得罪了大叔,現在這一聯是一口氣要得罪漁樵耕讀四位,是以說不出口。”那書生不信,心道:“你能對出已是千難萬難,豈能同時又嘲諷我師兄弟四人?”說道:“但求對得工整,取笑又有何妨?”黃蓉笑道:“既然如此,我告罪在先,這下聯是:‘魑魅魍魎,四小鬼各自肚腸’。”

或許這些對聯不一定是金庸自己對出來的,但是,他能夠將這些對聯運用的自己的小說中,即使是借用的,至少在自己學識的庫存中早已存在,在用的時候,只要信手拈來就行了。

要說這是賣弄也可以,但是,賣弄者必須自己肚子裡有貨,才賣弄得出來。就像知識淵博的教書先生,上課時旁徵博引,妙趣橫生,當然更受學生歡迎。

金庸為什麼喜歡賣弄?

金庸武俠小說共14部,總字數1079萬多。故事沒有雷同的,人物性格也各不相同,即使對小人物的刻畫也是栩栩如生:比如,天龍八部中的包不同,見人就喜歡抬槓,別人說什麼他總是“非也、非也”的加以否認。但他的說話也非常風趣:燕子塢慕容復的部下風波惡是出了名的愛打架,在杏子林中,他與丐幫中的一個長臂老者打架,長臂老者練成了極高明的“通臂拳”功夫,他一拳擊向風波惡的面門,風波惡不及躲閃,百忙中張口就咬。

包不同一本正經的道:“風四弟,你這招‘呂洞賓咬狗’名不虛傳,果然已練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不枉你十載寒暑的苦練之功,咬死了一千八百條白狗、黑狗、花狗,方有今日的修為造詣。”

這就是“在大師的著作中沒有主角和配角之分,每一個人在他扮演的角色中都是主角”,這當然適合金庸的武俠小說。

莊子的《逍遙遊》有云:“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

金庸武俠小說之舟不可謂不大,要負起這大舟的水應該有多大呢?夠浮起這大舟的上就是金庸的學識積累、生活積累,加上高明的講故事能力,這些就構成了金庸可以賣弄的基礎。別人認為他是賣弄,其實,他只是信手拈來而已。

金庸為什麼喜歡賣弄?


分享到:


相關文章: